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8
- 28
- 3
- 15
- 15
- 9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27卷4期 52-52页ISTIC
【摘要】 中医大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衡量中医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医经典对于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因为,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是中医临床思维的基准点:证是中医临床思维的着眼点.把握经典,才能把握中医特质,才能有高水平的临床思维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永宁 柴可夫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2期 122-123页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国内中医类高校在上述问题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中医学研究生临床经典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对今后的中医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有所裨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可夫 钱俊文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年16卷5期 362-363页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中医学专业博士生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忽视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的负面影响,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革中医博士生临床经典教学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晓慧 杨巧芳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9期 35-37页
【摘要】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提高内经选读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筑牢中医学子的理论根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内经选读的考核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单纯理论考查""一卷定结局"模式,严重阻碍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舜宇 楼倩文 等 《中医教育》 2025年44卷2期 117-121页
【摘要】 目的 化解伤寒论教学过程中遭遇的理、法、方、药不完整及特殊病证引发案例匮乏等难题.方法 系统梳理《伤寒论》中需进一步拓展应用并辅以临床医案的条文,初步甄选出10个最具典型性的教学难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涵盖古今名医应用《伤寒论》条文的案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星哲 李峰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21期 10-12页
【摘要】 经典指有永恒意义、堪为后世典范的著作.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与精髓,也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整体观把生命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运动变化过程来认识,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事物.顺应时代需求,提升医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岗位胜任力,融通中医经典与新时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萍 王文杰 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7卷6期 103-106页
【摘要】 [目的]探讨"雨课堂+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金匮要略》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9级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中医学桂派杏林师承班及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共216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以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60人与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亚琳 张秋霞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6期 3335-3338页
【摘要】 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学思想精华的集中呈现和整体学术发展的基石.在教学实践中针对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经典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设了中医经典实践技能实训创新课程,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平台、运用PBL教学、模拟标准患者诊疗等,线上线下多种教学...
【关键词】 中医思维;中医经典实践技能实训;教学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雅丹 刘曦 等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20期 4060-406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在中医经典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先后轮科实习的中医类专业本科生60 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0 名.试验组采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
【关键词】 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中医经典;医学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诏 张萌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15期 40-42页
【摘要】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药学子进入临床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将中医理论具体运用到临床实践的一门主干学科.经研究发现,传统课堂上一味地灌输课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不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经典理论,即使教师重复讲解这些知识,效果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婷 沈祥峰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9期 1036-1039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提升《金匮要略》课程教学效果中的应用.[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选择2018级中医学专业2班29人为实验班,开展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若霞 邹旭峰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1期 61-64页
【摘要】 中医经典是重要的中医学临床基础课程,是中医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有突出作用,也是中医教改的重点.中医经典教育有助于强化中医基础知识,培养中医临床思维,为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分析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课程在中医全科人才培养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琰 邢曼霞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21期 1-2页
【摘要】 中医学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经典课程,其理论根基就在于《黄帝内经》,中医临床基础在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无数中医学子的座右铭为"学经典、做临床".但是,在现代高校中医经典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玲 李季 等 《世界中医药》 2013年8卷3期 345-34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金匮要略>的影像案例资料库,而国内中医院校对案例教学的探讨也多局限在传统的病案教学法.本教研室结合自身特点,整合教学及临床各种资源,初步建立了体现中医经典临床思维的<金匮要略>教学案例影像库,为新时期下中医经典临床教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忠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6期 1319-1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教学理论.将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金字塔"来系统描述,其中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分别构成了"经验金字塔"的塔基、塔身和塔尖部分.中医学是门经验医学,其中伤寒、金匮、温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建平 《中医杂志》 2007年48卷5期 462-4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修订学科目录时为中医学新设置的一门二级学科和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原三门二级学科.1998年广州全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研讨会认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赛美 朱章志 等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12期 2172-2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问题:<伤寒论>作为临床型博士班必修课程,授课对象数量从数名到近百,授课对象的专业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以原著学习为主,以经阐经的高精深研究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的教学对象.对策:革新教育理念-"授人以渔";革新教材-以临床诠释经典,贵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24卷2期 76-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张吉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吉教授从事中医针灸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工作40余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其在学术上倡导要精究经典,博极医源,极为重视经络理论指导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乐源 杨文喆 等 《江苏中医药》 2017年49卷2期 71-73页ISTICCA
