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16
- 2
- 36
- 17
- 5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薛宏升 方晓丽 《中国针灸》 2009年29卷3期 209-2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针灸大成》中"通关交经"针法在理论上的反复研习,又经临床中不断实际操作验证,认为仅依从《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通关交经法"中描述的方法操作不容易出现通关过节、飞经走气的效果,若能将"通关交经法"与"运气法""提气法"三者综合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苗 周铭心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3年12卷1期 37-41页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大成》针刺处方运用腧穴部位分布规律。方法:选取《针灸大成》所载医案之针刺处方,比照中药处方研究,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比较各部位所用腧穴之频数、用穴比率、运用强度和穴均强度。结果:(1)针刺处方用穴以四肢部腧穴最多112穴(2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俊祎 王梦琦 等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6期 932-934页ISTIC
【摘要】 《针灸大成》中明确了阳陵泉穴的定位及操作:膝下一寸,外廉陷中,蹲坐取之.可单独取用,也可配伍其他穴位同用,可针可灸,针六分,灸七壮,也可采用烧针尾(即温针灸)的操作方法.现多直刺进针1 ~1.5寸,临床应用时,不必过于拘泥于进针深度,要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男 林梦园 等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4期 608-611页ISTIC
【摘要】 《针灸大成》记裁,尺泽穴为手太阴肺经合穴,既有肺经腧穴的共性,又有五输穴合穴的特性,具有养阴润肺、清泄肺热、条畅气机、化痰止咳平喘、疏经活络、通络止痛、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系疾病、肢体经脉痛证、脾胃疾病、神志病及小儿慢惊风等.取穴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青云 吴清明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2期 279-283页ISTIC
【摘要】 《针灸大成》中记载的关于后溪穴的操作方法有针刺、艾灸、刺血与推拿四种,补泻手法以泻法居多,但须辨别虚实.后溪穴临床适用于痛证、神志疾病、头面五官疾病、皮肤疾病、肢体疾病、儿科疾病等,其中,以痛证、神志疾病以及头面五官疾病运用较广泛,可单独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向红 陈泽林 等 《中国针灸》 2018年38卷3期 243-2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拔罐疗法的补泻.通过追本溯源、考究补泻的本质,发现《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是针刺、拔罐等中医体表物理疗法补泻操作的本质.拔罐疗法与针刺疗法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和作用原理,同是作用于腧穴的中医外部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月凤 王常远 等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8期 1170-1173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针灸大成》治疗膝关节炎的针灸处方及选穴规律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针灸治疗该病提供选穴参考.方法:采用《中华医典》第5版《针灸大成》中所载治疗膝关节炎的针灸处方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其配穴处方、常用穴位、穴位归经及特定穴运用.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宏升 《中国针灸》 2013年33卷9期 809-8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秉持溯源穷流精神,深入掌握“龙虎交战”针法,以发挥其住痛移疼即时效果.结合《针灸大成》提到的《内经》《难经》内容以及《针灸大成》所提各家论述,深入研究杨继洲对“龙虎交战”提出的“阴阳交贯之道”“消息阴阳九六中”“返复玄机随法取”等想法,以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晓红 胡玲 《中国针灸》 2009年29卷3期 231-2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对现代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从杨继洲<针灸大成>医案入手,对杨继洲针灸临床思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杨继洲在针灸临床方面的许多观点仍能启迪后学思路.说明杨继洲临床思维对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文慧 冼浚立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1卷10期 1136-1139页ISTIC
【摘要】 《针灸大成》可谓是我国古代针灸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书中有关刺血疗法记述详细.通过对《针灸大成》中关于刺血疗法的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就施术工具、施术部位、选穴原则、操作要点、作用功效及适应证、注意事项及禁忌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雷 刘延祥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3期 521-527页ISTICCA
【摘要】 张氏针灸流派创始人张缙,以“尊古创新”“传承发展”为主要思想,先后对《针灸大成》《针方六集》等进行校注,主编《中国针灸荟萃·刺灸学分卷》,著《针灸大成研究》.提出了潜在性感传及显性循经感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理论,总结出循经感传八个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萍 谭曦然 等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1期 1661-1664页ISTIC
【摘要】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医案中重视疾病的病因病机,注重脉诊,治疗上反对墨守成方,主张因人而异,随证变化,治疗时主张针灸、膏摩并重,而且还使用过指针,治疗方法众多,运用熟练恰当.他认为患者笃信医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重视情志心理,注重精神调摄;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天骅 张晔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6期 983-985页ISTIC
