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1
- 11
- 5
- 2
- 152
- 28
- 4
- 3
- 1
- 50
- 21
- 21
- 16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尹志弘 吴元洁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4期 512-51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方传统医学在疾病病因病机认识、论治思想和养生防治等方面的异同.[方法]以《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为研究素材,对其中的"时空-体质-病治"关联思想展开对比研究,并形成逻辑链条和证据网络.[结果]在中西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培 杨月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17卷6期 189-193页
【摘要】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要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在高等教育课程中,课程思政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落实教育部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牡丹江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课程组着力打造医学专业基础课《病理生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在本门课程思政建设中,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贝 伍碧 《医学与哲学》 2022年43卷20期 72-76,封3页ISTICPKU
【摘要】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VOSviewer、Bicomb等分析软件对2012年~2021年《医学与哲学》载文情况进行数据挖掘,主要从文献时序、基金项目?发文机构?作者?高被引论文?关键词聚类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医学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皮埃尔-西尔万·菲利奥扎 张国川 等 《医疗社会史研究》 2023年8卷2期 284-309页
【摘要】 印度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医学体系:起源于印度远古时期的阿育吠陀(又名"生命吠陀"),在公元前最后几个世纪与希腊医学的一些交流,公元初期起源自泰米尔纳德邦(Tamilnā(d)u)的悉达医学体系(siddha).最古老的当属阿育吠陀,文献几乎全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志光 郑晓 等 《医学与哲学》 2021年42卷1期 17-22页ISTICPKU
【摘要】 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80年~2019年40年间《医学与哲学》杂志刊载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分别从期刊年度载文量、文献被引及下载量、作者与机构合作、主要研究领域及学科代表人物与经典作品的角度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研究结果提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林 《医学与哲学》 2021年42卷13期 77-80页ISTICPKU
【摘要】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一书的作者,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系统研究,是在秉持正确的科学史观、科学哲学观和科学观基础上完成的.该书坚持了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辩证逻辑原则,坚持了"发现"与"创造"统一的科学哲学立场,采用了定量与定性...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历史;哲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颖初 鲁明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3期 416-422页ISTIC
【摘要】 中医学火热理论导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其有继承、有补充、有发挥、有创新,直至现代仍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结合经文,梳理现代文献发现,火热的涵义可从自然界、哲学和人体三个层面去解析,火热的涵义是基于古人对自然界燃烧之火的观察、缘于传统文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晓丹 张新军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1期 17-20页ISTICPKU
【摘要】 《布鲁姆斯伯里当代医学哲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概述了医学哲学的前沿问题、研究方法、未来发展,探讨了当今医学哲学所面临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挑战,倡导多元与整合的思路.该书还提供了研究资源的详细指南、关键术语的简要解释、核心文献...
【关键词】 《布鲁姆斯伯里当代医学哲学指南》;医学哲学;多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攀攀 吴希宇 等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24期 52-54,60页ISTICPKU
【摘要】 《医学哲学》是一门新兴而并未在高校广泛开设的非主干人文课程,但对于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不管是医学生或者非医学生,都需要加强医学哲学教育.介绍了学校《医学哲学》课程的开设情况,作为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概述、生命本质、科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小菁 《医学与哲学》 2017年38卷9期 85-90页ISTICPKU
【摘要】 分析《医学与哲学》杂志2006年~2015年刊载学术论文的结构.以CiteSpace为分析工具,绘制该刊2006年~2015年刊载的学术论文的作者、关键词和学术机构的知识图谱进行分析.可视化分析表明,该刊作者与学术机构来源广泛,期刊基础知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婧 胡燕平 等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5期 77-79页ISTICPKU
【摘要】 对2000年-2009年<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刊发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将论文分为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和医学人文学等19个大类,分别统计了各分类下的论文数量情况.并对论文的关键词著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10年间刊发论文的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希明 周宁人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21期 13-16页ISTICPKU