【摘要】 中医经典导读课程作为中医学必修课于2008年在本校正式开课,时属国内首创.该课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经典中的内容重新整合,分为总论、辨证、病证、症状、治法、方证六大部分,教学中注意寒温的对立和并立及统一、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及三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庆岩 王诗源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20期 8-10页
【摘要】 《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科的主干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中医经典名方集数千年中医药防病治病经验之大成,是中医药理论结合实践现代化、规范化的最佳素材.文章通过结合中医经典名方、案例式教学法、《中医内科学》自身特点,分析探讨了基于中医经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 尹笑玉 《中医教育》 2019年38卷3期 36-39页
【摘要】 伤寒论课程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基础课程之一,借助于演示教学法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剖析应用Flash动画技术对《伤寒论》中的重点方证条文进行动画短片演示教学的优势,阐明了以形象生动的动画视频方式展现《伤寒论》方证的发病途径及方式、临床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宏澜 曹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38卷7期 136-137页
【摘要】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是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作为一门临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不能有效发挥实践特性,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温病学》乃至其他各临床课程的难题之一.因此,积极探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彩云 《健康必读》 2019年28期 257页
【摘要】 《温病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是理论和临床紧密联系的重要课程.基于《温病学》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开展社群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探究学习的习惯,对提高中医院校中医经典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现代中医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清莲 王缙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22卷1期 103-104页
【摘要】 中医思维是中医认识和诊治疾病的思维过程及其所体现的特征,其产生和形成,源于数千年来历代医家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刻体验与感悟.中医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学体系的建构模式,是中医临床诊疗决策的基础和疗效的保证[1 ],因此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柏林 李姗姗 等 《中医教育》 2018年37卷3期 4-7页
【摘要】 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弘扬中医药文化首先要培养具有传承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长春中医药大学注重传承型中医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出一条传承型中医人才培养的特色教育之路,在坚持中医文化育人,传承大医精神;坚持中医经典的基础地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海燕 周恩超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卷5期 30-33页
【摘要】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更新缓慢的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实用性不强,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未能充分发挥中医学特色优势.本文建议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为坤 高展翔 等 《光明中医》 2018年33卷9期 1356-1357页
【摘要】 成果导向教育(OBE)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育教学的导向,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温病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经典、临床、师承三个层面,将OBE理念引入中医学专业教育,重新定位学校、教师、学生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学校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赛美 徐笋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卷8期 18-19页
【摘要】 本文对《伤寒论》案例实训选修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全面介绍,认为开设“《伤寒论》案例实训”课,强化并延伸《伤寒论》课程学习,同时把探究式学习法运用于经典教学中,在学生的分析讨论思考—老师的点评解答—学生的再思考过程中,有助于培养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增国 张成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06卷5期 424-427页ISTIC
【摘要】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及近代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在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其经验可以为当今的中医学校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在深入挖掘、搜集、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凝炼了近代中医学教育的几个特点:开设西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平 《中医药导报》 2010年16卷1期 92-93页ISTIC
【摘要】 杨进教授认为,中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抓好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医学理论知识;严格训练,练就过硬的中医学临床实践技能;"学经典,多临床",是反复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要求学生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志峰 田旭东 等 《甘肃中医》 2008年21卷z1期 15-17页ISTIC
【摘要】 <篇首> 1 中医存在的问题1.1教学、临床方面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有许许多多的人,学的是今人的理论,用的是古人的验方,根本不会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临床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始终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树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8卷6期 17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它对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立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进一步确立了脉证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峰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23卷2期 88-8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典医著是中经医理法方药的精髓和合理内核,应予以强化,否则中医学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流,无本之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颁布,充分体现了对经典医著的高度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勉之 张大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年10卷4期 3,13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经常提到的术语,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本科教学、西学中以及科研、医疗中.但究其命名的涵义和内容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混淆了著作与疾病、理论与临床的概念.为此,我们提出以下看法,望批评指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卫红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卷1期 20-23页
