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99
- 86
- 37
- 815
- 116
- 33
- 16
- 13
- 96
- 73
- 46
- 45
- 4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21卷2期 75-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学术目标是继承挖掘,整理提高.由于学科研究对象的广泛复杂性,决定了本学科外延的广泛复杂性,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多样性.在宽广的研究领域,以继承弘扬中医药学术,培养中医药文献信息复合型人才,揭示中医药学术规律,发展中医药理论,...
【中文期刊】 马晓亮 陈萍 《医学与哲学》 2005年26卷3期 55-56页 ISTICPKU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们呼唤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和价值,期待着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复兴.于是,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倡导人格教育理念,成为医学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医医史文献教育教学的视角,分析素质教育语境下的专业...
【中文期刊】 付鹏 杨东方 等 《中医教育》 2019年38卷5期 47-49,54页
【摘要】 1 学科历史底蕴深厚 ,名家辈出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历史悠久,该学科由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所在学科中医医史文献于1981年、1996年分别被首批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2年被批准为北...
【中文期刊】 渠淑洁 韦兆钧 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9卷1期 124-127页
【摘要】 笔者通过对中医经典理论、中医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梳理,了解和探讨中医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深入研究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掌握两者的异同点,有效发挥中医经典理论与当代中国特色社...
【关键词】 中医经典理论; 中医医史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文期刊】 林怡 戴铭 《中医教育》 2013年32卷2期 17-19页
【摘要】 微格教学法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现代视听技术基础上,借助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去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广泛的教育效益,是提升高校教师业务水平、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有效而经济的途径.在中医医史文献专...
【中文期刊】 李渡华 于丽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09年27卷3期 50-51页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有课程分化、机构整合、学科系统三个方面机遇: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从课程整合到机构整合,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交叉复合发展到中医医史文献课程分化重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多行业、多领域、多...
【中文期刊】 荣红国 巩舒扬 等 《中医药学报》 2025年53卷1期 57-61页 ISTICCA
【摘要】 梳理六味地黄丸在儿科中的历史沿革与现代临床应用.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中华医典、中医典海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六味地黄丸在儿科应用的文献,分析六味地黄丸历史源流、方药组成、功效主治和现代临床应用等.从宋代至清代,用药剂量上,六味地黄丸中...
【中文期刊】 王旭东 郑钦予 等 《中医药文化》 2025年20卷1期 1-12页
【摘要】 针灸作为中医国际化的主力军,历经了秦汉之鼎盛、两宋金元之中兴至民国时期之复兴的曲折历程,尽管历史上屡遭边缘化,生命力却依然顽强.通过梳理针灸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受阻的三大历史因素,即医者认知局限、患者接受度低及官府政策制约,将针灸文献分类概...
【中文期刊】 宋鑫 蒋力生 等 《江西中医药》 2025年56卷1期 12-14,20页 CA
【摘要】 中医香疗是祖国传统医药文化中的一朵璀璨奇葩,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与进程中,留下了诸多宏富而珍贵的中医香疗文献著述.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顺序,对宋代以前各类较为重要的中医香疗文献进行概要性介绍,并梳理总结出宋代以前中医香疗文献历...
【中文期刊】 荣红国 郭馨月 等 《中国药物评价》 2025年42卷1期 16-20页
【摘要】 目的:系统梳理金匮肾气丸中医古籍和现代临床应用文献,为古方今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金匮肾气丸历史沿革、组成、炮制、功效和应用进行考证分析.结果:金匮肾气丸源自《金匮要略》,其味数组成、药物种类历代以来有变化.汉代至元代...
【中文期刊】 杨思雨 森林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20期 3117-3125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明确经典名方甘草泻心汤方剂组成与应用,为其现代临床应用与药物研发提供文献证据支撑及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草泻心汤"为关键词,检索古籍数据库及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对其来源、组成、用法...
