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8
- 1
- 3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新生 《中草药》 2021年52卷17期 5115-5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传统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复方制剂是传统中医用药治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中药复方制剂立足"整体观",体现了多靶点、多环节、整体调节恢复平衡的治疗理念,在多因素复杂性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媛 詹杰 等 《健康必读》 2022年36期 149-150,152页
【摘要】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融合了天文学、地理学及哲学等多种思想,囊括了针灸学、中医药等,尤其是整体观思想及辨证论治方法在历史长河积淀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但一直以来,对中医文化的研究多趋于宏观化、概念化,这实质上是对中医文化本质的一种背离——它不是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敏 熊正容 等 《特别健康》 2021年23期 227-228页
【摘要】 目的:总结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中医整体护理的经验,评价其效果,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中医整体护理模式指导患者加速康复,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有效的肺功能锻炼,中药雾化吸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卅霁月 《大健康》 2021年8期 14-15页
【摘要】 整体观作为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方式及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备受临床重视,其大致包括人自身为一整体、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以及人与社会为一整体三个主要方面。《黄帝内经》对于不寐的认识为当前辨证论治失眠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同时很好地体现了整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建宇 张丽敏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16期 5669-56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关注细胞动态变化和整体联系的现代科学,通过对特定蛋白质组进行大规模全面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系统的内在机制.这种重视联系、动态和整体的研究思路与中药药性理论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内涵高度相符.因此,在中药药性研究中应用蛋白质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廷国 张慧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11期 3579-35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传统性状一般是指感官获得的宏观性状,如形、色、气、味等,不包括微观性状.在中药"辨状论质"相关研究中发现,中药的微观性状(显微特征)也与其质量相关,且其特征更容易量化和数字化,在中药"辨状论质"的机制探讨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依据遗传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 《中华养生保健》 2017年9期 67页
【摘要】 中国的审美文化,最喜欢对称,诗词文章当中也以对偶为美.这一点也用在了人体的穴位上,前面讲过很多两两相对的穴位.这里的下关也是如此,下相对的是“上”,在我们人体的面部,还有一个上关穴.说到上、下关,肯定很多人会想到云南大理四绝:风花雪月.人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佳 孙银娣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23卷7期 31-33页
【摘要】 "四元平衡"学术思想是孙银娣教授在三十余载临床诊治骨伤科疾病工作中总结提出的,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从"阴阳""气血""筋骨""动静"四个方面判断疾病中人体失衡因素,运用于骨伤科疾病的诊、治、防,临床疗效显著.作为孙银娣教授学术经验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杨 何芷绮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4期 1354-13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临床应用中多以复方的形式给药.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各成分间相互作用,呈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在中药"整体调控"的认知模式下,中药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代谢组学通过研究生物体体内的代谢变化来表征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可欣 李寒 等 《中草药》 2023年54卷5期 1609-16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肠-肝"轴相关疾病是一类基于肝脏和肠道相互作用失衡而引起或加重的疾病.传统中医学基于五脏整体观对"肠-肝"轴相关疾病的认知延伸了自身的肝脾概念,调和肝脾类中药对"肠-肝"轴相关疾病亦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契合中医"肝脾同调,治肝实脾"的独特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霁 李睿旻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9期 4529-45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质量是中医药应用、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因素,是中药发挥临床疗效的保障.长期以来,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的中药,特别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限制了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影响了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质量标志物主要依据中药属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明 伍振峰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2期 2735-2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在保障中药复方制剂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路线、生产装备和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一套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工艺研究模式尤为重要.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的政策、工艺、装备现状,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郑 《中华养生保健》 2015年7期 21-22页
【摘要】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冬病夏治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永照 宋颖 等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 2005年7期 20-22页
【摘要】 <篇首> 按照中医的整体观,人体某些疾病常常是由于某个系统功能出现问题导致的.所以中医讲"治本",就是要改善出现病变的那个系统的功能,使之从根本上治愈疾病.中医认为,生理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是经络不通引起的,所以通过一定手法的按摩,打通经络,就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辅仓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 2005年12期 47页
【摘要】 <篇首> 古人云:医者意也.就是说,治病重在"意会".意会什么呢?意会病因病机,而后再根据这个意会反其道而行之,即可收到意料不到的疗效.这是中医理论的"整体观"也即现代所谓"全息论"的体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