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4
- 7
- 2
- 2
- 42
- 5
- 3
- 2
- 2
- 30
- 11
- 9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爱霞 佘小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9卷4期 60-64页
【摘要】 研究了新型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在萘乙酸(NAA)诱导绿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和NAA都显著诱导插条不定根形成,根数、鲜重和干重都显著高于对照.SNP和NAA复合处理的生根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玲 林菁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24年60卷8期 1310-13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对红毛五加(Eleutherococcus giraldii)不定根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提高红毛五加扦插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以红毛五加当年生扦插条为试材,对生根过程中不定根形态、营养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慧芳 曾炳山 等 《广西植物》 2016年36卷7期 763-7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巨桉优良无性系EG5和GL1组培苗为材料,在生根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005、0.01、0.05、0.10、0.20 mg.L-1的油菜素内酯,研究其对桉树组培苗中不定根的诱导、茎的生长以及茎基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对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华 刘银谦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12期 2506-25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黄瓜和绿豆下胚轴插条为试验材料,研究了H2O2对不定根形成的诱导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与IAA、NO的关系.结果表明,H2O2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最佳浓度是100 μmol/L;H2O2的清除剂--过氧化氢酶(CAT)抑制了IAA诱导的不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洁凝 黄学林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4年20卷1期 59-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SSH法获得了一个与不定根形成相关的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生长素反应因子(ARF)类蛋白具有较大的同源性,因此将它命名为MiARF.用所设计的基因特异引物进行3′RACE扩增获得包含完整读码框架(ORF)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洁凝 黄学林 等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年30卷2期 136-140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在研究芒果子叶横切所形成的远轴面和近轴面的不定根形成时发现,只在近轴面形成不定根.该研究利用抑制性扣除杂交(suppres sive 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方法,以子叶切段远轴切面作为参照样品,近轴切面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玲 管晓春 《生物学通报》 2000年35卷11期 17-19页ISTICCA
【摘要】 高水平的生长素可诱导不定根原基发生,高水平的脱落酸似乎有同样的作用,但效应不如生长素强;赤霉素似乎可增强生长素对不定根原基的诱导作用,却抑制脱落酸的诱导作用;细胞分裂素抑制不定根的发生;且上述激素处理都具时效性;而乙烯似乎与不定根的发生无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丽华 程方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年27卷3期 398-403页
【摘要】 为提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微繁殖效率,对湿地松丛生芽发生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外植体年龄对湿地松带子叶顶芽丛生芽诱导有较大影响.改良GD(Gresshoff an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立格 曲良谱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7期 1141-11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为了解黑果腺肋花楸扦插不定根起源及发育过程,揭示其扦插生根机理.[方法]以'福康源1号'当年生半木质化插穗为研究材料,利用水培扦插技术和石蜡切片法对不定根形成过程中插穗内部组织结构及外部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结果]在水培条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二梅 董遥 等 《植物研究》 2023年43卷4期 582-5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树龄对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古树扦插生根的影响及扦插过程中的生理机制,从树龄分别为5、100、300、700天的侧柏母树上取插穗进行扦插繁殖,以4个不同生根阶段(0 d(S1,扦插前)、35 d(S2,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思宇 肖芳斌 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42卷1期 42-50页
【摘要】 为研究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C2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LcC2DP1在不定根形成过程中的功能,通过RACE法从百脉根中克隆LcC2DP1基因,利用qRT-PCR检测其时空表达模式,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系统在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匡云波 王宗华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1卷3期 408-415页
【摘要】 为探讨激素调节太子参块根形成的机制,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太子参块根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将块根形成初期、块根迅速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分别与不定根形成期进行比较,从3个比较组(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迅速膨大期、不定根形成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运合 马杰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4期 842-8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别用不同成熟时间、不同取材部位、不同品种、不同大小的芒果子叶切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定根的诱导,以探讨影响芒果子叶切段不定根形成能力的原因.结果表明,芒果子叶切段的生根能力随着芒果成熟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花后50和60 d的2.0 cm长子叶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燕 高述民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9年29卷7期 1342-13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胡杨实生苗去根插穗为试材,采用显微技术、气质(GC/MS)联用技术和同工酶分析技术观察和研究了外源3-吲哚丁酸(IBA)对其不定根原基(干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胡杨插穗培养在无IBA的培养基上,36 h时有大核细胞发生,6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家涛 刘传会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2期 769-771页
【摘要】 [目的]建立湖北麦冬叶片的快繁体系.[方法]以湖北麦冬幼嫩叶片为外殖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向其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GA后进行培养,探讨外源激素对其愈伤形成、不定芽分化、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采用MS +0.1 ~2...