【中文期刊】 刘钰婉 李娜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39卷1期 44-48页 ISTIC
【摘要】 当归补血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百首经典名方之一,是补气生血之基础方,也是体现中医甘温除热法的典型方剂.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搜集记载当归补血汤中医古籍,筛选出有效数据 667 条,涉及古籍 189 部.通过对当归补血汤处方来源、组成...
【中文期刊】 俞丹丹 裴静波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9期 1168-1172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析《诸病源候论》之中医腹诊的学术特色.[方法]通过筛选整理《诸病源候论》中有关腹诊条文,结合历代医家研究成果,试从历史溯源、腹诊手法、诊察要点、现代发展四方面,回顾腹诊发展过程,分析腹诊具体手法要领,探析腹诊诊察及鉴别关键,并探究...
【中文期刊】 陈仁寿 薛昊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5卷5期 315-324页
【摘要】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70年来经历了初创期(1954-1958)、成熟期(1959-1977)、发展期(1978-1999)和提升期(2000年至今)4个历史阶段.在一代代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完成了多部具有里程碑意...
【中文期刊】 耿雪 迟文成 等 《河北中医》 2023年45卷10期 1739-1742,1748页 ISTIC
【摘要】 "和法"既是中医的治疗法则,也是"八法"之一.随着历代医家对"和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法"理论逐步丰富,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法指"和其不和者",狭义和法指"和解".肿瘤病机复杂,变化多端,历代医家对于肿瘤的论治治则虽有不同,方药各异...
【中文期刊】 张晗 贺柏翔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9期 1487-1491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医医史文献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方法 利用VOSviewer、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知网、万方数据库所收载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硕博论文的年载量、高校发文量、导师指导模式、研究生教育经历分析、高被引文章、高频关键词、...
【中文期刊】 王利 刘祺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23年37卷1期 113-115页 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男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解决男科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临床学科[1].中医男科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古老体现在自三千年前,便有有关男科疾病的论述散在见于中医各临床学科典籍之中.其...
【中文期刊】 张培红 张明泉 等 《医学与哲学》 2022年43卷23期 70-72页 ISTICPKU
【摘要】 扁鹊,先秦时期著名医学家,中医学开宗明义的大师.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和当代评述,有很多正说,也有很多误解,拨开这些历史迷雾,是正本清源、传承中医学术的需要,也是正确解读中医历史的必然过程.文章通过论证《史记》《列子》《战国策》等史书记载中有关扁...
【中文期刊】 李美辰 李永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15期 183-186页
【摘要】 全系教师抓住院系改革的契机,坚定走文、史、医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科研之路;"十三五"时期,全系论文数、课题数、经费总额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28%、371%、432%;实现了 2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医古文、医史各家学说、中...
【中文期刊】 刘辰昊 刘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38卷11期 803-807页 PKU
【摘要】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与科学的瑰宝,在中华文明的大部分时期,中医药都是中华民族有效应对疫病的保障,在中国悠久的防疫史上,中医药谱写了辉煌的抗疫篇章,护佑了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本文基于医史文献视角归纳总结疫病的概念、分类,梳理先秦至近现代不同历史朝代...
【中文期刊】 余静斐 李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17卷3期 377-379页
【摘要】 本文以2005-2009年,十大中医院校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为统计分析对象,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整理,对论文的内容、方向做了系统的归纳总结.旨在了解各院校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博士论文的研究动向,为未来撰写论文提供...
【中文期刊】 周祖亮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4卷1期 117-121页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是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知识和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研究的复合型、交叉型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史、中医文献、中医文化及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等.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下属各个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建立与发展的...
【中文期刊】 吴承艳 任威铭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4卷3期 247-251页 ISTIC
【摘要】 [目的]系统梳理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方法]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数据统计,通过对中药养生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归纳,阐述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结果]中药养生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源流与发展萌芽于先秦,初成于秦汉...
