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6
- 91
- 14
- 118
- 27
- 15
- 13
- 12
- 166
- 52
- 23
- 18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崔冬清 孙铁英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年32卷3期 310-3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氧浓度变化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产生量的影响,探讨密度感应系统在生物被膜调控中的作用以及Ⅲ型分泌系统表达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方法 将23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在不同氧浓度环境下连续培养3 d,检测生物被膜和藻酸盐产生量,银染色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晨晓 宋诗铎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0年9卷2期 93-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43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素基因exos、exoU携带情况以及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毒素基因的分布,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结果 43株临床铜绿假单胞菌中,37株(86.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马红芳 等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9年33卷2期 120-12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IpaH家族是福氏志贺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效应子的成员,但功能不清,特别是对IpaH4.5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IpaH4.5的功能.方法:克隆了福氏志贺菌2a 301株的IpaH4.5基因,构建了带Flag和GFP标签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原 马延 等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9年33卷3期 220-22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克隆、表达并纯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新预测毒力蛋白Z3672,以进一步开展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方法:利用PCR方法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出基因z3672,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测序证实后,在大肠杆菌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娜 张小军 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25卷1期 21-24页
【摘要】 主要对嗜水气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及其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菌分泌系统的发现是近年来细菌致病机制研究的重要进展,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借助于细菌的分泌系统,分泌出毒性因子和效应蛋白,与寄主进行分子交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昌庆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24卷4期 55-60页
【摘要】 衣原体通过GAG和GAG受体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衣原体具有Ⅲ型分泌系统,通过该系统病原菌穿过宿主细胞壁可将胞浆蛋白分泌入宿主周质内,从而为病原菌进入宿主细胞提供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营 杨洪江 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年28卷2期 158-1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TSS)是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致病因子.分析临床菌株中TTSS的表达水平,对于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测定融合报告基因exsA-lacZ和exo T-lac...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TSS);β-半乳糖苷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培 李鑫强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2年28卷2期 154-1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磷酸酶不仅在生物体正常细胞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在革兰氏阴性病原菌通过其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TSS)分泌磷酸酶到寄主细胞以调控寄主免疫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力 王恒樑 《微生物学报》 2010年50卷11期 1446-145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志贺氏菌的侵袭能力归功于其具有的特殊武器--Ⅲ型分泌系统,这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病原微生物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近年来志贺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晓强 卓超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0年90卷12期 849-8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耐药性变化时菌株Ⅲ型分泌系统(T3SS)毒力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耐药性变化与细菌毒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源于同一患者呼吸道、多次分离、药敏谱发生动态改变的铜绿假单胞菌,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袁静 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9年4卷3期 215-218,2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Ⅲ型分泌系统(T3SS)是革兰阴性致病菌重要的分泌系统,细菌通过T3SS将毒力蛋白注入宿主细胞.志贺菌在与宿主肠道上皮细胞接触后,激活T3SS并将效应子蛋白注入真核宿主细胞内,引起细菌性痢疾.本文综述了志贺菌T3SS的结构与功能,从分子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盈 吴蓓蓓 等 《微生物学报》 2009年49卷7期 848-8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嗜盐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主要引起食物中毒性肠胃炎,还可引起水生动物疾病.除了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和耐热直接溶血相关毒素外,近年发现的副溶血弧菌两套Ⅲ型分泌系统也与该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Ⅲ型分泌系统1位于染色体l上,主要贡献对宿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伟娜 梁海华 等 《微生物学报》 2009年49卷9期 1158-11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达有明显的增强,Rhl系统对这四种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而Las系统存在与否对T3SS基本没有影响.[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中的Rhl系统和喹诺酮信号(Pseudomonas quinolone signal, PQS)系统对T3SS相关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铮 王芳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9年9卷7期 1372-1374页ISTICPKUCA
【摘要】 志贺氏菌属是一类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能够通过侵袭大肠引起患者典型菌痢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等.本文就志贺氏菌质粒和染色体上的毒力相关基因以及志贺氏菌的Ⅲ型分泌系统和侵袭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佳 邹华松 等 《微生物学报》 2009年49卷8期 1018-10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决定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qcola)在非寄主植物上激发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和在寄主水稻上致病性(pathogenicity)的hrp基因簇是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康 王万俊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21卷15期 2193-21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检测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Ⅲ型分泌系统(T3SS)4种毒力基因(exoT、exoY、exoS、exoU)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2-2023年临床检测的各种来源的...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康 王万俊 等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43卷5期 426-4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Ⅲ型分泌系统(T3SS)4种致病毒力基因exoT、exoY、exoS、exoU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临床检出的不同标本来源的P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高松 吕雪莲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4年46卷6期 553-560页