【摘要】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继承和吸收了古代医学哲学思想并且直接进行描述和阐发,但其本意并非宣扬医学哲学,作品用道德伦理对医学哲学进行改造,提升了医学哲学的人文精神.事实上,《阅微草堂笔记》讨论的是道德、伦理,有时无视客观性而将道德准则强加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依提哈孜·再依那勒 《医学与哲学》 2007年28卷9期 60-62页ISTICPKU
【摘要】 从哲学视角审视哈萨克族著名医学家乌太波衣达克《哈萨克医典》一书.首先,介绍此书的发现,国内外专家评价;然后,讨论其中阐述的"六行学"的含义及其特点和矛盾分析方法;最后,对巨著书中叙述的世界无限"六元"与人体的有限"六元"之间的关系等医学哲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虹 《医学与哲学》 2005年26卷3期 49-50,56页ISTICPKU
【摘要】 被历代医学家奉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哲学之宗":其对医学普遍问题的研究、对医学整体思维观念的创立、对临床思维一般方法的阐述和对医学人文品格的揭示,都是中国医学思想史和医学哲学思想史上的开山之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敏 《甘肃中医》 2007年20卷1期 1-3页ISTIC
【摘要】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开端.阴阳的概念最初源于对自然现象的阐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昼夜、水火等等对立事物的观察总结出的抽象的概念.《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他用阴阳学说阐述人体的结构和生理、病理现象,对祖国医学的理论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枢明 杨寅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41卷2期 5-7页
【摘要】 "医者,易也"之"易",一般指《易经》之"易"而言.笔者经过考究,认为"医者,易也"一语非为有些人误以为出自孙思邈、张介宾、王三才等,而是由吴鞠通首次明确提出的.医易关系实为哲学之于医学的反思关系.我们应对医学本身加以反思,利用以《易经》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0卷5期 123-126页
【摘要】 费尔内尔是文艺复兴后期最负盛名的医生之一,他的《疾病的隐匿性原因》在文艺复兴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费尔内尔被看作文艺复兴哲学的承上启下之人.他对古代权威习之以礼,对自然世界和人体研究的首要原则的认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疾病的隐匿性原因》是研...
【关键词】 《疾病的隐匿性原因》;费尔内尔;文艺复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欣欣 唐志鹏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2016年14卷1期 251-259页
【摘要】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英文版于2000年出版,而其中文版则于2013年出版.这本书收集了李约瑟博士与鲁桂珍女士有关中国古代医学的部分论文,由席文教授审定编辑后出版.这是一部充满矛盾与争议的著作.本文对其写作背景、包含内容、论证方...
【关键词】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哲学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裕民 《现代养生B》 2013年11期 200-200页
【摘要】 《周易》哲学是我国公认的古老文化的代表,其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什么时代,什么领域都渗透着周易的哲学思想,尤其在中医养生学科上。文章从文化渊源的角度出发,对于《周易》哲学与中医养生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析,详细总结了两者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春鹏 《鄱阳湖学刊》 2010年3期 84-98页
【摘要】 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天人医学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中国传统医学是生态医学.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关于生命的哲学,是<内经>生态医学的思想渊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天人观的主导思想,也是<内经>生态医学的基本命题.天人合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尼瓦尔·托乎提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6年12卷4期 70-71页
【摘要】 <篇首> <福乐智慧>是涉及多学科文化领域的巨著,几百年以来,她一直吸引着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福乐智慧>以其集中概括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深刻内容,深阐博引的丰富哲理,优美典雅的诗艺和熔本民族传统与多种外来文化于一炉的开放格调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依提哈孜 张应平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期 32-34页
【摘要】 <医药志>是哈萨克族著名医学家乌太波衣达克编写的一部具有综合百科全书性质的医学哲学著作在哲学物质观历史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包含着科学的辩证法规律和分析方法,对世界无限"六元"与人体有限"六元"关系的论证也称得上是科学而客观的.这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生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8期 3335-33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与西医分属于不同的哲学体系,两者在哲学观、文化观、生理观、病理观、论治观及养生观等方面均显著不同.两种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所涉及的诸多领域内均走向了两个不同方向,具有不可通约性.采取西医学的评价标准与手段断然不能为发展中医药提供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茂林 陈浩量 《辽宁中医杂志》 2014年41卷7期 1384-1386页ISTICPKUCA
【摘要】 近年来,五大糖尿病临床试验(UKPDS、DCCT、ADVANCE、ACCORD、VADT)的陆续揭晓,特别是2008年三大糖尿病临床试验(ADVANCE、ACCORD、VADT)结果的公布,引起了全世界糖尿病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此糖尿病防治策...
