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
- 1
- 1
- 1
- 9
- 8
- 2
- 1
- 1
- 7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冯卫红 姚澜 等 《中成药》 2023年45卷2期 592-5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元蘑菌丝发酵多糖对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0.02 mL/kg黄芪精口服液)和元蘑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灌胃给药5 d后,通过连续3 d腹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明玉 吕建华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年35卷6期 966-9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真菌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乙酸乙酯粗提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对人参锈腐病病原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因此为探究出芽短梗霉A.pullu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可心 吕建华 等 《中成药》 2022年44卷2期 445-4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槐耳Trames robiniophila Murrll.发酵液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槐耳发酵液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ODS、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颖 肖军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3年44卷20期 407-413页
【摘要】 鲍姆纤孔菌(Sanghuangporus baumi)是一种药用真菌,具有很高的活性,本文研究在脂多糖(LPS)诱导下鲍姆纤孔菌菌丝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以鲍姆纤孔菌菌丝多糖(SJ)为研究对象,利用脂多糖(LPS)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瑞娜 万茜淋 等 《中成药》 2020年42卷3期 755-7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蜜环菌发酵液对睡眠剥夺小鼠行为学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对小鼠进行睡眠剥夺.以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及负重游泳时间为指标,来反映蜜环菌发酵液(1 421.42、710.71 mg/kg)对睡眠剥夺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冀瑞卿 陈鹏 等 《菌物学报》 2025年44卷8期 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蜜环菌属作为全球广布的大型真菌类群,以其庞大的生物个体和超长生命周期著称.该属真菌在交配系统上呈现多型性特征,兼具腐生、寄生和共生等多样营养模式,其种间形态特征高度相似但遗传异质性显著,导致多种分类体系长期并存.这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不仅赋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冬雨 李可心 等 《中国食用菌》 2021年2期 42-46页
【摘要】 以桉树、杨树和栎树3种人工林木屑为主料栽培玉木耳,比较3种木屑栽培玉木耳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差异和重金属铅、镉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木屑栽培的玉木耳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杨树木屑栽培玉木耳除了总糖含量略低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田 李江楠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8期 2044-204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优化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在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后,选用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对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 确定了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温度69.2℃,乙醇浓度89.3%,提取时间为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田 王海波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7卷2期 169-170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具有不同性味及用法的3种人参属药材的提取物对血凝性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含有不同浓度的人参、西洋参和三七水总提物和2种三者共有的皂苷的血浆APTT、PT和TT.结果:三者水提物均能不同程度的延长血浆凝固时间,多数结果表明,人参活性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智亨 张智文 等 《中国食用菌》 2014年33卷3期 16-17,22页
【摘要】 将刺芹侧耳液体菌种接入玉米粉、米糠、麦麸,单独或与不同比例组合混合添加以木屑为主的培养基中,发现不同组合与刺芹侧耳生长周期时间、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米糠10%、玉米粉20%组合和麦麸10%、玉米粉20%组合的生长周期较短,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欣欣 李长田 等 《药学教育》 2014年5期 40-43页
【摘要】 分析中医药学科课程的特点,论述中医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中医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及实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更适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欣欣 张智文 等 《吉林农业》 2014年24期 19-21页
【摘要】 目的:对臭菘根部中分离的一种化学成分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柱分离纯化再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果鉴定,采用酶动力学方面对臭菘根部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5'-二甲氧基-4'-O-B-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其酪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田 刁盈盈 等 《食品科学》 2012年33卷22期 221-224页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较分析松茸子实体和液体发酵菌丝体的脂肪酸、氨基酸、芳香物质。结果表明:松茸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均含有真菌所常见的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油酸成分;二者氨基酸种类相同,但发酵菌丝体中Glu、Asp、Gly、Ala、Lys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文 黄伟 等 《人参研究》 2012年24卷2期 50-54页
【摘要】 中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所产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分为7属11种2变种5变型,其中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主要对中国东北地区所产主要天南星科植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论述,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东北地区所产的天南星科药用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文 李长田 等 《北方园艺》 2011年21期 174-177页
【摘要】 菌根菌以其与宿主植物的密切共生关系和生态学意义已成为今天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其生物量的准确定量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方向,但由于菌根菌的特殊生态型,人们对其生物量的研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现对关于菌根菌生物量研究的意义和常用的测定方法进行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磊 周广麒 等 《中国食用菌》 2011年30卷6期 45-48页
