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24
- 111
- 30
- 24
- 47
- 29
- 21
- 11
- 9
- 66
- 41
- 35
- 34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国良 苏本玄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6期 951-956页 ISTICPKUCA
【摘要】 背景: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①选用 SD 雌性大鼠3只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细胞生长至第5代,DAPI 标记细胞,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②选3...
【中文期刊】 周鸿雁 马庆杰 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2年30卷8期 686-69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 角膜新生血管(CNV)可发生在多种跟表疾病中,常可加重病情,但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仍在探索中.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对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76只清洁级Wistar纯系大鼠中70只用角膜碱烧伤的方法建立大鼠右眼CNV模型,...
【中文期刊】 倪晨 王倩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13卷3期 503-50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本单位自制Mdv软膏对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采用β射线照射大鼠,造成急性放射性皮炎,各组给药30d,观察创面情况;光镜和电镜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创面...
【中文期刊】 倪晨 王贵均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1年22卷2期 224-22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β射线,对不同照射剂量组造成的皮肤损伤进行对比,通过病理切片以及电镜的观察,研究皮肤放射性损伤的造模方法结果30Gy剂量组光镜下有明显改变并有凋亡小体形成;电镜结果显示细胞核固缩明显...
【中文期刊】 张志平 孟庆璋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年30卷4期 444-44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核工业早期的科研生产活动中,一些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在工作中被β射线损伤,经局部保守治疗后留有严重的放射性皮炎,经常疼痛、奇痒,皮肤出现破溃、过度角化、皲裂或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与生活,这些患者在本院进行了手术...
【中文期刊】 谷欣权 曹霞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年29卷11期 1364-1366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β射线内照射对人增生前列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未行内照射,3组照射组于前列腺切除术前1,4,7 d行90Sr/90Yβ射线内照射,采用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
【中文期刊】 岑彦艳 刘昱竹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8年15卷6期 538-54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筛选能提高鼻咽癌CNE-2细胞对β射线放射敏感性的CpG ODN序列,观察筛选获得的CpG ODN序列放射增敏的作用特点,为寻找新的鼻咽癌放疗增敏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MTT实验筛选21种CpG ODN序列中对人鼻咽癌CNE-2细...
【中文期刊】 沈国良 陆兴安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07年23卷5期 374-37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皮肤β射线损伤创面难以愈合,晚期易恶变,其具体机制不明[1].笔者采用直线加速器建立大鼠深Ⅱ度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模型,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对该创...
【中文期刊】 沈国良 陆兴安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6年26卷6期 577-57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创面愈合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治疗组:45 Gy β射线照射SOD治疗;对照组:45 Gy β射线照射生理盐水对照.采用直...
【中文期刊】 沈国良 陆兴安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6年26卷5期 503-50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国内外研究发现β射线皮肤损伤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创面难愈,反复溃疡坏死;二是远期易恶变致癌或疤痕增生.笔者自1988年至1993年,应用游离皮瓣与皮片移植修复深度β射线皮肤损伤4例,随访13~18年,现报道如下.
【中文期刊】 肖林林 陈光福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41卷4期 372-375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氚水β射线宫内照射对Wistar种大鼠脑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注射器将2 ml蒸馏水或1~3 ml不同浓度氚水经腹腔注入妊娠11 d龄的母鼠体内,使得实验组母鼠体水氚放射性浓度在0~3.7 GBq/L范围内.对宫内受照...
【中文期刊】 王国亮 蒙诚跃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48期 154-156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0Sr-90Y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机制及临床疗效,为90Sr-90Y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75-01/2005-12关于90Sr-90Y的文章.检索词"90Sr-90Y,bet...
【中文期刊】 罗耀武 胡志辉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5年2卷1期 42-44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β射线(90Sr/90Y)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40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及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支架内放射治疗组及单纯球囊组各20例.病变经充分球囊扩张后,其中20例随机β射线血管腔内...
【中文期刊】 陈建伟 黄钢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年24卷2期 127-12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再狭窄防治中β射线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受β射线照射2.5,5.0,10和20 Gy后,以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反应,采用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和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DNA倍体分析以及凋亡率分析.结果...
【中文期刊】 石梅 魏丽春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年24卷5期 424-42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纹状体属于端脑基底核内的一个神经核团,在维持正常的肌肉紧张度方面起重要作用,胶质细胞参与纹状体生理及病理过程,S-100是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内表达,S-100具有神经保护功能,它可以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促进...
【中文期刊】 周颖玲 黄文晖 等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4年24卷4期 232-23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β射线( 90Sr/ 90Y)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弥漫性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方法 39例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支架内放射治疗组(治疗组)18例及单纯球囊组(对照组)21例.2组患者再狭窄病...
【中文期刊】 丁为民 田嘉禾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年24卷5期 450-45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放射免疫治疗(RIT)作为一种将β发射体核素特异靶向肿瘤细胞,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有近30年历史.由于体外模拟实验的困难,其放射生物学机理尚不明确.研究细胞在持续低剂量率β射线照射后细胞凋亡发生的规律,对RIT治疗方案优化有指...
