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0
- 2
- 77
- 12
- 5
- 4
- 2
- 8
- 7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金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4期 579-5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我国传统学术和中医学理论发展变化过程的比较,将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分为方技时期、临床积累期、系统整理期、医理形成期、医学实学期、西医影响期等六个时期.揭示了传统学术在理论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医学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于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伟锋 邱保国 《吉林中医药》 2005年25卷7期 1-3页ISTIC
【摘要】 邱保国研究员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观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即平衡阴阳的整体文化观、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观、人与社会统一的养神文化观、动静相宜的衡动文化观、后天培养的文化观、性命之根护保文化观.其精髓对养生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文化养生均具有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东 郑钦予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5期 551-556页ISTIC
【摘要】 中医学术体系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由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医的价值观、方法论等哲学方面的影响力、约束力、权威性、指导性正逐渐减弱,部分学科分支甚至完全被现代科学思想所取代.这一现象的成因复杂且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颖 穆泓吉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3期 70-73页ISTIC
【摘要】 "生生之道"是中医生命伦理思想的原点与逻辑.孙思邈作为中医学历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其学术思想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生生"精神为旨归.文章从"生生之道"的视角,梳理与发掘孙思邈学术思想的生命伦理内涵.孙思邈在认识生命、治疗生命的理论与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诗恒 童元元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0期 1428-143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法评价中国传统功法(CTE)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炽 周莎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10期 2526-2531页ISTICCA
【摘要】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深刻影响着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思维方式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医学以"和"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国医大师禤国维从"和"文化出发,结合皮肤病临证经验,将"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娜 李几昊 等 《中医药文化》 2024年19卷2期 178-185页
【摘要】 《南药神效》是一部现存于越南的汉文古医籍,在越南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南药神效》的"瘟疫篇"提供了一份真实反映古代越南防治瘟疫思路的医学史料,其防治瘟疫重视"扶正驱邪",强调人体"正气"的重要作用,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晶晶 周亚东 等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9卷3期 65-68页
【摘要】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外语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应基于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入探索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素材中的思政内容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特色为依托"的原则,将国家战略政策、中国传统文化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智婷 陈艳焦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56卷6期 3-6页ISTICCSCDCA
【摘要】 针灸医学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任务.临床研究模式从回顾性研究向前瞻性研究转变,实验研究模式从验证性研究向探索性研究转变,是实现针灸医学由经验医学向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心怡 李步双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14卷12期 1-3页
【摘要】 "整体观"作为中医学说的核心之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贯穿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始终.《黄帝内经》作为我国中医学说的奠基之作,早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形神的协调统一性,应该从躯体和精神两方面来认识养生,把握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凯 李廷荃 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3卷14期 40-43页
【摘要】 传统医学对于人类健康有着其独特的认知和表达形式,其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成为数千年来影响中医师们的重要学术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导引术产生的理论基础.汉代名医华佗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开创五禽戏养生体操,直至今日,五禽戏仍在民间广泛流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静 《中医药文化》 2022年17卷5期 451-456页
【摘要】 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对于中医药的发展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由于西方固守单一的科学范式,对中医药的认知仍处于是否科学这一初级阶段.从博物学的视角来看,中医药学具有很深的博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伟 张兴博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20期 75-76,81页ISTICPKU
【摘要】 近年来,中国学术话语里“象思维”逐渐受到关注,倡导者强调“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中主导思维方式之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概括,与概念思维方式有本质不同,并大胆地概括,中国先贤经典主要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创造出来的.中国传统思维表现为以“象”为核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10期 1365-1368页ISTICPKU
【摘要】 2019年5月10—13日,"第十三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就生命伦理的公共政策蕴涵、机器人护理对生命伦理学的挑战、儒家家庭与古希腊家庭的比较、儒家视角下的人类尊严、"进化论、理性、道德与社会发展"、人类基因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照国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年6卷4期 433-43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1 一条消息新世纪给中医翻译带来的新气象,正如浩荡春风,不意间"又绿江南岸".在这处处郁郁葱葱、春意盎然的时节里,在中医翻译这个百草园中,一株奇异的仙葩若喷薄的红日,正在迎风怒放.这株仙葩,便是即将于2008年8月1日成立的中医翻译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喘月 汪腊萍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6年4卷5期 544-54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3月份以来,应邀参加了一些有关中医对外翻译及中医术语英语翻译规范化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听取了各方关于中医术语英语翻译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受益可谓颇丰,然而困惑却也甚隆.因为每个人对翻译的体会和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总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研中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汉钧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年3卷3期 169-17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面对现代医学的挑战,如何发展中医外科学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几千年来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中医药遗产,是我们今天发展中医药、拓展中医药的"源头活水".