【摘要】 对吉林省延吉市和云南省昆明市松茸子实体的ITS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取两个地区松茸子实体的基因组DNA,应用特异引物对其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并对云南省昆明市松茸样品进行克隆及测序.之后从GenBank上获取5个地区7条松茸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田 李成博 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1卷5期 75-78页
【摘要】 利用GC-MS联用技术,首次分析了鼓槌石斛干花正己烷提取物,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确认了22个化学成分,占总提取物的92.34%,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约占提取物总量的40.6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凤成 程金来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9年28卷2期 66-68页CSCD
【摘要】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泥胡菜中芦丁的方法,优化芦丁的提取工艺.使用Diamonsil(TM)C18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20∶ 80),检测波长:255 nm,流速:1 ml/min,柱温:30℃.样品用50%乙醇超声提取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继龙 李江楠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8年27卷3期 42-44页CSCD
【摘要】 测定16种长白山野生植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6种长白山野生植物为材料,以L-酪氨酸为底物,加入植物乙醇提取物和蘑菇酪氨酸酶,测定吸光度值,计算酪氨酸酶的抑制百分率.结果表明:葛根的抑制百分率最高为61.461%,藜芦、独活、东北延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江楠 赵伟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年26卷2期 65-67页CSCD
【摘要】 选用苯、石油醚、环己烷3种溶剂对水蜡树不同发育阶段的花(即幼蕾,待开的花蕾,盛开的花)中芳香油进行提取,根据芳香油得率进行花采收期和提取溶剂筛选.同时采用气-质联用仪对其主要芳香油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和开花期得油率最高.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田 李玉 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年26卷6期 612-614,623页
【摘要】 自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根、茎、叶中分离获得78种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和ITS分析,确认分别属于子囊菌亚门的3个属和半知菌亚门的23个属,表明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其中有4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启军 张水华 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31卷9期 70-75页
【摘要】 通过实验筛选出了适于特异性的同步检测酸式和内酯式莫奈呵啉K的薄层色谱法(TLC).最佳薄层色谱条件为:薄层板采用德国Merck公司的化学修饰薄层板Silica Gel 60,RP-18 F254,0.5 mm;展开剂系统采用V(氯仿):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惠月 周斌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4年51卷2期 494-5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冷杉侧耳(Pleurotus abieticola)是一种新型食药用真菌,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冷杉侧耳中的多糖成分,挖掘潜在的功能性食品.[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冷杉侧耳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设置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瑞辰 洪允炬 等 《菌物研究》 2024年22卷4期 378-386页
【摘要】 为提高灵芝Ganoderma lingzhi多糖的提取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灵芝多糖提取工艺.分别考察灵芝多糖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回流提取方式多糖得率最高,该方式下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焱 陈晓华 等 《菌物学报》 2023年42卷4期 855-8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桑黄是最早收录于我国中药古籍中的一类大型珍稀药用真菌的总称,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降尿酸等多种功效作用.现代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桑黄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及北半球不同地区,并生长在桑树、杨树、丁香、忍冬、栎树、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年港 刘凌云 等 《菌物学报》 2023年42卷9期 1953-19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全日光栽培模式下,在出耳期持续的光照刺激使菌丝处在不适宜的生长环境.本研究采用不同遮光程度的黑菌袋,设置 CK(正常菌袋,0%遮光)、T1(50%遮光)、T2(70%遮光)和T3(90%遮光)共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应昆 张兆娟 等 《菌物学报》 2023年42卷4期 896-9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采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泉水洞林场的野生桑黄分离菌株和工厂化栽培桑黄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鉴定野生桑黄为瓦尼桑黄(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工厂化栽培桑黄分别为瓦尼桑黄S.vani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辛 朱姝蕊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3年50卷11期 4863-48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在香菇定向出菇模式中,由于出菇区域的限制,出菇数目会影响单菇的品质与产量,但关于人工疏蕾对香菇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目前尚未深入研究.[目的]通过人工疏蕾探究香菇定向出菇技术下保留不同菇蕾数量对香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各处理组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田 李畅 《菌物学报》 2023年42卷1期 前插3-前插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值此李玉院士八旬华诞之际,我们归纳总结了李玉院士的学术生涯,谨以此文祝贺李玉院士取得的杰出成就,同时奉献给读者分享、领悟、传承.李玉,日本筑波大学农学博士,菌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作为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路朋 刘凌云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2年49卷10期 4186-4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工厂化栽培中,杏鲍菇是不定点出菇,通常采用人工疏蕾的方法来实现对子实体数目的控制,但目前关于人工疏蕾保留子实体的数目无具体的研究.[目的]通过人工疏蕾的方式,研究保留不同子实体数目对杏鲍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各处理组进行基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婧 吕建华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2年49卷9期 3682-36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人参菌核病是人参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目的]探索白花蒲公英内生菌(Endomelanconiopsis microspora)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参核盘菌的抑制机理.[方法]采用人参核盘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玉 吕建华 等 《菌物研究》 2023年21卷1期 184-192页
