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5
- 4
- 19
- 4
- 2
- 1
- 1
- 41
- 11
- 10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邢玉瑞 《中医杂志》 2024年65卷18期 1849-18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对与象思维有关的形象、意象、应象、具象及其思维方法的辨析,指出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均是以物象、意象为思维工具的思维活动与方法,二者常不加区分地使用,只是从思维目的与成果来看有所不同.从象思维的工具的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象思维与意象思维两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忠 《中医杂志》 2025年66卷2期 109-1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生命和健康的系统性认识必须秉承东方文明的思想精华,融汇现代文明的丰硕成就.在考察源于中国哲学的类象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中医类象的内涵和特征,阐明其生成的认识论意义和生成路径,并在综合分析微观类象、证候类象和网络类象等方面现代研究进展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文 王洋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2期 562-5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诊断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的桥梁,其基本原理是中医诊断理论体系的内在依据.梳理象与象思维基本概念,从象思维视域出发,系统分析中医诊断原理"见微知著""司外揣内""以常衡变"与"因发知受"的基本内涵,并以闻诊中的"声象"为例,具体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安 谷建军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6期 2742-27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药乃至中华传统学术的传习、研究和创新均离不开一个"悟"字,但"悟"以其传统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貌比"神龙",难窥"首尾".站位中华学术与文化视野,结合中医经典知识,考训"悟"的"交""中"二义,并以之为先导,探察"悟"的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茂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4期 1683-16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笔者在拙作《中医证研究的困惑与对策》中曾明确指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可以明显看出传统中医理论被改造和变通的迹象.后续逐步揭示和证实了被改造和变通的诸多问题,找到了中医学继承与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本症结,可谓触目惊心.文章旨在全面揭示以《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荣易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4期 1934-19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的学习和应用讲求"悟性"思维,"医者意也"是中医习惯用语并被普遍接受和应用.但中医为何讲求"悟性"?取象比类思维作为源于《周易》并深刻影响中医理论及临床发展的思维模式,以其以象取象感悟性思维特性、引导式思维特性、互相关联的相似性思维及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晏齐 翟盈盈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8期 4069-40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学是一门以象思维为基础的生命科学,其通过取象比类的基本认知方法观察、分析、类比人体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概括人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体质反映了人体的固有特质和个性特征,贯穿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是人体之"象"的根本及直观体现.借用象思维之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燕 刘蕴葭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4年35卷8期 2010-2012页PKUCSCDCA
【摘要】 文章基于"象思维"在中医理论体系和学术传承中的核心地位,指出象思维培养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规范化"与"个性化""结构化"与"情景化""整体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象思维培养模式,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与教学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奇芳 孙英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32卷12期 219-221页
【摘要】 目的:探讨象思维视角下中医药特色疗法在医院产妇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按照医院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康复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振 赵敏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4期 1727-17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西方哲学以存在论为预设前提,通过对物质结构和功能属性的分解形成了合乎逻辑的概念定义.中国传统认知观念则更注重事物内部蕴含的须臾不可离之"道",据道中之"实"以命其物"名",名非概念认知的产物,而是通过具身体验的方式,在对事物进行意象化处理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星星 王小强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4期 1730-1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人类认知生命现象及规律的过程中,物象人于脑中化为想象、意象与易象,然后落于纸、口、屏等客观载体而形成图画、文字、语言与数字.近年来,中医象思维模式的研究以"象"为基本元素,从图、文、言与数等角度进行解析与研究,亦始终不离"象"的基础,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云浩 王洋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1期 3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西研中"是当前中医科研的主流,构建符合中医内在规律与学术特色的科研体系势在必行.文章基于系统科学视角,总结了目前中医科研发展过程中的五大基本矛盾:自然元整体观与分析还原研究方法的矛盾,形气神一体的生命观与据形为要研究方式的矛盾,虚体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李宏林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3年34卷3期 660-662页PKUCSCDCA
【摘要】 象,首见于《周易·系辞》,《黄帝内经·素问》言"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象思维是以事物表现于外的征象来推演、演绎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的思维方式.中医妇科学将基础理论与女性生理病理相联系,体现在以象为素、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虎平 周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8期 4348-43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象数思维作为中华民族在文明历史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思维和独有的辩证逻辑,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渊源之一,也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方式之一,涵盖并体现了中医学整体、中和、变易、直觉、虚静、顺势、功用等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建勋 孟萍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8期 4622-46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辨证是诊疗活动的关键环节,决定了治疗的成败.分析影响准确辨证的因素是提高准确辨证的前提.其中症有多寡,症有有无,症有真假,症有时空,症有矛盾,症有联系,症与证、病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证有兼杂,证有主次,证有轻重,证有动态性,证受病、体质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安 孟月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9期 4935-49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首先溯源考证了中医药学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取象比类"方法的体系性,得出"取象比类"是内嵌于"天人合一"体系中的思辨方法;进而探究了以"天人"为主客体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差异与通应.