-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8
- 176
- 26
- 15
- 5
- 3
- 24
- 12
- 10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艾静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针对功法锻炼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总结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为开展防治原发性高血压非药物疗法的研究和推广提供思路及依据.文章介绍了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传统功法,阐述了八段锦与24式简化太极拳、易筋经与杨式太极拳、五禽戏与42式太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仝战旗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笔者认为,特别是老年人出现下肢水肿,不论小便是否通利、大便稀溏还是秘结,同时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当属肾气不足,应用金匾肾气丸多可取得良好疗效。伴有畏寒肢冷者,则属于肾阳不足,应用金匾肾气丸则需加重附子、桂枝用量才能取得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卜献春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中医学认为特发性震颤的发病主要累及肝、肾、筋脉,肝肾阴虚是发病最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淤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上以熄风止颤为基础,重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飞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通过对北京医院六位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诊治经验进行梳理,分析得出老年病临证思路有五个方面:兼容井蓄,中西合璧;关注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经方时方并用,尊古而不泥古;辨证为本,辨证辨病相结合;以补为用,重肾脾胃.老年人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吕崇山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威灵仙颗粒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临床疗效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复方威灵仙颗粒(每日一剂,分2次服)及别嘌呤醇片(每次100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婧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脾肾阳虚证和痰浊阻遏证血脂异常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血脂指标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中医证候积分量表量化患者证候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方法,测定108例血脂异常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睦新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各种可能危险因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复发风险的关系,为胃癌癌前病变的个体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经中药治疗后胃镜检查痊愈的患者560例,其中再次发病的病例84例作为复发组,在余下的476例未复发的健康患者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剑刚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变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2010年,出席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AD)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晗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血清纤维化指标PCⅢ、Ⅳ-C的影响. 方法:将14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组,每组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韦云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水平在脑内异常代谢、沉积是AD发病的核心环节,而突触丢失、神经元脱失和线粒体变化是AD患者重要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之一,其丢失程度...
【关键词】 还脑益聪方 ; 含药血清 ; APP/PS1双基因转染细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改会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多系统萎缩(MSA)为一种散发的、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系统多部位受累,临床症状主要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样症状、共济失调、锥体系统功能损害等.目前主要分为两种临床类型:帕金森型(MSA-P)和小脑型(MSA-C),不同的患者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树栋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在思想上倡导融道、儒、佛三教于一炉的所谓"理学",又出现"新学"哲学流派,他们既有争论,又互有渗透,互有吸收和发扬,这对医疗保健有一定影响.在医药卫生保健方面,改进医事管理,发展医药教育,促进医药保健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俞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原因不明、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将AD的干预节点提前至MCI,对有效防治AD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本文将以中医理论探析轻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秀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最新研究表明,痴呆已成为继心脏病和肿瘤之后老年人第三大死亡病因,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压力.痴呆因"毒"损伤脑髓,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引起的神志异常疾患."毒"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痴呆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影响.血管性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胥青梅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的总称.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是研究VD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措施、疗效评价的关键.故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选择建立一种重复性好、评价指标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树栋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脉法》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现今发现最早的脉学理论古籍,它最早提出人体气与脉的关系和确立治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虚实补泻概念.《脉法》在灸法中指出"圣人寒头而暖足."大家不妨用30秒扫视一下全身上下是否符合圣人提倡的养生法则.所谓寒头,就是要保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辉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血管内皮细胞是单层扁平细胞,随血流纵向排列.可分为三大类:连续内皮细胞,有窗内皮细胞,有洞内皮细胞.自19世纪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血管不仅是一个管状结构,其内部表面有诸多细胞及内皮细胞.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晔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验证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有效性.方法:对80名门诊老年患者入径治疗功能性便秘,分析其疗效.结果:中医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总有效率高,年龄与中医证候分组对疗效无影响.结论:对老年功能性便秘进行的临床路径设计能够高效的达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左英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温胆汤始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原为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认为是"胆寒之故".温胆汤组成为: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其中生姜用量最大,该药温以壮胆气,故名温胆汤.南宋医学家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此方增茯苓,大枣,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发渭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中医药、针灸、康复等治疗老年性痴呆认知障碍的作用.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中医生理、病理机制特点,结合临床观察与治疗疗效的体会,提出补肾填精,益气活血;涤痰化瘀、开窍醒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董波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一、历史源流健忘是指后天失养,脑力渐衰致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与先天生性愚钝、天资禀赋不足所致的记忆力差截然不同.数千年来,祖国的传统中医学较少将"健忘"作为主症进行系统地辨证论治,多作为一种症状或兼症而散见于各脏腑疾病的论治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淋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黄文权主任医师系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30年.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妇科、儿科及肿瘤放化疗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潜药精妙,善用经方,治验颇多.笔者跟随黄文权主任医师学习期间,亲眼目睹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旭初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探索经络系统形成的原理,并此以为基础,解释部分中医学理论难题.同时,总结出生物场理论学说,并指出经络生物场理论学说的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睦新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各种可能危险因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复发风险的关系,为胃癌癌前病变的个体化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经中药治疗后胃镜检查痊愈的患者560例,其中再次发病的病例84例作为复发组,在余下的476例未复发的健康患者中用S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丹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证侯分布特点. 