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1
- 7
- 3
- 3
- 1
- 71
- 17
- 13
- 8
- 7
- 48
- 39
- 15
- 15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俊宏 王理想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4年22卷4期 674-6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以引发三叉神经疼痛输入与前庭神经核之间的异常联系是该学说的核心内容.脑肠轴(GBA)从迷走神经、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白 张若滔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33卷3期 293-298,3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20 只C57BL/6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组、电针组,每组5 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于实验第1,3,5,7,9,1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慧 沈燕 等 《中国针灸》 2024年44卷3期 360-3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13-2023年收录的关于针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姿含 王青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0年36卷7期 889-8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偏头痛(migraine)是由神经血管系统紊乱导致的神经系统病变,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及其在三叉神经血管系统(trigeminal vascular syste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梦丽 唐闻晶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年25卷8期 614-617,6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皮层扩布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是发生在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上的一种缓慢传播的扩散去极化波,随后导致数分钟的脑电活动抑制,发生的同时伴随着细胞内外K+、Na+,Ca2+和Cl-浓度梯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庆龄 董晓梦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38卷12期 1135-1137页ISTICCA
【摘要】 偏头痛是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大流行疾病,第二大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1].然而,近几年国内外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研究并没有显著进展.50%左右的患者对偏头痛症状复发的治疗并不满意.偏头痛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也存在很多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易 《中外医疗》 2021年40卷13期 189-193页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引起原发性头痛的常见疾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技术的进步和对偏头痛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了解逐渐加深.该文将回顾目前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重要观点,包括偏头痛的痛觉产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胜兰 戴毅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年29卷10期 1352-13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尚未得到充分解释,特别是对相关的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争议.近年来,脑膜末梢化学感受神经纤维上表达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家族蛋白的重要性越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英 侯一平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26期 80-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引发偏头痛大鼠模型颈静脉血浆和延髓、脑桥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并分析止痛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20只,体质量(180±40)g;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偏头痛模型组15只.偏头痛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英 侯一平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年11卷8期 921-9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对硝酸甘油引发的偏头痛大鼠颈静脉血浆、脑干和三叉神经节中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变化,探讨BTX-A止痛机理.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生元 陈小燕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9年22卷8期 785-789页ISTICCA
【摘要】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参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一种重要的神经肽,具有扩血管的作用.针对CGRP的治疗在临床试验中获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不引起血管收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对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淑琼 张春霞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7卷2期 59-6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
【关键词】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晓文 陈金波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34卷5期 398-4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炎性汤(IS)反复刺激SD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建立慢性偏头痛(CM)大鼠模型,探讨瞬时感受电位香草酸亚家族蛋白1(TRPV1)受体在C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CM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数字...
【关键词】 慢性偏头痛;瞬时感受电位香草酸亚家族蛋白1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霞 《系统医学》 2018年3卷9期 101-10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micro 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行MVD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恩敏 潘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10卷1期 45-48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对第十二届国际Leksell伽玛刀年会交流的论文进行综述,介绍伽玛刀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海绵状血管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三叉神经鞘瘤、转移瘤、三叉神经痛、黑色素瘤、青光眼和黄斑变性等方面的经验和最新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雅慧 李卫星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9卷13期 157-159页CA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射频热凝术(PRF)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BM、CNKI数据库有关射频热凝术与微血管减压术的R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顶鼎 郭建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5年32卷3期 381-3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目前已知的体内作用最强的内源性舒血管活性肽.近年来CGRP已成为国内外偏头痛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大量文献显示其在偏头痛三叉神经血管系统(tri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琦 导师:唐玲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神经病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背景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机制还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外周致敏是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tacticProtein1,MCP-1,CCL2)属于趋化细胞因子家族,是一类小分子分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蓉 李佳佳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1期 54-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偏头痛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的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病人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其他更为不良的后果.虽然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已有广泛的研究,但与其相关的很多关键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玮 董天一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42卷7期 605-609页ISTICCA
