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
- 19
- 5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侯如艳 万芳 等 《中华医史杂志》 2019年49卷4期 249-252页MEDLINE
【摘要】 《百年中医传承录》是一部记录13位当代中医药领域影响力卓著的国医大家的音像制品,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项目创作历时10年,全面记录跨世纪名中医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取得的主要成就、百年来经历的中医界大事件以及对这些大事件的分析与见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兴康 《中医药文化》 2011年06卷1期 22-24页
【摘要】 <篇首> 傅维康先生是我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老作者、老朋友,与我社有着长期的交往和合作.我社的前身是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文革"期间合并入"大一统"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成为该社的古籍编辑室,1978年恢复出版社建制,更名"上海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建平 《中华医史杂志》 2011年41卷5期 259-264页MEDLINE
【摘要】 回顾正史中的医家传记以及历史上有关医家传记的专著或专篇,可知医家传记主体部分是传主生平和医学成就,其他部分则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家庭背景、蒙童求学、个性、喜恶、特长、游历、医德、简评、医学外成就等,虽着墨较少,但可使传主形象更为丰满、鲜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伟 浓涛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16期 1357-13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在隋唐时期逐步完成中国化,这时的佛教僧人不少具有高明的医术,如在中医典籍中出现的日济、文梅、谢道人、蔺道人、鉴真等,都是此时医僧的代表.此时的中国与域外的文化交流非常繁盛,在中医典籍中所记载的这些涉医僧人,其行医方式几乎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国 任玉兰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7期 617-6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百年中医史》以近现代中医发展历史进程为序,以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为主题,以重大事件、中医政策、学术成果、医史人物为节点,反映了中医100余年来的历史变化.全书将百年中医发展的历史科学地分为三个时期,提纲挈领,准确反映了各时期中医发展的主要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炎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4期 3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六年前,张志斌教授与我商量要写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医科普丛书,并请我担当此书的主审.很高兴现在这套精美雅致的图书已经放在了我的案头.丛书作者阵营整齐强大,分别是中医药历史文献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浏览翻阅了各位学者亲自动手撰写的著作之后,我感觉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有兵 张建斌 等 《中国针灸》 2012年32卷8期 759-7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澄江针灸学派10余位代表性人物的学术生平、思想与贡献,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该学派的学术源流.结果表明澄江针灸学派立足中医传统理论,接受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影响,关注针灸临床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针灸的启发,是一个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医杂志》 2011年18期 16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张志远,山东省德州市人,生于1920年.山东中医学院教授.曾先后主编《中医各家学说》、《医史人物评传》等医籍4种,参加编写《中医妇科学》等医著5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0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玲 冀来喜 《中国针灸》 2010年30卷4期 337-3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谢锡亮,著名的针灸临床大家,山西省名老中医,承淡安先生的嫡传弟子,澄江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多年来扎根基层,为大众服务,治病方法力求简便廉验,提倡并改进了直接灸法.他教学方法独特,提倡医德的培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多次举办针灸学习班,培养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屹 刘巍 《中国针灸》 2009年29卷5期 412-4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德明是成都市首届名老中医,主任医师,针灸学特殊门派叶氏金针的代表人物,人称"叶金针".他以独特的针刺手法、配穴方法及重视先后天的理论基础,多年耕耘于临床,金针度人,造福病患.先后在两所市级医院成立金针科,建设人才梯队,形成门诊、住院部并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宏岩 蒋宇彤 等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6期 1025-1029页ISTICCA
【摘要】 关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时间,现有的中国医学史教材均定位在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65年,即战国至三国时期,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但整合医学发现,早在公元前2 000多年,即4 000年前的中国上古时代的夏朝,就已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玲君 李良松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5期 764-766页ISTIC
【摘要】 孙思邈是崇佛医嗣代表人物之一,在其医学思想观点中,佛医理论对其医学水平、医风医德等多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其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中,可以看到佛医的影子,通过研究其代表著作,可以看到佛医对中医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到佛医在医生的医德以及临床技能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倩 牛淑平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4期 564-566页ISTICCA
