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6
- 18
- 105
- 53
- 49
- 17
- 8
- 90
- 30
- 24
- 23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殷雅楠 刘大华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1年37卷3期 237-2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三维重建后的下颌Bonwill三角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分析Bonwill三角的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方法:对72例辽宁汉族成年人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Invivo 5.3中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标志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
【关键词】 Bonwill三角;几何形态测量学;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兰 陈春林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0卷7期 1056-10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女性泌尿系统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科就诊患者的MRI及CT影像数据,选取采用妇科常用扫描序列进行扫描的MRI及CT数据集各10套,利用Mimics19.0软件对不同数据集的女性泌尿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璐 任甫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2卷2期 93-97页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颅面部CT三维重建后的头面部指数进行测量计算,分析辽宁汉族成年人的简化面部表型特征及男女性别差异.方法 随机选择100名辽宁省汉族成年人(其中男:40人,女:60人),通过对其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VG Studio3.2MA...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法;几何形态学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荣慧 贺斌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26期 4841-484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篇首>背景:近年来尽管对髋臼形态特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髋臼结构和位置的特殊性,有关髋臼表面形态的定量描述至今尚未统一,这势必会影响髋关节病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目的:探讨髋臼几何参数的CT测量方法。方法:选取70例髋关节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志刚 李洪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48期 8951-895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通过医学影像图片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的模型主要应用于医学临床分析,而采用激光扫描进行逆向重建时建立的模型主要用于生物力学分析.生物力学模型建立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目的:分析采用医学影像图片数据和三维激光扫描重建医学器官模型的两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博 潘江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30期 5519-552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所选假体的形状、尺寸是否与膝关节相匹配,将明显影响手术及术后长期效果.由于缺少对中国人群体质参数的研究,中国关节外科领域缺少膝关节特性数据和国产化膝关节假体.目的:获取中国人群正常胫骨近端不同截面面积参数正常参考值.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 罗述谦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年28卷3期 351-3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增强现实中,为了把虚拟信息和真实信息融合起来,需要知道关于真实手术场景的信息,然后对其进行三维重建,而基础矩阵的估计是其中关键的一步.提出一种MAPSACNL方法,把MAPSAC方法所得到的值作为基础矩阵的初始值,再用非线性Ievenb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家祥 郁道银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5年24卷2期 189-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冠脉造影图像间的几何变换矩阵是实现冠脉树三维重建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优化几何变换矩阵的必要性,提出利用分支点坐标、分支血管方向矢量和分支夹角三类数据优化几何变换矩阵的方法,并给出了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优化步骤.最后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波 吕培军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18卷6期 553-5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实现标准牙冠的整体几何变换以及咬合面局部的微小形变,模拟修复体的咬合调整.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平台编写程序,在标准牙冠的表面定义特征点和特征区,利用矩阵运算的方法对标准牙冠的三维数据进行各种数学变换.结果: 重建了标准牙冠的三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泽君 侯波 等 《解剖学杂志》 2019年42卷3期 292-2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三维重建后的耳郭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分析耳郭形态的左右对称性及性别差异.方法:对78例辽宁汉族青年人(男性38人,女性40人)进行128排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VG Studio MAX3.0中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标志点进行三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利涛 刘彦博 等 《山东医药》 2018年58卷16期 73-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三维几何解剖形态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选取单侧单纯髋部骨折患者6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颈骨折组)、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林成 高琳清 等 《解剖学杂志》 2017年40卷3期 311-3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对中国辽宁汉族成人下颌骨进行测量,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的差异.方法:使用VGStudio 2.2 MAX软件对106例(低角29例、均角47例、高角30例)辽宁汉族成人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颅骨提取,并在三维颅骨模型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毅 陈存秀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6年25卷5期 542-544页ISTIC
【摘要】 分析了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发展,提出了基于摄像机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实现算法.首先,通过非线性优化算法校正透镜引起的图像变形;然后,发展了基于双摄像机极线几何学和特征点的统计和位置信息的两图像中对应点匹配算法;最后,结合精确重建的特征点和图像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光宙 周正炎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7卷3期 270-2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头颅定位X线正侧位两张平片重建颅颌面的三维形态. 方法: 选取72个颅面硬组织的骨性标志点,由两张相互垂直的定位头颅正侧位X线片上同一标志点的二维坐标,即可计算出该点的三维坐标. 通过B样线条的生成原理拟合出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仲明 田联房 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6年33卷4期 146-150页
【摘要】 为收集整理我国不同人群的五官头颅特征数据,开发一个计算机辅助轮廓测量系统.系统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面绘制技术重建三维头颅模型;然后在模型表面选取特征点作平面求交获取轮廓剖面,通过几何变换方法实现剖面由三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映射;最后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岭 陈晓冬 等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0年29卷5期 66-69页
