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6
- 14
- 11
- 2
- 167
- 110
- 84
- 61
- 55
- 99
- 42
- 28
- 23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佩佩 庄晟坚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4期 112-1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24 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针灸联合治疗组各 62 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针灸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补土针灸法;热敏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 王星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3年27卷20期 3117-312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脑干腹侧面周围结构的病变位于颅颈交界处深面,周围毗邻重要结构,远外侧入路是基本术式,但入路时要考虑性别、侧别间的差异.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测量手段对枕骨大孔和枕髁进行形态特征分析,为临床颅底远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选择拍摄头...
【关键词】 枕骨大孔;枕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涛 阮娜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31卷11期 1093-109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CTA融合导航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CTA融合导航在髂内动脉保留策略中的技术优势.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接受CTA融合导航EVAR术治疗的12例肾下型未破裂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诚 于长路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31卷4期 346-3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中三维路图和常规间接门静脉造影引导门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连续121例接受TIPS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导引方式分为三维路图组(研究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阳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3年2期 121-123页
【摘要】 针对我国铁路道岔监测的难点,研发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图像识别技术的铁路道岔状态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引入BIM建模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设计了针对道岔状态监测的多种算法,搭建了完整的实时监测系统,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算法和系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测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华东 黄海能 等 《右江医学》 2023年51卷2期 109-114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3D-DSA)联合Smart Mask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微创诊疗的术前、术中评估及栓塞微创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
【关键词】 数字化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Smart Mask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佳泽 罗薛峰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年27卷7期 704-70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降低门静脉压力,已广泛应用于门脉高压并发症[1].CO2造影辅助TIPS术中门静脉定位、穿刺已获得广泛认可,但无法提供三维实时引导,在部分困难病例中价值有限[2].我们采用三维路图技术...
【关键词】 三维路图;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布加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曼 唐非江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44卷14期 183-186页
【摘要】 传统路径规划系统未进行路径视觉分析,导致规划效果不佳.为此,提出并设计基于三维视觉图像分析的路径规划系统.首先,标定立体相机,采集区域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校正,生成视差图,完成图像的视觉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三维点云和OpenGL显示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士清 狄镇海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年23卷6期 532-5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前根据病变椎体的横断位和矢状位CT图像画出模拟穿刺路径、拟定手术方式,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5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63节椎体),PVP术前通过横断位和矢状位CT图像上应用画线法模拟穿刺路径并测量模拟穿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亲 李自强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4期 683-68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CT 成像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仪器的精密性和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重建算法,由二维扇束扫描向三维锥束扫描是 CT 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锥束重建算法具有无法忽略的意义.目的:探讨基于 C 型臂超短扫描路径锥束投影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菌 孙学进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1年30卷8期 1157-116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及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尿路造影(3D-ceMRU)对上尿路显影能力的差别.资料与方法正常上尿路40侧,中度积水扩张上尿路16侧,重度积水扩张上尿路22侧皆行MRU及3D-ceMRU检查.对肾盏、肾盂及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栋 靳安民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0卷4期 888-890,8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寻求建立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结构的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方法.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头颅中部至第3胸椎下缘连续CTA动脉造影,MR脊髓造影(MRM)及臂丛神经薄层MRI连续扫描断层图像,Mimics软件基于不同组织阈值对骨骼,动脉,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志敏 童耀英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8年24卷10期 1756-17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总结DSA血管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对4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过程和效果.结果:43例病例中,栓塞颅内动脉瘤45个.其中动脉瘤...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三维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龙 池晓宇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2年18卷12期 1034-103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内耳骨迷路CT三维重建的最佳成像参数.方法选择20例临床上除外耳部病变的病人,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1.0 mm),比较pitch(1.0,1.5,2.0)、重建算法(标准算法、骨算法和边缘算法)和重建间隔(1.0 mm、0.8 m...
【关键词】 骨迷路,内耳;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富君 李京秀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29卷6期 407-409页
【摘要】 患者男,65岁,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室早)部分呈插入性、插入性室早揭示房室结双径路、偶发房性早搏.三维Lorenz-RR散点图显示,插入性室早始点、终点和止点...
