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59
- 117
- 36
- 35
- 100
- 10
- 8
- 7
- 4
- 92
- 81
- 71
- 69
- 6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秋庆 刘华 等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8年41卷3期 227-232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文以偃伏株木(Cornus stolonifera)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其叶片再生体系.同时系统地研究了离体再生芽及丛生芽分化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不定根诱导的关键因子以及再生芽生根后植株移栽成活的影响因素.叶片外植体在添加0.5 mg/L ...
【中文期刊】 刘焕芳 邓云飞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8年46卷1期 53-61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麻疯树J.curcas L.佛肚树J.podagrica Hook.和棉叶麻疯树J.gossypifolia L.花器官发生.结果表明:麻疯树、佛肚树和棉叶麻疯...
【中文期刊】 朱木兰 王骥 等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7年40卷4期 239-24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再生系统的比较研究,建立了子叶、下胚轴、茎段和针叶等四个再生体系.子叶在附含1 mg/L BA和0.1 mg/L NAA的DCR培养基中再生频率为93.7%±0.45%,...
【中文期刊】 张瑞菊 马海英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7年29卷6期 648-65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了山茶科极濒危植物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的花器官发生过程.猪血木的花为两性完全花,萼片和花瓣均为2/5螺旋向心发生,单轮排列,且有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方式.雄蕊的形成是先形成一个环形分生组织,...
【中文期刊】 吴雪峰 赵金良 等 《动物学研究》 2007年28卷5期 511-518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形态学观察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0-35d的鳜仔稚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水温为18.0-20.0℃时,鳜初孵仔鱼消化道仅为一段位于脊索下方、卵黄囊上方的实心细胞索,卵黄囊呈椭圆形,含有油球.孵...
【中文期刊】 陈利红 徐子勤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6年39卷5期 445-452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配比的比较研究,建立了荞麦离体培养高效植株再生体系.荞麦子叶切段在含2.0 mg/L 2,4-D和1.0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
【中文期刊】 曹丽敏 夏念和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6年44卷4期 393-400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掌叶木的花器官发生过程.观察结果表明: 花序原基最先发生, 然后形成两个大小不一的花原基;萼片原基的发生不同步, 螺旋状向心发生;4-5枚花瓣原基以接近轮状方式近同时发生;不存在花瓣-雄蕊复合原基;7-8...
【中文期刊】 蔡秀珍 龙春林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5年27卷2期 193-203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了天南星科花叶芋(Colocasia bicolor)的花器官发生过程.花叶芋的肉穗花序由无花被的单性花构成,雌花发生于花序基部,雄花发生于花序上部,中性花位于花序中间部位.雄花:3或4个初生雄蕊原基轮状发生,随后每个初...
【中文期刊】 陈丹 王青锋 《植物分类学报》 2004年42卷4期 345-351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运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方法对非洲商陆Phytolacca dodecandra L′Her.的花器官发生过程及花器官各部分的位置排列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非洲商陆萼片5枚,以螺旋向心方式发生;没有观察到花瓣原基的发生;雄蕊为螺旋离心方式发生...
【中文期刊】 郑宏春 路安民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4年42卷4期 352-36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商陆科的系统位置提供花器官发生和发育的证据,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多雄蕊商陆P. polyandra和垂序商陆P. americana的花器官发生.结果表明: 商陆属植物花被的发生均为...
【中文期刊】 陈丹 陈进明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3年41卷3期 229-23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宽叶泽苔草Caldesia grandis Samuel.的花器官发生.宽叶泽苔草的萼片3枚,逆时针螺旋向心发生;花瓣3枚,呈一轮近同时发生,未观察到花瓣-雄蕊复合原基;雄蕊、心皮原基皆轮状向心发生,最先近同时发生的6枚原...
【中文期刊】 蔡杰 梁汉兴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3年25卷6期 671-679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花冠无喙类密穗马先蒿(Pedicularis densispica)和大王马先蒿(P. rex)的花器官电镜扫描发现,两种不同花冠型(无齿和具齿)的马先蒿花部器官发生和发育初期十分相似,表现为明显的单轴对称.2个萼片原基首先发生于花顶的近...
【中文期刊】 葛丽萍 路安民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3年41卷3期 235-24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马桑绣球Hydrangea aspera孕性花的发生及发育过程.马桑绣球的花器官向心轮状发生:花萼原基以2/5螺旋式相继发生,花瓣原基几乎同步发生.花瓣开始发育时,与花萼相对的雄蕊发生.与花瓣相对的雄蕊原基与心皮原基几乎同...
【中文期刊】 杨冬之 张志耘 等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8期 889-894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茄科(Solanaceae)天仙子族(Hyoscyameae)中国特有属马尿泡属( Przewalskia Maxim.)马尿泡( 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和天仙子属( Hyoscyamu...
【中文期刊】 朱至清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9期 1075-1084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回顾了上一世纪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1934年以来,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一直与国际发展同步进行.我国学者在离体器官发生、茎尖培养、花药培养、子房培养、胚乳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大量培养等分支领域都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在引证我国研究者发表...