【中文期刊】 赵健 严季澜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2期 80-82,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治学尤其重视医史文献.通过收集整理任应秋教授著述、论文等文献材料,总结概括任老在中医医史文献学方面的学术成就为:创立中医各家学说,奠定医古文学科基础,提示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及探索中国医...
【中文期刊】 杨奕望 陈丽云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6卷8期 521-5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日记的内容大多真实可靠,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一些名人、医家的日记,经常载录疾病资料、证治过程、医案记录等.日记史料所提供的素材,可以补充医学史实,深化医史人物,甚至破释历史谜团,对于当今中医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中文期刊】 赵健 严季澜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6卷2期 77-80,9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方剂学发展史作为中国医学史中专题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方剂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思路主要是以现存各历史时期的中医文献资料为素材,并运用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就方剂学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探讨.中医医史文献学作为一门独...
【中文期刊】 王旭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4卷2期 73-7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析了国内外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学科内涵的深化、服务对象的延伸、新型技术的运用、成果呈现的形式等进行了论证.对学科发展战略、资源配置、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发展思路.
【中文期刊】 林怡 戴铭 《中国针灸》 2005年25卷7期 505-50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罗兆琚<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阅读罗兆琚的<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并对其分析研究,总结出其中的学术思想.结论:其学术思想价值主要表现为7个方面:推崇针灸医术;发挥针灸外科;阐发病因病机;主张相机应变...
【中文期刊】 刘丽 张丽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7卷20期 179-182页 CA
【摘要】 人才培养是各行各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各企事业研究机构人事工作重点.对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既往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较少.本研究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上海中医文献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
【中文期刊】 傅建萍 傅建英 《中医教育》 2020年39卷3期 82-84,后插1页
【摘要】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研究生古代汉语课程,除了具有一般古代汉语课程共性外,有其自身独特性和要求.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既把握共性又兼顾独特性,将古代汉语的一般规律和医史文献的特殊性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留古代汉语课程的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
【中文期刊】 朱建平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10期 703-705页 ISTIC
【摘要】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钟灵毓秀,华物天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已揭开浙江历史的序幕.自跨湖桥文化开始,后经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春秋时期的"越文化",尤其宋室南迁以降,历元明清,以至近世,浙江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同...
【中文期刊】 赵文坛 陈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2卷8期 616-618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宋以后浙派中医发展历程及学术渊源,并从中分析对浙江儿科流派现状的影响.[方法]运用史料考证、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历史背景、医学流派、医家生平、社会关系、地理环境等方面,总结浙派中医的发展过程.归纳浙江中医儿科流派现状特点,并剖析浙...
【中文期刊】 蔡鸿新 王尊旺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43卷1期 54-58页
【摘要】 民间遗存中医药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良莠不齐,真伪难辨,原生态破坏严重,价格日渐攀升.民间中医药文献具有临床价值、文献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在医学史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代社会的巨大变迁,开展民间遗存中医药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对于保...
【中文期刊】 孙达 陈烨文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4期 45-49页
【摘要】 清代嘉庆中期的学术,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本朝的乾嘉之学进行总结和完善,并在乾嘉后期形成了一个高潮,出现了新一代学坛领袖阮元.在此期间,中医药学仍延续着此前的学术传统,并有了一定发展.同时文史学界开始有学者进一步关注中医药学,出现...
【中文期刊】 徐小滨 史惠媛 等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9年51卷4期 96-101页
【摘要】 基于特色馆藏资源视角下对名老中医史料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开放共享进行研究.从史料调研、史料结构分析、史料实例应用角度,探寻挖掘黑龙江名老中医的史料资源的途径,并将名老中医史料运用到教学、科研及传承等诸方面.
【中文期刊】 朱鹏举 傅海燕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51卷3期 218-220页 ISTIC
【摘要】 近年来,徐延祚撰辑的《铁如意轩医书四种》渐受重视,而与之不相称的是,学者对徐氏其人其书了解甚少,故草成此文,以供学界参考.1 徐延祚其人徐延祚,字龄臣,以字行,奉天锦县(今属辽宁省锦州市)人,学界多已知之.1.1 徐氏生卒年代:关于徐氏生卒...