【关键词】 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 var.prolifera Y.T.Ma);叶片;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淑颖 张海洋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28期 15545-15547,15563页
【摘要】 [目的]建立有效的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试管苗生根系统,以完善组培体系.[方法]以草珊瑚组培再生芽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不同无机盐和蔗糖浓度对其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先芳 韦小敏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37卷10期 4396-4398页
【摘要】 [目的] 研究BA、NAA对柽柳丛生芽的诱导、增殖和不定根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柽柳嫩枝条切成1.5~2.0 cm的小段,接种于诱导培养基MS+BA 0~6.00 mg/L+NAA 0~0.50 mg/L上诱导不定芽.[结果] BA、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洁 刘晓辉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3期 375-3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何首乌人工繁育和更深一步研究何首乌生根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何首乌嫩枝为材料,进行2号生根粉(ABT2)不同浓度的对比试验,研究水培繁殖及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类(ZRs)、脱落酸(ABA)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洁 曾笑菲 等 《中药材》 2011年34卷6期 841-84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探索不同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滇杠柳扦插繁殖的影响,以及其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生根粉1号(ABT1)和萘乙酸(NAA)处理滇杠柳插穗,检测生根效果及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伦秀 何庭玉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10年46卷9期 895-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蕨藻红素影响大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研究表明:蕨藻红素促进大豆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其最适浓度为0.5 μmol·L-1,最适处理时间为2 d.0.5 μmol·L-1蕨藻红素处理大豆插条后,不定根诱导阶段(0~24 h)的POD、C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祥 陈碧丽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年45卷10期 986-9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生长素、乙烯和一氧化氮(NO)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调节,以及生长素和乙烯信号转导成员在IAA促进不定根形成中的作用的结果表明:拟南芥切条以IAA和硝普钠(NO供体)单独处理7 d后的不定根形成均受到促进,其中以50 μm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琦 龚娜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6期 65-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长梗柳(Salix dunnii)带叶插穗在红光条件培养后的内源激素和不定根发育的响应,采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不定根发生过程,并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梗柳不定根起源于皮层,属于诱生根原基.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梦瑶 张东向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51卷8期 178-181页
【摘要】 以防风的有活力的种子为材料,通过栽种土培苗,比较不同来源外植体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并通过不同激素配比调整,研究愈伤组织分化生根、生芽的适宜条件,进而建立防风组培苗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幼叶为外植体所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分化情况最佳,最佳诱导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原晓露 王敏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3年42卷12期 70-73页CSCD
【摘要】 目的:以刺山柑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进行扦插试验,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其嫩枝扦插不定根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刺山柑茎的解剖结构以及不定根的发生过程.结果:刺山柑茎的解剖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扦插处理20 d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卫萍 吴平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10期 1024-103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分子标记图谱对溶液培养与旱作培养(纸培养)下的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的种子根与最长不定根长、不定根数、总根干重、根冠比等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与遗传分析.4种参数共检测到6个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惠 《云南植物研究》 2001年23卷4期 488-49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将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长约0.5~1 cm的不定根尖(连同原外植体茎段或根段一起,或不连)培养在MS附加6-BA 5 mg/L的培养基上光照培养15 d,可在根尖端分化出大量不定芽.不定根尖培养过程中每隔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静霞 王毅哲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10期 1787-17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以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得到的1个水稻高温敏感侧根缺失突变体k209及其野生型Kasalath为材料,在常温(白天32℃/夜晚22℃)和高温(34℃恒温)培养条件下,对其7d龄幼苗进行表型比较鉴定,并采用亚甲基蓝染色观察侧根原基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瑶 刁瑕 等 《广西植物》 2017年37卷9期 1111-11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方式,该研究以八角莲离体叶片、叶柄在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为对象,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结果表明:八角莲愈伤组织形成的解剖学特征是靠近表皮的薄壁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扈顺 刘果厚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2期 291-2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石蜡制片法对四合木茎插穗不定根的形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探讨四合木生根类型、生根部位、愈伤组织与生根的关系以及不定根的形成过程.结果显示:(1)四合木具有典型的木本植物茎结构,茎皮层内未发现厚壁组织.(2)四合木茎薄壁组织含有丰富的淀粉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容涛 刘洋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11期 2184-21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以欧美杂种山杨插穗基部茎段为实验材料,连续解剖观察插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分析根原基发生部位与扦插生根的关系.结果显示:欧美杂种山杨插穗不定根的发生过程分为4个时期,为根原基诱导期,不定根起始期、表达期和伸长生长期.根原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扈顺 刘果厚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7期 1373-13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高碘酸-锡夫试剂(PAS)-萘酚黄S对染法对四合木扦插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和蛋白质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为进一步揭示四合木不定根发生、发育机理提供解剖学依据.结果表明:(1)扦插后,淀粉粒在茎的木栓层和维管形成层之间的薄壁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幼媚 王鹏良 等 《广西植物》 2013年6期 745-7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油茶岑软3号组培苗为研究材料,对其器官发生过程进行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培养基上,外植体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由器官诱导形成增殖芽,从而有效地保持了其遗传的稳定性。油茶增殖芽不定根由诱导的根原基发生,它起源于形成层薄壁细胞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萍 王斐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12期 2394-23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棉花纤维cDNA中克隆获得乙烯合成基因GhACO3,构建了植物过量表达载体p35S::GhACO3.通过花序侵染法和叶盘法分别转化拟南芥和烟草,利用卡那霉素筛选及分子检测获得转基因阳性拟南芥和烟草植株.结果表明,GhACO3基因已整合到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宁光 高英 等 《植物学报》 2011年46卷3期 324-3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长素类物质在木本植物生根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杨树生根与生长素的关系及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已有大量报道,而生根过程中生长素的组织定位分析则尚未见报道.该文应用免疫化学分析方法对741杨(Populus alba x(P.davidi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天舒 导师:王宝山 山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涝害是世界范围内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自然界中的植物通过形态和生理的变化,如植物茎杆的快速伸长、通气组织的形成以及不定根的生长来向遭受涝害的组织运输氧气,提高植株被浸没器官的存活率,从而抵抗涝害.
