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2
- 10
- 9
- 4
- 3
- 1
- 1
- 3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莹菲 孟潇 等 《分析化学》 2022年50卷11期 1743-1749页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检测人干扰素-γ(hIFN-γ)的液滴自阵列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光刻技术在镀金玻片上加工形成三电极体系阵列,并利用光点击反应对三电极体系阵列进行亲疏水图案化修饰,形成亲水性的加样检测区和疏水性周边以实现检测样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建敏 张红刚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年24卷10期 1351-13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明确hENT1在5-FU跨膜转运和返流中的作用,以及返流对5-FU在细胞内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能特异性下调hENT1的重组及对照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到SW1990细胞内,RT-PCR检测hENT1 mRNA表达情况.分别培养SW19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洁 壮亚峰 等 《药学学报》 2004年39卷11期 925-9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阿西美辛对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建立阿西美辛的简便、快速测定新方法.方法利用阿西美辛对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对其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1.0×10-2mol·L-1H3PO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红发 刘宪平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0年25卷3期 175-17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研制含氟毒物的检测芯片,实现氟乙酰胺等含氟毒物的快速电化学检测.方法 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制备含氟毒物的检测芯片,对芯片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建立氟乙酰胺染毒动物模型,使用制备的氟离子芯片检测染毒致死大白兔体内氟离子浓度.结果 血液添加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锡兰 刘宪平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4年19卷4期 201-20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利用GC/MS与固相萃取(SPE)技术相结合,开发血和尿样中氟乙酰胺鼠药的GC/MS定量分析新方法,并用于实际案例检测.方法选择乙酰胺为内标,通过比较不同固相柱的萃取效率和不同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优化用于血和尿样中氟乙酰胺萃取的固相柱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晨 吴洁 等 《分析化学》 2012年40卷1期 3-10页
【摘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设备简单等特点,在环境、临床、食品、药物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大量复杂样品或低丰度分析物样品进行测定.而经典商品化的免疫分析方法所需时间长、样品消耗多、成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枫 鞠熀先 《化学进展》 2007年19卷12期 1852-1860页
【摘要】 将分析化学与临床诊断相结合,发展临床检测新原理、新方法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前沿领域之一.其中免疫分析,特别是多标志物同时免疫检测新方法的发展,以及细胞检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综述了近3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免分离、准无试剂和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力 鞠熀先 等 《色谱》 2006年24卷1期 81-87页
【摘要】 综述了生物样品(主要为粪便、尿液、血液和培养液)中短链脂肪酸的提取与测定方法,讨论了各种样品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并比较了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的优点和局限性.引用文献63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力 鞠熀先 等 《分析科学学报》 2006年22卷2期 125-128页
【摘要】 以硅胶基质为固定相,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SPE-GC)分离检测血清总磷脂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优化了SPE的洗脱方式及甲醇洗脱量,探讨了衍生化步骤的优化条件.该法对磷脂中各脂肪酸组分测定的线性相关系数约为0.999,回收率在80%左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洪 鞠熀先 等 《分析试验室》 2004年23卷8期 1-4页
【摘要】 建立了细胞内抗肿瘤药物6-巯基嘌呤的荧光光度分析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在KMnO4氧化条件下酸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6-巯基嘌呤相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在荧光激发波长310 nm和发射波长413 nm下,溶液中6-巯基嘌呤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在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宗 严枫 等 《分析试验室》 2003年22卷z1期 297-298页
【摘要】 通过同时固定硫堇和HRP标记癌胚抗原(CEA)抗体于电化学预处理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新型无需分离的CEA快速电化学检测免疫传感器.CEA测定的两段线性范围为0.5~3.0和3.0~167 ng/mL,检测下限为0.1 ng/mL.该传感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广华 鞠熀先 《大学化学》 2003年18卷4期 30-32页
【摘要】 在大学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仪器分析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基础原理与实验技能.介绍了仪器分析发展史在本科教学中的几种讲授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进 严枫 等 《分析试验室》 2003年22卷z1期 371-372页
【摘要】 通过TiO2溶胶凝胶气相沉积法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利用HRP标记HCC抗体,采用竞争免疫反应,通过HRP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化学,测定人血清中HCG抗原的含量,发展新型的HCG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制备方便,性能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冒学莲 竺明晨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年13卷35期 6822-68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CD44V6和Ki67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们相互之间的线性关系,同时分析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表现出的临床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中国化学会第十八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将分析化学与临床医学结合,发展高特异的多肽、蛋白质、基因等功能生物分子的灵敏检测和疾病诊治新方法是生命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近两年来,我们以癌症早期诊治为目标,采用纳米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设计仿生识别体系,提出了系列性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中国化学会第十八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将分析化学与临床医学结合,发展高特异的多肽、蛋白质、基因等功能生物分子的灵敏检测和疾病诊治新方法是生命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近两年来,我们以癌症早期诊治为目标,采用纳米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设计仿生识别体系,提出了系列性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2015年
【摘要】 针对目前细胞功能分子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与临床癌症诊疗方法的不足,该项工作立足于分析化学,结合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新发展,通过纳米技术、生物材料和表面组装技术的应用,开展细胞表面聚糖、细胞内端粒酶、microRNA及其前体的原位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2015年
【摘要】 本成果以完善多肿瘤标志物的同时免疫分析方法、实现肿瘤早期筛查和疗效监测为目标,结合临床医学、临床免疫学与分析化学的新发展,通过纳米技术与新型生物材料的应用,开展了电化学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方法和多组分免疫检测系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肿瘤标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2015年