【摘要】 在对冠状动脉感兴趣血管段进行造影图像和血管内超声图像融合的过程中,导引丝的三维重建精度成为融合效果的关键因素.首先对初始重建的导引丝等间距选取6对匹配点,然后通过构造能量函数,在利用动态规划求其能量函数最小值的过程中对此6对匹配点优化,最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军 周济 等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2000年19卷2期 27-30页
【摘要】 对由一组二维CT图像重建三维结构的方法进行研究,先对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再对图像实施分割,然后用基于形状的插值方法计算出插值层的物质信息,形成三维数据;同时提出一种绘制数据场所包含的半透明或表面物质的快速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伟 陈瑱贤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2年39卷5期 862-86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患者的骨几何模型是个体化生物力学建模与分析、手术规划方案制定、手术导板设计、人工关节定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针对股骨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形状模型的三维快速重建方法,结合患者X线平片数据,实现了个体化患者股骨几何的快速三维建模.模型三维重建的平均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一杰 杨海东 等 《昆虫学报》 2016年59卷8期 871-8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甲虫的后胸叉骨是基部位于后足基节关节处,端部游离在胸腔内的几丁质构成的内骨骼.后胸叉骨作为胸腹部运动肌肉的联结点,在甲虫运动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承载了分类和系统发育信息.蜣螂根据其习性可分为滚粪球和直接掘洞两类行为类型.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峰 李士春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3年31卷3期 265-2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构建胫骨平台三维模型,准确测定胫骨平台线性几何参数,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测量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病房、门诊患者(膝关节正常,且胫骨未受累)及健康志愿者49例,并分别按性别进行分组.通过CT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国芳 雷高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13期 2283-228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要求具有规范的操作程序,这样才能减少置入假体下沉、异位骨化、假体脱位等并发症.个体化的颈椎三维模型重建模型能够模拟自身颈椎间盘的真实结构,有利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过程的精准操作.目的:分析颈椎间盘置换手术模拟的方法及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双 赵扬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0年25卷3期 169-1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平衡感受器嵴顶对旋转椅试验的生物力学响应,为前庭系统功能状态的评估提供定量分析的平台.方法 基于健康志愿者右侧颞骨完整的组织切片数据进行三维几何重建.运用拉格朗日法数值模拟头前倾30°、频率0.8 Hz、幅度±40°的正弦摆动旋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红芳 雷玲玲 等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2年08卷4期 348-3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成年健康女性肛提肌,为从力学角度进一步认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本中心招募的1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RI对其进行盆底组织结构扫描,获取层厚为0.8 mm的序列图像,采用医学图像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建华 导师:孙斌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消化系病)(硕士) 2024年
【摘要】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目前防治 CRC的有效手段。结直肠息肉被视为 CRC重要的预警信号,对息肉进行及时、准确的筛查与治疗对于有效预防 CRC 至关重要。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临床验证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硕 王亚伟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25年40卷4期 1027-10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中供氧流量对上呼吸道气压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1名成人男性CT图像重建上呼吸道三维模型,并与高流量鼻导管模型耦合,建立鼻导管-上呼吸道耦合的数值几何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将该上呼吸道三维模型制作为实体模型,结合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文 导师:刘小平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博士) 2020年
【摘要】 虚拟手术仿真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相比于传统培养外科医生的方法,虚拟手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优点。虚拟手术仿真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与真实手术场景相同的虚拟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心 王易维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41卷8期 451-455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评估几何外形不同,合金相和运动方式均相同的镍钛锉系统对3D打印严重弯曲根管模块的预备效果,研究根管镍钛锉几何外形对弯曲根管预备的影响.方法:将弯曲度为30°、50°的3D打印严重弯曲根管模块各20个平均分为4组(30° U-G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天宇 导师:武永刚 内蒙古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为重建脊椎骨盆稳定性的疾病建立最优钉道。将几何骨通道螺钉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制作导板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法收集1位健康成人腰椎-骶骨-髂骨的CT数据,利用Mimics20软件,三维重建腰椎-骶骨-髂骨模型,根据改良髂骨螺钉入钉点结合拉力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冰 导师:马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 2015年
【摘要】 虹膜是环绕在瞳孔周围那一圈有颜色和凹凸不平的纹理结构的环状组织,科学家将虹膜划分为30多个区,每个区域对应人体的一种器官,虹膜诊断学通过观察虹膜纹理的形状,深度以及所在区域,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而虹膜诊断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方奥 导师:郑敏 兰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前,人工关节主要是按标准系列生产,但由于患者关节存在外形、尺寸等各种各样的差异,人工关节假体与骨骼不能形成紧密的匹配,从而使负荷传递、应力分布偏离正常水平,易导致术后并发症,降低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因此,精确获取病患骨的相关几何参数,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黎程 导师:方驰华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肝胆外科(博士) 2011年
【摘要】
研究背景:
传统的实质脏器解剖学研究主要针对固定的尸体标本,由于没有进行灌注,脏器内部管道塌陷,肝脏等实质脏器本身的立体和空间构象改变,所获得的管道数据与活体肝脏管道结构不符。现代影像学(螺旋CT、MRI等)的发展,将移植外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帆 导师:穆志纯 北京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09年
【摘要】 生物特征识别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鉴定和识别个人身份的技术,在当今社会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近年来,二维人耳识别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这些技术受姿态变化和光照条件的影响较大,识别的准确度和鲁棒性均受到限制。由于人耳是三维物体,从三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琦 导师:姚远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 2008年