【中文期刊】 范筱合 焦振廉 《陕西中医》 2016年37卷1期 115-117页 ISTICCA
【摘要】 刘纯为明初医家,父刘叔渊,朱丹溪弟子.刘纯始居淮南,后迁陕西、甘肃,著述丰富,有《玉机微义》《医经小学》《杂病治例》《伤寒治例》等.《杂病治例》为刘纯晚年所著,内容为其父刘叔渊所传朱丹溪诊治杂病经验心得,与今传《丹溪心法》同出一源.与《丹溪...
【中文期刊】 蔡荣林 胡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0卷10期 775-776,777页 ISTIC
【摘要】 [目的]挖掘华佗的针灸临床诊疗经验与特色,促进针灸学术的继承与发展。[方法]广泛搜集古代医籍及史料中有关华佗的记述,对有关华佗的针灸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归纳与提炼,分析总结华佗的针灸临证特点。[结果]有关华佗的针灸临证特点多散见于《三国志》、...
【中文期刊】 焦振廉 《中医药通报》 2016年15卷3期 41-43,49页 ISTIC
【摘要】 沈璠为清代早期上海名医,与叶天士、马元仪、周扬俊、何嗣宗等同时行医,精于医术,勤于临证,善治各类杂症,用药以豁痰清火为多,反对滥用温补,但当补则补,补肾纳气、滋阴降火之法应用亦多。著述多种,除医案外皆不传。
【中文期刊】 王维广 李成卫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512-516页 ISTIC
【摘要】 [目的]明确肝阴肝阳的概念及历史沿革。[方法]通过对宋以前、宋以后和现代三个时期主流阴阳观、肝阴肝阳概念的历史考察,厘清其在各时期、不同思想背景和主流阴阳观下的不同含义。[结果]在经学的影响下,汉唐时期中医理论中没有形成以肝为对象划分阴阳的...
【中文期刊】 乔晋琳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37卷2期 89-90页 ISTIC
【摘要】 评介贵州科技出版社新书《贵州黔南清代中医手抄本注评集萃》,介绍其主要内容,认为本书不仅是苗汉医学交流史上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同时也是中西医学交流史上一份难得的实物资料.
【中文期刊】 宋海坡 任宏丽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49卷7期 499-502页 ISTIC
【摘要】 品牌是一种商品的综合品质的体现,包括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和广告等诸多方面,优质品牌往往有很高的社会认知度,是国家或企业的无形资产.回溯近代历史,清末民初,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社会背景下,中医界人士奋发图强,逐步形成了许多中医...
【中文期刊】 张居适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49卷11期 781-782页 ISTIC
【摘要】 《中医辞典》载:“俞应泰,清代医家,字星阶,浙江绍兴人.本业儒,因妻病被庸医所误,后发愤攻医,精伤科,著有《伤科秘诀》.另著有《内科摘要》、《外科探源》等.”俞氏曾任太平军军医,精内、外科,正骨、上骱、理筋手法更是名闻遐迩.同治2年(186...
【中文期刊】 刘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48卷8期 4-6页 ISTICCSCDCA
【摘要】 因文献之缺失,早期中医学与今本《黄帝内经》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层.认为可以借助方技之学中的房中、神仙等门类所展现的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出土古医籍以及现存的中医文献,设想和复原中医学发展断层中的概貌.
【中文期刊】 杨奕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7期 684-685,743页 ISTIC
【摘要】 藩府刊刻的图书数量众多、品质精良,成为明代刻书的一个显著特色,其中编刻的医学典籍多达50余种。明代各地宗藩,或源于自身羸弱,或忧于孝亲疾患,或避难韬光养晦,或心存济世惠民,时常亲自主持编纂医著,或授命府中良医辑录方药,或资助名医刊刻验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