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8
- 1
- 181
- 33
- 13
- 12
- 9
- 35
- 14
- 10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聂安政 赵雪睿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3期 767-77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包煎”是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一大特色,而一些人对需包煎的中药、包煎的原因以及如何包煎缺乏基本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的误解,从而出现因中药煎煮不当导致的临床疗效不佳或副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古今文献,尝试剖析中药包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并对如何包煎提...
【中文期刊】 聂安政 高梅梅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3期 3153-316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后下”是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一大特色,然而一些患者对中药煎煮时需后下的中药、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后下缺乏基本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的误解,从而出现因中药煎煮不当导致的临床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古今文献,尝试剖析中药后下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中文期刊】 谢梓沄 苏旭春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7期 1731-1734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肠和煎液对放射性肠炎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干预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分别为:复方谷氨酰胺组、肠和煎液组、模型组每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10只.分别用6MV直线加速器行全腹部单次放射,复制放射性肠炎模型,造模...
【中文期刊】 史年刚 李炜弘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16期 1374-137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选取《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经典条文和吴棹仙、徐大椿验案,梳理中药煎服法的方法和原理,提出中药煎服法应“法随证立”,认为历代名家以中医病机病位立意,煎服法因证而设,切中病机实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中文期刊】 谢妍 沈澍农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4期 355-357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煎汤代水是指将处方中的某些药物先行煎煮,去渣取汁,再以此药汁作为溶媒煎煮其他药物的中药煎法.在历代医籍中多有提及,张仲景、叶天士、王旭高、费伯雄、张简斋等运用此法深有妙义,然今世医家鲜有用之.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
【中文期刊】 刘洋 隗丽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8期 1551-155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物药效的发挥与其在机体内始终处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这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密不可分,而吸收作为口服药物进入机体的首要环节格外受到重视.中药作为多成分与多靶点的药物,单一成分的性质与其在多成分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会有差别.该文以黄连提取物中...
【中文期刊】 刘颖新 宾子由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年37卷23期 2359-2363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以经典方剂四物汤为例,分析株洲市中药代煎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株洲市区23家能够提供中药代煎服务的药房,对同一药房的同批饮片进行实验室规范煎煮(以下简称“自煎”)和代煎.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四物汤中5-羟甲基糠醛、芍药苷、阿魏...
【中文期刊】 郭浩 朱林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4期 353-358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淫羊藿与杜仲不同煎煮方法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及其抗衰老作用。方法:制备杜仲单煎液、淫羊藿单煎液、杜仲淫羊藿单煎合并液及杜仲淫羊藿合煎液,采用HPLC法检测其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淫羊藿苷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将小鼠按...
【中文期刊】 栾耀芳 王军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年22卷4期 682-6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不同煎煮时间处理的复方中药-银翘散、桂枝汤对临床常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作用及电镜下细菌细胞形态结构变化.方法 采用M-H琼脂稀释法分别对来自临床的3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30株非产ESBLs大...
【中文期刊】 徐水琴 佟书泉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年28卷18期 1536-153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自动煎药机制备双黄连液的最佳煎药工艺及稳定性.方法:选定影响煎药的3个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煎药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贮存方法和贮存时间双黄连液中黄芩苷、连翘苷的含量及其卫生学检测指标.结果:双黄连液在最佳和最差煎药...
【中文期刊】 王影 《中医学报》 2016年31卷11期 1754-175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优选黄芩-白芍药对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自变量,以黄芩苷、芍药苷含量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
【中文期刊】 张佩英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9期 928-929页 ISTIC
【摘要】 通过对后下药物的分类和煎煮方法的详细介绍,认为只有采取科学的煎药方法,从而保证所有药物充分溶出有效成分,防止部分药效走失,提高煎液质量和保证临床疗效,才能发挥中药最大的效能.
【中文期刊】 余旭超 唐虎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33卷3期 121-122页
【摘要】 通过归纳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所有要求去滓再煎的方证的异同,结合临床实际认为去滓再煎的目的意义有三.其一调和药性:通过去滓再煎可使药性寒热、阴阳和调,以达和解之功;其二增强药效:去滓再煎可使方中各药物发挥其最大功效,增加临床疗效;其三浓缩药液...
【中文期刊】 钟百灵 侯南英 等 《新中医》 1999年31卷12期 37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运用自拟方愈精煎治疗精液异常所致不育45例,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不育,男(雄)性/中药疗法; @愈精煎/治疗应用; 补肾药/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周应川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6年10卷4期 47-47页
【摘要】 探讨中药的煎煮方法,从煎煮的器具、中药饮片浸泡、加水量、煎煮时间、火候、煎煮次数及某些特殊中药处理等因素分析中药煎煮方法。说明服用中药汤剂要正确掌握煎煮方法,才能保证临床疗效。
【中文期刊】 付琳 周莹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32卷7期 173-175页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升降散汤剂煎煮的影响因素,优化升降散传统煎煮的工艺,提高其中药疗效.方法:以汤剂中的草酸铵和药渣中的大黄素、姜黄素含量为指标,采用k(34)正交设计对升降散煎煮工艺进行多指标综合优选,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草酸铵的含量,...
【中文期刊】 盘家萍 韦凤平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5年32卷5期 21-23页 CA
【摘要】 目的:测定人参、党参、当归3种中药原药及其水煎液中元素的含量,研究补气补虚类中草药中不同微量元素的含量特点,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在水煎液中的含量情况,探讨微量元素与补气补虚类中草药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参、党参、当归3种中草...
