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1
- 11
- 2
- 1
- 79
- 6
- 5
- 4
- 3
- 20
- 14
- 13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卓琳 张智恒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5期 1003-10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银翘散颗粒和传统汤剂的抗炎、抗菌、镇痛的药效差异.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 264.7构建炎症模型,并给予银翘散(200、400、800 μg/mL),利用实时荧光PCR、Western blotting评价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锦辉 毛祥正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5年41卷3期 2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山楂决明降脂饮治疗高脂血症及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TCMSP数据库检索山楂决明降脂饮、高脂血症及认知障碍对应的成分和靶点,绘制韦恩图,建立PPI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彭可 区锦莹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5年41卷4期 118-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炎症是众多疾病的病理基础,探寻治疗炎症的新药物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中药治疗炎症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中药复方组成复杂,有效部位和活性成分众多,过去缺乏高效可靠的高通量体内筛选和机制研究模型.新型模式动物斑马鱼具有免疫系统与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小川 刘俊珊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39卷1期 65-7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白蔹乙醇提取物体外抗登革病毒(DENV)的活性及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法明确白蔹乙醇提取物对BHK-21 细胞的细胞毒性,确定药物的非毒浓度;采用分时给药法筛选白蔹乙醇提取物中具有抗DENV活性的部位并探究药物对DEN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新邓 郭卓琳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3期 594-6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斑马鱼体内模型实验和体外抗菌实验比较连翘配方颗粒和饮片的抗炎、抗肿瘤和抑菌的药效差异.方法 将斑马鱼胚胎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10 μg/mL地塞米松处理组、连翘饮片处理组(剂量为400、600、800 μg/mL)和连翘配方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丽 邹丽芳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4年40卷9期 2-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斑马鱼炎症模型探讨凉膈散及其清上、泄下拆方的抗炎作用及配伍机制.方法:通过三种斑马鱼炎症模型、生存曲线分析和组织病理切片实验,验证凉膈散及其清上、泄下拆方的抗炎作用.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凉膈散及其清上、泄下拆方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慕倩 蔡义思 等 《中南药学》 2024年22卷5期 1119-11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制备负载雷公藤红素的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H-PDA/Cel@HA),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湿化学刻蚀法制备H-PDA/Cel@HA,通过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从细胞毒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景滔 姜丽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8期 149-152页
【摘要】 目的 中药药理学是以传统中药学与现代药理学为主体的新兴交叉学科,迄今国内尚未有完善的中药药理学贯通性实验教学方案.方法 结合现有基础教学条件及中药药理学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选择凉膈散(LGS)进行实验设计.结果 建立了完善的贯通性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炜富 晏丽君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年30卷8期 29-3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凉膈散治疗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靶点,分析并验证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EO、TCMSP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获取凉膈散PI3K/Akt通路相关ALI疾病基因,采用单基因Meta分析识别凉膈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祥正 贺燕玲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5卷5期 123-127页ISTICCA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不断扩增,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了诸多变异,其中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展现出了主导地位,其携载的病毒量高,致病能力强,传播时变异的刺突糖蛋白S能够更有效地融合细胞膜,感染靶细胞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变体,这使Delta毒株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春红 许霓珊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757-7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斑马鱼异体肝癌细胞移植模型和Hep3B细胞体外实验研究白花蛇舌草不同极性部位的抗肝癌作用.方法 采用浸泡给药的方式确定白花蛇舌草的水、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对斑马鱼的体内毒性;建立斑马鱼异体荧光标记肝癌细胞移植模型,拍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玲珠 刘俊珊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7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甘草正丁醇提取物抑制登革病毒(DENV-2)的活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体外实验采用BHK-21细胞测定甘草正丁醇提取物对细胞的半数有毒浓度(CC50)以及对DENV-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CC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汤佳 刘俊珊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8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斑马鱼炎症模型评价穿心莲内脂磺化物的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斑马鱼硫酸铜急性炎症模型,尾鳍横切局部炎症模型,LPS卵黄囊显微注射全身炎症模型评价穿心莲内酯磺化物的抗炎效果.结果 FL-2,FL-3,FL-5,FL-10,FL-24和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珊宏 夏玉英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790-7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感冒清热颗粒具有疏风散热、清热解表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本研究观察感冒清热颗粒对风寒表证小鼠模型的影响,阐明其抗风寒感冒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BALB/c小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风寒模型组、感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霓珊 曹惠慧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7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小鼠结肠炎模型与Caco-2细胞屏障损伤模型评价苦豆碱的抗结肠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3%葡聚糖硫酸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采用脂多糖诱导Caco-2细胞屏障损伤模型;记录小鼠症状并进行疾病活动度指数(DAI)评分;通过HE染色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桦 邹丽芳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8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丹酚酸类化合物SAA004和SAA008的抗炎活性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卵黄囊显微注射内毒素(LPS)的炎症模型,通过生存分析观察SAA004和SAA008对注射LPS的斑马鱼的保护作用;通过H&E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炎症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家彬 刘俊珊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8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抗登革2型病毒(DENV-2)的作用.