【摘要】 程朱理学对新安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代表人物汪机、孙一奎援引理学原理阐释医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营卫一气说”和“命门动气说”,同时临床治疗承袭理学传统,推崇《周易》天尊阳贵之理,善用温补药物(如人参、黄芪等)扶助阳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智敏 陆丹青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39卷10期 931-933页ISTIC
【摘要】 医经学派以研究《黄帝内经》的校注、分类、专题发挥为主要内容,明代医家李中梓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内经知要》堪称分类研究选择经文最精的一家.我们在研究医经学派重点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过程中认为,李中梓对经文的理解和运用颇有价值,尤其是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玲 李鑫浩 等 《国医论坛》 2019年34卷1期 59-61页
【摘要】 敦煌医学为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疗风虚方原名为产后风虚瘦弱方,法国编号为P·3930,是敦煌医理类著作《头、目产病方书》中的方剂之一,为治疗气血亏虚、风虚在表、阳气不足所设.李应存教授为国内敦煌医学研究著名专家、敦煌医派代表人物,长期从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荣俊 吴中朝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36卷5期 451-453页ISTIC
【摘要】 吴中朝教授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澄江针灸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事中医针灸临床30余年,继承和发扬澄江针灸学派学术思想颇有成就。笔者侍于师侧,历时三年,深得教诲,并有感悟。现将吴教授从风论治偏头痛的学术思想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大林 金保方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34卷3期 248-250页ISTIC
【摘要】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张锡纯一生研究、运用和发展祖国医学的结晶,被称为中医界"第一可法之书",反映了此书注重实际临床的特色.张锡纯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医理和治疗均深有见地.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 孙外主 等 《华西医学》 2012年27卷2期 309-316页ISTICCA
【摘要】 从运气学说的大司天理论,探讨中医各学派创始人物与运气大司天的关系,发现中医各学派学术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与其所处大司天的特性密切相关.大司天的更替变化,可能是中医七大主要学派创始人学术思想形成的主要根源.这一结果显示了运气学说大司天的重要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冬 秦铮然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33卷5期 440-44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张介宾,字景岳,明代著名医家,温补派的代表人物,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景岳通晓易理,深研内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明以前效方之大成,编成<古方八阵>,又结合临床创制新方185首,编成<新方八阵>,以补古方之未逮."方者法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传坚 丁邦晗 等 《新中医》 2010年42卷11期 124-12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中医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养生保健.作为中医学的代表性人物,名老中医们的养生保健经验受到人们的瞩目.发挥当代名老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的模范作用,需要搜集和整理名老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进而形成可以指导公众进行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21卷5期 410-414页ISTICCA
【摘要】 回顾了国内10年来中医英译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从初期的以少量翻译实践为主,发展到后来的实践和理论并重.指出与中医英译理论研究有关的期刊以中医类期刊为主,外语类期刊为辅;设有中医英译研究栏目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为中医英译研究的主要园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彦 蒋一珺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33卷11期 118-119页
【摘要】 近年来,作为中医重要学术流派的扶阳学派日益受到关注,其代表人物及学术观点、组方用药等都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扶阳学派的临证经验也在实践中经历着检验,并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温阳学派也是中医儿科四大学派之一[1],自南宋陈文中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简然 《中国保健营养》 2012年12期 38-41页
【摘要】 始发站: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人物:我关键词:药的一生我和朋友一起参观中药材.展厅里,朋友对每一味药材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认真地观察药材的外观,读简介,不停地拍照,并且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可是我和她完全相反,对这些药材一点感觉都没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佳莉 《中外女性健康(上半月)》 2012年8期 49页
【摘要】 清代名医叶天士,名桂,号秀岩,江苏吴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叶天士幼时随父亲学医,14岁时,父亲去世,使又随父亲的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他勤奋刻苦,聪颖过人,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扬.他是中医学史上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木明 李太泉 《中华养生保健》 2012年10期 6-9页
【摘要】 近代,中医业界崛起"扶阳"一派,擅用温热药附子、干姜等扶阳排寒以疗百病,温守、温通则扶阳而逐阴;温潜、温化则益阳而生阴.扶阳派,原名火神派,起源于清末,昌盛于当代.扶阳派脱胎于伤寒,又吸取了温补派的理论精髓,进而发展为独立的学术流派.尤以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佑求 《求医问药》 2012年8期 43-44页