秉承传统、开拓创新是中医外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在重视历代文献发掘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先继承好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其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年3卷6期 486-48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1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学习经典,必须搞清楚其本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在学术研究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这就是说,学习必须忠于原意,而应用发挥可根据每个人的理解进行.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学习研究也可以遵循上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方 《中国护理管理》 2018年18卷3期 330-3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安宁疗护与舒缓医疗的长足发展,使得生物、心理、社会病理之外的灵性维度浮现在临床学术研究的视野之中.先有核心概念灵性的确立,才派生出灵性觉知(体验)、灵性空间、灵性干预(照顾、关怀),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实践环路.由于灵性观念受地域、历史、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超一 闫伊琳 等 《中医杂志》 2025年66卷11期 1186-118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药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能够弥补院校教育的不足,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教育教学的生动实践,更是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多元之路.提出中医药师承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即充分发挥指导老师和学术继承人主观能动性,创新名医名师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玉瑞 《中医杂志》 2025年66卷3期 217-221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分析既往有关中医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现代科学理论创新发展的规律,反思中医理论的发展,认为其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是科学与哲学、理性与神秘紧密交织,加之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哲学、自然科学包括医学的快速发展,导致支撑中医学术发展的中国传统哲学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 李峥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5年50卷11期 1359-1361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护理理论是对护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规律性认识,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护理现象[1].人、环境、健康和护理是护理学的4个基本概念,也是护理理论构建的基础,对于护理学4个基本概念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护理理论内涵的挖掘.长期以来,中国应用的护理理论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世界中医药》 2015年4期 541-541页ISTICPKUCA
【摘要】 为促进各民族传统医学相互之间及与现代医学的比较、继承、发展与融合,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医学文化,发扬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整合在诊治疾病方面的优势,扩大中国传统医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传统医学融入现代医学,由复旦大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世界中医药》 2015年10期 1471-1471页ISTICPKUCA
【摘要】 为促进各民族传统医学相互之间及与现代医学的比较、继承、发展与融合,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医学文化,发扬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整合在诊治疾病方面的优势,扩大中国传统医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传统医学融入现代医学,由复旦大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楚华 袁德培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10期 2282-22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土家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元学说”是土家族医学的指导思想,但尚无文献对其由来进行系统阐述。本课题组根据数十年对土家医学的研究,认为“三元学说”可能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其形成与道教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及土家医对人体生理病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逸品 张志斌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11期 725-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象”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的原创思维方式.通过从发生学、学术内涵等方面对心象理论的诠释,总结认为“心象”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心学”.“心象”可以定义为存在呈现于“心”的显现形式,包括“意象”神象”“情象”“梦象”“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太 彭恩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年14卷6期 2260-22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血脉中,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但是,它在当代仍然面临着如下尴尬的现实境遇: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力主扶持与具体落实相分离;在主体部门层面上,高度重视与实际成效相分裂;在学术研究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菊峰 郭艳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29卷3期 38-39,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中医食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食物或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进行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该学科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药理学的原始资料",它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逸明 姜连堃 等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13期 13-15页ISTICPKU
【摘要】 近百年来出现多次中医废存之争,虽然开始时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医是否"科学"的问题上,但实际已远远超出学术论争的"求真"范围,波及至整个文化界并最终演变成一场社会大讨论和社会运动.纵观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中医的命运几乎总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郎栋 严金海 等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17期 70-72页ISTICPKU
【摘要】 中医步入近代以后,呈现日益衰微的发展过程.在西方近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中医在理论和实际效果方面开始受到质疑;太医院消亡和北洋政府卫生司成立后发生的漏列中医案标志着中医被边缘化;民国政府提出废止中医案,中医界进行了抗争并取得了胜利,但却在事实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文录 《世界中医药》 2010年5卷1期 7-9页ISTICPKUCA
