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2
- 67
- 3
- 43
- 25
- 20
- 17
- 15
- 84
- 45
- 21
- 19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从燕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24期 55-59页
【摘要】 目的:基于GB 5009.34-2022 第二法分光光度法的检测原理,研究一种快速、灵敏、安全的检测白砂糖中二氧化硫的方法.方法:用乙二醛代替国标法中的甲醛作为吸收液,并将乙二醛等试剂混合溶解,制成试剂A,将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制成试剂B,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路 范来富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2期 394-39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乙二醛的毒性较低,主要表现为对眼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它还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并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关系密切,可诱发活性氧自由基产生. 目的:通过观察乙二醛染毒小鼠全血及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及超氧化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中惠 王晓敏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39卷22期 1-6页
【摘要】 乙二醛和丁二酮是糖降解产生的具有高反应活性的α-二羰基化合物,可显著抑制杂环胺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2-amino-1-methyl-6-phenylimidazo[4,5-b]pyridine,PhIP)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光 王璐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21卷3期 181-182页ISTICCA
【摘要】 分离大鼠淋巴细胞,经不同浓度的乙二醛作用后,采用AlamarBlueTM摄入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显示,乙二醛浓度在125 μmol/L以上时,AlamarBlue的还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勇 张立实 《癌变·畸变·突变》 2007年19卷1期 36-39页ISTICCA
【摘要】 背景与目的:比较2种人类淋巴细胞在4种受试物作用下TK、HPRT 2个位点突变情况,为其在遗传毒性实验中的应用积累资料.材料与方法:甲磺酸乙酯(ethl methanesulfonate,EMS),甲磺酸甲酯(methyl methan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路 张颖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18卷6期 353-354页ISTICCA
【摘要】 予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2.5、25.0和50.0 mg/kg)的乙二醛后16 h采血,分离淋巴细胞,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另分离正常大鼠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25、0.50和1.00 mmol/L)的乙二醛孵育1 h,做单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肃 金焕荣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17卷2期 96-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测定乙二醛染毒小鼠血清及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主要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以探讨乙二醛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小鼠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小鼠的染毒剂量分别为1.29 mmol/kg、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路 范来富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17卷1期 43-44,52页ISTICCA
【摘要】 研究表明,乙二醛具有遗传毒性,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乙二醛的致突变性、致癌性等遗传毒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来富 孙鲜策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2年28卷5期 281-2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乙二醛(glyoxal)染毒小鼠全血及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探讨乙二醛对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小鼠染毒24 h后经摘眼球法采集血样,将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后取...
【关键词】 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黔江 许乾丽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26卷1期 38-39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离乙二醛和醋酸混合溶液中的醋酸,纯化乙二醛。方法:用浑浊法测定体系的分层曲线,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平衡两相中醋酸的含量,通过绘制出的三元相图,筛选萃取剂。结果:绘制出了三元相图,测定了醋酸的分配系数。结论:三元体系具有较大的分层曲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来富 李富君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13卷6期 355-356页ISTICCA
【摘要】 为了观察乙二醛染毒后大鼠血及脏器中巯基含量的变化,应用经呼吸道气管灌注法染毒方法,测定总巯基(T-SH)和非蛋白巯基(ND-SH)的含量,据此算出蛋白巯基(PB-SH).结果表明,乙二醛可引起脑、肾中巯基含量下降,肝脏中NP-SH含量有应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来富 李富君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0年26卷4期 207-208页ISTICCA
【摘要】 通过观察乙二醛染毒大鼠血及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变化,探讨了乙二醛对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经气管灌注法对大鼠染毒,测定全血和组织中GSH-PxR的活力,结果表明在高剂量组全血GSH-Px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乙二醛对全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 李晓明 等 《食品科学》 2015年36卷24期 235-241页
【摘要】 建立同时在线检测丙酮醛和乙二醛的气相色谱方法.确定检测二羰基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以丁二酮为内标,以邻苯二胺为衍生化试剂,邻苯二胺的用量67倍于二羰基化合物、衍生化时间10min、萃取溶剂二氯甲烷、超声时间15 min、萃取2次、柱箱初始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磊 刘少文 等 《工业催化》 2014年22卷4期 316-322页
【摘要】 对钒铌氧化物催化氧化乙二醛制乙醛酸进行研究,考察V2O5 、Nb2O5及其混合物和工艺条件如乙二醛浓度、催化剂加入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NO3+NaNO2+Nb2O5体系中,在乙二醛质量分数20%、催化剂用量1 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军荣 徐峰 等 《山东化工》 2013年42卷11期 5-6,11页
【摘要】 以戊腈为原料,经加成、取代得到脒(2),再与乙二醛缩合、脱一分子水得到咪唑啉酮化合物(3),最后经氯代、氧化后得到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收率40.5%.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合成路线短,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是一条...