【中文期刊】 李勇 彭志聪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年3期 45-45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汤剂煎服方法对药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42例服用中药汤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煎煮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仅用自来水煎煮,不考虑其他因素,观察组对药物的...
【中文期刊】 田琳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3年11卷7期 159-160页
【摘要】 中药受到很多患者的推崇,一方面其可避免西药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然而,中药治疗要选对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多加留意,以免进入治疗误区.其中,煎药是影响中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煎得不好,药性就过了,因此,掌握科学的煎药方法是...
【中文期刊】 杨波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9期 232-233页
【摘要】 目的:让患者正确掌握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及饮食禁忌。方法:群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结果:接受煎服法教育后,患者对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和饮食禁忌的知晓率分别由教育前的27%、35%、12%提高到93%、96%、79%,治疗效果提高人群达81.3...
【中文期刊】 于天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年11卷1期 87-88页
【摘要】 目的:了解与探讨中药煎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五煎、五服、中药的煎煮方法、时间,服药方法、时间以及饮食禁忌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医疗护理人员需增加对中药煎服方法的重视,要对患者耐心交代注意事项,进而实现中药临床疗效提升的目的.结论:提高...
【中文期刊】 邵仕艳 赵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年3卷11期 357-358页
【摘要】 <篇首> 中药(chinese material medica)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并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中药除传统的丸、散、膏、丹、酒、露、饮、汤、胶、茶、膏、锭、条等剂型外,还有片、...
【中文期刊】 周勤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5期 187页
【摘要】 <篇首>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性味功能各异以及临床应用目的和患者病症的不同变化,必须有统一而合理的煎剂和服用方法,才能达到安全、有效适当的目的,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中文期刊】 陆益 朱惠中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03卷20期 366,376页 MEDLINE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现代煎煮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改良传统煎煮法中不合理部分.结果:现代煎煮方法简便、快捷、高效.结论:现代煎煮方法优于传统煎煮方法.
【中文期刊】 张武 《社区医学杂志》 2011年09卷22期 84-85页 CA
【摘要】 在煎药服务方面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仅仅依靠行业自律,难免在卫生方面、流程方面、煎药质量方面存在不足.在煎药服务中,“一锅煎百药”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难以保证煎药的质量,而且留下了重重隐患.笔者认为,不能因为代客煎药方面存在瑕疵而全盘否定...
【中文期刊】 肖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02卷13期 256页 MEDLINE
【摘要】 <篇首> 中药的煎煮方法与中医的临床的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药在煎煮服用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的讲究.例如:用的容器、水质、水量、用火的大小、煎煮时间、收集药液多少、服药时注意事项及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等等,这都与中药有效成分煎出与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文期刊】 肖辉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0年26卷5期 40-40页
【摘要】 <篇首> 汤剂,古时称之"汤液",为中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也是中医临床最为常用的剂型,其特点为作用快,效果好,应用至今.但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其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现介绍如下.
【中文期刊】 宋成罡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年11卷5期 7-8页
【摘要】 正确掌握中药的煎服方法是充分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医生指导患者正确煎服中药,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中药的煎服方法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会议论文】宋超 第十四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 1899年
【摘要】 目的:指导病人正确煎服中药,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介绍中药饮片煎煮及服用的各种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使病人了解正确煎服中药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结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
【中文期刊】 王奕博 黄平情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卷11期 2191-219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典名方是我国医学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悠久丰富的人用历史,在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激发了中药生产企业研究古代经典方剂、开...
【中文期刊】 范佳佳 刘阳 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4期 291-29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中煮散剂的使用特点,为现代中药煮散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局方》中所有煮散剂,提取其中符合标准的煮散剂的颗粒大小、每服量、加水量、剩余水量、服药时间、服药温度、日服次数、是否去滓等逐一录...
【中文期刊】 李艳 白明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7期 3977-39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汤剂具组方及用法、用量可随实际情况灵活变化的特点,经过几千年的应用,仍为目前中医最常用的剂型.但缺乏对中药“汤剂”的质量品质内涵的研究,有学者提出“标准汤剂”这一概念.中药标准汤剂作为一种标准物质和标准体系,不仅确保临床用药的疗效,还可...
【中文期刊】 李学林 康欢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2期 5280-529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THTPM)及电子舌(E-tongue)探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等不同类型掩味剂在不同浓度时对苦味中药水煎液(BDCMM)的抑苦效能及抑苦规律.方法 基于THTPM法,以苦度降低值(△I)、修正...
【中文期刊】 聂安政 朱春胜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7期 1716-17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先煎是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一大特色,而一些人对需先煎的中药、先煎的原因以及如何先煎缺乏基本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的误解,从而出现因中药煎煮不当导致的临床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古今文献,从减毒增效的角度剖析中药先煎的原因,从先煎时间、粉...
【中文期刊】 友田健久 徐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5期 868-87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连翘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收集有代表性的连翘12批制备标准汤剂,计算出膏率、指标成分转移率和溶液pH等参数,评价工艺的稳定性;建立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Q-TOF-MS对主要色谱峰进行结构确认,明...
【中文期刊】 张玉风 杨美娜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3期 5573-557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寻找表征制天南星、胆南星寒热药性的延迟发光指标.方法 非等间隔测量制天南星煎煮后26 d 内其煎煮液加入栅藻中的延迟发光,验证自然延迟发光平均强度和激发延迟发光线性拟合斜率(k)的稳定性.生物指示剂法测量6个批次制天南星、胆南星的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