【关键词】 三维Lorenz-RR散点图;插入性室性早搏;房室结双径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捷 王磊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17卷10期 1104-110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三维(3D)路径图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手术时间、X射线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凯 吴曙智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6年23卷11期 668-670页ISTICCSCD
【摘要】 内耳结构精细而复杂,位于颞骨岩部骨质内,又称为迷路,由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迷路内充满淋巴液,临床MRI检查可以获取清晰影像,但不能或仅能部分显示膜迷路结构[1]。内耳三维可视化和空间方向测量对于临床和研究都非常重要,其三维显示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栋梁 陈胜利 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1期 33-3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透视三维路径图指引技术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8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使用同一台DSA机实施单个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61例,分A、B两组。A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二维路径图指引技术进行颅内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华 段传志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8期 146-15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容积重建(3D-VRT)结合路径图技术在出血性脑血管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DSA造影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治疗过程分两组,1组85例行旋转DSA造影且3D-...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路径图;动脉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华 汪建华 等 《广东医学》 2013年34卷5期 719-7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结合三维路径图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程中的价值.方法 将40例确诊颅内动脉瘤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二维组(在二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三维组(在三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比较两组在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强 朱纯生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22卷9期 1421-14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平板DSA三维路径图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三维路径图技术在介入治疗2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过程和结果.结果 2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其中单发26例,多发2例;其中发生于后交通动脉13个,前交通动脉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岩 刘景鑫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25卷7期 7-8页ISTIC
【摘要】 采用三维引导路径图技术进行穿刺活检,探讨其在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26例患者穿刺活检结果显示.采用三维引导路径图技术均能准确地使穿刺针到达病灶并获得标本.26例检查中肺部鳞癌6例、肺腺癌4例、骨纤维瘤4例、骨转移瘤8例、骨肉瘤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淑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15卷11期 59,71页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三维路径图引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经三维路径图引导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析三维路径图引导的应用价值.结果:56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为60个,呈现单发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庆阳 曾祥军 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3年30卷1期 60-65页
【摘要】 基于光路压缩原理,提出一种直接在口腔内进行扫描、实时获取牙体和软组织三维形貌的数字印模扫描技术.利用一组反射镜组成的光学导管进行传像,将投影光路和成像光路压缩在有限的空间内,解决了条纹投影三维测量轮廓术在口腔测量中阴影和遮挡的问题.依据该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骋 翟慎国 等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22卷4期 494-495页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肾积液的76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尿路三维重建.结果:双肾盂双输尿管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良性狭窄4例,巨输尿管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输尿管结石38例,输尿管结核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炎 张成作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05卷20期 108-10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36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于冠脉搭桥术前1周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辉熙 何政伟 等 《测绘科学》 2008年33卷3期 22-24页
【摘要】 等高线矢量化完成后的数据质量检查是等高线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等高线数据库后处理的质量控制方法.文章深入分析了天山公路GIS等高线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错误的表现形式,分析了错误来源,并基于地形三维阴影图和地形图快速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目的:研究评价实时三维路径图融合技术在移植肾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本组病例为2015年-2017年我院所做7例移植肾动脉瘤介入手术,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30-60岁之间.全部病例都运用实时三维路径图融合技术评估其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天福 田敏茹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3年2卷1期 34-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动态三维心动网分析系统的基本原理.文中简介了二维超声心动图像实时自动量化电路和按心电信号特征值确定心动周期内各特征时相及据此实时同步采集心动图像信号的方法.文中也探讨了左心室边界自动识别及边界曲线拟合平滑的基本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晓琳 张连仲 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23卷10期 982-98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惠者左心室心肌面积及质量指数逆转的价值.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20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于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蓉积、左心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晓琳 王雁 等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19期 21-2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逆转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的31例冠心病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民 沈晓文 等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0年26卷5期 27-28页
