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2
- 6
- 2
- 1
- 6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泽泱 《中医药文化》 2025年20卷2期 140-148页
【摘要】 以《周礼新义》为切入点,结合相关史料,揭示王安石医学理念的独特性及其对宋代医学发展的深远影响,如对医官评价的考量、对祝由术的态度等.王安石医学理念的形成既源于外部现实需求,亦与王安石父子的久病经历及"实学"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其改革措施虽随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俊华 毕丹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6卷10期 1069-1070页ISTIC
【摘要】 本文从古代文献的繁简取舍、经典著作的独特理解、辨证论治的临床体验以及针灸用药的孰先孰后等四个方面,对明代医家用礼编著的《医学碎金》的学术特色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周氏高深的医学理论、厚实的临床经验、重视致病原因的辨治思想以及针灸先于用药的治病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敬生 《河南中医》 2006年26卷5期 1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在<周礼>一书中记载说:医师主管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和法令,征集药物来供医疗使用.凡是国内的有内科疾病的人,或有外伤科疾病的人来到这里,就根据病情派医生分别为他们治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戈妍妍 《山西档案》 2017年2期 139-141页
【摘要】 档案副本的概念最早可以在西周的儒家经典《周礼》中发现踪迹.古代的档案副本更多的是采用文书形式.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们不惜成本制作数量众多的副本,真正原因是为了加强行政管理,而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原始档案.档案副本的功能较多,除了正规功能之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和赣红 《兰台世界》 2012年35期 65-66页
【摘要】 《周礼》是古代儒家经典代表著作之一,内容包罗万象,堪称上古时期的知识宝典.在这部著作中,完整记载了上古医学档案的种类及管理制度,为我国现代社会的人们研究古代医学档案管理制度提供宝贵的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慧 《兰台世界》 2012年17期 25-26页
【摘要】 《周礼》本着以人法天的纲领,保存了上古祭祀、朝觀、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典制,也保留了完整的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其中也保留了完整的上古时期的医学档案管理制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稼璇 徐静 等 《中医学报》 2021年36卷4期 897-900页ISTICCA
【摘要】 继《周礼》"以咸养脉"的五味将养论之后,《管子》首次提出了"无盐则肿"的致病理论,历代文献典籍对此多有沿承.在梳理相关文献记载后发现,因饮食乏盐所致肿病主要包含水肿病和瘿病两种,此可与《黄帝内经》所强调的过盐致病论相互补充.虽然现代社会倡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迪 《中华医史杂志》 2007年37卷4期 248-250页MEDLINE
【摘要】 早期典籍《周礼·天官·食医》中记载了食医关于饮食寒温的理论,即"凡食齐视春时,凡羹齐视夏时,凡酱齐视秋时,凡饮齐视冬时".此饮食寒温理论是符合古代"天人合一"观点的食疗原则,对于指导人们的饮食养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这一饮食原则并不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卢银兰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 2011年
【摘要】 《周礼》是记载我国周王朝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之作,我们亦可从中一探中国早期饮食养生的端倪,了解中国饮食养生思想的萌芽。文章从营养师的设立、主食与饮料、百酱百羞的和谐配搭、注重调和五味以及粮食作物与五味对躯体的作用这五个方面对周代的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海涛 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 2009年
【摘要】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这是说大凡是药,至少都有三分毒性存在,这种毒性不会因为某种药具有补益作用而减少,也不会因为该药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而增加毒性。概如黄芪、人参、当归、茯苓、白术等补益类药物,抑或黄芩、黄连、大黄、芒硝等清热泻下之品,用之...
【关键词】 补益类药物 ; 药物毒性 ; 《素问·脏气法时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洋辰 《医疗社会史研究》 2022年7卷1期 130-143页
【摘要】 传统本草学并不支持人们长期食用猪肉,《本草经集注》认为"凡猪肉……不可久食",《千金方》则称"凡猪肉……有小毒".但对贾公彦《周礼注疏》引用的相关文字进行考证,可以发现"凡猪肉"很可能是"牝猪肉"之讹.这一文字讹误被《唐本草》《政和本草》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11年27卷11期 40-41页
【摘要】 1上世纪80年代,河北省中医研究所王其飞教授,让我为他开发的新药做些药效、药理学的实验,并告之曰:方中有雄蚕娥,是补虚益肾、强精种子的良药云云.众所周知,蚕娥属于中药中的虫类药,虫类药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即有“五药”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