【中文期刊】 潘开玉 李振宇 等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8期 895-902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在扫描电镜下对台闽苣苔 (T. oldhamii (Hemsl.) Solereder)进行了花部器官形态发生的观察,为探索该类群的个体发育、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进化趋势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该属植物萼片、花冠和雄蕊发生式样均为五数花类型,它...
【中文期刊】 梁汉兴 李璐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7期 673-679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对广义马鞭草科(Verbenaceae)的3个主要亚科的花器官早期发生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花器官发生的两种不同类型:在马鞭草亚科中,存在从远轴至近轴单向发生的顺序,首先远轴位置的萼片、花瓣、雄蕊相继发生,此时近轴位置的萼片、花瓣和雄蕊尚未出...
【中文期刊】 胡忠 王仑山 等 《实验生物学报》 2001年34卷3期 191-196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已建立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愈伤组织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发生体系,对多胺在其离体形态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检测内源多胺含量发现,在所研究的三种多胺中,Put是器官发生途径的主要多胺,而在体细胞胚发生途径Sp...
【中文期刊】 郑宏春 拓向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5期 858-86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红蕊商陆(Phytolacca esculenta)和浙江商陆(Phytolacca zhejiangensis)的花器官发生过程,以明确商陆属植物花的基数,以及雄蕊和雌蕊是否具有叶性器官发生的特点,阐明商陆属植物花发...
【中文期刊】 张焕欣 董春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7期 1457-146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不定根的发生涉及外源信号感知与内外信号级联耦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发生过程,一直备受植物学界关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不定根发生诱导期、启动期和表达期3个重要时期的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细胞与代谢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不定根...
【中文期刊】 邹立军 龚婧 等 《生物学杂志》 2017年34卷6期 23-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明JNK信号通路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使用JNK信号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金鱼胚胎进行浸泡处理,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JNK1 mRNA和蛋白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显示:从受精卵发育至原肠...
【中文期刊】 龚湉 张林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11期 2172-218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揭示寒兰的成花机理,利用石蜡切片和花芽实体解剖记录了濒危植物寒兰花芽分化和发育的过程,并着重观察唇瓣和合蕊柱早期及中期的发育(在合蕊柱伸长之前).结果表明:寒兰花芽分化沿着花序轴从下往上可分为4个阶段:花序原基分化,花原基分化,花被片分...
【中文期刊】 莫日根高娃 王欣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5期 902-90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鳞毛蕨科的华北鳞毛蕨为材料,在模拟自然条件下人工培养配子体世代,用石蜡切片详细观察记录了胚胎发育全过程,以建立更详细的薄囊蕨胚胎发育模式,为探讨薄囊蕨与其它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及生殖生物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华北鳞毛蕨的胚胎发育垂直于...
【中文期刊】 陈瑶 刁瑕 等 《广西植物》 2017年37卷9期 1111-112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方式,该研究以八角莲离体叶片、叶柄在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为对象,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结果表明:八角莲愈伤组织形成的解剖学特征是靠近表皮的薄壁细...
【中文期刊】 黄烈健 王鸿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5年6期 669-67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建立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快繁技术体系,以含1个腋芽的无菌茎段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极易诱导黑木相思愈伤组织形成,但芽长势较差,不利于腋芽增殖体系的建立。而生长素既能...
【中文期刊】 吕京澴 王凤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5年7期 530-53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女,31岁。2008年曾因“咳嗽长时间未缓解”于外院检查,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及肝脏多发性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肝癌肺转移”,随后出院,未行特殊治疗。2014年4月因“背部持续性针刺样疼痛3个月余”入院,体检两肺呼吸音粗,余无阳性体征。查胸...
【中文期刊】 许淑? 吴林芳 等 《广西植物》 2012年32卷2期 167-1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SV11立体显微镜和JSM-6360LV型扫描电镜观察‘桂味'荔枝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序原基最先发生,然后形成数个大小不等的单花原基;4个萼片原基的发生不同步,其中一侧对位先发生;6~10枚雄蕊原基以轮状方式几乎同时发生...
【中文期刊】 崔永坤 徐启江 等 《植物学报》 2011年46卷5期 489-49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部被子植物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的单性花或两性花结构十分简单,雪香兰(Hedyosmum orientale)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的形态及结构与其它属物种具有显著的差异,对于研究被子植物花特别是花被的起源和系统进化具有重...
【中文期刊】 王雪娟 程新利 等 《广西植物》 2011年31卷2期 262-26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试验以睫毛萼凤仙花无菌苗的叶片、茎和根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并对两种具有不同再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进行电镜超微观察.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NAA 0.5 mg/L+6-BA 0.5 mg/L上愈伤组织诱导率达最高,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0...