【摘要】 邓铁涛(1916~)生于广东省开平县的一个名医世家,是我国的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物审评委员会首届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专家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1年02卷7期 177-178页
【摘要】 岭南中医骨伤科学是我国中医骨伤科的一大流派,是岭南中医药学中的一枝奇葩.现代岭南中医骨伤科集大成者--何竹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学家,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一生在广州西关(现荔湾区)行医,活人无数,誉满粤港.本文主要通过探讨何竹林论治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枝青 杨杏林 《中华医史杂志》 2011年41卷5期 268-270页MEDLINE
【摘要】 陆渊雷( 1894-1955)是近代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医科学化”的积极倡导者.日本汉方医对“中医科学化”思想的影响,是近代中国全方位学习日本在医疗领域的体现.陆渊雷在“诸病皆中毒说”、“科学阐述仲景学说”、“药不瞑眩厥疾弗疗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信息界:e医疗》 2011年9期 39-41页
【摘要】 沈崇德是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领军人物,对各领域广泛涉猎成就了他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游刃有余。走近这位中医医院全国十佳CIO,感受到了沈崇德对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的至真至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树林 《中国卫生人才》 2010年12期 60-63页
【摘要】 <篇首> 任继学是现代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作为中医临床家,他曾领军推动中国中医急诊学的发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他请缨抗击SARS,挽危救逆;创新提出肺胀、脑髓消病、虚损性肾衰等几十种新病名及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他潜心研究脑髓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如青 毛梦飞 《中医药文化》 2010年05卷5期 21-26页
【摘要】 谢利恒(1880-1950),是近代中国医学史上一位享有盛名的人物,他生活的年代正值西风东渐,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交争之际,中医学术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谢利恒自觉地肩负起维护和振兴中医的历史使命,他殚精竭虑,奔走呼号,以超人的毅力与智慧,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枝青 毕丽娟 等 《中华医史杂志》 2010年40卷4期 206-209页MEDLINE
【摘要】 恽铁樵与陆渊雷皆为弃文业医者,既广学博识,又长期涉足中医临床与中医教育,二人的医事活动都与近代中医发展密切相关.恽氏年岁稍长,持改进中医论,在近代率先比较系统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学术思想.陆氏稍幼,坚持"中医科学化"的观点,为后期中西医汇通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知晔 《中华医史杂志》 2007年37卷1期 60页MEDLINE
【摘要】 <篇首> "废止中医派"代表人物余云岫,在近代中西医论争中被挫败后曾经一蹶不振.1947年3月,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心境:"十年来闭锁在愁城当中,抑塞无聊,在挣扎生活之外,只有用着经籍来当作娱乐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丽 《医学美学美容(财智)》 2006年12期 50-51页
【摘要】 <篇首> 作为中国国际健康美容行业发展联合会执行会长的任韵龄,可谓一个传奇人物.从中医医生到整形医生,从经理人到联合会执行会长,跟美容相关的很多职业她都从事过,且都做得很出色.然而很多人都猜不到,她曾经还是一名运动健将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方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6年21卷20期 16页
【摘要】 <篇首> 对某一事件、人物提出"审查"、"讯问",多少有些不客气,不厚道.其实,这是科学、客观的态度,医生们就是这样"铁面"工作的.中医有"审证求因",现代医学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学审察、分析,循证医学最新倡导的链式因果辨析,都如同福尔摩斯与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时觉 陈克正 等 《中华医史杂志》 2006年36卷2期 91-95页MEDLINE
【摘要】 维新思潮是近代温州知识群体的思想主流,对医学学术和医事活动的影响非常巨大和深刻;教育是晚清温州知识群体重要的维新实践,利济医院和利济医学堂即是这一维新实践的代表性产物.陈虬为思想家兼医者,徐定超则属官僚而兼医者,陈葆善为正式科班出身的医学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中华养生保健》 2005年1期 7-8页
【摘要】 <篇首> 功法源流六字诀现存文献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永宣 《中华医史杂志》 2004年34卷3期 184-186页MEDLINE
【摘要】 <篇首> 清末沪上名医金德鉴,字保三,号前释老人.下列诸书均著录此人:<清史稿·艺文志>、<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吴县志>、<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中医人物辞典>、<中医人名辞典>、<芥子园画谱>、<海上墨林>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大真 王凤岐 等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 2004年3期 16-17页
【摘要】 <篇首> 陈立夫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政坛中的显赫人物,他生于1899年,终年103岁,可谓是位"世纪老人".他早年从政,晚年专于孔孟之学及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研究,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与研究更为热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海洲 《中华医史杂志》 2004年34卷4期 250-251页MEDLINE
【摘要】 <篇首> <中国医学史研究>,朱建平著,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32开本,38.5万字.书中收载著者医史研究论文54篇,多为近作.内容包括医学通史、文化史、疾病认识史、方剂史、养生史等多方面、多领域.其中也包括医史通论、医史人物、医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仪明 《中华医史杂志》 2001年31卷4期 230-233页MEDLINE
【摘要】 朱熹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除了心性义理之学外,对于自然科学尤其对中医与养生学有较深的造诣,其对古代医典、经方、脉诊及用药之道均有独到的见解.朱熹对古代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方法论方面,有以下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