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6
- 3
- 20
- 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约 周志澄 等 《古生物学报》 2006年45卷2期 243-2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贵州台江凯里组中丰富的、分异度较高的、以原地埋藏为特征的遗迹化石的研究,探讨凯里组遗迹化石群落的沉积环境和埋藏环境.凯里组遗迹化石群落以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停息迹、爬行迹和游泳迹占优势,浅层内生爬行觅食潜穴和系统觅食潜穴占有一定的地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衍豪 朱兆玲 《古生物学报》 2001年40卷3期 279-2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内记述了山东长清张夏徐庄阶三叶虫,计有13属16种,其中1新亚属及5新种;划分为4个三叶虫化石带(自上而下):Bailiella-Lioparia带、Poriagraulos nanum带、Sunaspis laevis带和Hsuchu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金良 李越 《古生物学报》 1999年38卷4期 407-4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详细记述安徽淮南老鹰山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及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提出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台区划分下、中寒武统界线新定义:即三叶虫Pagetia (Sinopagetia)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寒武世的开始;描述5科22属(亚属)34种及未定种,包括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小伟 导师:齐永安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豫西登封地区中寒武统剖面出露连续且完整,鲕粒石灰岩岩性及特征丰富,是研究鲕粒及鲕粒滩相沉积的良好剖面。面对如此繁杂的鲕粒类型及鲕粒石灰岩,笔者也深感“以鲕定滩”的规律并不可行,有必要对该区鲕粒石灰岩沉积环境进行辨别。
根据鲕粒石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代明月 导师:齐永安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豫西登封、渑池地区中寒武统馒头组二段出露完整,主要由厚层紫红色、褐黄色页岩夹叠层石灰岩、核形石灰岩和鲕粒灰岩组成,其下部灰岩中保存了大量核形石。本文应用“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对核形石的宏观形态特征、微观纹层特征、微生物化石组成及其钙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平丽 赵元龙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5年22卷2期 196-201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下寒武统澄江生物群、中寒武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及下寒武统牛蹄塘生物群均产有Crumillospongia biporosa,由于产C.biporosa的牛蹄塘生物群下部层位低于澄江生物群,贵州遵义松林可能是C.biporosa的最低层位及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兴莲 赵元龙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3年20卷3期 286-295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本文描述了贵州遵义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生物群和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中保存完整的斗篷海绵科(Choiidae)中斗篷海绵(Choia)和小斗篷海绵(Choiaella)化石标本,共计2属2种2未定种:Choia zunyiensis sp.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 1999年38卷1期 102-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Marocella hainanensis sp. nov.发现于海南岛崖县大茅群,是我国中寒武世地层中首次发现.伴生的Xystriduridae科的三叶虫许多属种是组成中国、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中寒武世早期动物群的重要成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妲 导师:齐永安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 2011年
【摘要】 本文通过对豫西地区中寒武统鲕粒灰岩的显微观察,从中识别出了7种主要鲕粒类型,包括同心-放射鲕、放射鲕、同心鲕、放射-同心鲕、白云石化鲕、晶体鲕及微晶鲕,其中同心-放射鲕在所有鲕粒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是本地区最主要的鲕粒类型,形成于高低能交替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仁厚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0年27卷3期 263-273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辽河断陷东部凸起北部一直缺乏完整的早古生代钻探资料,制约了对该区地层、储层、构造以及烃源岩发育等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乐古2井的钻探首次在中、新生代地层之下完整揭露了晚古生代及其下伏的早古生代大套厚层质纯的碳酸盐岩,并在井底钻遇新元古界.其中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路 彭进 等 《古生物学报》 2009年48卷1期 56-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是凯里生物群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吐卓虫属(Tuzoia)最为常见,化石标本达200多件.吐卓虫常见于全球早、中寒武世地层,地理分布广泛,在地层对比和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数理统计和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检测1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户琴 舒德干 《古生物学报》 2008年47卷3期 352-3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在云南昆明附近的海口镇和大板桥地区发现大量的节肢动物卵形川滇虫化石,这些化石隶属于澄江生物群,其所处的地层是下寒武统玉案山组.卵形川滇虫化石的不断发掘使得对该属种化石的研究和认识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得新的进展.文章基于相当数量化石的信息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瑞东 尹磊明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年18卷1期 55-69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通过对台江八郎和丹寨平寨两条剖面凯里组中疑源类化石的分析、研究,台江剖面产疑源类化石有17属35种(12未定种),其中以Leiosphaeridia,Synsphaeridium,Cymatiosphaera,Pterospermella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熙平 郝维城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年18卷3期 219-228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根据王参1井和界3井所产的牙形石动物群的分析,讨论了辽河断陷东部存在晚寒武世长山组;早奥陶世下马家沟组和冶里组的地层,与国内外有关的地区进行了对比.同时,以实例说明了仅仅根据岩性和电性划分出的晚寒武世凤山组、崮山组.中寒武世张夏组以及早奥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妲 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2012年
【摘要】 豫西渑池地区下中寒武统包含了大量的保存完整的遗迹化石,广泛分布在多种不同的沉积环境中,从潮坪暴露环境到潮间及潮下高能带均有发育.在该地区下中寒武统共发现遗迹化石6个遗迹属,3个遗迹种,5个未定种,分别是Beaconites ichno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尹磊明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 2009年
【摘要】 <正>在对贵州东部台江八郎、丹寨平寨剖面下-中寒武统凯里组疑源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近我们对贵州东部川硐尖山剖面下-中寒武统凯里组进行了系统样品的疑源类化石研究,与此同时,为深入和细化研究出露于八郎的乌溜-曾家崖凯里组典型剖面的疑源类化石,...
【关键词】 疑源类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才伐 导师:董熙平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该文系统研究了发现于湘西、辽东地区中、上寒武统的开腔骨类、具表面装饰的管状化石、似软舌螺类以及软舌螺类等疑难小壳化石类群.同时,记述了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几类寒武纪小壳化石新材料.论文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记述了湘西、辽东中、上寒武统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进林 1984年
【摘要】 一、前言本文描述了山西省河津县西硙口中寒武统 Damesella 带三叶虫动物群,共计8个属, 11个种;其中有5个新属和7个新种.本文所描述的 Damesella 带三叶虫化石,笔者之一(王绍鑫)于1975年7月,在河津西硙口村正北2公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