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0
- 16
- 3
- 3
- 70
- 20
- 13
- 8
- 4
- 16
- 12
- 10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莎 张代义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28卷23期 2861-286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与2型糖尿病(T2DM)共存的全球流行率和发生率持续上升,这种共存增加了肝脏相关不良结局的风险.临床实践中需要对MAFLD合并高血糖的高风险患者进行筛查和早期诊断,以延缓其进展.目的 基于T2DM与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扬 朱莉 等 《肝脏》 2025年30卷4期 505-50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HBC)和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鉴别诊断的预测模型.方法 采集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罗有宁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22期 4562-456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应用益气养心汤辅助治疗的临床获益情况.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2023 年 3 月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济和民医院收治的106 例CHF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西药组(53 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月萍 朱传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年39卷11期 2524-2529页ISTICPKUCA
【摘要】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大多数HEV感染是无症状的,机体能够自发清除病毒.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慢性肝病患者以及与HEV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是HE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重组戊型肝炎疫苗HE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锐 朱莉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3年44卷23期 2868-28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蛋白2(sST2)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收治并经过ALSS治疗的H...
【关键词】 可溶性致瘤抑制蛋白2;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结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肖厚金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6期 1078-108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月—2021年11月赣县区济和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均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小青龙汤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文辉 刘锦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37卷9期 2191-2197页ISTICPKUCA
【摘要】 蛋白质泛素化广泛存在于细胞内,是蛋白翻译后的一种修饰.HBV及其相关蛋白的泛素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HBV及其相关蛋白的泛素化修饰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了解HBV的复制调控及其蛋白的泛素化研究提供了借鉴,为治愈慢性HBV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锐 徐俊驰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2年29卷12期 2000-20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蛋白2(sST2)和IL-33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结局的关系,寻找能够监测疾病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亮 唐世刚 等 《医药导报》 2019年38卷7期 906-9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比阿培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820例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给予阿培南3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180 min,q8 h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 张碧擎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年35卷7期 1636-1639页ISTICPKUCA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归纳了microRNA在PBC发病机制及诊断、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提示microRNA可能参与PBC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并可作为诊断和评估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晓哲 朱伟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年34卷1期 179-180页ISTICPKUCA
【摘要】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反复肤目黄染9年,再发1个月余,加重1周"于2017年3月3日入本院治疗.2008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瘙痒,肤目黄染,就诊于外院,查肝功能: TBil307.6 μmol /L,DBil 253.5 μ...
【关键词】 胆汁淤积,肝内;病例报告;cholestas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燕 朱莉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年34卷1期 53-5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 (PEG-IFNα-2a) 与普通干扰素 (IFNα-2b)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 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淋巴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于苏州市第五人民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杨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32期 5177-518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乌龙丹系国家级名老中医臧堃堂教授临床经验方,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恢复期、颈椎病等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使用安全.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联合电脉冲对其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共24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 钱峰 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23卷2期 37-41页
【摘要】 目的 应用个体化方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实施母婴传播阻断,分析选择性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9月~2019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其婴儿8~12月龄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治楠 谢天丽 等 《高教学刊》 2021年4期 130-133页
【摘要】 近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中,考生反映,考试更加侧重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查.中医学本科教育对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科教育应当以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增加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力度,我们建议高校扩充教学内容、加强针灸推...
【关键词】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华 朱传武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2年28卷11期 839-840,8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sAg水平和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含量的变化.方法 107例CHB患者给予口服LdT 600 mg/d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12、24和48周时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萍 施美华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0年26卷2期 178-181,1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初诊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 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Th1和Th2细胞的改变,探讨其在肺结核病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取肝素抗凝全血,加RPMI1640培养液等体积混匀,依次加入1∶1 000稀释的PMA、1∶100稀释的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伟 彭康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0卷10期 2333-2335,23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观察NR1、NR2B在海马和皮层的表达水平,探讨乌龙丹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作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3周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伟 彭康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29卷12期 2421-24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乌龙丹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慢性脑缺血模型组、乌龙丹高,中,低剂量组、银杏叶片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8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和避暗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芳 彭康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6期 1338-13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复方茵黄解毒汤中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电泳条件为:石英毛细管柱(75μm ×60cm,有效长度为53cm);运行缓冲液为20mmol/L的硼砂溶液(pH=9.18);分离电压12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彭康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4期 706-7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复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其血常规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仪器分析法检测血常规,用LIANG-100型血液黏度计测定血液流变性指标.结果:①对血常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对照组白细胞显著升高(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永康 彭康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11期 2280-22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模型大鼠能量代谢方面的影响.能量代谢方面指标选取血糖、乳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彭康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3期 476-4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水煎剂中黄芪甲苷、阿魏酸、多糖的含量测定,并作为该方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黄芪甲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多糖采用苯酚一硫酸法.结果:黄芪甲苷在0.24~6.00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彭康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2期 259-2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水提物中黄芪甲苷、阿魏酸含量的测定,作为该方的质量控制标准;复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其血常规的影响,从而探讨补阳还五汤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补阳还五汤采用传统煎法,黄芪甲苷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建生 彭康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19期 44-4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乌龙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元损害病理过程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0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实验室完成.