【中文期刊】 顾琴龙 姬舒荣 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24卷2期 85-8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放射治疗联合自杀基因CD治疗小鼠胃癌,以加强自杀基因的抗肿瘤疗效.方法分别以自杀基因CD/5-Fc、β射线及二者联合治疗小鼠胃癌模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CD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能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与CD基因...
【中文期刊】 王玉洁 董峰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年24卷3期 255-25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利用具有释放β粒子的核素治疗皮肤瘢痕是近年来现代核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比较成功的一项新技术.β射线产生的电离辐射效应对病变部位治疗的同时,对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受损伤的修复再生和重塑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新问题.作者探讨了核素近距离辐射...
【中文期刊】 陈杰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4年10卷5期 324-325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β射线、丝裂霉素综合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效果.方法:追踪观察278例(319只眼)翼状胬肉术后联合β射线、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的情况,其中原发性256例,复发性22例,观察时间8个月~4年.结果:319只眼共有10眼复发...
【中文期刊】 陈建伟 黄钢 等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3年23卷6期 327-33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β射线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细胞效应.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接受0、1.25、2.5、5.0、10、40、Gyβ射线后,以四唑盐(MTT)比色实验评价剂量-效应关系,用划痕实验研究β射线对两种细胞增殖的...
【中文期刊】 马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年17卷7期 406-40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998年1月~2000年12月,笔者与本院同位素科合作,采用β射线敷贴法预防和治疗耳垂瘢痕疙瘩17例(28耳),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中文期刊】 马潞娜 张红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年32卷10期 569-56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临床资料:瘢痕疙瘩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皮损分布部位:前胸12例,肩部4例,背部5例,前臂3例,颈部4例,面部4例.18例瘢痕形成原因为外伤、痤疮、烧灼,14例原因不明.其中多发瘢痕13例,单发19例.瘢痕总数为73块.
【中文期刊】 张雅清 郑鹏举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年9卷12期 745-74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β粒子敷贴治疗面部三叉神经痛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文期刊】 郎晓讴 翼慎泉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2年22卷2期 97-9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放射性同位素局部照射对自体移植静脉段内膜增生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方法建立40只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单纯自体静脉移植组)、8、18、36 Gy组(按不同32P内膜照射剂量),每组10只.2周后取材固定,行HE染色...
【中文期刊】 罗红兵 何绍烜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年31卷2期 101-10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部瘢痕疙瘩患者均术前采用β射线病灶照射、手术切除、术后β射线照射结合 5-Fu切口内注射治疗 . 疗后随访 61例,优良者 57例,4例切口裂开,其中1例伴感染 . 治疗中 3例出现食欲减退,2例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
【中文期刊】 舒柏华 张利平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31卷2期 219-2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加工一个带有注射孔的测量室顶部铅盖,将自动液体闪烁计数器改装成一种发光分析仪.改装后的液体闪烁计数器既能测量发光强度,又能测量p射线,且测量β射线性能不变.发光强度的测量性能与专用发光分析仪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灵敏度高于专用发光分析仪.
【中文期刊】 孔祥波 谷欣权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2年22卷1期 29-3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90 Sr/90 Y β射线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Sr/90 Y治疗器活性区置于尿道前列腺段,实施β射线腔内照射,剂量为30~50 Gy,治疗37例前列腺增生病人,治疗后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2 w后,26例患者...
【中文期刊】 梁君 洪利 等 《放射学实践》 2001年16卷2期 125-12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β射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时机,以提高该法的疗效。方法:71例瘢痕疙瘩患者,用同一90锶-90钇放射性核素敷贴器,同样的剂量和方法治疗。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三个治疗组。Ⅰ组、Ⅱ组分别于瘢痕疙瘩切除术后第3~5天、拆线后10~1...
【中文期刊】 边惠洁 陈志南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1年21卷3期 185-18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88Re-β射线内照射对人肝癌细胞HCC的细胞周期阻断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形态学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对核素诱导的HCC细胞进行了检测和观察.结果 188Re导致的HCC细胞死亡具有典型的细胞...
【中文期刊】 陈建伟 黄钢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1年21卷4期 250-2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寻求贴壁细胞β射线内照射吸收剂量的计算公式.方法根据辐射吸收剂量定义和MIRD方案进行推导.从悬浮细胞培养模式入手,考虑到贴壁细胞培养的特殊性,以及其受照射的方向,依据累积放射性活度、β射线能量、培养液质量计算辐射吸收剂量.结果得到悬浮...
【中文期刊】 周敦金 王新国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0年16卷9期 805-80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对玻璃、水晶、树脂3种眼镜片材料进行了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3种镜片材料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高低依次为玻璃、树脂、水晶镜片;配戴3种镜片的年照射剂量玻璃镜片显著高于水晶和树脂镜片,且有8.7%的玻璃镜片超过国际上建议的对眼晶体的年照射剂量限值...