方法 不同稀释浓度的痰热清注射液作用感染DENV-2的huh-7,HepG2和MHCC97H肝癌细胞,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huh-7细胞内病毒拷贝数;Western印迹实验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曦 刘俊珊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7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探讨凉膈散(LGS)抗登革2型病毒(DENV-2)的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以肝素为阳性药,通过预给药、与病毒联合给药和病毒感染后在给药的方式处理BHK-21细胞,以CCK-8检测细胞活性,Q-PCR和Wester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鹤飞 刘俊珊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7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登革2型病毒(DENV-2)感染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BV2细胞铺板后分组感染并给药,分为5组,空白组,DENV-2感染组,痰热清注射液低、中和高剂量组.培养24 h后收取上清液和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雪梅 刘俊珊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7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三七皂苷-3(简称三七-3)体外抗登革2型病毒(DENV-2)的作用.方法 采用DENV-2新几内亚株感染BHK-21细胞,通过CCK-8法评价三七-3对DENV-2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噬斑法检测DENV-2感染细胞后子代病毒的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丽君 刘俊珊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799-8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体外实验评价紫花杜鹃30-38馏分(DJ 30-38)抗登革2型病毒(DENV-2)效果,并利用ICR乳小鼠模型进行抗病毒感染的验证.方法 MTT法测药物对细胞毒性;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晶紫染色观察DJ 30-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丽芳 曹惠慧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0期 8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斑马鱼人类疾病模型评价康复新液的促进血管新生、修复组织及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索拉菲尼诱导的节间血管缺陷模型评价康复新液促进斑马鱼血管生成的作用;通过斑马鱼的尾鳍横切模型评价康复新液促进尾鳍再生的作用;通过斑马鱼硫酸铜、尾鳍横切及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宁 杜保民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0年34卷4期 241-2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第十二届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学术会议"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市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主题报告和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景羽 卢子滨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39卷3期 377-3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膜性囊泡,既可在细胞间传递活性物质,还可通过调控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参与细胞活动.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获得间充质细胞特性的过程,在众多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外泌体在EMT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双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玲 周湘君 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21卷7期 780-787页ISTIC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凉膈散抑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细胞因子风暴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筛选凉膈散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Gene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宁 齐春会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8年32卷1期 1-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7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于2017年11月15-17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中药新药及健康产品研发与国际化发展论坛".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淑雯 王燕妮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37卷9期 1211-12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巨头刺草皂甙D(GD)对人原发性肝癌Hep 3b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及细胞克隆法检测GD对肝癌细胞Hep 3b的抑制作用;运用光学显微镜和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和凋亡现象;应用流式细胞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景羽 刘俊芳 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4卷3期 99-103页
【摘要】 黄花败酱草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caefolia Fisch.)的根或带根全草,又名黄花龙芽、野共花、鹤立鸡群、鹿肠等,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黄花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正义》亦载"此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杰 余林中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5期 163-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的抗炎作用,探讨抗炎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0.01g·kg-1),麻黄-甘草药对组(22.4,11.2,5.6 g·kg-1),每天1次,连续ig给药5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林中 刘建新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0年21卷4期 334-3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凉膈散对内毒(LPS)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时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LPS组、LPS+3个不同剂量凉膈散组、LPS+地塞米松组、对照组,注射LPS后于1,2,4,8,16 h不同时相处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林中 刘建新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0卷1期 43-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凉膈散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1)大鼠肺组织中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制作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LPS组、LPS+凉膈散高、中、低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淑渊 余林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9年20卷3期 241-2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江南卷柏炒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RP-HPLC法,采用Zorbax Cu(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5%醋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338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孔友 余林中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年24卷5期 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凉膈散对内毒素(LPS)致急性肺损伤(ALD)的保护作用.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制作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3个不同剂量凉膈散组、LPS+地塞米松组,伤后1、2、4、8、16h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淑渊 余林中 《世界中医药》 2008年3卷3期 177-1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南卷柏片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方法:C18柱(250ra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0.5%冰醋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nm;流速:1ml/min.