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35
- 4
- 1
- 17
- 16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绚 张永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年41卷1期 85-8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拟建立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基本框架,为推动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德尔菲法,选择与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研究相关的来自政府机构、医院、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等行业的专家共40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亚丹 朱大胜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年37卷13期 1295-1297,13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药师为主导的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工作模式.方法:医疗结构设立安全性监测工作的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流程、职责分工及完善质量控制.开展以药师为主体、药护结合的工作模式,采用综合诺式评估量表法进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通过实施以药师为主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瑛 黄璞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6年36卷16期 1388-13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儿科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儿童用药监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选取某院儿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并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的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兆康 杨薇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3期 2661-26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旨在了解真实世界中苦碟子注射液对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18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选取年龄在18 ~ 80岁的使用苦碟子注射液(暴露组,24 225例)和未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洪皎 何丽云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2期 2461-24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临床研究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研究结果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有效保障.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要求针对已上市药品的疗效、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和有效剂量等采用扩大化的临床试验进行考察,即要求在更大样本量、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对药物进行再评价,上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中草药》 2015年46卷14期 2173-21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是对上市前证候疗效评价的必要补充,由于研究阶段及研究目标的转变,注定其需要在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而考虑中医药证候理论的学术特色,围绕证候疗效评价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分析证候疗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淑馨 孙宏峰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15期 2983-29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对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和我国涉及柴胡制剂的安全性案例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与评价,认为日本“小柴胡汤事件”所涉及的间质性肺炎、药物肝炎等严重及死亡病例,与当时日本医师合并使用干扰素、汉方药西用、辨病不辨证等因素可能有关;我国柴胡口服制剂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中草药》 2014年45卷2期 300-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临床安全性再评价是临床再评价的首要任务,由于面临更为复杂、更为庞大的用药人群,更多的混杂因素,尤其是缺乏客观评价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的核心指导理论和关键应用技术,使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开展与实施受到制约.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应从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炎 王志飞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18期 3421-34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上市后的研究是从应用到机制的系统研究,既要开展宏观的临床评价,又要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微观的机制研究,而后再将机制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形成良性循环.这一系统的研究需跳出中医药学科的领域,以大科学的思维开展多学科合作来完成,应建立多学科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程淼 《中草药》 2013年44卷5期 637-6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上市后临床有效性再评价试验设计常采用真实世界的研究理念,多选择复杂干预措施为对照.在试验设计流程、试验类型选取、样本量、评价指标、用药剂量、用药疗程设定等方面,均与中药上市前研发的试验设计存在差异.通过介绍中药上市后临床有效性再评价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雯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18期 2943-29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全面梳理WHO、美国及欧盟药物上市后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指南,对比我国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法规制度现状,发现由于中药上市后再评价起步较晚,尚未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指南,使得医院、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无据可依,比较混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新娥 赵玉斌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18期 2974-29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研究护士为主体的医院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三位一体”模式.方法:以研究护士为主采集科研数据,完成CRF表(A表)的填写;中药注射剂使用发生不良反应或事件时则由临床医师、临床药师、临床护士共同完成CRF表(B表)的填写;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青山 高林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21期 3790-37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通过对复方枣仁胶囊国内外上市后有效性、安全性临床研究信息进行全面回顾与分析,提出该制剂有一定疗效,但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上市后临床研究提示用药后可能出现寒战发热、头晕、恶心、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并有超大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学庆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2期 262-2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物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人们用药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该文结合药品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概念、国内外药品风险管理的现状,对中药上市后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鸣义 焦立红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18期 2707-27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注射剂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中药新剂型,因疗效显著而被广泛应用,说明书是医护人员获取用药信息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制约,目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存在内容缺项、有效成分不明确、主治范围过窄等缺点.不合理的超范围、超剂量用药案例层出不穷,不良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戌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77-28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以速发Ⅰ型变态反应最为严重,需要进行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皮试以筛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不仅能够早期发现中药注射剂在人群中的致敏情况,而且是了解过敏发生机制的途径之一,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
