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9
- 66
- 14
- 4
- 4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李洪斗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我科自2004年12月-2005年3月共收治14例下肢骨折,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19-75岁,平均49.7岁.右侧1例,左侧6例.骨折部位:胫腓骨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1例,股骨胫骨折7例,踝骨骨折1例,均在伤后3天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奎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救治下肢严重毁损伤的方法.方法对伴有血管损伤的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桥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本组10例均获满意恢复,无一例截肢.结论对下肢严重毁损伤,采用桥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来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本祥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尺桡骨下段双骨折临床上常见,以完全移位型居多.由于手法复位难度大,复位后骨位不稳定,因此手法整复固定困难.我们自1998年10月~2005年1月采用整体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小夹板、钢丝托板旋前位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完全移位型双骨折107例,取得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琦松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用于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1月间140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后加服伤科接骨片两个月;对照组不服用同类药物.术后随访三个月.观察患者的局部症状和X线表现.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绍安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肱骨髁间骨折属关节内骨折,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常并发肘关节僵硬,严重影响肘关节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肱骨髁间骨折后遗屈曲型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肱骨髁间骨折后遗屈曲型肘关节僵硬病例,采用肘关节松解、术中应用几丁糖及术后早期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谭振国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髋部损伤中以股骨颈骨后最为多见,平均发生率为23%.股骨头缺血坏死后如未能修复则进而发生股骨头塌陷,将严重影响髋关节的功能,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对本病的治疗目前手术和非手术两种疗法,非手术疗法以卧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建华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椎弓根系统和BAK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腰椎管减压,BAK椎体间植骨及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10例腰椎滑脱患者.结果:术后病例随访6-18月,平均8.2月,10例症状术后消失,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早期疗效满意.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卢剑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工矿企业、建筑、交通等事业的发展,骨科疾病的发生有所增加,国内统计资料表明,骨伤病员占病员总数的12%,因车祸、建筑造成的损伤往往严重而复杂,造成多科的综合症状,轻者给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者危及生命,我科自1985年2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治权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2005年应用椎板间扩大开窗减压并A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脊柱序列良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葛尊信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椎间盘的结构因退行性变或外伤,累积性劳损引起结构上变化,从而导致脊柱功能失常、产生腰痛为主的综合症候群.它有别于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的坐骨神经痛.随着现代检查技术的发展、CT及MRI的影像学检查已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寿峨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介绍采用中医手法加广泛外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中医手法按摩充分松解挛缩的软组织,用塑形镀锌铁加班与长条杉木板包扎固定,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穿矫形鞋,配合临床护理和家庭护理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6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光宪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2例(63侧)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经掌侧入路5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39例,女15例.经背侧入路治疗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5例,女3例.按照Cooney通用分类法,Ⅱ型骨折2l例,Ⅲ型骨折5例,Ⅳ型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范义平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带锁髓内针是近年来内固定技术的重要进展之一,因其适应范围较广、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中轴对线好、抗扭转力强、应力遮挡作用小,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目前被认为是较理想,符合骨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内固定方法.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6月对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翁庆云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分析下肢长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处理原因.方法:本组均采用取钉及多次手术处理.结果:全部病历均临床愈合.结论:下肢长骨骨折,正确掌握带锁髓内钉固定指征,恰当选用内固定物,严格无菌操作,从而提高骨折愈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廖苏平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报道加长血管蒂的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伴创面感染病例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骨、肌腱外露、皮肤缺损伴创面附近血管遭受损伤、抽脱、闭塞的慢性感染病例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在距创面稍远的正常部位,解剖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卫军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小儿有特殊的生理特点,生长发育机能旺盛,股骨干骨折是小儿生长期一种常见的骨折,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容易掌握,但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小儿骨折愈合快,自我矫正、塑形能力强,且常存在一定的过度生长等.因而决定有别于成人的治疗要求,应尽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赖晓榕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折,其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庭芝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通过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68例的回顾,证明及早减压、清除异物、恢复椎管列线确实固定为脊髓损伤早期的治疗原则.认为,手术时机愈早愈好.但伤后一周左右仍为良机.彻底减压确实固定很重要.早年的棘突钢板、哈氏棒仍为有效的内固定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波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和介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手术术式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髌骨骨折术后恢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后,采取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石膏托外固定6周,解除石膏托后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建河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及开放性关节腔治疗伴内翻畸形的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治疗效.方法:36例(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实施胫骨高位截骨的同时,开放膝关节腔,进行关节腔灌洗.术后适时开始康复的训练.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0个月,优良率达88%.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袁天祥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观察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并对手术中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不断加深对这一新理念的认识和新技术的掌握.方法2003年7月-2005年3月,使用瑞士Mathys公司的LISS钢板治疗16例17处骨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乐善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配合钢针撬拨复位、经皮穿针△形交叉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31例,均为关节压缩塌陷性骨折,其中Ⅰ°3例,Ⅱ°7例,Ⅲ°21例.结果:经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优24例,良5例,优良率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郝文建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索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C形臂X光机透视下,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后,经皮穿入3根克氏针预固定,并以克氏针为导针,分别引导拧入长度合适的空心螺钉3根,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24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对其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耀辉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少数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的延迟愈合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期.