基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淬兰 贾春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1期 87-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临床思维是传承和发展中医的核心内容,对于发挥和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目前研究主要聚焦在理论思辩层面,其中思维方式、象思维与误诊的思维因素是主要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思维概念不清,缺乏深化、细化研究,实证研究尚未得到重视等.中医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明 徐红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11期 6234-62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充分发挥象思维作为思维工具在阐释、运用、发展中医过程中的作用,利用中外经典文献分析了中医"象"的诸多性质."象"具有普遍性,而中医"象"具有中医神秘之"象"长期盛行、杂合之"象"相伴而生的特性.中医之"象"在思维上模式化,在行动上习惯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丽辉 刘天颖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2年33卷12期 3034-3035页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实现"真信、真学、真用"中医的目标,我们将象思维运用到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取象比类,是将知识点与自然现象、生活实践进行类比,以大道至简;构建物象,通过记笔记、画简笔画、画流程图、画脉图、模拟临床病象等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峻艳 王杰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1期 172-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着哲学范畴"真""善""美"的统一.其中,"美"与"善"都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自身和实践对象的评价,表现为中医病因病机中的"主客合一"特性;又因其重"象"轻"体"的特征,使得"意象"成为认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月平 苏庆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3期 1580-15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瓜蒌”属于《神农本草经》中品之药,其果实、果皮、果仁、根茎分别以瓜蒌实、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而命名入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文章从法象思维出发,通过分析瓜蒌形、色、气、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形与象,总结瓜蒌之药“象”、辨析其“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彦晖 奚胜艳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3期 1221-12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象”诊察是中医诊查的关键手段,象思维则是贯穿整个辨证论治过程的主要思维模式.“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而知行合一是象思维的基本要求.象思维在中医学中应用广泛,贯穿了中医学诸多方面,无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阴阳、五行、藏象病机,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烨 王海霞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3期 1305-13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理论逻辑之所以抽象、模糊,是因为追求中和.和则万物生长繁衍.中和思想是中医的核心与灵魂.中和的本质是关系的总和,是无法精确计量的.为表达以及达成中和,模糊成为了中医与生俱来的属性,模糊也是疾病的内在性状,中医对从失中和到中和或者相反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珠 詹杰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9期 4334-43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象思维为临床辨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文章以“象”为研究切入点,基于“气本体论”的哲学基础,通过阐述象思维的内涵以解读其本质.继而分析中医象思维如何在识象、类象、辨象、甄象的辨证过程中发挥作用,以彰显其在证候识别、病因病机判别、证的全面把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淑洁 林雪娟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4期 2034-20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中医思维方式与特征的文献整理分析,探讨中医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医五大主干课程的具体体现.方法:检索CNK1、VIP建库以来至2018年12月核心期刊上与中医思维相关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对提炼的名词进行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谦峰 翁慧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8期 3808-38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诊断思维是中医临床思维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必然过程.文章从思维发展过程不当、思维方式方法不当两方面总结导致误诊的思维原因,并从思维的对象、过程、主体3个方面探索促进正确诊断的思维因素.从误诊的角度进行反思总结,将有助于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玉梅 廖华君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3期 1227-1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意象思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内,其影响涉及中华文明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中医学,影响更为深远.古人上禀天时,下理地势,合天法地,调和阴阳,顺应四时,始终秉承“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意象思维领悟天地之奥旨.法天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玉瑞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4期 1663-16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8年中医思维研究呈现出开放、多元的态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中医思维研究需要集多学科知识于一个研究者个体,难度较大,故研究中存在着基本概念不清、逻辑混乱、夸大象思维价值、中医思维方法体系框架欠缺以及临床思维方法研究薄弱等诸多问题.笔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梅 吕翠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3期 1062-10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杂病临床多见且不易辨治,但是中医学在辨治杂病时有其独特优势,具备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当然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包括辨治方法多种多样、误诊误治、理论淡化异化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当回归阴阳五行、营卫等传统辨治理论体系,运用传统中医学思维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笑平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30卷22期 163-165页
【摘要】 目的:分析病-证-效结合中医思想在专科医学管理中的实践价值.方法:研究中纳入的研究样本为2021年5-12月期间医院中医门诊收治的患者,共计12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人院后接受西医学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啸 张琦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5期 2215-22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立足于传统的象思维模式,探讨中医学对“膈”的认识.由对古典医籍的查考可知,古代中医对“膈”的认识并不限于其解剖形态.“膈”在功能特点上有划分阴阳、确定病位、遮蔽浊气、通行气机的作用.在受病特点上有易影响肺、心、胃等脏;易为痰饮、热邪所扰;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燕 熊婕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年33卷10期 4419-44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工智能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原创思维方法,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人工智能思维模式与中医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上存在相似性,思维特点上有注重整体思维、强调开放动态、重视经验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云姣 姜莉云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年33卷7期 2926-29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象数思维作为中医学思维方法的核心,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诸多学说得以形成的思维源点.