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
- 3
- 2
- 26
- 9
- 5
- 4
- 3
- 18
- 6
- 6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段红莉 张中平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8年25卷3期 225-226页ISTICCA
【摘要】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7岁.以"左侧肢体麻木、乏力5 d,加重伴头晕头痛3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呈持续性,3 d前左手腕关节以下无力逐渐加重,最终腕关节以下完全瘫痪,不能活动,伴全身乏力,头晕、头痛,为右侧颞枕部...
【关键词】 脑梗塞;桡神经损伤;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韬 靳力 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42卷10期 1199-1202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63例健康对照者一般资料,记录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和NLR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被检者资料比较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巍 韩志君 等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4年34卷5期 509-5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缺血性脑梗塞(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60例AIS病患者和61例健康个体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冬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30卷5期 618-619,63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设为研究组,其中轻度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41例;另选同...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脑梗塞,急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晓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年27期 96-96,9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治疗出血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2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在常规中性治疗的同时加用舒血宁治疗)和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中性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献良 《医学信息》 2015年16期 164-164页
【摘要】 目的:对出血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究其病发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病发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将60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玲 孙祖良 等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24卷9期 988-98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重度急性脑卒中患者20例(实验组),分别监测发病后12h、24h、48h、72h及7d的血浆中NE含量,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 实验组在7d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玲 黄小辉 《医药前沿》 2012年32期 310-311页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传统的中性治疗和活血化瘀药物疏血通治疗出血性脑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分析2009年至2012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病历,将病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中性治疗,治疗组在给予积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属铭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30卷2期 111页
【摘要】 <篇首> 中性脑梗塞,是指在一次中风发作期间,脑部不同部位同时或相继出现出血或缺血的两种不同病理性质的病灶[1],其为一种新型的脑血管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的一小特殊类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本文对51例中性脑梗塞做一初步分析,以探索其CT与临床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1996年04卷6期 332-335页ISTIC
【摘要】 脑梗塞的病理过程中有免疫应答的参与,梗塞区内微环境的改变可引起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变化,即早期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晚期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及活化。这些细胞以细胞因子为中心,形成网络,影响着脑梗塞的发展和预后。文章综述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继波 王文敏 《中国医疗前沿》 2011年06卷2期 56-56,80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ACA、ANCA与CRP、头MRI病灶大小及颈动脉内径的关系.方法 检测80例ACA或ANCA阳性脑梗塞患者及170例ACA或ANCA阴性脑梗塞患者的CKP水平、脑梗塞病灶大小、颈动脉内径.结果 ACA或ANCA阳性...
【关键词】 抗心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反应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会 杨龙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23卷5期 458-4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脑梗塞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30例脑梗塞合并心房颤动行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入院时的血常规和其他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松波 导师:谢旭芳 南昌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脑血管疾病作为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毕莹 导师:陈吉相 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一次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索在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或者血管内治疗等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发病时基线状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治疗预后的关系,包括治疗后早期症状性脑出血、3个月的功能预后,和3个月的死亡率。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再灌注治疗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梅 倪娟 等 《中国癌症杂志》 2015年6期 478-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0岁,于2014年9月22日因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3级而入院。体征:神清,近2个月来纳差,体重略减轻,偶有恶心感,近2周感觉右上腹胀痛。曾于2014年3月20日因前列腺肥大住院治疗;无肝炎病史,肝功能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霖 陈秀记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4年5期 451-452页ISTICPKUCA
【摘要】
1病例资料
