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26
- 18
- 1
- 399
- 53
- 48
- 24
- 23
- 331
- 183
- 177
- 109
- 10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夏哲远 余爽 等 《中华护理教育》 2025年22卷2期 185-192页CSCD
【摘要】 目的 设计中医临床护理学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设置教学目标,明确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的融合方案,教学实施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设计六大步骤构建中医临床护理学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娜娜 尹戈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4期 7-9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思考-交流-分享(Think-pair-share,TPS)联合启发式临床医学课程(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
【关键词】 中医外科;思考-交流-分享;启发式临床医学课程教学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艺 高杰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30期 97-100页ISTICCA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医学人才培养中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途径之一,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学是现在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挖掘医学教学的课程思政元素过程中,中医教学优势明显.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天祥 周登威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15期 233-236页ISTICCA
【摘要】 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是中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中医药传承事业的关键因素,强化中医临床思维培养逐渐成为中医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命题和难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临床思维研究室在承担相关课题研究及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构建了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姗 邓贤斌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1期 40-43页
【摘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岭南班以"厚基础、强能力、重思维、显特色"为特征.为顺应新时代中医人才培养的需求,达到培养中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岭南班基于中医思维培养进行了经典与临床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实施岭南班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梓塨 邱华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11期 1-4页
【摘要】 当下,临床实践中技术与人文总是"两张皮",医疗纠纷愈演愈烈,不仅阻碍医患和谐关系的构建,还影响着临床医生人格的塑造,上述临床问题长期存在,驱动着"临床人文胜任力"的产生.医学生是医疗队伍未来的主力军,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更是中医院校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婉 刘益群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20期 51-5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线上见习在本科中医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改进方法.方法 采用腾讯会议进行中医护理学的线上见习授课,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线上见习效果及教员授课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上授课老师态度以及线上见习的教学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晏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24期 32-3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混合学习模式对中医临床技能训练教学的影响.方法 将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接受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教育的2018级中医本科学生76名,平均分为实验组(混合教学)与对照组(常规教学),各38名.课程结束后,通过技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桃春 谢波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24期 4-6页
【摘要】 课程思政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理念,其本质是一种将价值观引导贯穿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过程,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型教育模式.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养成高尚医德医风的重要过程,也是落实立德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婷婷 段玉薇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23期 22-24页
【摘要】 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强化护生临床实践过程中医思维教学,注重思政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齐头并进,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大势所趋,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内在需求.探索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护生临床带教模式,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丹枫 田庆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5卷12期 15-18页ISTICCA
【摘要】 中医院校后期临床实习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个人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愈发高标准、严要求,这就使得医疗工作者除了具备过硬的临床诊疗技能之外,也要不断优化服务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朝锋 伍梅芳 《中医药导报》 2023年29卷11期 219-22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的Jeffries模拟教学法对在高职医学生中医院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宁乡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
【关键词】 Jeffries模拟教学法;课程思政;临床实践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萍 陈丽敏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5卷12期 61-65页
【摘要】 中医儿科学是临床实践性很强的中医学课程,为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开设的床边课程之一.以往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理论教学在前,床边操作实践在后,为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临床实践能力,改变既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子龙 赵文景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15卷35期 141-144页
【摘要】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教协同深化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加强中医临床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是培养中医思维的最佳教材与创新能力的不竭源泉.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中要不断提高医生的中医自信,重视中医...