文章从象数思维的概念及其在中医学中的临床应用重新探讨象数思维对临床指导的重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峻艳 王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年33卷7期 2856-28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象思维指导着中医学五脏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指导着对脑的生理与病理的认识.从解剖直观下的脑结构,到仿象臆测中的脑功能,再到意象思维下的脑特性,司外揣内的象思维方法始终是认识脑之生理特性的重要指导.在对脑的病理认识上,各种不同的脑病在气化视野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玉瑞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年33卷10期 4298-43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模式推理属于中医思维方法的范畴,随着中国古代逻辑、思维方法以及中医思维方法研究的深入,中医推理模式的研究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通过对现代有关中医模式推理研究的系统梳理,从推类及推类逻辑、象思维、模式推理、“类”“象”“模式”的关系4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汉宜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31卷12期 4899-4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理论的精髓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是《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共同源头.“取象比类”最初源于古老的《易经》《黄帝内经》,是《易经》在医学领域中实际运用的典范.通过分析“取象比类”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内在的科学内涵,简述其在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中国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31卷4期 1323-1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它可以细分为间接象模型思维和直接象模型思维两种类型.间接象模型思维具有玄思和机械的特征,直接象模型思维具有追求客观性的特征.与间接象模型思维相比,直接象模型思维更能够反映人体生理病理的实际状况.通过发展直接象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刚 孙国娟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12期 4242-4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原创思维是以"气""形""神""象""数"概念为核心,形成了"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整体思维范式,内涵着对人体及其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命信息的解读,包括"气为一元"视域下人体整体动态性存在、形神一体的自组织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胡秀苇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29卷23期 426-427页
【摘要】 目的:探讨象思维模式在中医老年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方法:医院老年科从2019年开始构建基于象思维模式的临床教学管理模式,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有参与培训的医师共12名.统计实施前后参与培训医师的相关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娇萍 袁昌劲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8年29卷11期 2723-2725页PKUCSCDCA
【摘要】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转移起关键作用,改善肿瘤微环境正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中医理论起源于”象思维”,”象思维”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象思维的思维步骤:观物取象→取象比类?建立(运用)象模型→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艳 姚魁武 等 《中医药导报》 2019年25卷9期 15-18页ISTIC
【摘要】 通过探讨中医的古代哲学内涵,认为中医蕴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古代“象思维”奠定了其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则促进了整体观和平衡观的形成;“以人为本”强调医者的医德修养,以“治人”为核心理念,秉承“顺应自然”和“治未病”的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浩 郭太品 《中医药导报》 2019年25卷24期 133-134,141页ISTIC
【摘要】 以风池穴为例探讨基于中医传统文化推导式讲解穴位主治功效,从象思维对中医“风”认识推导、象思维“投射”推导、象思维鉴别延伸推导、文化延伸推导4个角度出发,综合应用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文化和中国文化知识元素,以象思维为核心进行推导演绎教学,使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娇萍 袁昌劲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11期 1497-1498,1535页ISTICCSCDCA
【摘要】 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性思维,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深受王永炎院士的启发,并结合自身对象思维的理解,将象思维的内涵概括为象思维是在获取自然界万物之物象和意象的基础上,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事物进行归类,然后建立或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朝丹 何世民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0卷3期 4-8页ISTICCSCDCA
【摘要】 意象思维作为中医学极具代表性的思维方式之一,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通过分析先秦至两汉的古代文献,结合具体时代的文化背景,对意象思维进行整理、发掘,厘清其脉络,揭示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意象思维对中医理、法、方、药的渗透与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阳舸 李兆健 《中医药文化》 2016年11卷2期 33-35页
【摘要】 中国传统医学身心兼治,融合儒、道、释三家“调心”之说形成中医学所倚重的内观实证方法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由于种种原因,内观逐渐淡出了中医舞台,重新拾起这一重要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维波 《中医学报》 2025年40卷5期 905-910页ISTICCA
【摘要】 "象"是《黄帝内经》的重要概念,代表事物的表象,事物按照物质属性的分类称为物类,按照象的分类称为象类.阴阳和五行是对"象"的两种分类方法和象类符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阐述阴阳和五行分类的中医象思维专篇."象"是一种主观的感知和判断,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衣凯 徐樱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4年35卷3期 747-750页PKUCSCDCA
【摘要】 象思维(Xiang thinking)是中医诊断学重要的理论内涵.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脉诊所依据的脉象从直观感受之象到与人体生理病理相关意象的过程与象思维中的象的流动与转化息息相关,因此,象思维应作为现代脉诊仪的理论基石.基于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朝丹 导师:李其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博士) 2016年
【摘要】
研究目的:梳理传统文化背景下意象思维的发展脉络,明晰意象思维概念的内涵,从发生学角度揭示意象思维对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渗透及影响,并对其作出客观评价。
研究内容:论文从有关“意”、“象”、“意象”的词义释义入手,对意象思维概念、意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鲁杰 导师: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博士) 2011年
【摘要】 中医意象思维在古代得到特别的发展而早熟,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西方人重抽象思维方式差异显著,而意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取象比类方式也与西方的实证研究方法形成反差。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一方面它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去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