探讨其原因对促进骨折正常愈合,避免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收集我院10年间收治的22例长骨延迟愈合病例进行讨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永东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能否还纳.方法对三组共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腰椎持续牵引,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以及上述两种方式叠加(切吸术后加牵引)三种方式治疗.对治疗前后腰椎CT的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111例治疗前后突出的腰椎间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凯波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方法采用肱骨外上髁脊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结合屈肘小夹板超关节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24例.结果经3~1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骨折疗效标准:优20例,良4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肱骨干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建常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螺纹异体骨融合器(AIFC)治疗腰椎峡部裂伴滑脱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入路,椎体间置入螺纹异体骨治疗7例腰椎峡部裂伴滑脱病人.结果:随访6-58个月,所有融合器无移位,术后3-6个月全部骨性融合,疗效优6例,良1例.结论:AI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力群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绕髌骨下角钢丝半环扎方法固定髌骨骨折.方法本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左侧24例,右侧13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33岁,平均53岁,随访时间最长3年,最短4个月,平均15个月.利用直径1.5mm单股钢丝在较大的近骨折块上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钱忠权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总结手法、中药治疗儿童髋关节内侧骨膜嵌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86例儿童髋关节内侧骨膜嵌顿综合征采用手法理筋、中药熏洗,使症状消失,功能恢复.结果:经本法治疗全部自愈,其中3天内治愈34例,占41.5%;1星期内治愈43例,占5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可歆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其基本概念为颈椎椎间关节退变累及神经、血管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颈椎病早期的概念尚不能准确量化界定,但本病已存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为主要的病变基础,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颈椎盘的退变及其相关组织的继发性改变,致使引起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任超西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中医外治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手法揉压肾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弹拨第3腰椎横突处条索硬物,捏拿患侧骶棘肌等,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中药外敷第3腰椎横突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本组治疗140例,治疗1-5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电明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A66)复合人工椎板在防止椎管内瘢痕粘连及重建椎管的作用.方法:从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人工椎板移植术共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8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汤正学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总结骨圆针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此方法的优越性.方法治疗206例,其中,男78例,女128例;平均年龄62岁(21-85岁),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准确复位,与股骨粗隆下2-6cm处经皮钻入3-4根骨圆针固定;结果196例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志功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先在骨折处作一小切口暴露骨折端,以便复位协助插主钉.在大转子处向头侧作一轴向切口,分离肌肉组织暴露梨状窝,用开髓器开通髓腔,扩髓器扩髓,选用合适的主钉顺行击入髓腔内,击至骨折处复位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少辉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1995年2月~200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头下型或经颈型骨折病例,21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1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种自己了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国斌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8例患者经肩后人路行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或钢丝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8例随访1240个月,疗效:优6例,良1例.可1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对肩胛骨骨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沈建祖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Pilon骨折即踝关节爆裂性骨折,长发生于高处坠落伤、运动伤及车祸事故.我院近年来,采用超踝关节可动式外支架结合有效内固定,对这类骨折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玉华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足趾移植后创面处理.方法:对2003年4月-2005年6月收治的18例拇指V°以上缺损,采用带足背皮瓣拇指腓侧皮瓣及第三足趾胫侧皮瓣及跖趾关节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遗留下供区处理进行分类.通过植皮来处理4例,采用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赖铁膺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股骨头坏死是髋关节的常见病,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报道很多,最终为以股骨头置换作为终结性治疗.但对发病年龄低,病变期较早的病人,如何推迟股骨头置换时间,或避免股骨头置换而进行合适的治疗,有效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向坏死加重发展,是青壮年患者在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振福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应用解剖型股骨近端钢板治疗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骨折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62-93岁,平均72岁,取患侧前外侧切口,达骨折处将骨折复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有昌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已用于临床多年,该固定架设计合理,采用球形万向关节,能作360度旋转,多向调节,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能够整复各种骨折的复位,并发症少、易推广,其稳定性好,固定牢靠承重力大,符合生物力学要求,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的骨折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郝毅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为临床行改良式预弯微型钢板治疗成人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提供成人桡骨近端的解剖依据,并且探讨疗效.方法在32副成人桡尺骨标本上,对PEOTR、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之间的动态关系等,进行观测.1988年1月-1998年3月,采用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雷焱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火疗时膝关节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48例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火疗治疗.结果治愈36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结论:中药火疗对膝关节关节炎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大伟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32岁,直接暴力所致的闭合性骨折,不伴有尺骨骨折和桡神经深支损伤.1.2初次治疗方法: 受伤后数小时即在臂丛麻醉下施切开复位普通4孔钢板内固定,术后应用前后石膏托固定10W.术后7个月诊断为骨不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树全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治疗新方法,评定通过改变神经根压迫变位,牵引、复位滑脱,固定下功能锻炼三步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治疗63例,根据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对患者进行一松、二牵、三复位、四固定锻炼的疗效分析.结果本组63例,随访半年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蔡贤华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7月手术治疗的73例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手术入路选择与骨折类型、移位方向、受伤时间、合并损伤等相关参考因素的关系,结合采用美国矫形外科学会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和M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