【摘要】 《针灸大成》十二井穴各自的功效,可以概括为“少商清肺热食饮可下,商阳平喘满疗耳齿疾,关冲泻壅热盛乎三焦,中冲疗中风与小儿惊,乳痈无乳眼热寻少泽,心虚惊狂健忘调少冲,足窍阴主胁痛与气逆,大敦治疝秘补中益气,上呕下泻血出隐白收,面肿不食胃热厉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岑 陈泽林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32卷10期 94-96页
【摘要】 《针灸大成》是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编撰的一部经典著作,总结了明代以前针灸学成就.在灸法方面,杨氏用穴具有注重辨证施灸,重视循经施灸,善局部取穴和特定穴,重视奇穴、特色施灸之特点.为后世灸法的运用提供了宝贵意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胜林 李洪亮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31卷7期 140-141页
【摘要】 杨继洲,字济时,祖籍三衢(今浙江衢县),明嘉靖万年间(约公元1522~1620年)针灸家.《针灸大成》是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等数位医家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共同努力编著而成.《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针灸学术发展,收集针灸资料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伟 汤继芹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31卷1期 93-94页
【摘要】 《针灸大成》中关于足临泣穴的临床应用总结归纳内、外、妇、五官4个方面疾病的治疗,内科病症方面有肺系、肝胆系、肾系病证及其他病证.足临泣穴治疗病证之所以范围广泛,是因该穴为胆经输(木)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从文献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山 刘密 等 《国医论坛》 2013年28卷1期 19-21页
【摘要】 《针灸大成》总结整理了我国明代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在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针灸大成》中关于灸法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之处,以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禹佳 导师:钱会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15年
【摘要】 《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是魏晋时期皇甫谧所著,在此之前已有《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甲乙经》将其"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总结发展了三者中的针灸理论,《甲乙经》作为一部承前启后的针灸学专著,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佩芸 导师:黎敬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博士) 2013年
【摘要】 研究背景刺络放血疗法,又称之刺血疗法,《内经》中称之为"刺留血",是在中医针灸学中的一种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的治疗手段.他的理论基础建筑在"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的基础上;"宛陈则除之",则是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实践大法.在《内经》162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绍华 《中医杂志》 2011年19期 1692-169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表浅,易醒,醒后无法再睡,严重者彻夜不眠,伴随失眠的发生,必然会出现精神困倦,乏力,神思恍惚,抑郁,焦虑等症,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导师符文彬教授从事针灸研究多年,总结了中国古代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志勇 牟春玲 《中国针灸》 2011年9期 8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五虎穴有二,一为单手两穴,见于《针灸大成》;二为单手五穴,见于《董氏奇穴针灸学》.自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的五虎穴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32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乃佳 谭奇纹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4期 512页ISTIC
【摘要】 “天寒无刺”出自《素问·八正神明论》,在后世医籍中亦多引用,如《针灸大成》、《针灸问对》等.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是要求我们针灸工作者在天气寒冷时勿行针刺之术.作为经典中的语句必是言之有据的,那它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真的是要求我们不要在寒冷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晓旸 许军峰 等 《中国针灸》 2017年37卷2期 225-2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历来认为赵文炳刊本是《针灸大成》最早刊本。经过比较发现,现存实际上有两个明代刊本,一系初刊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本即是;一系初刊本的修补本,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本即是。差异只在于卷七《任脉经穴主治》最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葛鹏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正>任督二脉是中医和气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医理论和气功理论中,对任督二脉的论述却不尽相同.中医学中的任督二脉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说: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随后的《八十一难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于涛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 2011年
【摘要】 <正>透穴针法,古称:担法、过海针、过梁针,现在又称透针法、透穴法.是通过直透、斜透或横透,一针透多穴或多经穴的特殊针法.其雏形源于《灵枢·官针》记述的合谷刺、恢刺等刺法.宋·马丹阳《杂病歌》中提及担法.透穴真正应用则始见于《玉龙歌》中"偏...
