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0
- 11
- 4
- 177
- 32
- 4
- 2
- 1
- 79
- 65
- 30
- 19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巩亦萍 顾志荣 等 《中成药》 2025年47卷4期 1211-12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内涵的基石之一,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主要目标与技术瓶颈之一.本文回顾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历程,归纳总结近十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手段,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当前,中药及其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恒和 王苗森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年23卷1期 7-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目前运用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很难诠释其多靶点、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整合调节作用.课题组提出的"证治代谢组学"假说理论指出,不同的证候存在"证相关代谢谱群"和"证相关生物标...
【关键词】 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证治代谢组学;整合调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诗涛 刘振丽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7卷5期 821-829页ISTICCSCDCA
【摘要】 开展中医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揭示方药配伍规律具有重大意义.而复方中种类繁多、含量悬殊的化学成分使得研究极具挑战,因此采用必要的分离手段至关重要.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
【关键词】 中医复方药效物质基础;高速逆流色谱;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成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19卷11期 1765-17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配伍作为现代复方药物的重要线索和参考,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药特点的固定剂量组合药的一种创新研发模式.但是中药复方由于成分复杂、数量巨大、结构多样,药效物质的寻找和确定是难中之难.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思路、方法和技术创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伟 巩仔鹏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3期 753-7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是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复方作为中医临床实践的关键载体,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在传统水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在弱键的驱动下能够发生自组装,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特性的超分子复合物.这一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欢 段龙强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7卷8期 210-213页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领域,是决定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中药复方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及整体作用的特点,对其开展物质基础研究较为困难.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并在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丽美 王智民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33卷23期 2861-28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模式,针对各研究模式不足之处进行了评述,提出适宜于中医药特点的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模式,预测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鹏 窦圣姗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10卷1期 11-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研究领域支持力度的加大,作为中医用药主要形式的复方药物倍受青睐,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尤其对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各自的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娜 张兰桐 等 《中草药》 2006年37卷6期 801-8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即利用拆方、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指纹图谱、药物动力学和代谢物组学等方法,对单体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进行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孔云 梁光义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3年5卷6期 13-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勇忠 郑晓珂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1年3卷5期 37-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对于近年较前沿的学术问题,包括新观点与假说、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以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梳理,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武勋 朱明丹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3期 692-694页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及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制约瓶颈.该文通过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假说及发展过程进行探讨,提出病证结合,方、证、量、效的系统一系统整体动态循证研究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庆伟 江丽慧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0卷10期 106-110页ISTICCA
【摘要】 中药发展完成现代化、走向国际的核心一环是探明中药复方药效背后的物质基础,已有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投身于该方向的科研中,中药复方本身拥有繁杂的物质组分,其在制备过程及人体内又会发生复杂变化,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起到防病治病作用,使得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彬 《医学综述》 2014年20卷1期 126-128页ISTICCA
【摘要】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理论的具体表现,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随着国家对中医药领域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新理论新方法的提出以及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中药复方尤其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能阐明中药复方药用功效、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元清 严建业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年19卷5期 99-102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疗效得到充分肯定.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热点,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继承和发展中药复方配伍理论、有效指导临床应用和研发中药新产品、揭示中药复方配伍的内在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瑛 《药学实践杂志》 2008年26卷1期 11-13,37页ISTIC
【摘要】 中药复方质量控制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本文主要以药效物质基础、指纹图谱技术、血清药效物质和定量组效关系研究在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为重点,对近几年来这些领域的研究作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剑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8卷4期 5-9页
【摘要】 基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中药复方配伍的整体性,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探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以期为揭示其科学内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冯芳 《广州化工》 2017年45卷10期 1-2页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中成药的主要来源.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国家对中药领域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中药复方特别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复方药效、作用机制及作用根源都能被阐明,从而中药复方的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仲娜 《医学信息》 2015年z2期 309-310页
【摘要】 目的:通过探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多种途径与方法,来促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方法选取2012~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可以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中药复方药,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274-274,275页
【摘要】 中医药体系中中药复方其精髓,而中药复方被广泛使用在中医药物治疗中。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的难点及重点是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工作。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中药复方药效基础的现状、目的以及方法、思路,然后分析了中药血清药化的相关理论知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炳烈 付天灵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6期 106-108页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重点及难点,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十年来有关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与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岳 王力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06卷31期 237-238页
【摘要】 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明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奥秘的关键,是中药安全性和质最控制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雪莲 秦付林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5卷3期 3-4页
【摘要】 从提高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认识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目前有关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建立中草药单味和复方全组成的指纹图谱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世堂 刘培勋 等 《物理化学学报》 2009年25卷10期 2080-2086页
【摘要】 研究了血必净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在分子层面上对复方多靶点作用进行阐释.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构建血必净化学成分数据库,综合应用同源模建、分子对接、药效团模型、数据库搜索等方法,探讨其与炎症靶点5-月旨氧合酶(5-LOX)、环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伟 马世堂 等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9年26卷7期 948-95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HLJD)抗炎药效物质基础,并对复方多靶导向做出药效学阐释.方法:构建HLJD化学成分分子数据库,综合应用分子对接、药效团模型、数据库搜索等方法,探讨其与炎症靶点COX-2、IKK-2、PDE-4受体的相互作用,在此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群 汪宁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5卷6期 37-40页