【摘要】 沙门菌毒力岛基因SPI-1和SPI-2分别编码Ⅲ型分泌系统(T3SS)中的T3SS-1和T3SS-2,T3SS可以将沙门菌分泌的效应蛋白转运至宿主细胞中.为分析毒力岛基因SPI-1和SPI-2缺失对肠炎沙门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岱 汤岩松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63卷3期 387-395,466页
【摘要】 [背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感染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还未有针对EHEC的有效预防控制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提供对EHEC感染的免疫保护.[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家莉 潘永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2卷4期 512-518页
【摘要】 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T3SS)与毒力密切相关.为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RNA GcvB和伴侣蛋白Hfq对T3SS相关基因spaP、invC、invG、prgH、prgI、prgJ、prgK的调控,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上述基因与lacZ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文广 刘广锋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年34卷6期 647-652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构建嗜水气单胞菌AH-1 Quorum Sensing(QS)2个关键调节基因ahyI,ahyR的突变菌株,来系统分析嗜水气单胞菌AH-1 Ⅲ型分泌系统基因,揭示它们由QS系统调控.在ahyI突变菌中,TTSS分泌效应因子(effect...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quorum sensing;Ⅲ型分泌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芬 廖文彦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1年37卷10期 1162-1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CT143免疫小鼠后,对小鼠抵抗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重组CT143蛋白、CT143+CpG或CPG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30d后,用鼠衣原体(Cm)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荣 高哲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1年37卷1期 78-82,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amatis,Ct)是专性细胞内致病菌,主要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 tem,T3SS)直接将效应蛋白分泌到宿主细胞.T3SS效应蛋白在Ct发育以及与宿主细胞相互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璐 吴小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2年39卷11期 1092-1095页ISTICCA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一种引起院内感染的革兰阴性病原菌,PA可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3SS)将效应蛋白转入宿主细胞内而引起急性感染,并在效应蛋白的作用下逃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因此,明确T3SS及其效应蛋白的激活、调控机制有助于为PA的治疗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鸿 陈炜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0年20卷3期 335-3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1].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分泌系统共有5型,即Ⅰ、Ⅱ、Ⅲ、V、Ⅵ型.细菌可以通过毒力分泌系统适应生存环境、向宿主细胞注入毒力因子、逃避宿主细胞的吞噬等,以此达到生存、复制、感染、传播的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彭磊 蔡少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0年36卷3期 245-2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是细菌分泌毒力因子的重要分泌系统之一,也是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繁殖生长的有效靶标.细菌Ⅲ型分泌系统是革兰阴性菌不断进化而来的毒力决定簇之一,是细菌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入侵宿主细胞的特异性机制.近几年对T3SS结构、...
【关键词】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细菌;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慕溱 曹梅 等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年38卷5期 5-9页CA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基因exoT、exoY、exoS和exoU的携带情况及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临床样本中非重复分离的157株铜绿假单胞菌,使用Phoe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雪瑶 胡龙华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年44卷12期 1390-13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毒力基因exoS、exoU在抗菌药物中表达的差异性,以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彦斌 游灵玲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42卷13期 1584-15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Ⅲ型分泌系统基因exoS、exoU的分布情况与耐药性的关系以及阿奇霉素对菌株exoS、exoU mRNA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在相应菌株中应用阿奇霉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PCR检测50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春华 李剑芳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年43卷4期 387-3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细菌分泌系统的发现是近年来细菌致病机制研究的重点.致病菌为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扩散,会分泌一些蛋白性质的毒性因子.目前认为革兰阴性致病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入侵宿主细胞的特异性分泌系统共有5种类型(Ⅰ~Ⅴ型),其中最显著的是细菌Ⅲ型分泌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凯英 刘孝琪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年34卷10期 865-8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Ⅲ型分泌系统(T3SS)是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简称Et)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EseC是T3SS一个转位因子.通过缺失eseC基因,探索Et菌T3SS与该菌感染细胞和组织后,诱导宿主产生炎症反应的关系.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金亮 崔一芳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52卷2期 501-5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细菌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感染人和动物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别是家禽感染后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成为人感染的主要来源,解析该菌在宿主体内的感染和定殖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美娟 汤建华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年45卷4期 402-4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e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毒力因子携带、表达情况和...