方法:收集2012-2014年间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615例,经过中医辨证分析,统计分析各证侯分布情况. 结果:615例高血压患者中单证为主者423例,占62.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左英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中医分期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慢性心衰的132例患者进行中医药辩证治疗,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期分级,对临床资料进行回归行分析.结果 39例为心衰早期气虚血瘀型,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左英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中医分期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慢性心衰的132例患者进行中医药辩证治疗,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期分级,对临床资料进行回归行分析.结果:39例为心衰早期气虚血瘀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胥青梅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的总称.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是研究VD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措施、疗效评价的关键.故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选择建立一种重复性好、评价指标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冬立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偏瘫复康颗粒"是自拟中药复方,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实证为主的患者疗效显著.曾经过临床和实验研究确认.笔者在香港运用"偏瘫复康颗粒"加减变化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疗效.老年痴呆病与缺血性中风的病机极为相似,脑部缺血的一系列表现也与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冬立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偏瘫复康颗粒"是自拟中药复方,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实证为主的患者疗效显著.曾经过临床和实验研究确认.笔者在香港运用"偏瘫复康颗粒"加减变化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疗效.老年痴呆病与缺血性中风的病机极为相似,脑部缺血的一系列表现也与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文义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八字针法治疗中风后足内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足内翻时足内侧的穴位以及特定穴膝内、抬足均用泻法;足外侧的穴位均用补法,膝外、足心、解溪穴亦用补法.足外翻时足外侧的穴位以及特定穴膝外均用泻法;足内侧的穴位均用补法,而解溪、足心仍用补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丹丹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心梗后心肌损伤大鼠心脏功能、结构的作用,探讨活血化瘀药对急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功能、结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组、培哚普利组.术后第二日开始灌胃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丹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目的: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证侯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2-2014年间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615例,经过中医辨证分析,统计分析各证侯分布情况.结果:615例高血压患者中单证为主者423例,占62.7%,二证兼夹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心梗后心肌损伤大鼠心脏功能、结构的作用,探讨活血化瘀药对急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功能、结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组、培哚普利组.术后第二日开始灌胃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滑莹莹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CRF患者的主要合并症.CKD肾功能损害程度与冠心病发生率呈正相关,轻度慢性肾功能异常患者即使无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疾病、左心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2001年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章少华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等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是正确感知周围环境、处理问题的基础.由于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涉及多种病理因素,早期多途径干预,进而阻止或延缓认知功能损害的发展进程,对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糖尿病认知功能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树栋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脉法》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现今发现最早的脉学理论古籍,它最早提出人体气与脉的关系和确立治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虚实补泻概念.《脉法》在灸法中指出"圣人寒头而暖足".所谓寒头,就是要保持头部寒凉,同时还应让头部尽量适应自然温度的变化,不要稍微有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雪英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益气养阴汤治疗;对照组40例用鲁南欣康治疗,两组病例有合并症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28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晓灵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一、概述:中医名词中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而将其归属于"眩晕"等范畴内.由于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证的一类病证.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沈宝藩教授几十年的行医经验认为:高血压的病位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吕崇山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威灵仙颗粒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临床疗效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复方威灵仙颗粒(每日一剂,分2次服)及别嘌呤醇片(每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智杰 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膏方近年来随着民众的接受度提高,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基本涵盖中医内科的各种疾病.通过本文汇总近三年的临床应用及应用概况,可以更好的体现膏方在中医整体观的治疗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胥青梅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的总称.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是研究VD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措施、疗效评价的关键.故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选择建立一种重复性好、评价指标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婧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脾肾阳虚证和痰浊阻遏证血脂异常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血脂指标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中医证候积分量表量化患者证候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方法,测定108例血脂异常患者的TN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古远云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05例老年广泛性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酸枣仁汤联合帕罗西汀组(治疗组)和帕罗西汀组(对照组),进行治疗和随访6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付冰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1、衰老的慨念衰老是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以后,型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随着机体逐步老化,各项生理功能呈直线下降,但不同的个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人类衰老的直接原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生活方式与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崇泉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不经昏倒而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类疾病.中风属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根据脑血管病变性质不同,分为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包括血栓形成性脑梗死、脑栓塞、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俞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原因不明、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将AD的干预节点提前至MCI,对有效防治AD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本文将以中医理论探析轻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卜献春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 2014年
【摘要】 中医学认为特发性震颤的发病主要累及肝、肾、筋脉,肝肾阴虚是发病最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淤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上以熄风止颤为基础,重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心梗后心肌损伤大鼠心脏功能、结构的作用,探讨活血化瘀药对急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功能、结构的影响. 方法:清洁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组、培哚普利组.术后第二日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