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1
- 6
- 2
- 1
- 76
- 13
- 4
- 2
- 2
- 15
- 12
- 12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蒋先仲 郭红莲 《中国药房》 2018年29卷24期 3407-34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临床抗胃癌中药组方设计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中药学》(第4版)以及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对抗胃癌植物类中药的品种、抗肿瘤机制、性味归经特点以及肠道微生态环境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新 吴宛澐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21年33卷12期 2295-2303页
【摘要】 为制备可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中药类复合植物提取物,首先以抑菌率、抗炎率和抗氧化IC50值为评价指标,从19种中药类植物中遴选出石榴皮、桂枝、厚朴、青蒿和鸡血藤5种原料作为复合提取物组分;然后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组分不同配比,对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珊 林德贵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1年52卷3期 565-575页
【摘要】 组方优化研究是中药方剂研究的重要环节,是中兽药产业化推广的关键步骤.本文介绍了中药组方的概念、组方优化的原则、目的、意义及指导思想等,总结了近年来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数理模型的两类中药组方优化方法,进一步对其中基于现代数理模型的试验设计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洪军 雷燕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13卷1期 153-15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新药设计在中药新药研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提升新药创制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组效关系",提出了中药新药设计的概念、研究框架及技术方法,将处方发现、成分辫识和组方优化作为中药新药设计的核心与关键,以期为中药新药创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杰 苑婕 等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4年30卷3期 389-391,封3页ISTICCA
【摘要】 中药复方药效是方中药物整体作用的结果,组效关系研究即是剖析中药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只有采用多药效指标才能更全面地评价中药质量,而要寻求多个指标的同时最优化,即构成多目标优化问题.因此,多目标优化问题是中药组效关系研究及组方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自力 董虹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08年39卷3期 360-364页
【摘要】 根据中兽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将藿香、苍术、黄柏和石膏4味中药的有效部位按照不同剂量组合成8个不同中药有效部位复方,利用MTT法检测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探讨各个复方对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钧国 刘建勋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7期 3413-34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新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最佳载体,是中药新药研发的主要形式.虽然复方的来源途径比较多,但能否成为新药,复方组成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学性则成为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关键.该文针对中药复方新药的组方设计的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晓波 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2016年
【摘要】 中药创新性研发需要生命科学前沿思维与技术的冲击,也是中药整体创新性研究,提升现代化、国际能力的必然选择。东西医学的融合、汇聚将会对人类健康方式提供更加完善、更具临床价值的途径。在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和功效相互关联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有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晓龙 导师:段晓颖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药学 药剂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本课题对物料基本性质进行分类研究,探讨适合于喷雾干燥的基本条件,为二种中药制剂喷雾干燥防粘壁关键技术研究奠定基础;筛选合适的辅料及其配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喷雾干燥的设备参数,得到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以改善粘壁情况,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欢 导师:丁维俊 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 免疫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将黄芪多糖(APS)、香菇多糖(LNT)和枸杞多糖(LBP)按不同的比例构成系列组方,通过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免疫脏器指数、体重增长率以及特异性抗体含量的检测,优选出一种具有较强免疫佐剂效应的中药多糖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静 导师:朱盛山 黄翔 广东药学院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前,临床上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类和养殖业中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耐药性和动物源性食品的药物残留等问题,引起愈来愈多人的担心。医药界迫切希望能找到新的抗感染药物,而具有资源丰富、副作用小且不易产生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洪军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09年学术年会 2009年
【摘要】 中药新药设计是中药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对提升新药创制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中药新药处方发现和组方优化为核心的中药新药设计策略;将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中的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随机神经网络、K均值聚类等三种技术用于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君超 导师:郑青山 赵伟康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建立中药优化组方的定量设计和分析方法,应用排脓散不同配伍的抗炎作用为指标,评价该设计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方法: 1、方法学部分:根据复方的组分数,从L8(23)、L8(24)、L12(25)和L12(26)中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欧丽娜 导师:高学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单纯控制血糖不能完全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静 导师:郭光业 河北医科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成为当前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防治心血管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医药学界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包括药物、介入和手术等综合治疗,中医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治疗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赛楠 李生强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4年30卷7期 1006-10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观察续苓健骨方中的药物对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和骨代谢影响的主次作用,并探讨疗效较佳优化组别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优化 1组、优化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瑶 师大智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19期 2635-263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抗过敏性鼻炎(AR)中药有效组分的新组方,为抗AR现代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盐酸伪麻黄碱(0~13.5 mg/kg)、附子总碱提取物(0~21.18 mg/kg)和细辛挥发油(0~0.0092 mL/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静怡 张振秋 等 《中成药》 2011年33卷7期 1241-12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戊己丸的配伍机制,对传统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并明确各药味在处方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拆方实验设计,对不同药味组成的7个组方进行药理实验,以大鼠胃溃疡实验,小鼠镇痛实验和小鼠腹泻实验作为药效学指标,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丽华 高俊熙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1期 151-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本课题旨在利用现代生物模型,验证中药方剂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为中医接骨理论提供科学依据和筛选新型方剂.