【关键词】 小型私人在线课程;中医临床思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昊 王佳雯 等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7卷10期 825-828页
【摘要】 目的 客观评价在中医肛肠科临床带教中引入医学人文教育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36名参加中医肛肠科临床教学实践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观察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结合以人文理念为核心的培训教学项目,对照组采用肛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竞之 林法财 《中医教育》 2023年42卷5期 43-46页
【摘要】 《灵枢·师传》载:"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中医临床课程的教与学应符合学生特点,顺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现有教学中存在中医药教育西化、中医整体观思维不足等现象,中医专业学生缺乏辨证论治思想、难以形成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婷 沈祥峰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9期 1036-1039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提升《金匮要略》课程教学效果中的应用.[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选择2018级中医学专业2班29人为实验班,开展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萌 姚春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0期 17-20页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医学临床课程呈现"两性一度"的特征,如何从提高中医教师教学基本功出发,建设一门高水平的"金课",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文化底蕴、教学设计、课堂创新、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集体备课与临床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翠贞 王丽华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4卷6期 92-95页
【摘要】 价值引领贯穿中医临床实习教学,是中医药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而提出的教学改革要求.将中医天然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归纳为中医临床实习教学的价值引领目标,提出带教教师是实现价值引领的关键,需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探索价值引领贯穿中医临床实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岚 郭静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19卷11期 185-186页
【摘要】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医学教育体系表现出实践教学模式固化、实践教学基地差异化、师资队伍层次不齐、学生"实习倦怠"等问题.本文以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改革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分阶段教学模式、规范考核体系等3个方面,旨在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莹 杜国利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13卷11期 102-105页
【摘要】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必修课,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演示为主体,学生参与度低,这将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及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对"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剖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超 黄立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35卷4期 36-38页
【摘要】 康复医学作为四大医学之一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其他临床专业开设了《临床康复学》这门课.中医院校在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基础上针对留学生学习特点和语言掌握能力也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多种原因,在开设过程中存在一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楠 徐云生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19卷24期 8-9页
【摘要】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主要课程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3门课程.此文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对中医临床基础课程融合教学的作用进行分别论述,认为融合教学体现了中医经典理论从源到流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一脉相承的特点,对提高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志红 周德生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7卷1期 215-218页
【摘要】 前景理论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Kahneman)与特沃斯基(Tversky)共同提出的行为经济学和风险决策理论,其揭示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机制.中医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传承学习能力、实践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忠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6期 1319-1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教学理论.将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金字塔"来系统描述,其中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分别构成了"经验金字塔"的塔基、塔身和塔尖部分.中医学是门经验医学,其中伤寒、金匮、温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沙 张国民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年16卷15期 2258-22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如何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在中医院校内《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的优化.方法 以互联网为基础,依托名师空间课堂和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资源对《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课内容进行整合,提高《临床分子生物学检...
【关键词】 中医院校;“互联网+”平台;《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学 柴艺汇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9卷10期 121-123,126页
【摘要】 中医四诊实训是联系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中医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切入点.传统的授课多采用说教模式,对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往往达不到预期.为更好优化教学,不断推进实训教学改革,丰富完善中医四诊实训教学方法.文章从培养现状、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东 许洋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18卷3期 29-31页
【摘要】 根据留学生自身特点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国际交流学生74名,其中中医妇科学40名,针灸学34名,分别按照PBL教学法和以授课为中心(lecture-b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飞 杨宇峰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34卷10期 33-36页
【摘要】 当今是知识高速发展的阶段,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提升中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举措,亦是中医药建设发展的首要条件.目的基于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探索建立系统化、层次化、标准化的,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临床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中医临床技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晴晴 刘佳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36卷20期 3333-3335页
【摘要】 目的 探索形成性评价在中医类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考核-反馈-调整"机制应用于中医临床类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将778名中医类专业医学生随机分为形成性评价组和对照组,并应用SPSS16.0和Excel2010对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烨文 孙达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3卷6期 101-104页
【摘要】 目的 提高中医学经典课程《金匮要略》的课堂教学水平.方法 总结和探索5种《金匮要略》课堂教学思路,分别是基于背诵原文的教学讲解法、基于病因病机的教学讲解法、基于理法方药整体性的教学讲解法和基于医案学习的教学讲解法.结果 整合5种《金匮要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大平 张晓刚 等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1卷1期 44-47页ISTIC