女性患者,25岁,因“反复乏力、纳差4a,再发伴上腹痛2d”入院。4a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伴食欲下降。无发热,无腹痛、腹泻。到我院门诊就诊,查肝功能异常,TBil29.5μmol/L,DBil10μmol/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枫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ute atherosclerosis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 NGAL ;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枫 第七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ute atherosclerosis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 NGAL ;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洪信 栾艳霞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40期 54-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光化学法诱导小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7在泰山医学院脑微循环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KM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鹰 聂志余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17期 83-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及其相关性,以及吲哚美辛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保护治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6在大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采用线栓法将SD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渊 李晓辉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5期 782-783页ISTICPKUCA
【摘要】 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可引起E-选择素表达增加.在人体脑血管中,E-选择素主要是介导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粘附.在人体脑卒中后,46%的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浓度在24~36 h内升高,但大多数患者的sE在后续几天内降低到初始浓度.在多种动物局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锁林 赵玉杰 等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0年8卷6期 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本文524例脑卒中系1997至1999年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住院病人.三年发病依次为132、160和232例,出血组203例,缺血组321例.收集两组所有资料统计分析如下:出血组男性占55.1%;41至60岁占55.1%;全年散发,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绍权 第四届中国西部医学影像学术大会暨新疆第七届放射学、第四届影像技术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中性脑梗塞又称为混合性中风,它与单纯脑出血、脑梗塞和出血性脑梗塞不同,由于病变性质的不同,其治疗方案也不同,临床上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为深入探讨其发病机理、临床征象、诊断,现将本院1996年~2005年的30例经CT证实的中性脑梗塞患者的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仕林 陈蕊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9年26卷4期 305-306页ISTICCA
【摘要】 1 病例报告患者女,80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伴肢体抽搐10 h"于2018‐01‐16入院.入院前10 h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口角向左侧歪斜,左手紧握,左上肢曲屈并不自主抽搐,无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舌咬伤,持续约半分钟后缓解,间隔约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兵 李玉婷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24卷4期 248,277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74岁.平素健康,除脑梗塞病史2年外,无其他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咳血,无其他伴随症状.查体:未见异常.全血检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6.36×109/L,嗜碱细胞绝对值升高0.07×109/L;血生化钠(132 mm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其 王秀薇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51卷2期 86-87页ISTIC
【摘要】 1 住院病史夏某某,男,78岁.2014年8月12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嗜睡、语謇4小时”入院.患者于8月12日晨7:30许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说话口齿不清,伴有口角歪斜,休息后逐渐出现右侧肢体麻木,伴有明显乏力,渐出现嗜睡、语謇加重.送至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青海 牛成成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11期 2124-2126页ISTIC
【摘要】
病历摘要
患者,男,78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于2014年11月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和脑梗塞病史,否认糖尿病和肺结核病史。患者两月前因脑梗塞在当地医院治疗,期间发热,予口服药物后体温降至正常并出院,20天前再次发热,最高体温4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麻友兵 高英玲 等 《河北医学》 2013年19卷9期 1397-13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接诊的100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分析探讨使用尿激酶溶栓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及在临床上的可实施性.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1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经辉 刘艺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年33卷7期 54-57页ISTICCA
【摘要】 探讨4种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索最佳高渗盐水浓度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缺血前10min和再灌注12h静脉给予0.9% NaCl 4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静 李瑞琳 《甘肃医药》 2018年37卷8期 721-722,738页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7年5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162例(A组),2型糖尿病未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98例(B组),脑梗塞未合并老年糖尿病11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媛 刘一 等 《云南医药》 2018年39卷4期 381-382页CA