【关键词】 透穴针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 2008年
【摘要】 1.古代针灸文献古代针灸医籍整理、研究与出版:多家出版社多次对历代针灸名著,如《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等进行校注出版,说明这些名著仍是当今学习针灸的重要著作.正因为如此,多位学者对一些针灸重要典籍进行了整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水兴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周年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 2007年
【摘要】 "一针疗法"就是凡病皆以针刺一支针以治疗疾病.它是一种新型的特种针刺疗法,广受病人和害怕扎针患者的欢迎.其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选取这一针刺点,及其有效的程度.历经约20年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作者掌握了第2掌骨桡侧微针诊疗法的"一针疗法"的理论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立公 第三届全国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亚洲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暨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实验针灸学》教材编写会 2007年
【摘要】 对于《针灸大成》的临床记载中有关刺血疗法的内容,运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和统计,结果显示,共涉及文献47条,穴位42个,总计72穴次.常治病症的症次为:目部疾21、口腔疾10、肿疾10、咽喉疾8、热疾7、血疾6、风疾5、下肢疾4、头部疾3、心神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仲远明 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腧穴专业委员会全国学术研讨会 2006年
【摘要】 耳尖穴为临床耳穴疗法中常用穴之一.邱茂良主编的《针灸学》中云:"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尖端即为该穴.主治发热,高血压,目赤肿痛,麦粒肿".耳尖穴很早就被认识,并用于临床,如《耳穴辨治纲要》云:"耳尖…偏于凉".《耳穴治面病》云:"本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书斌 杨继洲《针灸大成》学术思想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中医治病,要求理、法、方、药完整正确.所谓理,即通过辨证分析,揭示疾病的本质,阐明发病的机理;所谓法,即根据发病机理,确定对证的治疗法则,然后依法选方,据方用药.故法从理出,方从法立,药因方选,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针灸作为中医学的组成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韦英才 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 2005年
【摘要】 经筋针法是古代特色针法之一.《灵枢.经筋》篇最早提出经筋针法,即"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燔针"即"卒针",汉朝张仲景《伤寒论》称"燔针"为"烧针",明朝杨继州《针灸大成》称之为"火针".今人多以"火针"应用,但多用之于治疗瘰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震 中国针灸学会与大韩针灸师协会缔结姊妹学会十周年暨全国针灸新疗法新技术现场演示和疑难病症针灸治疗经验交流会 2002年
【摘要】 据上海电视台报导:上海某医院针灸主任医师近年开设祖传银针门诊治疗骨质增生、颈椎、腰椎病症、肩周炎、腱鞘炎等慢性疑难杂症,效果显著.国内外来求治的病人很多,治愈率高,且不复发.该医师请科学同仁对其机理加以研究,笔者进行了探讨,我国自古针具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艳芳 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系乱疾病,从现代医学来讲,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缺乏,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临床综合病症,属中医消渴的范畴.我国针灸治疗糖尿病渊源流长,最早的医案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针灸甲乙经》提出了治疗消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尹利华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 2000年
【摘要】 《素问·禁刺论》中指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从解剖与生理上去理解也确实如此,故今人大都只注意胸腹腰背,靠近五脏六腑腧穴的针刺宜忌,而对四肢腧穴的针刺注意事项很少提及.如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合谷穴,除了其适应证中的孕妇应禁针外,其它没有任何可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我国著名的针灸大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生导师张缙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起研究控制针感及其传导方位,70年代将其与针麻原理及循经感传的研究相结合,80年代研究激发感传,提出循经感传的八个规律.为他针刺手法的研究打下了经络理论的基础;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卫平 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经验交流会 1999年
【摘要】 目前谈到针灸发展与否,以及针灸效果如何,都是以《黄帝内经》、《难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的阴阳五行及经络学说等理论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上说明不了实质问题,只有从中西医结合神经细胞"撞激"学上奋斗,努力加深针灸经络理论的具体化和世界通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立公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 1987年
【摘要】 本课题集中探讨了《针灸大成》中历代医家长期反复的临床经验,其中有许多又为他人和当今临床所验证.对这些经验,我们又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应用计算机对上述内容进行全面、准确、灵活、细致的检索和统计,研究治疗各种疾病时,远道取穴的情况和规律,结果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传杰 全国冠心病防治及对策研讨会 1987年
【摘要】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心痹"、"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之范畴.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等的认识,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汉代的《金匮要略》以及明代的《针灸大成》中已有了扼要的论述.但该病至今仍为多发病,死亡率较高,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贾明茱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 1987年
【摘要】 中风病是针灸科常见病之一,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此病缘于气血逆乱,以致风痰瘀血阻滞经脉而发病.我们根据《灵枢·五乱篇》"气乱于头,则为逆厥,头重眩仆……,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针灸大成》"天柱侠项后发际……主足不任身体…….""完骨,耳后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