【关键词】 戊脒;乙二醛;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超 张娟 等 《光谱实验室》 2013年30卷4期 1902-1905页
【摘要】 以芳胺、乙二醛和硼氢化钠为原料,一锅法合成了3种N,N’-二芳基乙二胺,以高于80%的产率得到相应产物,结构均通过核磁氢谱和碳谱表征.与分步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产率高、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喜平 刘翠云 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4卷3期 96-99页
【摘要】 采用流延成型法以乙二醛作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明胶/聚乙烯醇复合膜,考察了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等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交联剂用量对复合膜溶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左右,复合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而断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勇 赵地顺 《化学工程》 2012年40卷6期 56-59页
【摘要】 在硝酸氧化乙醛制备乙二醛的过程中,需要除去产品中未反应的硝酸.常规的处理工艺容易引起硝酸再次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需要探索新的脱酸技术.文中对电渗析法分离乙二醛溶液中的硝酸进行了实验研究,筛选了3种均相离子交换膜进行实验,使用筛选出的J-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华 刘超 等 《宿州学院学报》 2012年27卷11期 20-21页
【摘要】 分别用3种芳胺与乙二醛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相应的双亚胺物质,产物结构通过核磁进行表征和确认,并考察了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N'-二芳基乙二亚胺的水相合成是一种理想的合成方式,它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等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冰晶 王幸南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26期 6393-6395页
【摘要】 以氨基硫脲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了乙二醛双缩氨基硫脲及其与Mn(Ⅱ)、Ni(Ⅱ)、Co(Ⅱ)、Sr(Ⅱ)、Zn(Ⅱ)、Cu(Ⅱ)的金属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表征,并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兰芬 鲍晓磊 等 《河北化工》 2009年32卷11期 24-26页
【摘要】 乙二醛作为精细化工中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工的诸多领域中.但由于其在开发应用方面存在局限性,不能大量生产,使乙二醛供不应求.通过分析乙醛硝酸氧化生成乙二醛的工艺路线,对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相关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小宁 常艳红 《甘肃科学学报》 2009年21卷3期 65-68页
【摘要】 超声辐射分子碘催化下,以芳香乙二醛和苯硫脲为原料,一步合成1,5-二芳基硫代乙内酰脲.考察了反应物配比、超声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芳香乙二醛和苯硫脲、碘的投料比为1.1:1.0:0.02;超声辐射功率为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宏刚 李生华 等 《含能材料》 2008年16卷6期 676-678页
【摘要】 以乙二醛、水合肼为起始原料反应得到乙二醛双腙,经活性MnO2催化氧化成环制得1-氨基-1,2,3-三唑,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就中间体乙二醛双腙重结晶纯化、氧化剂MnO2用量优化、产物纯化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改...
【关键词】 有机化学;高氮化合物;1-氨基-1,2,3-三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地顺 宋海英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年20卷6期 760-763页
【摘要】 <篇首> 乙二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在纺织印染、建材、皮革、医药、农药、国防、涂料、轻工、粘合剂、石油、冶金、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海英 赵地顺 等 《河北工业科技》 2007年24卷5期 281-283页
【摘要】 利用醛基与羟胺在酸性条件下的成肟反应产物乙二醛二肟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乙二醛溶液浓度在8.4×10-6~7.2×10-5 mol/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得出了回归方程,平均回收率为101.1%(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跃华 黄桂萍 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28卷3期 71-72页
【摘要】 以过饱和草酸溶液为阴极液,乙二醛溶液为阳极液,分别采用单、双阳极电解槽进行电解合成乙醛酸研究.结果表明,双阳极室的时空产率和电流效率较单阳极室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恒电压、恒电流、电解时间以及乙二醛的浓度、盐酸的浓度等对合成乙醛酸的影响,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跃华 伍伟民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27卷3期 63-65页
【摘要】 在对称双阳极室电解槽中,以草酸水溶液为阴极液,乙二醛与盐酸为阳极液,电解后在阴阳极两室内可同时得到乙醛酸.研究表明:时空产率、电流效率等技术指标较单阳极室成对法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勇 赵莹 等 《天津化工》 2005年19卷6期 7-10页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制备乙二醛技术的生产与研究进展情况,结合生产与市场需求状况分析了乙二醇法、乙醛法等工艺不足,对制备乙二醛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强 吕伟娇 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31卷3期 398-402页
【摘要】 以壳聚糖、聚乙烯醇、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反应制备了壳聚糖复合膜,详细讨论了甲醛、戊二醛、乙二醛3种交联剂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甲醛、戊二醛、乙二醛交联复合膜的性能均有显著的影响.强酸条件下反应速度快,相容性强.随着pH值的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建军 王杰 《中国胶粘剂》 2004年13卷2期 22-23页
【摘要】 采用乙二醛替代毒害性较大的甲醛进行缩醛反应,并利用硬单体苯乙烯、软单体丙烯酸丁酯和交联单体羟甲基丙烯酰胺,通过共聚合制备能够自交联的乳液型纸管胶粘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黔江 许乾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19卷1期 76-77页
【摘要】 研究了复合萃取剂醋酸乙二醛三元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关系,通过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了两平衡相中醋酸的含量,用浑浊法测定了体系的分层曲线,并绘出了三元相图.从三元相图看,复合萃取剂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廷 罗鹏 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1期 67-73页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构建一种新型紫外探针体系,用于方便快速地检测甲基乙二醛(MGO)的含量,并评估其对实际样品中MGO的检测能力.方法 以巯基乙酸和精氨酸的水溶液构建紫外探针体系,通过巯基乙酸、精氨酸与MGO反应生成咪唑结构,从而实现对MGO的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启会 刘雅莉 等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6期 23-27页
【摘要】 试验旨在基于乙二醛酶1(GLO1)代谢途径,研究甘草成分18β-甘草次酸(GL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小动物临床中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试验采用体外培养Lewis肺癌细胞,使用生长至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理广 郑洁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6期 19-28页