①选用Wistar大鼠30只,3~4月龄,体质量(250±20)g.按随机抽签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县辉 曲宏达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26卷2期 189-1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后遗症大鼠神经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开颅电凝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4 h后,用随机电脉冲刺激仪每天刺激2 h,连续刺激20 d,造成大鼠缺血性脑卒后遗症模型.治疗组在造模结束后灌服补阳还五汤水煎液,连续给药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峰 贺永文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6年22卷3期 263-2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状态与HBV载量的关系.方法:采集23例CHB患者和8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弘 彭康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5年21卷6期 56-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滴鼻剂的抗睡眠剥夺作用.方法:用小平台水环境法(flower pot technique)对大鼠进行连续72h快速动眼相睡眠剥夺,建立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病理模型.芳香开窍滴鼻剂鼻粘膜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彭康 等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4期 602-6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建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能量代谢方面指标选取血糖、乳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毛发相对黯淡无光,卷曲,精神萎靡,表情惊恐,消痰,肢体无力,摄食减少,手术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康 朱传武 等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6期 1008-10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治疗,神志清醒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中医药防治中风后遗症有其特长和优势.目的:研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运动神经传导的变化.方法:建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用肌电图仪记录大鼠坐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钱峰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4年20卷2期 77-79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分泌IL-12的影响.采集并分离23例干扰素治疗前、后CHB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rhIL-4和rhGM-CSF的作用下培养10天,收集上清液检测IL-]2的水平,以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罗端德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年18卷4期 251-252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干扰素疗效与慢性乙肝患者CD28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关系.分离32例慢性乙肝患者及8例正常对照PBMCs,以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28+PBMCs,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前和结束时CD28+PBM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 蔡淑清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31卷4期 397-3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乙型肝炎肝损害过程中的意义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内毒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期检测了73例乙型肝炎患者及12例健康献血员GM-CSF和TNF水平,...
【关键词】 肝炎,乙型;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内毒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传武 罗端德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31卷4期 393-3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索一种快速、简便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因变异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94例乙肝患者血清HBV前C区基因片断,阳性扩增产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法进行检测,对具有不同特征性电泳图谱的PCR产物再以直接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永文 朱传武 等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0年13卷1期 48-51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索TNF-α及其拮抗剂对血吸虫病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Ⅲ型胶原的影响,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分析、EIA和ELISA检测血清和肝内TGF-β1、Ⅲ型前胶原肽(PCⅢ)和Ⅲ型胶原.结果显示,感染鼠肝内TGF-β1和Ⅲ型胶原主要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永文 朱传武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版)》 2000年20卷2期 92-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61例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sICAM-1.结果各组患者的sICAM-1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1).而各组患者之间的sICAM水...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病毒性肝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军 闵奇萍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5卷1期 34-36,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矽肺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在自体免疫细胞(CIK)治疗后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确诊为矽肺1期的患者49例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娟 李永芳 等 《肝脏》 2018年23卷6期 481-48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发热待查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33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2012年至2014年)194例及B组(2015年至2017年)239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燕 王银铃 等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12卷1期 40-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72例HBeAg阳性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干扰素治疗前和治疗12个...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干扰素;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金津 朱传武 等 《肝脏》 2018年23卷10期 873-87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ETV)早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HBV-ACLF患者23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宝燕 王云 等 《肝脏》 2018年23卷4期 294-2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对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筛选2008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上海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 HCC患者532例,收集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记录入组的乙型肝炎相关性HC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月萍 朱传武 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36卷5期 833-8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为了快速筛查和发现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方法:以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前白蛋白(PA)为主要乙肝临床检验联合筛查指标.结果:通过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乙肝早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福易 王海燕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1卷31期 23-25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团队导向学习(T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医院实习的48名研究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实行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实行TBL联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自我评价和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峰 田美娟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年25卷12期 65-6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人群、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外周血CD28分子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IDS患者、HIV感染患者及正常健康者各50例,分别设为A、B、C三组,比较三组间CD4+CD28+、CD8+CD28+T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峰 田美娟 等 《中国性科学》 2015年6期 56-5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 HAART 治疗对 AIDS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 AIDS 患者90例,分为 A、B、C 三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血浆病毒载量和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外周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胥萍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年20期 9126-91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及肝组织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40例以及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燕 朱传武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年23期 10619-106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端粒酶逆转录酶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37例干扰素治疗CHB患者(干扰素治疗组),36例CHB对照患者(患者对照组)和1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焕 朱传武 等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2年6期 511-5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的变化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60例肝衰竭患者28天内PBMCs hTERT mRNA水平.结果39例生...
【关键词】 肝衰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mR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峰 朱传武 《传染病信息》 2011年24卷6期 373-376页ISTIC
【摘要】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是目前首选的抗HIV-1感染的药物,临床应用人数已经超过蛋白酶抑制剂.然而,NNRTIs具有低耐药基因屏障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华 朱传武 等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0年13卷2期 148-151页ISTICCA
【摘要】 端粒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其主要功能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端粒酶通过合成端粒的重复序列以阻止端粒的缩短.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的衰老、死亡和癌变有关.本文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与 .功能、它们的亚单位在免疫应答中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在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