【摘要】 偏头痛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失能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异常激活及敏化过程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在偏头痛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本综述系统梳理了临床研究中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与偏头痛发病关联的多维度证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敏 毛梅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28卷6期 786-792页ISTIC
【摘要】 丛集性头痛也称"自杀性头痛",是一种罕见且疾病负担极大的原发性头痛,发作时疼痛可达重度到极重度.随着神经高级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探索疾病与临床症状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中作出重要贡献.在丛集性头痛患者中,通过脑白质扩散张量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卫星 贺佳妮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32卷9期 1188-11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艾灸风池穴对偏头痛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内皮素-1(ET-1)水平及脑干组织中癌基因fos(c-fos)、癌基因jun(c-jun)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偏头痛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芸 董亮 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22卷2期 78-8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包括前庭性偏头痛和良性阵发性眩晕,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基于偏头痛发病机制所涉及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反复激活可能引起前庭功能损伤,以及前庭性偏头痛头痛与眩晕发作顺序不同的临床特点,探讨偏头痛相关性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春花 刘朝阳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17卷8期 467-469页ISTIC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失能性原发性头痛,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偏头痛的致病原因复杂,病理生理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近年来研究者围绕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伤害感受通路构建了多种动物模型,在这些动物模型中使用电生理学、视频影像学、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丽 郭梦霞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0卷7期 1254-1256页ISTIC
【摘要】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严重影响病人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对下丘脑神经肽在偏头痛中的作用及相关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偏头痛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思路.目前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给其治疗带来极大挑战.下丘脑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Mizuta K ; Kuchiiwa S ; 等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2002年282卷2期 R492-500页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Ideguchi S ; Hotta H ; 等 《Journal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2000年79卷2/3期 129-135页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Reuter U ; Weber JR ; 等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98年274卷6 Pt.2期 H1979-1987页SCIEMEDLINE
【关键词】 Cerebral Arteries;Cerebrovascular Circulation;Hyperem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运凤 樊旭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36卷3期 76-79页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普遍且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头部单侧或双侧的搏动样疼痛,偶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中医学认为偏头痛主要与邪犯少阳有关,加之"病久入络""久病必瘀"患者多伴有血瘀之象.现代医学认为,三叉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加亮 王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年38卷6期 758-763页ISTICCSCDCABP
【摘要】 随着对偏头痛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已成为治疗和预防偏头痛最有前途的靶点.截至2020年,已有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玮 蔡卫环 等 《中医药学报》 2010年38卷2期 32-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川芎方对偏头痛大鼠颈静脉血和三叉神经节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n=10).采用Cristina tassorelli方法制备偏头痛模型,大川芎方灌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崇标 曾照芳 《生物信息学》 2010年8卷1期 57-59,67页ISTIC
【摘要】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异常等神经症状.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尚无定论.偏头痛的发病机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偏头痛的发作与头颅血管周围组织产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颜雅慧 导师:李卫星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背景: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确定,虽然提出了很多种学说,但仍没有一种学说可以对其病因作出完美解释。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有约80%能够在规范的药物治疗下有效控制疼痛,但很难治愈,而且副作用极大,遂当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时,考虑使用外科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穆继英 导师:侯一平 兰州大学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应用电刺激额神经法建立一种新的偏头痛大鼠模型。对偏头痛大鼠模型额神经分布范围皮下多点注射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typeA,BTX-A),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及检测注射BTX-A前后大鼠颈静脉血、三叉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挺敏 齐晶晶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年10卷2期 215-2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红耳综合征是单侧和(或)双侧耳部的不适感、灼痛感和颜色改变的综合征,常与上颈段疾病、颢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三叉神经一自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激活、第三颈根逆行放电、局部轴索反射等[1-5]....