【关键词】 《黄帝内经》医学哲学思想;糖尿病防治;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平 王琦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4期 598-603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学是包含哲学与科学思维的独特学科,若想确实掌握其内涵,绝不能忽视其哲学属性.形神观乃中医原创思维之一,认为人是形神协调统一的整体.《黄帝内经》中已具备形神理论之雏型,其哲学内涵主要有:①天地之气,形神相合成人;②形神(魂魄)可离,并具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丙坤 烟建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年15卷10期 730-731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汗法理论渊源于<内经>,而发展于后世,成中医治法的八法之首.对于其产生的渊源研究者甚少,也未见到系统研究者.本文拟从<内经>关于汗法相关论述出发,深入分析汗法提出的哲学和医学基础及其汗法理论的应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其成 《中华医史杂志》 2007年37卷4期 207-211页MEDLINE
【摘要】 张介宾的《医易义》是一篇医学哲学的代表作.文中提出"医易同原"、"医易相通"两个命题,前者是从太极本原层面说的,后者是从阴阳变化道理层面说的.关于"太极",张介宾有时说是"理",有时说是"气",通过研究发现,张介宾是主张理气合一、以气为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Block B ; Kissell JL ; 《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 2001年22卷1期 5-15页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Kimsma GK ; Leeuwen E ; 《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 2005年26卷6期 559-574页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AN SUNGHO 导师:张家成 浙江大学 哲学 中国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张仲景(约150-约215),名机,是中国汉代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的经典著作,也集中体现了张仲景的中医哲学思想。在中医学和继承其影响的东方医学传统的文化圈里,“医圣”张仲景的地位和影响是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丽 导师:刘玮玮 天津医科大学 哲学 哲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身体”一直面临着被机械化、工具理性与物质资本的不断侵蚀,在这种困境中,身体该如何以身体自身的语言来表达自身已日渐成为哲学家们面对的问题。随着20世纪西方形而上学的解体,以梅洛-庞蒂和米歇尔·亨利为代表的身体现象学逐渐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树栋 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健康管理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防患于未然"是祖国医学一贯强调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摄生方法.精神摄生,修心养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指出人如清心寡欲,精神保护得好,就不会生病.《黄帝内经》表达了我国古代医学家的精辟的医学哲学思想,对疾病的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树栋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6次中医药防治疼痛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防患于未然"是祖国医学一贯强调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摄生方法.精神摄生,修心养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指出人如清心寡欲,精神保护得好,就不会生病.《黄帝内经》表达了我国古代医学家的精辟的医学哲学思想,对疾病的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自艳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著作,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就《黄帝内经》中的"和"文化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养生之道在于和。疾病的产生多由“过用”引起,故在养生防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丽娜 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医药的协同创新 2014年
【摘要】 "心"的最初涵义仅仅代表心脏的外形,"神"最初主要指外在神灵.西周以后,逐渐将二者从哲学层面上与精神、思维相联系,从而形成了"心神一体"的心神观.《老子》通过对心之"虚静朴弱"的本质及其"无欲无知"的特性的阐发,主张通过抱道守心,顺气而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崔明花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成立大会 2014年
【摘要】 朝医学是以《周易》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阴阳消长变化是生万物的本源的唯物辨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建立了四象体质医学理论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云松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 2014年
【摘要】 基于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文献研究,笔者从医学哲学思想的角度探讨了张仲景的疾病观和诊疗观,提出张仲景是借助阴阳对立观来思考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在疾病诊治上则运用了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通过论文叙述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宏明 第十四次内经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关于《内经》中的“河图数”历代都有整理.通过笔者思考,认为对这个命题的探讨应该基于《河图》的“数象”,结合《内经》的相关理论,从而深入到“数理”的层面去做更深刻的研究,去探寻“河图数理”对中医临床的指导价值,方为合理而更有意义. “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柳姃我 第四届中韩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护产厅日记》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朝鲜王室子女的出生过程,对于研究朝鲜王朝后期针对临产,分娩,产后和新生儿症状等所实施的医学处置以及产房布置,分娩礼仪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产前主要通过医官的定期问诊来促进医护关系的形成并保证产妇的安定,医官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班班多杰 首届中国(仙居)药师佛学术交流大会 2011年