【摘要】 目的 总结DSA血管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用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对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过程和效果.结果 45例病例中,栓塞颅内动脉瘤45个.39例为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宇 导师:云志中 内蒙古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
探究影响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排泄期图像质量的因素,讨论CTU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成像标准,以期提高CTU图像质量;将高质量三维重建图像导入混合现实(Mixed 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睿 导师:黄立新 苏州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第一部分:直接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影像学比较——基于2D的三维图像分析(EOS)
背景和目的:直接外侧入路(DirectLateralApproach,DLA)和后外侧入路(PosteriorLateralApp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文凯 导师:陈忠 潘纲 浙江大学 药学 药理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组胺(histamine,HA)是哺乳动物的一种重要中枢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调控一系列生理功能及许多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发生,组胺能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后侧下丘脑的结节乳头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TMN),向脑内几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帅 陈怡然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52卷6期 147-151,后插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基于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制作可视化等比例人体骨盆部位模型,利用针灸取穴比量法对八髎穴取穴定位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对八髎穴最大进针深度等参数进行统计总结,为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29例志愿者行盆腔CT扫描建立三维图像,获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怡蓓 李洁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54卷8期 1129-1134,1140页ISTICCA
【摘要】 梅尼埃病(MD)是一种以内耳膜迷路积水为特征的内耳疾病,其诊断传统上依赖于患者陈述、临床症状及耳科辅助检查,但这些方法无法直接展示内淋巴积水的具体程度和部位.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因其无骨性伪影、无电离辐射、软组织显示清晰等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宇波 导师:杨萃 华南理工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 2019年
【摘要】 脊柱侧凸是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脊柱畸形生长疾病,早期矫正、持续监测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主要使用X射线对该疾病进行检测,但X射线具有辐射性,不利于病情的持续监测。三维超声能通过扫描脊柱获得脊柱的三维结构图,具有无辐射、易操作、低成本等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沈杰 导师:张树明 苏州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腋窝至颈7的CT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研究机器人经腋窝臂丛手术的入路及相关解剖数据,为进一步实施机器人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对我院80例成年人患者(男40例,女40例)颈7至腋窝连续扫描的CT断层图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凯 导师:更·党木仁加甫 新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外科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1、提供内镜经蝶手术的解剖学基础。通过大体解剖描述鞍区、斜坡和脑干腹侧区及对其周围结构具体数据的测量,从而掌握颅底解剖的特征以及标志点,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手术入路和操作区域造成的隐患。
2、采用目前技术含量最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丝喆 导师:王宽全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硕士) 2015年
【摘要】 虚拟内窥技术为医疗诊断开拓了新方法,它是无创的、非侵入式的,可以检测极其微小的或传统内窥镜所无法探入的器官,如脑、心脏等。虽然目前虚拟内窥技术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中心路径提取速度慢、交互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将GPU的并行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建华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重建(3D-VRT)联合roadmap(路径图)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169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73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49.31±9.37)岁.全部病例进行DSA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按其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园 导师:辛运帏 南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 2015年
【摘要】
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技术冲破了传统开放式外科手术带来的局限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医生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与治愈率,倍受医生与病患的青睐。
本文将基于CT图像的MRCAS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控制子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迪 导师:辛运帏 南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硕士) 2012年
【摘要】 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肿瘤的方法。穿刺消融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本课题组研究的“基于IGSTK的CT图像手术导航系统”即是这样一套用来进行微创穿刺手术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董白晶 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正>目的探讨DSA三维路图技术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三维路图技术对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的过程和效果.共52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48例, 多发2 例,按动脉瘤发生部位分后交通动脉瘤19个, 前交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克雷 导师:武仲科 北京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 2011年
【摘要】
虚拟内窥镜系统是医学影像技术与现代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可视化技术相互借鉴融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虚拟内窥镜系统在医学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虚拟内窥镜系统通过利用CT、MRI等二维切片数据,将数据三维化,生成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晓林 导师:张煜 冯前进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0年
【摘要】 虚拟内窥镜是融合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医学图像处理、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医学影像作为原始数据来模拟传统光学内窥镜的一种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医学图像(CT、MRI等)的出现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边晓琳 导师:张连仲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背景及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