【摘要】 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对中医医师的培养至关重要,而目前中医学教育中临床思维培养是薄弱环节和难点。对目前在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临床带教中临床思维培养的案例提出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途径和方法,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是培养中医临床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苏苏 卢绪香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23期 29-31页
【摘要】 中医的师承化教育模式是我国中医学经典教育模式,与现代的学院集中化教育模式相比有其独特优势,因此探求师承教育模式真谛,与现代学院化教育模式相结合,如今成为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目前教学现况,认为应该从提高中医学习兴趣、改变中医教学课程顺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振贤 舒静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19期 4-5页
【摘要】 为提高中医学生经典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能力,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出并开展四阶段递进式中医经典临床教学策略,以“学经典,做临床”为教学核心,以中医四大经典为教学基础,将中医经典教学从课堂教学向临床教学延伸,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华峰 冯毅翀 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25卷1期 14-16页
【摘要】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探讨中医临床原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示范体系建设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临床教学和科研教学有机结合,确立教医研三位一体新模式的重要意义,对临床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综合考核制度创新的保证作用进行了阐述,总结出实施经典回归临床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素花 孙美灵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7期 5-6页
【摘要】 《温病学》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特色,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温病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备课艺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注重临证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临床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海燕 于佳宁 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7年40卷4期 298-300页
【摘要】 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方剂学、经典课程以及临床课程的学习.故对中药学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中医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对中药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大多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尚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波 王瑞华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3卷2期 152-15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学科之一,从此学说的诞生就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温病学也是中医学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根据目前温病学教学实际,温病课的教学也亟待改革,但温病学教学改革的实质应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综合性改革,尤其应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虎力 徐平 《中医教育》 2016年35卷2期 39-41,78页
【摘要】 在PBL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能否编写一份好的中医经典课程PBL教案是开展经典课程PBL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结合中医学认知特点,从PBL的教育理念、PBL教案的作用、教案的结构设计、课程的内容选择、教案的编写要素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剑锋 王保华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卷16期 26-28页
【摘要】 根据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的教学规律,开展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伤寒论》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实践,通过选取中医学本科班学生63名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微课结合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结果提示实验组对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明显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力强 张贵锋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0卷7期 19-21页
【摘要】 目的:改革师承教育模式,探索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能力的方法。方法通过设立名中医工作室、建立视频教学系统、配套院校教育改革、竞争机制选拔徒弟、带集体结合集体带、实行分类双向考核等措施,构建基于名中医工作室的师承教育体系,并在中医学专业学生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亭 王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卷20期 15-17页
【摘要】 《内经》 《伤寒论》《金匮要略》 《温病学》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与精髓,对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中医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药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洁白 董昕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年40卷6期 56-58页
【摘要】 背诵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启蒙教育方式,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医教育的重要基础方式,但近年来背诵越来越被现代教育所忽视。中医学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留下了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汤头歌诀》《药性赋》等经典。这些经典有助于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沐含 黄刚 等 《新疆中医药》 2016年34卷4期 61-62页
【摘要】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主要课程.它既具有临床学科属性,又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温病学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中医学的必修课程.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要经常性的思考如何使学生掌握经典、学好经典、运用经典,并使形成性评价科学的融入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乐平 荣宝山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35卷12期 164页
【摘要】 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包括《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与《内经》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而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之渊薮,是中医学子必修的课程,在培养新一代中医药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中医临床基础各课程教学现状由于历史原因,现各中医药院校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卷24期 15-17页
【摘要】 《伤寒论》作为联系理论与临床的中医经典桥梁课程,对中医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近年来《伤寒论》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从理论、临床、科研三方面探讨《伤寒论》教学的发展现状,认识到多维度、立体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使原本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静 郑修文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12卷10期 88-89页
【摘要】 林培政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39年,治学严谨,临证经验丰富,擅治各种脑病,收效显著.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中医学经典理论的博大精深及对临床的重要价值.兹将林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