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6
- 1
- 1
- 7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楚文 刘宇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8年27卷1期 6-10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显微CT技术扫描并三维重建多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分析其解剖特点.方法:收集32例多根管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采用显微CT扫描并三维重建,分析根管数目、形态、分叉位置及5种细微结构(侧支根管、根尖分歧、峡部、袢形结构、根尖三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骞 韩俊力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1年20卷5期 517-521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探讨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取97例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使用NNT软件分析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数目、形态、根面沟、根管分叉和双侧根管对称性.结果: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Ver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仙亮 郑丽玲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10卷30期 11-14页
【摘要】 成功的根管治疗需要准确认识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并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组织和病原微生物,同时严密充填根管系统.不熟悉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容易导致根管遗漏,进而造成根管治疗的失败.下颌前磨牙存在多种变异根管解剖结构,常规术前根尖片很难发现变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海港 王璇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9期 85-8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透明牙标本法、锥体束CT扫描法,研究山东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的形态。方法从山东各地市医院口腔科选取符合条件的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共计164颗为研究对象,肉眼观察其牙根外形,记录有根面凹陷牙齿的数量,通过透明牙标本法采用V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晓斐 孙培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4年23卷5期 638-640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多变,双根管、多根管都有一定的发生率,临床医师应熟悉掌握其根管系统的正常解剖及其可能出现的变异.本文报告2例左下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管(2-2型,Verlucci分类)及多根管(1-3型,Verlucci分类)变异,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骏 李玲 《上海口腔医学》 2012年21卷5期 531-534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牙根的根管横断面形态,并对最小根管壁厚度进行测量.方法:选取44颗具有C形牙根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使用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分析根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春香 孙嵘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9年18卷6期 592-59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骨性I类错畸形,对牙、颌、面部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第一前磨牙和非拔牙矫治的错患者各25例,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以SPSS16.0软件包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数据...
【关键词】 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第一前磨牙拔除;垂直高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嘉骥 姒蜜思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年10卷4期 282-2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Trausim骨内种植体植入早期骨改建过程,检测该骨内种植体的骨结合性能,为其表面处理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14条成年Labrador犬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至第一磨牙(PM1-M1),待拔牙创愈合3个月后,每...
【关键词】 Trausim种植体;Straumann种植体;骨-种植体结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蔚 陈荣敬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0年19卷4期 359-36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不对称拔牙模式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3.6岁),根据不同的拔牙模式分为2组.实验组拔除2颗上颌第一...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拔牙;X线头影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建潮 黄吉娜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0年19卷5期 456-459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应用锥形束CT(CBCT)采集数字化牙模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口腔正畸科门诊下颌前牙拥挤需要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共10例,常规取下颌印模并灌制成牙(牙合)模型.应用NewTom CBCT,选择6inch视野扫描石膏模型,重建三维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子航 段亦格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24年33卷3期 312-31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矢状骨面型均角患者水平向指标的测量,分析不同矢状骨面型的水平向特征.方法:收集90例恒牙期均角骨性Ⅰ、Ⅱ、Ⅲ类患者初诊时的头颅侧位片及CBCT资料.应用Dolphin软件测量上下颌尖牙区、前磨牙区及磨牙区的基骨弓、牙槽弓、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红 吕兰 《现代预防医学》 2012年39卷4期 1041-104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三磨牙与拔除第一前磨牙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拔除第三磨牙患者30例及拔除第一前磨牙患者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第二磨牙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及倾斜角度的改变,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胡敏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6卷4期 745-748,封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研究牙支抗快速扩大上颌与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在相同载荷条件下上颌骨的生物力学反应,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为以牙齿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二为以牙齿和种植体为支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越 汪俊 《上海口腔医学》 2017年26卷5期 565-568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制作5~15岁儿童下颌恒牙发育时间表,分析各恒牙的发育高峰期,探讨恒牙发育的性别差异.方法:利用Demirjian法记录928名5~15岁儿童及青少年的下颌恒牙发育分期,采用SPSS 22.0软件包绘制各恒牙的发育折线和发育拟合曲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新强 孙晓蕾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2年21卷4期 460-46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轻力矫治是否可以减轻对牙根的吸收.方法:选取临床治疗的安氏Ⅰ、Ⅱ类拥挤并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病例30例,分为2组.其中,15例使用Damon 3MX自锁托槽矫治(自锁组),15例使用传统结扎式直丝托槽矫治(结扎组).2组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桦 杜越英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1年09卷4期 323-3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已行双颌手术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正颌手术前正畸后和治疗完成后拔与不拔上颌第一前磨牙的上、下颌骨硬组织结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均已行上颌骨Le Fort Ⅰ型前移和下颌骨矢状劈开后退术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伴...
【关键词】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头影测量;拔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晓飞 庄龙飞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0年19卷3期 301-30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种植体表面化学活化处理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成年Beagle犬,拔除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第一磨牙3个月后行种植体植入术,在下颌第三前磨牙(P3)和第一磨牙(M1)部位常规制备直径2.8mm、深10mm的孔洞,其冠...
【关键词】 非埋入式愈合;化学活化喷砂酸蚀表面;牙种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静忠 《上海口腔医学》 2009年18卷6期 584-58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拔除第一前磨牙正畸治疗后对第三磨牙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方法:120例安氏I类错耠患者按年龄大小分为2组,分别给予拔牙和非拔牙治疗.测量治疗前后的第二、第三磨牙牙尖连线角度(α角)、阻生状态和深度,Rickett's Xi点到下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