【摘要】 探讨以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战略为基础加强中医骨伤科学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以期为中医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也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医疗行业服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实践与改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文均 胡聃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23期 10-1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以中医经典课程探讨的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学习的52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位,研究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6月.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的PBL教学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劲光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3卷5期 59-60页
【摘要】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课程,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内科病症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进行阐述,并运用中医药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学在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中间的过渡阶段,也是中医临床学生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他一方面是对于临床综合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震洲 荣宝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12期 3-4页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各高校相继掀起了一轮在线开放课程的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教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热潮.本文基于目前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滑坡的现象、“回归经典”逐渐成为中医教育界的趋势的潮流.探索以《金匮要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整合中医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达 王宇峰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30期 326页
【摘要】 目的 针对我校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课程中,采用"Workshop"教学法以后,对该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针对本校2016级中医学专业和针灸专业的学生,将60名学生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针灸专业的学生(n=30)采用常规教学法,试验...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Workshop"教学法;实践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在中医学专业学习中,中医诊断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涉及大量复杂、抽象的内容,对学生记忆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在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中,既要关注理论知识,还要抓好实践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中医诊断学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光 罗小军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1457-1461页ISTICCA
【摘要】 本文根据中医临床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就课堂教学提出了创建情景、阐明概念、临床病证现象与规律、审证求因和病机层次与结构、病证诊断与鉴别、治疗与预防、总结与复习测试及思考7个环节,并就每个环节的教学组织、教学要点、教学意义、教学目的和教学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平 卢建华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713-714,718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中医临床技能训练》课程的创建及实践,证实课程设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在修订“十二五”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中医学中有鲜明中医特色的四诊、针灸、推拿、骨伤科等临床基本技能进行整合,将实验内容从各门临床课程中剥离,设置独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法财 张超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卷10期 20-21页
【摘要】 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在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收获“鱼”的同时也获得了“渔”,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弊端,因而要求教师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法财 吴云川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26卷12期 107-108页
【摘要】 中医药学历经几千年发展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临床疗效是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1],而临床实操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实操课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临床实操技能是医学生走向行医路的关键.临床实操课的教学应有别于理论课,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佳 霍则军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6年21卷1期 43-45页ISTIC
【摘要】 目的:过分强调中医客观化和科学性,忽略或无视中医特殊的人文属性,是过去50年里中医临床研究和中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已经妨碍到中医的发展并使许多临床研究举步维艰.反思这一现象,寻找21世纪中医发展方向,应正确看待中医的人文特色,从改革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建平 梁华龙 《江苏中医药》 2005年26卷9期 36-37页ISTICCA
【摘要】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修订学科目录时为中医学新设置并命名的一门二级学科和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三门课程,目前全国各中医院校本学科多数所含三门课程仍互为独立,教材亦各成体系,尚未融成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林 滕佳林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23期 16-18页
【摘要】 课程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系列课程,从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师资队伍培养,重视教材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课程内涵建设,逐步提升了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青山 彭代银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8期 425-426页
【摘要】 近代以来由于中医药分家的教学模式导致"医不识药"现象日趋明显,也给中医药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因素.为弥补中医临床专业学生对中药辨识上的不足,完善中医临床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有必要在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临床类专业开设中药鉴定学课程.本文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敦清 杨振宁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25卷1期 46-48页ISTIC
【摘要】 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脱离,是长期困扰中医教育、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是中医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活动中诸多问题的根本症结之一。中医理论教育不透、现代医学教育不够的“两不足”,是造成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脱离的核心问题,通过“两加强”能有效解决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永志 周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卷23期 12-13页
【摘要】 为顺应医学本科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体现能力本位思想,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在引入PBL教学法的基础上,形成PBL教学团队.历经3年探索,学院从中医学学科特点出发,探索团队建设的意义和理念,结合多元化多途径的师资培训和教学实践,逐步建成了一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昌松 李楠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卷21期 22-24页
【摘要】 从研究生期末考核结果入手,联系经典回归临床的建设模式,对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教学方式多样化、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及经典回归临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仙 黄燕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32卷11期 1736-1738页
【摘要】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改革是目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该文结合该院校实践情况,总结了学院七年制中医学临床课程实施PBL教学实施方案,并建立了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教学质量效果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梦雯 钱义明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9期 73-74,95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绘图法在提升心电图临床实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分别对164名学生进行绘图法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电图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心电图读图即时考试成绩和六月后读图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 0.001,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