【中文期刊】 胡俊 刘海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30卷1期 104-105,108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眼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β射线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2013年2月行首程β射线放疗的14例眼部肿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观察β射线放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β射线放疗计划,随访13...
【中文期刊】 刘沂霖 李利平 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4年26卷1期 30-35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β1整合素表达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的难愈机制.方法 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与对照组(48只),实验组建立大鼠皮肤急性深Ⅱ度β射线损伤创面模型...
【中文期刊】 董贺 徐少凯 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年32卷3期 348-352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β射线放射治疗患者角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应用90Sr-90Y眼科敷贴器对8例(8只眼)角膜新生血管患者行β射线放射治疗.治疗期间每日检查视力、眼压,1周、2...
【中文期刊】 别冬云 《中国医师杂志》 2013年15卷1期 84-8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核素β射线近距离治疗(包括核素敷贴治疗和放射性胶体内照射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698例皮肤血管瘤患者,对于草莓状血管瘤及鲜红斑痣者行90Sr敷贴治疗;对于海绵状血管瘤均行32 P-D胶体注射治疗;对于混合型血管瘤行90...
【关键词】 β射线/治疗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血管瘤/放射疗法;
【中文期刊】 周俐 石光清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3年20卷5期 315-31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了解β射线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照射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 14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中84例给予β射线敷贴治疗,40例给予激光治疗,24例不接受任何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2、3个疗程后,疗...
【中文期刊】 别冬云 《中国医师杂志》 2012年14卷5期 643-64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90Sr释放β射线敷贴治疗皮肤瘢痕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科室2004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瘢痕增生患者320例,均行90Sr敷贴治疗病变部位,敷贴器为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提供,大小为3 cm x4cm.<3 cm×4cm的病...
【关键词】 瘢痕疙瘩/放射疗法; 锶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β射线/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王丽琴 屈喜梅 等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年36卷3期 164-168页 ISTIC
【摘要】 核能的利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潜在的核威胁.总α、β测量作为放射性分析手段中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地用于环境监测和工业应用中.该文简单地介绍了水中总α、β放射性测量的常用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中文期刊】 丁云鹏 《医学综述》 2012年18卷12期 1894-1896页 ISTICCA
【摘要】 瘢痕疙瘩属于皮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是瘢痕组织对创伤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其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压迫疗法、激光治疗等,但目前研究认为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最广的放射源为90S...
【中文期刊】 张良安 张文艺 等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年36卷4期 238-241页 ISTIC
【摘要】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β射线所致皮肤剂量估算规范》已经卫生部批准并发布.此标准是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进行一些方法验证的基础上制定的.此标准主要用于β射线皮肤污染所致的皮肤剂量估算,对皮肤辐射损伤的诊断和β射线皮肤污染...
【中文期刊】 李正秋 马步军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10卷2期 183页 ISTIC
【摘要】 增生性瘢痕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多发于损伤深度仅及真皮的创伤,任何切口经缝合产生的切口瘢痕也属于这一种.增生瘢痕表现为突出表面、外形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实韧、有灼痛及瘙痒感.瘢痕体质的患儿外科术后伤口愈合,大多会形成增生性瘢痕[1]...
【中文期刊】 石光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年20卷10期 1546-1550页 ISTICCA
【摘要】 瘢痕形成是高等哺乳动物特有的创伤愈合形式.在创伤的愈合过程中,如果成纤维细胞合成与分解代谢紊乱,将会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和过度沉积,形成增生性瘢痕.目前,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及病变基础仍不完全清楚,其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内...
【中文期刊】 朱华丽 江文 等 《国际眼科杂志》 2010年10卷5期 832-83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翼状胬肉切除术后90Sr β射线敷贴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翼状胬肉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2006- 05/2008- 09翼状胬肉患者79名93眼行切除术后90Sr β射线敷贴治疗.计算翼状胬肉复发率,同时比较男性与女性,年龄<40...
【中文期刊】 李伏燕 吴立兵 等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29卷1期 52-53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皮肤血管瘤是起源于中胚叶的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常在出生后不久发现,是软组织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海绵状血管瘤是眼睑常见的血管病变,以往对其治疗曾用冷冻、放射线、外科手术、注射硬化剂、激光以及注射平阳霉素等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而采用32...
【中文期刊】 石光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年20卷10期 1546-1550页 ISTICCA
【摘要】 瘢痕形成是高等哺乳动物特有的创伤愈合形式.在创伤的愈合过程中,如果成纤维细胞合成与分解代谢紊乱,将会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和过度沉积,形成增生性瘢痕.目前,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及病变基础仍不完全清楚,其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内...
【中文期刊】 姜波 宋小勇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0年45卷9期 685-686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传统三色敷药在不同季节使用时的细茵污染状况.方法:运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经β射线照射消毒或未消毒的三色敷药在四季常温及低温放置不同时间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经β射线照射消毒药粉在四季常温下配制的三色敷药在常温放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