【中文期刊】 丁道奎 《临床儿科杂志》 2011年29卷1期 92-9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器官,其代谢、解毒和体内稳态的重要性已得到很好的了解.肝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定涉及多个基因和信号分子.显然从研究肝脏发育中获得的知识将有助于指导肝脏移植、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等领域,且会获益于整个人类社会.
【中文期刊】 钟原 成仿云 等 《植物学报》 2011年46卷3期 350-36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生结节是植物组织离体发育的一种特殊状态,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植株再生途径.它的外观与体细胞胚有相似之处,但其结构和发育过程上有明显区别.分生结节可以通过液体培养实现高效增殖,并能在长期增殖后保持遗传稳定性和分化能力,在植物微繁殖、次生代谢物生...
【中文期刊】 黄翠 景丹龙 等 《植物学报》 2010年45卷5期 604-6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种胚、幼叶切块、茎段、根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种胚...
【中文期刊】 黄通谋 赵辉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年29卷1期 103-10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香蕉间接器官发生再生体系是一种较好的突变育种和基因转化受体再生系统.本研究以巴西蕉低代试管苗茎段薄层切片、中代试管苗茎段薄层切片、吸芽薄层切片、雄花薄层切片为外植体,对巴西蕉间接器官发生再生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
【中文期刊】 岑举人 步怀宇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年28卷2期 289-29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以滇黄芩不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配比激素的MS培养基建立了滇黄芩器官发生,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茎段在MS+6-BA 2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上培养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100%:以相同培养基进行分化,并在...
【中文期刊】 史全芬 孟爱平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年27卷4期 345-35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青城细辛(Asarum splendens)的花器官发生过程.青城细辛的花器官为轮状结构,向心发生,依次为两轮3基数的花被原基,两轮6基数的雄蕊原基和一轮6基数的心皮原基.两轮花被原基互生,只有外轮(先发生的一轮)花被原基...
【中文期刊】 郁文彬 蔡杰 等 《植物学通报》 2008年25卷4期 392-4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和作者近年来的工作,对马先蒿属(Pedicularis)植物的花冠多样化成因与繁殖适应特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通过对该属4种进化花冠型的花器官发生和分化的研究发现,花部各器官在发生和发育初期基本一致,后期上唇形态的分化是导致...
【中文期刊】 龙玉娟 吴震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3期 470-47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大蒜品种'三月黄',(Allium sativum L.cv.Sanyuehuang):花序轴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对其器官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大蒜花序轴离体培养不经过愈伤组织,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形成不定芽,其不...
【中文期刊】 李春晖 杜波 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43卷9期 686-690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耳蜗形态学发育过程中凋亡相关因素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蛋白定位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生存素(surviv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easpase-3)在胚胎期及出生后Wistar大鼠耳蜗中...
【中文期刊】 张瑞菊 马海英 等 《广西植物》 2008年28卷2期 160-16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了山茶科厚皮香亚科植物阔叶杨桐的花器官发生过程.阔叶杨桐的花被片和五束雄蕊都是2/5螺旋向心发生,且有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螺旋方式;五束雄蕊在环形雄蕊原基上产生,且每一束都是由中间向两端发生;由五心皮形成的中轴胎座内出现一...
【中文期刊】 罗成科 彭正松 等 《广西植物》 2007年27卷2期 260-26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药用植物三叶半夏叶片为材料,通过比较直接和间接器官发生两种途径,建立了半夏一步成苗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一步成苗培养基为MS+0.5 mg/L 2,4-D+1.0 mg/L KT,90 d左右方可得到再生植株,植...
【中文期刊】 王祖秀 杨军 等 《广西植物》 2007年27卷5期 692-69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首次报道了韭兰的多种花被裂片数目、雄蕊数目及其它变异类型.花被裂片数目变异的频率明显高于雄蕊数目变异.花被筒基部弯曲变异也较常见,而且与花被裂片数目增多的变异存在相关性.跟踪观察结果表明:韭兰的花形变异是不稳定的,但是可以在同一植株中重复出...
【中文期刊】 张亚锋 曹家树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43卷3期 599-60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南瓜属植物再生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作了介绍,并对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
【中文期刊】 关海红 匡友谊 等 《动物学杂志》 2007年42卷2期 116-12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形态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哲罗鱼(Hucho taimen)胚胎期(水温7~8℃)和胚后期(水温3~14℃)消化系统的发生发育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哲罗鱼受精11 d形成原始的消化管.受精18 d肝原基出现,U型胃雏型形成.受精...
【中文期刊】 王瑛 周燕 等 《植物学通报》 2007年24卷5期 636-64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Trin.)Nevski)种子消毒并在MS培养基上萌发获得无菌苗,以幼苗的叶鞘和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继代后进一步诱导不定芽及生根.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合的培养基为B5+1...
【中文期刊】 付琳 曾庆文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年15卷1期 30-3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花器官的发生发育.观光木的花原基最初为近圆形,随着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花原基边缘处出现浅凹,形成第一轮花被片原基,此时,花原基呈三角形排列,后两轮花被片原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