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立慧 曹钰莹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52卷9期 4025-40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能够引发食源性肠胃炎.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s,T3SS)是一种复杂的纳米机器,能够将效应蛋白递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 蒋文灿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31卷4期 371-3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引起人和动物多种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为人类食物中毒主要病原菌之一.沙门氏菌的侵袭力与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land,PI)及其编码的Ⅲ型分泌系统(T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晓红 李瑶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31卷1期 83-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能引起各种急慢性感染.其中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是Ⅲ型分泌系统,主动向宿主细胞靶向输送效应蛋白,引起宿主细胞的病理变化,并逃避免疫细胞的降解.研究Ⅲ型分泌系统不仅有助于明确铜绿假单胞菌的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晓红 李正花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31卷11期 1069-10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有多种毒力因子,其中Ⅲ型分泌系统(T3SS)在其引起的急性感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病的重要因素.T3SS主要通过靶向输送4种效应蛋白(ExoS、ExoT、ExoU和ExoY)对宿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敏杰 周小双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21年50卷10期 116-123页
【摘要】 为构建能稳定携带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protein,HN)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从pMD18-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世宇 杨阳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1年48卷12期 4597-4606页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鼠伤寒沙门菌伴侣蛋白Hfq依赖型sRNA GcvB对spaP和invC基因mRNA所具有的调控作用.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paP和invC基因LacZ融合菌株,并利用P22噬菌体转导技术分别构建GcvB和Hfq基因单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萍 王欣莹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37卷6期 572-5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fliR基因的致病性.方法:分别从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56601株DNA和pET42a质粒中扩增fliR基因和kana基因.构建fliR基因自杀质粒,并设计和合成特异性siRNA.采用分别基于自杀质粒的基因...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问号/致病力;基因表达;细胞凋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勤 金守光 《微生物学报》 2008年48卷10期 1413-141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重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铜绿假单胞菌将其毒力因子注入到真核宿主细胞内部,逃避宿主巨噬细胞的吞噬降解,引起宿主相应的病理变化,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简单介绍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胜勇 何虹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8年35卷23期 4761-封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绿脓杆菌是导致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最常见的格兰阴性细菌之一,也是引起囊性纤维化患者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细菌[1,2].其在前两者感染中常伴随较高的死亡率,也是后者肺功能减退乃至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随抗生素的普遍使用,近年...
【关键词】 绿脓肝菌Ⅲ型分泌系统;致病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洪江 李明春 等 《微生物学报》 2007年47卷5期 779-7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TSS)是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致病因子,pcr2基因位于TTSS基因簇中popN操纵子的第三位,有关该基因的具体功能研究还是空白.首先,本研究采用定点诱变方法构建pcr2-突变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桂芳 赵淑清 等 《微生物学报》 2002年42卷4期 465-4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研究软腐欧氏杆菌分泌致病蛋白的Ⅲ型分泌系统的组分是否能识别梨火疫欧氏杆菌存在于mRNA上的分泌识别信号.用PCR的方法,将带有上游75bp可以在其mRNA的5′端形成一个典型的作为Ⅲ型分泌识别信号的茎环结构的梨火疫欧氏杆菌的诱导植物过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海英 唐婷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0年51卷6期 1354-1361页
【摘要】 旨在分析预测的10种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为下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的生物信息学方法(Effective T3和BPBAac tool)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诗璞 林华 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8年33卷4期 520-5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PEC感染结肠癌TC-7细胞致微绒毛损伤的毒力分子.方法:分别用EPEC野毒株、Ⅲ型分泌系统删除株(Δcfm-14)、束状菌毛删除株(ΔbfpA)、外膜蛋白删除株(Δeae)、效应分子Map删除株(Δmap)、效应分子Map和Esp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娟 梁媛紫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年38卷6期 801-8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山地区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TSS)毒力基因表达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7-11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随机选取76株,采用PCR法检测分离菌株exoU、exoS、ex-o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希 胡跃明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年37卷1期 43-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沙门氏菌Ⅲ型分泌候选基因yiiG的分布和进化。方法利用序列比对检测yiiG分布,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树重建分析基因进化史。结合RNA-seq数据,分析yiiG和其他沙门氏菌毒性基因表达相关性。生物信息预测YiiG蛋白是否含有公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亚婷 傅丹丹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9年50卷12期 2488-2497页
【摘要】 生物被膜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探究Ⅲ型分泌系统 2(ETT2)转录调节因子YqeI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为探究 ETT2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制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利用 Red同源重组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