【摘要】 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综述了在中药及复方的物质基础研究中常见的方法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希望为探明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提供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培良 李慧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年26卷17期 204-2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作用途径复杂等特点,中药及其复方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对疾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优势,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中药研究存在着极大的挑战.网络药理学成为了中药走向现代化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静 李云鹃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0年43卷7期 1439-1445页ISTICPKUCA
【摘要】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临床用药最广泛的形式,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科学阐释成为全面揭示中医药实用价值进而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代谢组学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旨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物体系在受到刺激或干扰后,内源性代谢物组的变化或随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洋洋 虞立 等 《新中医》 2021年53卷5期 14-19页ISTICCA
【摘要】 心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有高死亡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三大特征.中药复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等特殊优越性,脑心同治理论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小莉 刘晓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4期 941-9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对于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和提高中药质量标准具有关键的作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血清药物化学、谱效相关和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研究等方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为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广利 孙晖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6期 3729-37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质量是影响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复方应用的特殊性,现今的中药质量标准存在难以保障临床疗效的问题.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和基本属性,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是整合了中药血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肖林 马世堂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2期 5229-5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及其复方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药理作用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综述并归纳了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辨识的思路及进展,指出应建立多学科交叉...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辨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飞祥 薛培凤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7期 1265-12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通过口服给药后,对血中移行成分进行鉴定分析,从而快速筛选药效物质基础及揭示复方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在近20年的发展中,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及普遍应用.随着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7期 3429-34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防病治病的用药形式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多为饮片)是处方药,是中药复方的组成元素.由于某味中药在不同复方中的“君、臣、佐、使”地位不同,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应以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为切入点,单味中药应该是全成分分析,质量稳定可控.中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孙晖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21期 3786-37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宝贵财富,多成分、多靶点是其特色和优势所在.然而中药复方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不清,量-效关系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已成为其深入研究的瓶颈,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这需要整合中医药理论、现代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恒忠 李金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年28卷7期 1535-15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基本思路和常见方法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了中药复方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期望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修平 寻克丽 等 《中草药》 2010年41卷1期 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material basis for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formula)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中药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目前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界定,学术界尚有分歧.中药复方药效物质...
【关键词】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中药现代化;系统药理学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牡丹 肖云峰 等 《中南药学》 2016年14卷2期 182-185页ISTICCA
【摘要】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整体变化和体内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与中药复方的研究思路、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相似.在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过程中,代谢组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有助于系统的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并有助于推动中药复方现代化的进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星 赵云丽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2年29卷3期 227-23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方法 以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脑得生”为研究对象,以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为药效学指标,将中药复方中各指标成分(有效成分)的血浆浓度与相关药效学指标进行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冯丹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换届大会暨第十届学术年会 2019年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础形式,其应用己有上千年的历史.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方法不断发展完善.本文综述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顾小盼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中药化学学术年会 2017年
【摘要】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应用广泛,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研究现状、研究理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顾小盼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中药化学年会 2016年
【摘要】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十分重要.现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复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洋洋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阐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对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中药复方研究的现状,梳理了中药复方研究领域出现的5个主要的研究思路,并综述了现阶段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既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建勋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针对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以指征药效物质基础为核心,综合应用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和中药药代动力学三门学科,创建了"中药复方指征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中药复方"指征药效物质基础"新概念中药复方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悌强 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 2013年
【摘要】 中药复方有效组分配伍是中药配伍的新形式,中药复方图谱-药效学(谱-效)相关性研究是开展中药复方有效部位配伍研究的新模式.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从配伍理论,用现代分析方法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采用与临床适宜病证所对应的特异性的模型和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恒言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六届(2011)学术年会 2011年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第一步和关键所在,然而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作用、多层次、多靶点等特点,使其物质基础研究出现了瓶颈。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中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冯素香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的分析,阐述了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和现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新 导师:王长云 中国海洋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是基于辩证观点,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择药物定量配伍而成,是中医辩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由于复方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的复杂性,以及有效成分对机体的多靶点协同作用,使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十分困难。如何对中药复方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汤浩 导师:蒋生祥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由于药物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加之现代医学理论知识的逐步进步与完善,使中药研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先进的分离监测技术,对中药研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着探究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该研究将液相色谱技术(HPLC)与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