【关键词】 皮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昕 苏霞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93-28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物上市后再评价是药品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手段,也是对新药评价的扩大和延伸.通过系统、规范、严谨的上市后再评价,企业可以全面获得药品上市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评价上市后药品的利益和风险;为药品的最佳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飞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88-28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上市中药文献分析任务繁重,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目标信息之后再进行人工检查,可以简化工作、提高效率.该文分析了上市中药文献信息提取的难点,认为非术语信息的匹配和不同分组的同类信息的区分是影响常用信息提取技术在上市中药文献信息提取中应用的两大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雁鸣 赵宜军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59-28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消渴丸上市后的临床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从消渴丸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学等不同角度对糖尿病专家、临床一线医生、糖尿病患者进行调研.结果:3类研究对象就消渴丸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及推广价值等方面发表了共性的看法,也有不同的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4期 3548-35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上市后证候再评价是最能够体现中药特色,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临床再评价内容.这种认识和重视程度的不足,直接表现在有关证候评价及上市后再评价临床方案设计方法探讨缺如,不利于提高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必须就证候再评价的临床试验方法、统计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俊杰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11-28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现代中成药的用法用量是经过严格的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确定的,上市后亦缺少关于用法用量再评价的深入研究.因此,临床应用中成药时,其用法用量基本固定,并没有依据个体情况调整给药剂量,这种用药方法不符合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可为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雁鸣 魏戌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74-28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临床安全性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行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过敏反应是不良反应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含有毒药材的中成药、有安全问题的中药注射剂需要开展0期临床试验,0期临床试验使用“微剂量”研究周期内收集必要的药物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霭 连凤梅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776-27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中药在上市后,缺乏特殊人群使用的有关疗效、安全性的相关数据.作者从多个角度对中药上市后特殊人群相关研究进行思考,发现中药说明书关于特殊人群的用药标示极少;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有文献评价、数据挖掘、临床研究、药物监测,但缺乏独立性、长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峰 付莹坤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8期 1097-11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样本含量的大小是决定临床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样本含量估算方法的选择与不同的临床试验设计类型有关.在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试验中,通常采取队列研究、病例一对照研究、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或医院集中监测等设计方法,所需要的样本含量通常较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雁鸣 魏戌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768-27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药物流行病学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是研究和收集在临床实际使用情况下的长期/广泛人群的安全性,由于中药的特殊性,有必要对某些中成药进行有效性再评价,确证上市后中药的有效性.在进行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临床试验之前应首先明确研究目的,在病证结合的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雁鸣 王燕平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764-27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鉴于药品上市前临床试验获得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的局限性,开展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该文讨论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与Ⅳ期临床试验的共同点与区别;根据国内外相关法规,结合专家建议,提出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基本要求和建议;讨论Ⅳ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雁鸣 田峰 《中国中药杂志》 2010年35卷11期 1494-14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中药上市前研究目的比较单纯、试验人群范围较窄、临床试验病例数有限、用药条件控制较严格、用药时间较短等,很难得出药品全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这不利于药品上市后的合理安全应用.安全性再评价是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首要环节,包括中药不良反应/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0年35卷12期 1641-16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内容涵盖广泛的、实施难度大的研究工作,而我国上市后再评价起步较晚,从法规制度、技术规范等方面均有待完善.需要就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过程中需注意若干问题,如再评价的法规要求、评价依据、评价对象选择等做初步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0年35卷11期 1498-15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上市药再评价是对药品上市前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是医药行政管理监督、建立并健全药品上市后淘汰机制、规范并合理使用药物等决策制定的依据.中药上市后在注重安全性再评价同时,仍需重点评价其适应证候、剂量及疗程等,其中的证候再评价作为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苍爱军 王雨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年43卷15期 1705-17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监测分析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上市后应用于30000例患者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全国不同区域的46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中至少接受1次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30 00...
