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1
- 10
- 8
- 7
- 4
- 3
- 13
- 8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鹤鸣 陆松敏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9年1期 43-47页 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稳态荧光探针标记技术动态观察内毒素休克大鼠肝亚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的变化.发现,休克5 h ATP、NADH和琥珀酸钠所致的9-氨基-6-氯-2-甲氧基吖啶(ACMA)最大荧光淬灭值(ΔA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荧光淬灭...
【中文期刊】 李伟文 陆松敏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04年20卷4期 238-24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 ATPase 6,8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为阐述休克肠道靶学说和线粒体能量代谢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休克前组和休克1,2,3,4,5 h组.采用RT-PCR...
【中文期刊】 陆松敏 卢青军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年29卷12期 1020-102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15℃浸泡组、21℃浸泡组、31℃浸泡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于大鼠右侧大腿肌肉丰满处用射钉枪造成贯通伤,包扎伤口.左侧股动脉...
【中文期刊】 陈小苑 郭素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4年4卷6期 508,51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3年6月腹腔镜手术治疗72例卵巢良性畸胎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卵巢囊肿剥除65例,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7例.结果 72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 19例(26.4%)...
【中文期刊】 柏干荣 陆松敏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3年38卷9期 665-66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COXⅠ,COXⅡ,COXⅢ)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三七皂苷Rg1(Rg1)对其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为休克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分离肠上皮细胞后进行R...
【中文期刊】 柏干荣 陆松敏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5卷15期 1315-131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 Ⅰ、COX Ⅱ、COX Ⅲ)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分离肠上皮细胞后进行RNA的提取,应用RT-PCR检测COX Ⅰ、COX Ⅱ、COX Ⅲ m...
【中文期刊】 陆松敏 刘建仓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年17卷11期 1112-111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氯丙嗪可抑制PLA2及脂质,是有希望的抗休克药物.李著、宋双明、杜文华等证明氯丙嗪可提高动物存活率,可抑制血浆和组织PLA2的活性,抑制PGFα、TXB2、PAF,减少组织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使细胞膜、亚细胞膜的膜脂成份PC、PE...
【中文期刊】 陆松敏 刘建仓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年17卷11期 1111-11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磷脂酶A2的抑制剂磷酸氯喹预处理治疗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动物和正常动物,大大延长 和提高了动物在海水中存活时间和存活率。失血性休克动物浸入海水中1.5 h,死亡率50% ; 而磷酸氯喹组存活率100%;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组动物在15℃海水中存...
【中文期刊】 刘建仓 陆松敏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年17卷11期 11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21℃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其同平原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比较.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平原失血性休克组和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组.右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运用四道生理记录仪监测血液动力学...
【中文期刊】 刘建仓 陆松敏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年17卷11期 111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磷脂酶A2(PLA2)是细胞膜特异性水解酶,它以膜磷脂为底物,释放花生四烯酸系列 ,激活和启动脂介质:前列腺素、血栓素、血小板激活因子、白三烯脂质过氧化物和溶血磷脂,从而引起休克加重和循环衰竭.PLA2是休克的关键酶.我们已经证明磷酸...
【中文期刊】 陆松敏 刘建仓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01年17卷12期 736-7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和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平原休克组和海水休克组,每组8只.测定血液动力学及心肌和肝细胞线粒体H+-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Ca2+-Mg2+...
【关键词】 休克,出血性; 海水; Ca2+-Mg2+-ATP酶;
【中文期刊】 陆松敏 刘建仓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年17卷11期 11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磷脂酶A2(PLA2)是细胞膜的特异性水解酶,PLA2升高 ,意味着膜脂降解,脂解质大量释放 。本研究证明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组血浆PLA2为正常对照组的11.2倍, 为原休克组的2 .96倍。说明PLA2升高是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的重要特点。...
【中文期刊】 刘建仓 陆松敏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1年17卷11期 111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21℃海水浸泡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犬血气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及规律.方法:健康成年犬21条,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平原休克组( n=10) ,海水浸泡休克组(n= 11).单侧后肢钢珠弹致火器贯通伤后股动脉放血至40 mmHg,维...
【中文期刊】 郭素清 李毓斌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5期 643-64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11C-胆碱联合18 F-FDG PET-CT在诊断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肝细胞肝癌(HCC)的21例患者经11 C-胆碱和18 F-FDG PET-CT联合显像后,均经手术或穿刺经组织病理学分型,半定量分析采...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中文期刊】 李伟文 陆松敏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09卷11期 24-2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PGC-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从基因调控水平探讨Rg1对失血性休克时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RT-PCR方法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PGC-1基因mRNA量的改变,用We...
【中文期刊】 李伟文 陆松敏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13卷4期 349-352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GC-1)基因表达的改变,以探讨核转录因子对编码呼吸链亚基的细胞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
【中文期刊】 李伟文 方传勤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12卷3期 255-258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三七皂甙单体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及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失血性休克5小时组(HS)、单纯复苏对照组(RE)、复苏加Rg1治疗...