【摘要】 根管预备使牙根管的几何结构发生变化,致使牙齿的力学性能也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准确掌握根管预备前后牙根管形态与牙齿力学性能的变化不仅是有效治疗的保证,也是评估治疗方法效果和所用工具性能的参考。近年来,如何获得量化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勤 导师:杨国胜 卢虹冰 第四军医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 2008年
【摘要】 正颌外科手术计划及仿真系统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对人体组织的建模和对外科手术术式的仿真。过去的研究中,对手术术式的仿真研究多围绕人体的骨组织进行,对人体软组织的仿真多使用简单的理想化模型或对模型施加简单的实验步骤,缺乏对使用真实患者图像数据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泗岩 导师:廖文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 2007年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外科医学中精确设计制造人工假体来修复病损器官的案例日益增多,这对CAD/CAM技术提出了面向生物医学的特殊要求,也将刺激与推动CAD/CAM技术本身的创新。本文的研究以基于分片光滑细分曲面表示的医学假体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志翔 导师:田园 大连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人体器官医学图像(简称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它涉及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人体器官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鑫 导师:金烨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 2004年
【摘要】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以挽救髋关节功能的人数日趋增多,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效果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对髋关节的生物形态进行分析,以此改善人工假体的设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首次提出了基于反求工程技术的人体髋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作炳 导师:李世普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本文针对人工关节CAD/CAM系统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内容涉及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人工关节三维重建的理论与方法、基于RP技术的人工骨仿生设计与制造以及生物材料在生物体内降解过程的模拟研究.同时开发了一个基于医学图像处理、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家祥 导师:郁道银 天津大学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硕士) 2003年
【摘要】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冠脉造影图像是临床诊治冠心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血管的三维重构技术不仅能为医生提供形象、直观的三维血管形状图像,而且可以辅助测量血管的有关参数(如直径大小、血管长度和截面积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余新明 导师:陈作炳 武汉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 2003年
【摘要】 对骨组织轮廓的分割和提取是保证重建模型精度的前提.对不同的医学图像,采用不同的滤波算法,可以去除医学图像中的部分干扰噪声.针对CT文件的特点,首先进行窗宽窗位处理,增强对象的特征,然后再进行聚类分割,把对象分割为不同的区域,利用边缘跟踪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秦绪佳 导师:欧宗瑛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博士) 2001年
【摘要】 医学图象三维重建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图形学和图象处理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它涉及数学图象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医学图象三维重建及可视化在诊断医学、手术规划及模拟仿真、整形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睿 导师:王成焘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 2001年
【摘要】 首次建立了系统的口凳系统硬组织三维几何模型(包括下颌骨、部分上颌以及上下牙列),尤其是全牙列咬合状态下的三维实体模型.模型具有层次化、模块化的特点,为牙列缺损修复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等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全面建立了支持口颌系统硬组织三维几何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玲 导师:薛淼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学)(博士) 2001年
【摘要】 目的:该课题拟利用计算机实现正常人部分上颌骨、下颌骨和上下牙列的三维实体造型,并在实体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的上下颌骨、牙列缺损及牙列缺损后的修复研究奠定基础.结论:通过该实验,得到了一个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先文 王飞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4年42卷2期 168-1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为封闭治疗肩周炎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查找封闭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操作方法.利用30例肩部三维重建模型,探讨骨性定位标志与病变部位的几何关系,并获得改良的封闭注射方法.用改良方法对34例防腐标本进行封闭注射,经解剖验证注射的准确性.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求祥 王东东 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4年16卷7期 69-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数据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三维数字化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自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应用3.0 T MRI扫描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少东 朱思勉 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9卷11期 1577-158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荧光图像重建水凝胶的几何网络及其用于有限元模拟的可行性.方法 取冷水鱼皮的明胶水溶液,分别与28.2、56.5、113.0、141.0 mg戊二醛交联16 h,制备明胶水凝胶;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技术测量各组明胶水凝胶的力学性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俊伟 于晗骁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40卷3期 367-369,375页
【摘要】 目的 对辽宁地区骨性Ⅰ类女性下颌骨几何进行三维CT重建技术(3DCT),并利用欧几里得距离矩阵分析(EDMA)进行形态的不对称性分析,对口腔正畸方案的设计及法医牙科鉴定方向提供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沈...
【关键词】 欧几里得距离矩阵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不对称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龙 林国钦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7期 1233-12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提出锥束CT系统几何校正的偏差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方法 本研究提出中心偏差的定义及其推导,并基于Noo解析方法计算几何校正参数及利用FDK重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分析模拟钢珠点三维空间中心、投影中心以及钢珠点大小的变化对几何参数偏差及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翰威 崔飞易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3年40卷5期 562-56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配准框架用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中的2D/3D图像配准,有效降低传统方法迭代搜索时间,同时保证放射治疗要求的配准精度.方法:利用傅里叶梅林变换方法对正侧位kV图像与对应方位参考CT图像生成的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进行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