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在5.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佳波 余林中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9卷2期 6-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项目提出关于方剂组方原理的现代假说,从研究麻黄汤不同配伍对物质基础、药理效应、药代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进而综合分析该方组方的合理性.体外结果显示不同配伍化学成分有所变化,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也有差异;发汗及抗炎平喘等药理效应均以全方最佳;其他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兆开 余林中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年23卷6期 72-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连续灌胃消炎利胆软胶囊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分别灌胃消炎利胆软胶囊2.5、1.0、0.25 g/kg及等体积橄榄油90 d后,随机取2/3动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剩余动物停药观察14 d,再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清 王涛 等 《中国药房》 2006年17卷16期 1210-12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机制与M受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组、麻黄汤+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mg/kg+麻黄汤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g/kg+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凤环 罗佳波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6年22卷1期 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麻黄汤(MHT)不同配伍对大鼠额叶皮层中Asp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HPLC/UV法测定Asp的含量.结果:在0.05水平下,桂枝显著降低了天冬氨酸的含量(P=0.032);杏仁、甘草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林中 密琳 等 《中成药》 2006年28卷3期 427-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姜附软胶囊是由干姜、香附等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工艺制成的新制剂,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的疗效,临床主要用于胆道系统的炎症性病变.药效学研究主要观察姜附软胶囊的利胆、解痉、抗菌等作用,评价其效果,以便为临床使用该药提供药效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清 罗佳波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6年22卷2期 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麻黄汤及其效应成分对小鼠的发汗作用.方法: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发汗强度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观察麻黄汤及其效应成分对小鼠的发汗作用.结果:麻黄汤及其所含效应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及桂皮醛对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雅玲 余林中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年12卷1期 25-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确定中药醒神方2种主要成分的最佳用量.方法:应用均匀设计处理手段与药效学实验(戊巴比妥催眠实验、小鼠转棒疲劳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药醒神方中各味药用量进行筛选.结果:醒神方中人参茎叶总皂苷、绿茶提取物的最佳量分别为14.19、2.8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杰勇 吴仕九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6年22卷2期 45-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清香散抗炎症性肠病作用机理.方法:三硝基苯磺酸钠法制备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观察清香散对模型大鼠组织学损害改善程度及髓过氧化物酶含量变化;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检测结肠组织NF-κB,RT-PCR法检测TNFα mRNA、IL-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林中 江爱达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6年31卷3期 220-2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SR)的表达的影响以及肝脏(LPS)引起损伤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阐明中药解毒机制.方法: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动物模型,同时灌服凉膈散,在内毒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2,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林中 伍杰勇 等 《中成药》 2005年27卷3期 300-3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抗腹泻药效之间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用墨汁为显色剂,小鼠小肠推进率为指标;用番泻叶造成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次数为指标,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药效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葛根芩连汤配伍降低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慧 余林中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5年21卷3期 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凉膈散药物血清体外对内毒素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CD1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以凉膈散灌胃,制备药物血清.以凉膈散药物血清或正常血清的培养液与LPS体外共同培养RAW264.7细胞,原位杂交法检测凉膈散药物血清对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爱达 余林中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5年25卷6期 619-6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凉膈散药物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变化的影响,探讨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调控机制.方法制备凉膈散药物血清;提取并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凉膈散药物血清及LPS共同...
【关键词】 凉膈散;脂多糖;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雅玲 余林中 等 《中成药》 2005年27卷4期 441-4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醒神胶囊(茶叶、人参等)抗小鼠中枢及躯体疲劳的作用.方法:连续给药6d,分别观察第1、第6天小鼠的体重、自主活动、转棒耐力以及戊巴比妥钠对其的催眠效应.结果:醒神胶囊可以明显增加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小鼠转棒耐力时间,延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佳波 谭晓梅 等 《中草药》 2005年36卷4期 512-5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对主要化学成分、药理效应变化的影响,综合分析该方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各主要成分,考察HPCE指纹图谱的变化,药理指标采用体外抑菌、体内抑菌、解热试验、抗腹泻试验和病理损害模型.结果葛根和黄连降低黄芩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清 李祖国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5年21卷5期 63-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麻黄汤对大鼠腋窝部和足趾部皮肤汗腺的分泌效果.方法:两只大鼠分别灌胃麻黄汤及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麻黄汤剂量为42g生药/kg,给药后30min处死大鼠,分别切取腋窝部和足趾部皮肤,按常规制作光镜切片.结果:麻黄汤能促进腋窝部和足趾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密琳 余林中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5年21卷3期 43-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姜附软胶囊的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方法: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研究抗炎作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镇痛作用,角叉菜胶致大鼠发热法研究解热作用.结果:姜附软胶囊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