盐地碱蓬(藜科)为稀盐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小明 孙长清 等 《广西植物》 2008年28卷6期 816-818,8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ABT-1和NAA对掌叶覆盆子枝条处理扦插生根的影响,旨在为掌叶覆盆子大量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直接枝插无法生根,使用ABT-1和NAA一次浸条处理只能促使愈伤组织形成,只有先后二次浸条处理后才能生根.用AB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华胜 胡正海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5期 861-8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栽培太子参纺锤状块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栽培太子参的块根是由其不定根发育而成.太子参不定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阶段,类似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晋晋 慕小倩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1期 85-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组织化学、荧光显微观察与生物碱提取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成熟的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各营养器官中生物碱的分布及不同生长期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碱主要分布在主根(川乌)次生韧皮部薄壁组织细胞与束间形成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蒙海涛 韩清芳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年44卷3期 498-5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检测水培紫花苜蓿茎段生根过程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离体茎段中,GA3、IAA和ABA含量大幅度下降.愈伤组织形成前期ABA含量达到一个较高值.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形成时期,GA3含量保持较低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梅 方炎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5期 871-8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桤木插穗进行解剖观察,研究茎的次生结构及不定根的起源和发生发育过程,探讨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桤木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至内由周皮、皮层和次生维管组织3部分组成.皮孔有2种类型.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文泊 谢永宏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9期 1478-14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洪水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湿地植物由于所处生境的特殊性,会经常受到周期性或永久性的洪水胁迫.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湿地植物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生存策略,以适应水文条件的大幅度变化.主要的生存策略如下:1)生活史方面,植物可通过改变生长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莹 余小敏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7年31卷5期 726-7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比较研究了不同节位和不同长度狐尾藻断枝的不定根和芽的发生时间及其形成幼苗的频率(本文中的幼苗指最终形成了不定根和芽的断枝).结果表明:在狐尾藻顶芽以下叶已完全展开的茎段部分,不定根和芽的发生时间呈现出随着节位下降而逐渐缩短的趋势,而幼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清民 彭伟秀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4期 719-7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核桃品种'新早丰'试管嫩茎为试材,采用二步生根法诱导生根,对其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核桃试管嫩茎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诱导生根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特别是髓射线正对的形成层部分,属于诱生根原基型;不定根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妙淼 顾传燕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年42卷5期 885-8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比较狐尾藻和黑藻2种沉水植物不同节位和不同长度断枝的不定根和新芽形成时间的结果表明,随着断枝节位的下降或断枝长度的增加,狐尾藻不定根的形成时间分别呈延长和缩短的趋势,其新芽均呈缩短趋势;而黑藻不定根的形成时间均呈缩短趋势,其新芽受节位与长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丽红 曹帮华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年23卷4期 347-3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光叶楮扦插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3种酶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结果表明:IAAO活性在扦插初期逐渐上升,第10 d上升到高峰,之后下降再上升,第30 d达到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前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承浩 姚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4期 732-7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系统研究了广藿香不定根的起源和发育.观察结果表明:广藿香茎中没有先成根原始体,其不定根属于诱生根类型,起源于靠近维管形成层的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中,愈伤组织内无不定根生成.本研究揭示了广藿香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特征,从而为该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太霞 李景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3年23卷7期 1217-12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观察了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cv. Hueichingensis Hsiao. )块根的形态发生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怀地黄的传统栽培方法,即用上一年的块根作母根进行繁殖,分别从母根和不定芽的茎基部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尊安 熊红 《生物技术通报》 2002年3期 3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试管苗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专一基因的表达、内源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酶活性的变化、多胺和钙水平以及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变化与不定根诱导、根原基形成和根发育生长有密切关系.自发性生根和诱导生根系统的植物或组织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江琴 王利琳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0年20卷3期 489-4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的地下器官包括初生根、块根、不定根和根状茎4部分.初生根为四原型,内皮层明显,可见到凯氏带.块根的次生木质部发达,导管周围存在额外形成层.成熟块根中积累丰富的淀粉.不定根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