方法:根据中医骨伤的组方原则,本研究从抗炎镇痛,活血化瘀和接骨续筋3类中药中各选出2味最常用的中药,采用均匀设计法将6味中药按照不同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连心 孟庆刚 等 《世界中医药》 2011年06卷6期 535-53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中药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在中医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药往往是以方剂的形式出现的,方剂是中医医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审因、决定治则治法,选择适当的中药,按组方原则,酌定用法用量,妥善配伍而成的治疗手段[1].从古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小刚 李玉洁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13卷1期 193-2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内CYPIA2酶活性的影响,从药动学角度探讨戊己丸配伍机理,为临床优化给药提供借鉴.方法:以非那西丁为CYP1A2酶活性研究探针药,HPLC测定大鼠体内非那西丁及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变化,间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臻 王术玲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17期 57-59,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在不同配伍方法中枳实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君药大黄为核心,依次配伍其他3味中药(厚朴、枳实和芒硝),进行不同配伍方法设计,共得到7种配伍组方.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配伍组中柚皮苷、橙皮苷的含量.结果:大承气汤中枳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世梅 张密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年26卷12期 936-9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多组分动态配伍、随症加减设计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35味降血糖中药组方优选.方法 设计采用"药味设限,辩证选药,随症加减.剂量可调",以及"随机、双盲、多组分动态配伍、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将120例患者分为中药配伍组(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齐林 李雪婷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17期 137-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治疗痛风病疗效确切的院内制剂痛风宁微丸的处方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为其临床前研究提供疗效可靠的优化处方,探索中药复方定量优化方法.方法:运用均匀设计改良法,将所获得的数据输入设计软件包Qbasic,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方程,同时以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龑 蒋德锡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年15卷5期 3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筛选以中药汉方为组方依据的抗痘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3正交设计,以黄芩苷含量和抑菌效果为指标,筛选最佳提取工艺;通过HPLC法测定透皮实验中药物透过大鼠皮到达接收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以其为指标采用L923正交设计筛选汉方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鹰 王昱旻 《中国药房》 2008年19卷3期 180-1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咽乐含片进行处方优选.方法: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表,以方中7味中药作为7个因素,排列组合得到8组配方;选用小鼠肉芽肿生长抑制、耳肿胀抑制及小鼠酚红祛痰实验结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从小鼠肉芽肿生长抑制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甘草、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刚 王大明 等 《中成药》 2008年30卷12期 1848-18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紫茜抗癌胶囊是由紫草、茜草、莪术、香菇四味中药的抗肿瘤有效部位组成的中药抗肿瘤药物制剂.处方中考虑到中药的组方原则和上述各中药中抗肿瘤有效成分的抗肿瘤药理作用机制的相互配合以及抑制肿瘤增殖的多环节,主治瘢瘕积聚(主要治消化系统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明 郑琴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9卷5期 12-15,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复方释药系统是当今医药界研究的热点.中药复方释药系统一般是以精制的提取物入药,设计成同步释放、均衡释放、两步定位释放或pH梯度释放,以期达到药物的协同配伍或延长效用等目的.现代中药复方释药系统应从方剂中寻找设计依据,通过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的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会宗 马杰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9卷5期 25-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以治疗慢性胆囊炎中药小复方为例,探讨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有机结合实施处方剂量配比和结构优化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文以特征性药效学指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初步判定处方组成,进而利用正交设计对均匀设计优化结果进行取舍与确定.并依据不同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丽丽 郭澄 《中国药房》 2006年17卷8期 627-62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中药药动学是用来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组分、有效单体及复方体内动态变化过程和规律及体内浓度-时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以阐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并根据数学模型提供重要的药动学参数,为药物的初步筛选、剂型设计、质量评价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斌 张铁军 等 《中草药》 2006年37卷11期 1601-16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从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思想到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组学,分子中药组学理论的提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富良 叶玉杰 等 《中成药》 2006年28卷5期 755-7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易激胶囊是由白芍(炒),陈皮(炒)、白术(炒)、防风等数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是我中心开发研制的六类新药,具有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功效.临床用于痛泻所致的肠泻腹痛,大便溏泻.组方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1]等脂溶性成分和黄酮类[2]及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广涛 冯燕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5期 609-6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优化中药复方冰茶栓的组方.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痛阈提高百分率为考察指标,对冰茶栓中起主要镇痛作用的江浙蝮蛇毒、茶叶提取物、冰片的组成进行研究,以使处方得到进一步优化.结果:镇痛实验筛选优化所得的处方为蛇毒8mg,茶咖啡碱80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宏 梁茂新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7卷4期 54-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以治疗荨麻疹中药小复方筛选为示范,介绍建立小复方筛选的技术平台.