【摘要】 郑钦安先生精研<伤寒论>一书,悟出张仲景六经气化学说的精髓,就在于三阴三阳阴阳合一之道,其重点就在于扶阳气与存津液之两端,对六经辨证的真实内涵,感悟出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合一之理,并由此认为六辨复杂的证候群,均是由于标本中气从化之变化的结果,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29卷5期 389-3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西方现代医学大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医学面临许多障碍.(1) 针灸穴位特异性证明;(2) 针灸手法特异效果的证明;(3) 安慰剂疗效在中医疗法中的作用;(4) 中医学辨证施治的优越性的临床证明;(5) 中药质量控制和剂型的现代化;(6)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黎敬波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中国文化有很多优秀的元素,其中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佛家等的思想,《内经》很好地汲取并融汇了这些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内经》医学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融汇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因此,它不是机械唯物论的医学思想,也不是形而上学的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梅浠 张冰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5期 954-9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神农本草经>和<药物学>(De Materia Medica)作为公元1世纪前中国和欧洲药学专著的代表,分别体现了两地药学发源与初创时期的最高成就,也为各自药学理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文从药性、药物有毒无毒、药物制剂、药物配伍、药物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宇 李岩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4期 796-7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松峰说疫》为著名清代医家刘奎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继承了《温疫论》的大部分学术思想,同时又加以发挥和补充,首创了三疫说、"避瘟方"同时还对治疗疫病的药物加以补充和修正,在治疗瘟疫症方面独树一帜.深入的研究其中的治法及其方药,可以为发挥中国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介甫 《生理科学进展》 2007年38卷1期 9-1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编者按 陈介甫教授是我国一位著名的药理学家,他致力于中国传统药物的药理研究,取得多项成果.陈教授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研究方法及效用有独到见解,他集科学研究、教学、行政管理于一身,将自身的心得与体会娓娓道来,给人以很多思考与启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健玲 《医学与社会》 2006年19卷1期 23-24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的一个新的理论,其本质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在尊重病人的前提下,制定护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使病人在得到治疗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关怀;同时护士自身的修养得到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这些理念与儒家的人学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茅晓 《中医杂志》 2005年46卷6期 409-4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是由历史沿传而来的伴随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一种基本方法,以思辨和逻辑等方法运用为特征,梳理并论证中医理论体系的衍进历程和当今学术传承主要依托的传统研究方法.在现代科技尚难整体介入之时,中医传统研究方法的深度拓展和广泛应用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晓辉 沈泽培 等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8期 1526-15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骨关节的化脓性感染称化脓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最常发生于髋、膝关节,其次为肩、肘、踝关节.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1].其治疗困难,致残率高,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属难治之症[2].目前西医治疗以关节穿刺引流,切开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仙芳 魏睦森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2期 306,3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要旨--求衡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也是与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用现代语言和科学术语探述"求衡"的精义,是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与引入科学实验手段是同等重要的,应研究讨论机体在生理状态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家玮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26卷1期 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医学,在其发生、发展与演化的进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启迪,因之而产生的独特辨治体系与宏观思维方法,使中医学本身蕴育了强大的生命力,虽历经数千年而经久不衰.命门学说,作为中医学基础理论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匡调元 《中医药学刊》 2002年20卷5期 554-557,563,567,5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2001年8月,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上,我摘要地宣读了《论中国传统医学之特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刚 《中国医药学报》 2001年16卷2期 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读张其成同志大作《再论中医特色不能丢》(见《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第3期,以下简称“张文”),又找来王强先生的有关文章对照,不能不为二位的执着精神所感动,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二位所持观点有许多可以统一之处.例如双方都强调保持中医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田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年21卷4期 252-2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改革开放,迎接新世纪到来,我们西学中的责任是在医学领域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新路,团结一致,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思想上必须认识我国医学所必经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中国医药学要在世界上作出贡献,就必须走我国医学科学自己发展的道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方春阳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药文献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朱丹溪(震亨)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十分深远,这与其弟子中贤俊辈出,广为传播丹溪之学术思想密切相关.因此笔者于20年前撰有<朱丹溪弟子考略>一文,发表在<中华医史杂志>1984年第4期上.后来刘时觉先生又撰<朱丹溪弟子续考>,加以补充,发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岩波 方芳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35卷5期 73-77页ISTIC
【摘要】 针灸在日本的发展有1 50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汉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时间之长,影响地域之广,堪称世界医学奇迹.日本针灸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经历了从传入到模仿、学习,从日本化转型、改革与创新到近现代走上科学研究道路,形成独具日本特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龙飞 《江苏中医药》 2019年51卷8期 14-17页ISTICCA
【摘要】 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总结了历代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在疾病病因、病邪传变途径与治疗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吴氏对温疫的认识又没有完全脱离中国传统认知思维路径,这使得他提出的有关瘟疫的认识多具有双重意义.他的身上交织着传统与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沿任 欧金龙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9年29卷4期 355-356页ISTICCA
【摘要】 池晓玲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6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师从中国著名的中医大家提卓云、樊正伦、王文远、张瑞祥等先生,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擅长多维立体系列疗法治疗肝病. 池晓玲教授临床诊治近40年,具有丰富的中医理论造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卓士雄 孙振全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3卷4期 509-51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西关正骨学术流派系列正时中医与推拿疗法在96例中度膝骨关节炎中的远期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92例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符合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膝骨关节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中药》 2018年20卷9期 封2页ISTICCSCDCA
【摘要】 2018年9月4-5日,中国药学会临床中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18个学术组织共同主办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大会暨CHINA-CIOMS药源性损害评价与风险防控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