【摘要】 采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缬氨酸(valine,Val)在37℃条件下同时消除丙烯醛和丙酮醛、乙二醛,并探究其消除机理.研究发现:在GABA和Val消除丙烯醛和两种二羰基化合物(丙酮醛、乙二醛)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诗琪 张琴琴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4年31卷7期 1219-1225,12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中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血液中MGO的浓度以及血清MGO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以评估MGO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招募了375例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128例健康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南珍 林旋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7期 1756-17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外敷对红肿祛腐期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及血清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含量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伤科黄水治疗糖尿病足的作用途径.[方法]将72例处于红肿祛腐期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盼盼 於辉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53卷6期 104-10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β,GSK3 β)/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sion protein 1,Fis1)信号通路在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诱导成骨细胞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志想 杨光 等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6期 75-81页ISTICCA
【摘要】 为探究根皮素(Phloretin,Ph)及根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Ph/HBC-IC)对甲基乙二醛(MGO)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损伤的保护效果,文章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Ph/HBC-IC,并利用傅里叶红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炎森 汤玮 等 《上海医学》 2024年47卷1期 53-58页ISTICCA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与高糖参与的异常代谢密切相关,但更深入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围绕糖脂异常代谢引起的神经细胞受损、胰岛素介导的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减弱、内质网应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弛 王文悦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9期 193-201页
【摘要】 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O)是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产物,也是糖酵解的产物.除了人体自身产生的MGO,食品、饮料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MGO会在体内积累,MGO积累通常与各种慢性疾病相关,如糖尿病、肾病等.该文从MGO产生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旖婷 韩俊霞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3年31卷5期 335-3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素 1(NRG1)、甲基乙二醛(MG)、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建攀 马思思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10期 1723-17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明梭鱼草叶片细胞应对Pb2+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以液培法考察了不同浓度Pb2+胁迫下梭鱼草叶片丙二醛(MDA)与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和乙二醛酶系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5.0 mg/L Pb2+胁迫第14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彤 范淑艳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24卷4期 539-544页ISTICCA
【摘要】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二醛、尿素为原料合成乙二醛-尿素树脂;通过丙烯酸羟乙酯单体改性乙二醛-尿素树脂,合成一种可光固化的新型低黏度乙二醛-尿素预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热重以及分子量测定分析改性乙二醛-尿素树脂性能.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晖 孙波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2年30卷8期 593-5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行为对老年T2DM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甲基乙二醛(MG)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T2DM组)64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韬 张巧智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8期 293-300页
【摘要】 建立基于稳定同位素内标稀释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同步检测预包装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甲基乙二...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美拉德反应产物;预包装食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佳钰 黄才欢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4期 278-285页
【摘要】 探讨氨基酸同时消除甲醛和乙二醛的机理及消减产物的细胞毒性.将γ-氨基丁酸或L-丙氨酸与甲醛、乙二醛物质的量比5∶1∶1在95℃反应4h,采用二硝基苯肼衍生法测定体系中残留的甲醛和乙二醛含量,发现甲醛促进γ-氨基丁酸消除乙二醛,乙二醛的消除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婧 韩美仪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23期 215-222页
【摘要】 红糖生产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对红糖色泽、风味及功能特性至关重要,但也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产物,包括乙二醛(glyoxal,GO)、丙酮醛(methylglyoxal,MGO)、3-脱氧葡萄糖醛酮(3-deoxyglucoso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艺同 胡芃薇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52卷3期 332-3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建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和中间体中基因毒性杂质甲醛和乙二醛的检查方法.甲醛和乙二醛经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改善HPLC-UV检查的色谱保留和检测灵敏度.利用C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50:50)流动相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幸娜 李和平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0卷9期 1583-1587,159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24 h,运动组大鼠进行跑台训练,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盼盼 张鹏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1卷10期 88-9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亲环蛋白D(cyclophilin D,CypD)在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本研究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G组、环孢菌素A(CsA)组和CsA+MG组.采用MTT法检测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