小复方的初筛,充分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和组方原则拟定;对不同处方及不同制备工艺进行药效学评价,以确定最佳组合和最佳制备工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培平 朱宇同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7卷2期 35-39,61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介绍多目标优化技术在中药复方药物筛选及组方优化中的应用,阐述了多目标优化技术在中药复方研究应用的思路与方法.其方案是以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综合主要目标法、虚拟目标法和约束条件法等多目标优化方法,以网格法作为优化算法实现复方药物筛选及优化,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铁军 王文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7卷1期 6-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选题和科研设计是新药研究的两个关键环节,中药新药研究面对的是一个多维、多重的复杂体系,因此,选题和科研设计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中药及健康相关产品的市场因素,提出中药新药的选题原则和思路;根据中药研究所涉及的基原、药材采集、加工、炮制、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华 毛友昌 等 《中成药》 2004年26卷2期 169-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千喜胶囊是以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7册的千喜片处方为依据,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的民间习用中草药千里光和穿心莲组方而成.用于肠炎、痢疾、鼻窦炎有较好疗效.根据处方特点,对穿心莲药材进行醇提,药渣与千里光药材一起碱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荣华 张园园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4年29卷9期 897-8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成方制剂滋肾丸的配伍机制,确定方中各药味在处方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拆方实验设计,对不同药味组成的各组方的50%醇提液进行药理试验,选择对小鼠的抗炎实验和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实验2项药理指标,对所得共7个组方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日跃 余宙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4年9卷6期 680-6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益智方进行拆方分析,考察方中各类药对去卵巢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混料均匀设计法将组成益智方的三类中药配制成5种不同的复方,通过空间学习记忆实验,测试用药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从上述不同配伍中筛选出一个最佳组方,具有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勇 郭亚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9期 2195-2196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中药组方以及它对实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U9(98)均匀设计方法,将8味药材按不同配比组方,通过对卡拉胶所致大鼠急性前列腺炎模型中前列腺指数的影响,优化配方.将优化的配方按高(5 g/kg)、中(3g/kg)和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奕 乔卫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1期 7-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优选酸枣仁发挥抗抑郁的活性组分最佳配伍.方法 根据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分组,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拮抗利血平所致的体温降低实验,筛选出酸枣仁抗抑郁活性组分最佳配伍组方.结果 酸枣仁抗抑郁的最佳配伍为:生物碱17.8 mg/kg,总皂苷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姝彤 艾彩莲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8期 1023-10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在复方中药洗剂单药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该洗剂的最优组方及其剂量配比,验证其体外抑菌作用,观察其对阴道常见致病标准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 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采用渗漏法提取并干燥白芷、五倍子、川芎、当归、丁香、石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贵兵 《天津中医药》 2018年35卷10期 789-7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筛选对蟾皮华蟾毒配基组分增效减毒的配伍药物并考察该方剂体外对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活性影响.[方法]利用析因设计(24)和正交设计L(9 34)优化蟾皮华蟾毒配基组分、五味子组分、黄芪组分和甘草酸之间的配伍关系.利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树泳 李静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10期 2349-2351页PKUCSCDCA
【摘要】 均匀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尽量使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充分均匀分散,使每个试验点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同时可舍弃整齐可比的要求,这样可增加试验的水平数,并减少试验次数;然后通过多元统计方法使得试验结论同样可靠.近年来将其运用于药理学研究、优化中药的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迎平 张霞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16卷8期 70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咽喉消炎喷雾剂的组方设计、提取制备工艺、质量检测标准.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了组方设计.制备采取水煮醇提法,制定性状、鉴别、相对密度、pH值以及哈巴俄苷的含量测定,控制咽喉消炎喷雾剂的质量.结果:制定的工艺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春 王英豪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年24卷7期 86-8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解析祛斑中药组方干预黑素合成的主效应中药.方法 采用3×2析因设计,以山楂、当归、山萸肉为考察因素,各设2水平,分别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多巴自动氧化抑制率,并运用SPSS16.0软件辅助解析祛斑组方对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彩华 郭爱林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年32卷4期 37-41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溃结爽组方中苦参、地榆、黄柏、白及4味中药的单因素效应进行分析,观察其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他们之间的量效关系及其最佳配伍,为临床中药灌肠组方提供依据.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颖男 张卫佳 等 《陕西中医》 2017年38卷9期 1288-12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芪术蚤(QZZ)复方水提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最佳配伍组成.方法:将组方中各味中药按照功能分为益气养血(A)组、疏肝理气(B)组、散坚消痰(C)组及活血化瘀(D)组,以各组不同中药作为水平,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菊 裴桂秋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1年12卷8期 697-69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快速、有效、方便、安全的治疗感冒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弥补传统中药的诸多不足,科学组方后着重对制备工艺进行探讨.方法:首先提取挥发油,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最佳工艺.结果与结论:复方柴胡颗粒符合质量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文红 王彬辉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年21卷4期 406-4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配伍对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以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结果:麻黄、甘草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苡薏仁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