【摘要】 病例 患者,男性,61岁,因间断发热2月余,咳嗽、气短1月余,加重2周入院.患者2005年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2009年出现发热,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规律抗凝.2016年5月诊断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 王爱萍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30卷3期 251-25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9岁,行走时不慎扭伤左踝关节,行X-ray检查:左内外踝关节骨折,骨折线移位明显,距骨向外脱位,术前诊断为左双踝骨折,入院后做左双踝骨折内固定术.既往2001年有脑梗塞病史,5年前鼻咽癌手术并术后口鼻相通,饭后须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惠萍 刘志红 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0年19卷1期 88-91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病史摘要病史男性,52岁,因"水肿2年,血压升高10月,尿检异常1月"入院.2007年患者晨起颜面、午后双下肢水肿,未予重视.2009年1月突发口歪、吐字不清,测血压180/100 mmHg,诊为"脑梗塞"、"高血压",服降压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辽 闫红梅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9年38卷3期 38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出血性脑梗塞(HI)是指脑梗塞区继发出血,是由于动脉闭塞后在其供血区梗塞的基础上梗塞灶内血液漏出继发出血 [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中性处理,大多数患者恢复情况不够理想.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应用舒血宁治疗HI 4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青萍 黄宁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年1卷4期 303,31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女,71岁.因呼吸困难、神志不清1 h入院.临床诊断:脑梗塞、冠心病-房颤、肺炎.胸片示右肺感染.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电解质钾、钠、氯偏低,但描记心电图当天正常;尿素氮增高(15.67 mmol/L)、肌酐增高(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征宙 陈荣华 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16卷2期 13-15页ISTICCSCDCA
【摘要】 研究中风Ⅱ号方对脑梗塞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将8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风Ⅱ号方,并与单纯神经内科常规处理组进行对照,观察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淋巴转化率、CD3、CD4、CD8、CD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尚淳 尹爱群 等 《海南医学》 2006年17卷7期 74-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脑卒中患者早期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脑卒中早期发病至入院时间均为20分钟~48小时的老年患者.脑出血、脑梗塞各55例,入院后24小时内采手指血,用瑞士产AC-900型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的白细胞计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秀花 孙世晓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5年12卷2期 112-11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炎性反应参与脑缺血损伤,缺血诱导的炎症反应是脑缺血继发性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1-3],诱导中性粒细胞减少可缩小脑梗塞体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4].用除去白细胞的血液进行再灌注,可以防止水肿产生和减轻再灌注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晓新 陈国华 等 《河北医学》 2003年9卷8期 677-6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分型与治疗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病史、临床表现、CT、MRI、MRA资料、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塞最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的脑动脉栓塞,特别是有心房纤颤病史者,可分为血肿型,大梗塞非血肿型和小梗塞非血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建华 方树友 等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24卷11期 64-65页ISTIC
【摘要】 <篇首> 人们很早就发现脑梗塞伴发炎性反应,但直到近年才对其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主要的致炎因子.TNF-α的释放,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增加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本研究通过测定急性脑梗死血清中的TNF-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荣 孙桂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2年10卷1期 38页ISTIC
【摘要】 <篇首> 本文对200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的外周血细胞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为2000年1月至12月来我院急诊及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55人,并经临床CT、MRI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燕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30卷8期 57-59页
【摘要】 报告1例犀角地黄汤+参苓白术散+大补元煎鼻饲联合西药临床治愈长期使用呼吸机导致相关性腹胀,出院后腹胀症状消失,大便1~2日一行.男,68岁.肢体活动不利,意识欠清1天.腹部膨隆、皮肤绷急,大便2~3日一行,脉沉细;白细胞15.06×10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忠 《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2卷5期 50-51页
【摘要】
时间像一条河,冲刷着生活中的一切,只留下让你心动的事情,似精美的石子在记忆的河床上闪着耀眼的光。
2003年的秋天,突如其来的病魔袭击了我:工作了一天的我晚饭后躺在床上休息,起来时,感觉身体的一侧像棉花,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娟娟 《医药前沿》 2015年21期 162-162页
【摘要】 1.病情介绍患者男性,78岁,主因“胸痛1月余”于2015-4-14到我科就诊。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初为右侧胸痛,后胸痛以左侧心前区及剑突下为明显,胸痛持续发生,以锐痛为主,有针刺疼痛感,咳嗽、按压胸部、活动上肢时疼痛明显,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春晓 《医药前沿》 2014年3期 352-352,353页
【摘要】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8岁,因右上肢无力6天伴右下肢抽搐一次收入院。患者六天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右上肢麻木、无力,持重物不能;手精细活动无影响,无肢体抽搐,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等,当地医院急诊CT未见明显异常,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明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2012年6期 54-55页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2月期间共收治的98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49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琳 刘旭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30卷13期 69-70页
【摘要】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早期以脱水为主,适当运用止血药,并控制血压,待病情稳定予以改善脑循环等进行中性治疗,另出血部位行血肿穿刺微创治疗减轻颅内压1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春 《北方药学》 2011年08卷1期 92-93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临床征象、诊断及治疗.方法:临床对患者进行观察、CT证实,对脑梗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急性期治疗脑缺血的治疗应尽早去除动脉内的血栓,解除阻塞,迅速改善或增加缺血区的供血.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应采取一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会 杨英明 等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31卷3期 288页CA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2岁,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病史,1997年患脑梗塞后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失语、二便失禁,长期卧床.2010年1月14日因泌尿系感染入院治疗,给予抗感染等治疗,患者泌尿系感染好转,入院后患者排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