【中文期刊】 陈宇 陆松敏 等 《人民军医》 2008年51卷2期 85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在西南边境作战中,我们曾使用自行研制的快速环甲膜与胸腔引流切开器,共救治了上呼吸道梗阻及血气胸6例,效果满意.现回顾分析如下.
【中文期刊】 刘建仓 陆松敏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年14卷12期 86-88,9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21℃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犬血气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及规律.方法健康成年雄性犬21条,随机分为陆地创伤休克组(n=10),海水浸泡创伤休克组(n=11).应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射击动物右侧后肢,然后左侧股动脉快速放血使血...
【中文期刊】 李伟文 陆松敏 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4年16卷1期 9-12页 ISTIC
【摘要】 目的:定量分析大鼠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与功能的改变,探讨失血性休克缺血缺氧时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2h和5h组,采用电镜观察、生物体视学测量线粒体形态,用Clark氧电极...
【中文期刊】 卢青军 陆松敏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3年23卷10期 690-691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21℃海水浸泡对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犬血气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家犬16只,随机分为2组;海水浸泡创伤休克组和陆地创伤休克组,应用滑膛枪发射钢珠球射击右侧后肢,然后左侧股动脉快速放血使血压降至40 mmHg,维持低血压1 h...
【中文期刊】 李萍 陆松敏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年13卷15期 3-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高渗氯化钠(HS)和复方高渗醋酸钠(HSA)复苏对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NS)为对照组,观察小剂量HS和HSA对其动脉血气的影响.结果:NS组30min后动脉血p...
【中文期刊】 卢青军 陆松敏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2年22卷12期 687-689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海水浸泡对枪弹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及一些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海水浸泡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20只,右侧大腿肌肉丰满处应用射钉枪造成贯通伤,包扎伤口.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
【中文期刊】 李萍 陆松敏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4卷z1期 29-31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止血带对血凝纤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成年狗30只,分为橡皮管止血带组、环绕充气止血带组、局部充气止血带组3组,每组10只.止血带连续应用6小时后解除,分别测定用前、用后3、6小时和解除止血带5、10、30分钟及1、2、3小时全身...
【中文期刊】 陈小苑 郭素清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35卷3期 281-282页 ISTIC
【摘要】 <篇首> 我院施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已有5年余,随着腔内操作技术的提高,常规剖腹手术由腹腔镜手术代替已呈现逐年增加,手术种类增多、范围扩大,效果越来越好,并逐渐为患者乐意接受.1995年8月~2000年11月共施行妇科腹腔镜手术422例,其中筋膜内...
【中文期刊】 刘海英 郭素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27卷12期 1434-14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诊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0年3月~2003年3月腹腔镜诊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腹痛症状者缓解34例,占57.62%;22例不孕症患者术后受孕10例,累积...
【关键词】 腹腔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中文期刊】 于玲 郭素清 等 《医学信息》 2005年18卷7期 799-801页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中全程监测的应用.方法采用FFsonic UF-4000型便携B超仪对218例异常子宫出血进行子宫内膜切除术中宫壁厚度测定及切割深度的监测指导.结果所监测218例宫内膜电切术,其中同时切除粘膜下肌瘤41例,...
【中文期刊】 陆松敏 杨鹤鸣 等 《中华创伤杂志》 1998年14卷Z1期 28-3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内毒素、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和H +-ATP酶的变化。 方法:大肠杆菌内毒素休克模型和失血性休克模型。采用荧光探针ACMA测定质子跨膜转运。结果:(1)内毒素休克5小时亚线粒体在以ATP、NADH和...
【关键词】 线粒体; 质子转运H +-ATP酶 ; 内毒素休克;
【中文期刊】 周宝桐 刘光海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84年04卷4期 210-2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集实验狗当日粪便5克和20%全血量的自体血注入腹腔内,4小时后开腹收集血液。25条狗分为两组:治疗组(n=15)在回输的血液内和在术后加庆大霉素治疗;对照组(n=10)不予抗菌治疗。结果:治疗组存活14/15,对照组6/10; 24小时血...
【学位论文】 作者: 郭素清 导师:秦永德 新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不能检出40-50%的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11C-胆碱(CHO)是一种与FDG互补的示踪剂,这两种示踪剂共同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
【中文期刊】 宋双明 陆松敏 等 1995年12卷4期 229-230页 ISTICCA
【摘要】 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兔感染性休克模型,研究兔红细胞膜和/或肝、肺、心、肾线粒体膜磷脂酶A 2(PLA 2)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与膜脂流动性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理。动物随机分为休克组( n=10)...
【中文期刊】 陆松敏 刘光海 等 1990年07卷4期 151-153页 ISTICCA
【摘要】 我们研究了半导体热电致冷器对家兔重度不可逆性脑缺氧性脑损害的保护效应。观察了脑死亡兔和脑保护兔的皮层电、海马电等的变化。缺氧性脑死亡组皮层电、海马电复现率1/15,而低温脑保护组皮层电、海马电复现率8/14。实驗和临床应用结果说明:半导体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