【关键词】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裕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2期 7-9页
【摘要】 摘 要 目前,针对仿制药评价现状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了解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面存在的不足,掌握由此导致的“过评仿制药”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扩大评价范畴、健全评价体系、全面评价仿制药。基于此,本文分别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两个维度以及各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潇潇 殷杰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年39卷23期 2412-241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索痰热清注射液在真实世界应用中的辨证用药情况.方法:自“痰热清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课题数据库中筛选中医诊断项非空的数据2 837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分析真实世界中的痰热清注射液辨证用药与超适应证用药情况.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倩 张秀宝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3期 5614-56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药物性肝损伤的人群特点与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与转归特点,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为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788例患者,观察仙灵骨葆的临床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晓曦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6期 6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品是风险效益并存的特殊产品.药物警戒是发现、评估、理解和预防药物不良作用或其他与药物安全相关问题的科学活动,它贯穿于药品上市前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开展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和再评价是药物警戒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永洋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31-283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际上“药物警戒”技术方法现在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也是药品上市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药上市后的安全性检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首次出现针对药物警戒的数据挖掘技术,该文尝试挖掘潜在的“药物警戒”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涛 苟小军 等 《中草药》 2011年42卷10期 1873-18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我国已上市中成药药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目前中成药再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中成药工艺与质量控制的中成药再评价模式,该方法是先对已上市中成药工艺合理性、质量标准可控性及产品真实质量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再评价,对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秀琴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901-29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任何一项涉及人的研究都必须从科学性和伦理合理性2个方面来进行伦理考量,为此,伦理审查有一些共同的考量要素.但是,不同的研究设计会产生不同的伦理学问题,该文对中医药临床研究常见的几种研究设计方法(观察性研究、病历记录研究、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峘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48-28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成药上市后临床文献评价是通过全面获取、分析药物的相关研究文献,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进行基于文献证据的综合评估,是循证药物评价的一部分.文献评价在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中处于基础和关键的地位.通过文献评价,可以全面掌握上市药物的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莹坤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904-29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关注,部分中药品种已经或即将开展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研究.为保证再评价结果起着一定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达到预期把握度,样本量确定在临床试验设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至今还未有针对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伯礼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7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7年初,国务院将“重大新药创制”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科技专项中,药物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即为当前开展重大新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中成药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缺乏现代科技的支撑和规范临床再评价.做好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炎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759-27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1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的提出及发展历程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目标,并确定以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为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WHO明确提出:享受最高而能获致之健康标准,为人人基本权利之一.不因种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颖 赵玉斌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796-27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开展上市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有多种方法,由于上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小,故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大规模队列研究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如研究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费用高等.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近年在此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峘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51-28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消渴丸在临床应用文献显示出对2型糖尿病的确切疗效,由于消渴丸含有格列本脲,其不良反应多数是由于临床使用不当引起的,通过加强宣教、完善药品说明书、改善药品制剂工艺、加强临床再评价探索剂量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等来指导临床科学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永洋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36-28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各类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累积,人们对中药药物警戒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中药药物警戒已经成为了热门的研究方向,但中医和西医的历史不同,理论也不是一个体系,中药药物警戒和西医比还是有很多差距.该文归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德政 陈方明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91-28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评价上市后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不良反应、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效益等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作为国家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中药上市后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课题”的研究中综合运用了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秋爱 赵素萍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771-27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安全性再评价是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首要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性监测和安全性评价两大部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药安全性监测体系,但在安全性评价方面做的工作很少,突出表现在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实施方面经验不足,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戌 叶晓勤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789-27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验证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生脉胶囊(以下称灯盏组)上市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应用“临床研究中央随机系统”,对67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灯盏组343例,西医组335例.灯盏组急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谢雁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0期 2898-29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上市后证候临床再评价的目的是明确中药临床实践中的治疗适应证,而中医症状条目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是影响证候临床再评价结果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以“血脂康胶囊上市后证候再评价中医症状条目筛选”为实践范例,通过综合参考血脂异常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谢雁鸣 等 《中草药》 2010年41卷12期 1929-19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脂康胶囊是由特制红曲提炼制得的现代调节血脂中药制剂,其上市后所进行的大量研究从西医药角度证实了其可有效调节血脂异常水平,但少见有关血脂康对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报道,反映出目前对血脂康是"辨证论治"中药,还是"专病专用"西药的认知缺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