【摘要】 藏族著名医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于公元八世纪前后就著成了藏医著名经典《四部医典》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从病因病理到诊断治疗,从药物性能到方剂配制,从卫生保健到胚胎发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醇厚的高原气息,浓重的乡土物质,绚丽的雪域色彩,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程 导师:陈嘉映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 外国哲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伽达默尔晚年的学术生涯撰写了大量现实感较强的文章,探讨大学教育,探讨世界秩序,谈论全球化和欧洲文明的未来等等,这些文字或访谈或演讲让伽达默尔走出学院,成为受世人尊重的文化老人。而在这些问题中,健康.医疗问题尤为突出,《健康之谜》这本文集辑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雪 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 2009年
【摘要】 五行学说,曾被认为是迷信的一种,只有在路边算命的人才用的东西。其实不然。它是浩瀚中医理论中一块璀灿的瑰宝。他由古代哲学而来,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五行学说起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曼 导师:李申 上海师范大学 哲学 中国哲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的是《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通过考察五行学说与《内经》的关系,分析作为哲学思想的五行学说与古代中国医学的关系。本论题主要来源于对现实问题的考察:即中西医论争问题。同时又涉及到中医学的发展问题,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问题。因此,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爱云 导师:孙广仁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博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周易》的哲学思维方式对中医理论构建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周易”与“中医”近2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自己对《周易》和中医学的学习,深入挖掘《周易》对中医理论形成的作用,尤其是《周易》的哲学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安尼瓦尔·托乎提 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 2006年
【摘要】 <福乐智慧>是涉及多学科文化领域的巨著,几百年以来,她一直吸引着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福乐智慧>以其集中概括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深刻内容,深阐博引的丰富哲理,优美典雅的诗艺和熔本民族传统与多种外来文化于一炉的开放格调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吉全 陈瑞祺 《中医药通报》 2025年24卷2期 6-10页ISTIC
【摘要】 "圆道"是指物质沿圆周进行周期性运动的规律.圆道观认为,自然界诸多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与消亡,均呈现出终而复始、圆周(或螺旋)运动的基本特征.《吕氏春秋·时则训》及《淮南子·时则训》中记载的古天文学、物候学内容,为《黄帝内经》圆道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静静 李博灵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5年40卷4期 32-35页ISTIC
【摘要】 《金匮要略》提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体现出医圣张仲景的整体健康观念,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金匮要略》中"五脏""元""真""通""和"等概念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中医学理论内涵.本文从释名、古代哲学思想、中医学理论三方面探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益群 钟子劭 等 《新中医》 2025年57卷18期 222-226页ISTICCA
【摘要】 中医经典巨著《伤寒论》以言简意赅的条文形式呈现,对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其中深奥的内涵.在《伤寒论》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应用"物质与功能"的哲学思想与"减压祛邪"思维引导的教学方法,实现中医学与哲学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引导学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童 杨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5期 53-57页ISTIC
【摘要】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学界多以"人与天地相参应"式的"天人合一"为中医天人关系的基本认识.文章以《天回医简》中多处论及的"通天"文本为基础,重新审视早期中医学的天人关系,认为《天回医简》的"通天"观试图描绘一个天人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春 傅晓璇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7期 898-90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析智顗《摩诃止观》所蕴含的疾病诊疗思想.[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依据中医经典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摩诃止观》一书的医学内容进行解读,采用"述而不作"的方式,分析《摩诃止观》所蕴含的诊疗特点,剖析智顗诊疗思想价值及贡献,阐述其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