【摘要】 对分离自树花属地衣Ramalina sp.的1株内生真菌Preussia africana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5种人参病原真菌的活性进行了初步鉴定,均具有抑真菌活性,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色谱分离和NMR等波谱技术对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晓辉 付永平 等 《菌物学报》 2021年40卷4期 721-7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食用菌己成为我国农业的第五大种植业,在"精准扶贫"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食用菌行业依然面临着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工厂化栽培生产中我们还严重依赖国外选育的菌种.随着基因测序和表型组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据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甜 姚澜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年48卷10期 3603-36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金针菇菌种在继代培养的过程中会出现菌种退化的现象,影响着金针菇的产量与质量.[目的]为研究金针菇退化菌种菌丝的生理生化特征,筛选金针菇退化菌株.[方法]以金针菇原始菌株(H)和退化菌株(T)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碳源培养基上菌丝的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冀瑞卿 李玉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0年47卷4期 1210-12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成立将加快农业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也为培养更多菌物学专门人才提供保障.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将以菌物为特色,依托学科(菌物学与菌类作物二级学科)与科研平台(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养能够掌握生物学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伟男 吕建华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0年47卷6期 1910-19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群体感应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常引起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抑制剂.[目的]研究桦褐孔菌发酵鸭跖草提取物(fermented Commelina communis extract,FCC)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田 刘延鹏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12年10卷4期 260-26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文分析了长白山新记录种款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款冬提取物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活性,高效液相标定分析3-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长白款冬花中3,5-二咖啡酰奎尼酸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冰 李雪飞 等 《微生物学报》 2019年59卷11期 2155-21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利用60Co-γ射线诱变平菇原生质体创制平菇新种质.[方法]通过3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平菇原生质体悬浮液,统计不同剂量的致死率,利用拮抗试验、SSR分子标记筛选突变菌株,通过出菇试验筛选优良的平菇新菌株.[结果]平菇原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楠 田风华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6期 1390-1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以草代木”不仅能解决食用菌栽培的原料来源问题,还能有效缓解菌林矛盾.[目的]利用不同的农业剩余物优化出可替代木屑做主料进行红平菇菌丝培养的“以草代木”配方.[方法]采用混料配比的设计方法,利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花生秸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正飞 郭健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43卷2期 310-3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茯砖茶样中分离纯化得到生长优势菌株,研究其液体培养时的生理生化特性,为茯砖茶实际生产提供依据.[方法]用PDA平板稀释涂布法从茯砖茶中分离纯化菌株.采用常规真菌发酵培养方法,单因素筛选其培养条件,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最优培养条件,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田 田风华 等 《菌物学报》 2012年31卷5期 754-7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中分离得到的一少根根霉原变种Rhizopus arrhizus var.arrhizus菌株,能实现薯蓣皂苷的生物转化.用该菌株发酵穿龙薯蓣D.nipponica生产薯蓣皂苷元,采用高效液相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田 刁盈盈 等 《菌物学报》 2012年31卷2期 229-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液态发酵条件下通气量、转速、pH、可溶性淀粉浓度对松茸菌丝生长量的影响,探讨了可溶性淀粉稳定pH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通气量≤0.4vvm时松茸菌丝产量随通气量的增大而增长,当通气量>0.5vvm时,菌丝产量增加不明显;转速增大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红 李长田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2年35卷3期 145-1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裂谷热病毒的检测.[方法]通过序列对比在裂谷热病毒L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结果]经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成章 李长田 《生命世界》 2014年7期 18-21页
【摘要】 在浩瀚的地球上,生活着这样一群原生生物:它们保有变形虫的身体构造,既像动物又像植物,传统的系统分类学将其归位于植物与真菌之间,属于菌物的一种,现在将其归类为原生动物.它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普普通通的单细胞生物,有时候却可以长成真正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博 李长田 《吉林农业C版》 2011年4期 322-324页
【摘要】 石斛药用历史悠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茋类、芴酮、香豆素、倍丰萜、多糖及挥发油等,文章重点对茋类化合物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对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长田 导师:李玉 孙晓波 吉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植物病理学(硕士) 1998年
【摘要】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金顶侧耳乙醇抽提物的各组分在不同薄层层析条件下的层析结果,创造性地运用了溶剂的偶极、质子给体等作用力条件,筛选出适合金顶侧耳的分离方法.通过改变前人的提取方法获得一些新的化学成分并完善了某些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提高了麦角甾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800240581 江苏 X789 应用技术 环境治理 2018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随着江苏省食用菌和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菌渣、药渣,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多相发酵是实现菌渣、药渣生物转化最有潜力的技术,但存在着药渣、菌渣成分复杂,优良菌种筛选和规模制备难度大;固体发酵过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