【关键词】 头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红耳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雅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32卷22期 166-167页ISTIC
【摘要】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而致的发作头痛,属于难治顽症,由于紧张、劳累、情志变化而诱发,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一般认为由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有缺陷(与遗传有关),加之过多的内外刺激引起的血管扩张及神经源性炎症所致[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威 宋维伟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58卷7期 1243-1247页ISTICPKUCA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流学说有:血管源性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近期研究发现钾离子通道与偏头痛发生相关,包括:双孔钾通道(K2P)、ATP敏感钾通道(KATP)、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其中K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庆 吕雪莉 等 《山东医药》 2023年63卷20期 58-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后简称全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开口操作诱发严重三叉神经心脏反射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4例全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发生严重三叉神经心脏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均在开口器开口时出现心率突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梦蝶 朱丹吉 等 《口腔医学》 2022年42卷4期 354-357页ISTICCA
【摘要】 光遗传学技术是指利用光控蛋白对特定基因进行光学控制的一种技术,具有高度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光遗传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视听障碍、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临床治疗研究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在基础医学的研究中也逐渐成为热点技术.近年来,光遗传学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正 杨汉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6卷24期 1-4页
【摘要】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重的神经性疾病,发病机制存在争议,三叉神经成像有助于发现病因,辅助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根据病变的部位,成像方式分为脑池段、外周段、中枢神经系统成像.目前神经血管压迫是最流行的病因,然而有研究提出,三叉神经全段的病灶均能导致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猛 张雷 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18卷9期 663-66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 共10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0例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15例,前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者行原发病变切除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评价术后疗效并记录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梅萍 张鑫 等 《磁共振成像》 2018年9卷3期 230-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表现为分布于三叉神经面部支配区突发的剧烈电击样短暂疼痛,发病机制包括“周围致病学说”和“中枢致病学说”,前者以“血管压迫学说”为代表,支持血管压迫导致三叉神经脱髓鞘,进而神经传导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磁共振成像;Trigeminal neuralg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冠群 张明洁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8期 563-5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偏头痛是常见疾病,它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流观点认为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激活有关,其中第二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脊束核和第三级丘脑神经元致敏为主的中枢敏化常造成皮肤痛觉超敏,它的出现常提示病程较长,预后较差.畏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玉琪 卢祖能 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卷9期 752-75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酸敏感离子通道是一种由细胞外质子(H+)激活的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属上皮钠离子通道/退化蛋白超家族成员,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某些肿瘤组织.不同亚基分别在触觉、味觉、学习记忆等多种生理病理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晗 杜捷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3期 6803-6804页ISTICPKUCA
【摘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的神经系统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病因为血管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因此临床上经常使用微血管减压术( MVD)进行治疗〔2〕。但是,临床研究发现,MVD实施的方式不同,其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年20卷12期 889-8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偏头痛发作时,三叉神经系统的激活和过敏反应导致头部和全身皮肤异常疼痛.同时,结构和功能突变会导致皮质下白质受损,感觉信息处理皮质区增厚以及由皮层扩散性抑制诱发的神经重构.本论文将近期关于三叉神经血管通路的解剖数据、以及脑干、下丘脑和皮质对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晶玉 李海平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2卷20期 4503-4504页ISTICPKUCA
【摘要】 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所致的神经本身的脱髓鞘改变[1].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周围方面,而糖尿病患者的颅神经及脑干损害易被忽略.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神经纤维会丢失及阶段性脱髓鞘[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艳萍 谌河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年17卷6期 380-3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科至2009年以来,运用口服加巴喷丁配合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药物不良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经神经专科医师作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诊断按国际头痛学会2004年制定的诊断标准.人选标准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0卷1期 77-8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原发性头痛包括紧张型头痛(TTH)、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其他三叉神经自发性头痛和其他头痛.其中,紧张型头痛为人群中最常见的头痛类型,几乎不包含神经血管因素.偏头痛属于神经血管性疾病,全世界有8%~15%的患者受其困扰,仅在欧洲,每年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冬东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3期 446-44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李平,男,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天津市南开医院院长,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天津针灸学会副会长等职.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的"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