【摘要】 该成果以发展新的细胞表面聚糖表达检测技术为目标,结合糖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新发展,通过纳米技术、生物材料和表面技术的应用,开展了电化学原位检测细胞表面聚糖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两种新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对研究细胞表面糖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第一届《药学学报》药学前沿论坛暨2015年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会议 2015年
【摘要】 将分析化学与癌症精准诊疗相结合,发展功能生物分子介导的癌症治疗与诊断和疗效监测的原位与活体分析新方法,对于有效癌症诊疗靶点的发现和分子水平上的癌症原位诊治和疗效实时监测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癌症非侵入式、原位、实时成像和高效个性化治疗及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2013年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健康的需求,简单、特异、高灵敏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已成为科技发展的前沿.生命科学在21世纪已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重点和前沿之一,而探究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灵敏、精确的测试(Nature Chemistr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 2010年
【摘要】 <正>糖化合物在细胞识别、黏附、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表面糖链结构的改变与细胞分化、凋亡、癌变和疾病的形成、发展与治疗密切相关.近年来我们利用糖与凝集素的特异性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糖作为生命过程的三大物质基础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在细胞识别、黏附、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几乎参与所有真核生物的每一生命过程.细胞表面聚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肿瘤的生长、转移及免疫与糖基化改变都有一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 2008年
【摘要】 近两年来,我们围绕肿瘤疾病的诊断、微转移和信号转导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细胞与细胞表面糖基检测的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细胞毒效应研究与电化学药敏检测新方法通过癌细胞显示的不可逆氧化峰,建立了电化学方法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效应及其它因素对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肿瘤疾病的诊治迫切需要更方便、快捷、灵敏和价廉的分子诊断方法.近两年来,我们围绕这一需求开展了肿瘤标志物免疫检测的临床意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和免疫分析新方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方法、免疫检测芯片研制和多通道免疫传感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第五届尖端科学研讨会 2004年
【摘要】 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正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利用肿瘤相关抗原作为肿瘤标志物(TM),通过免疫分析测定血清中TM的含量是肿瘤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控的主要手段.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肿瘤细胞具有各自的免疫表型,测定细胞表面的各种抗原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600100257 江苏 R730.4 基础研究 医院 2015年
【成果简介】 项目组自2004年以来针对恶性肿瘤诊断方法学与个性化治疗的需求,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和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与医学领军人才等项目资助下,将临床医学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分析化学等方面的新成就有机结合,开展常见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500020425 江苏 X503.1 X524 X832 应用技术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环境治理 2014年
【成果简介】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淡水蓝藻产生、有严重生物毒性的次生代谢物。80年代以来,已在国际引发多起重大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该项目以太湖MCs污染为研究重心,突破以往仅从单学科层面探讨有害物质公共健康危害的局限,首次整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2100201284 广西 R730.4 基础研究 医院 2021年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2020年度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百科20201739)“功能生物分子的功能、检测、成像和生物分析基础研究”。重大疾病特别是肿瘤常见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细胞学及组织学病理检查、染色体组分型、特异性抗体诊断等,发展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900100796 江苏 R730.5 基础研究 医院 2019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围绕生物传感与肿瘤诊疗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传感信号放大与肿瘤诊疗新方法为目标,以纳米材料的光电与催化性能为导向,高效集成交叉学科的新成就,在分子识别、肿瘤相关分子传感信号放大和肿瘤靶向诊疗新策略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拓宽了生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800240701 江苏 R730.4 基础研究 医院 2018年
【成果简介】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肿瘤患者血液标志物的动态精准检测以及针对肿瘤特定基因的治疗在癌症的诊治过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项目组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与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2000170146 广西 R730.5 基础研究 医院 2020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属于纳米生物医学、分子诊断学、表观遗传学和肿瘤治疗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围绕临床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的需求,以纳米材料的光电和催化性能为导向,提出了“纳米信号放大”和“DNA信号放大”新思路,开展了重大疾病诊疗体系的研发创新,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700670010 重庆 R44 基础研究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17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基于疾病早期诊断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发展需求,通过探索多种信号转化放大新策略,研究发展了一系列针对不同类型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新原理,建立了一系列高灵敏分析新方法,用于简单快速高效的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取得如下成果: 创新性建立多种基于核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2000241278 广西 TP212.3 应用技术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 2020年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2019年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百科20195402)“基于纳米材料及信号放大的生物传感器和分析新方法研究”。针对生物分子检测分析存在的灵敏度低等问题,该研究利用纳米组装与生物技术,结合化学、材料和信号放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100330043 江苏 Q552 Q503 基础研究 电子器件制造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2011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对辅酶I(NADH)及若干生物小分子在仿生界面上的电催化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诸多创新成果,提出7种物质的43个不同类型的生物传感器件,发表论文51篇,其中42篇论文在SCI刊物发表,成果被SCI刊物引用122次,具体内容如下:1.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2000130023 湖北 R446.1 基础研究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20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属于电化学分析与纳米科技、生物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所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人体组织或血清中相关蛋白质、生物小分子浓度的变化可很好指示疾病的发生或发展等信息。因此,发展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来实现分子水平上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方便、快速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