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21
- 78
- 46
- 15
- 174
- 27
- 21
- 18
- 14
- 104
- 91
- 38
- 26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雪萍 王婧如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4期 5232-5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北缘特有树种,在维系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平衡、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其分布范围内的69个地理分布样点,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对现实气候条件下...
【关键词】 最大熵(Maxent)模型;青海云杉;潜在分布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飞飞 孙翠洋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7期 6332-63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不稳定性.利用采自祁连山东部余脉昌岭山两个优势树种油松和青海云杉的树轮样芯,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年表,通过分析树轮宽度年表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探讨两个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 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满平 鄂崇毅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1期 57-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增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有逐步恶化的趋势,作为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地区,其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在现有生态修复策略的基础上科学选取生态修复树种对该区生态系统修复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动态演变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甫成 吕建雄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2期 119-12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长白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var.komarovii(V.Vassil.)ChengetL.K.Fu)生材分别进行气干处理和酒精置换处理以及对其气干材进行水浸后再用酒精置换处理,研究了此3种处理方法形成不同的纹孔塞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阳 齐瑞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0期 7447-74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为我国特有树种,为了解其种群生存现状及动态特征,以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则岔沟的紫果云杉天然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种群结构图,编制了静态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运用生存分析理论与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铮 肖娟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9期 3086-30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连续7a红外辐射增温处理下的云杉幼苗为对象,定量分析了增温对植物根系碳(C)、氮(N)分泌速率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显著增加了云杉幼苗根系C分泌速率,而对N分泌速率无显著影响,并伴随着根系分泌物C∶N化学计量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东 张宏斌 等 《植物研究》 2018年38卷3期 377-3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在水土保持、城乡绿化和荒山造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青海云杉半同胞种子及其子代苗表型性状变异特点,以青海云杉优良单株半同胞种子及其8年生半同胞子代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艳芳 于澎涛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9期 3106-3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优势木、亚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各3-5株,2015年6月16日至10月14日应用热扩散技术对不同优势度青海云杉树干液流密度进行测定,并同步测定相关的林外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青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野 陈磊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11期 2153-21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云杉矮槲寄生(A rceuthobium sichuanense)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不同寄主选择压力和地理分布的关系,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区5种寄主上的100份云杉矮槲寄生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志江 康东伟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期 173-1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的基本方法,建立王朗自然保护区紫果云杉在集中分布上限区域的年轮宽度年表,选取差值年表分析不同年龄云杉的径向生长同逐月气候因子的相关及响应关系,结果显示:幼龄组云杉年表的敏感度高于中龄组和老龄组云杉,幼龄组云杉对生长季前及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云 陈磊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3期 458-46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采用CTAB法提取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的基因组DNA,利用ITS1片段的序列信息对中国9个不同地理群体的62份云杉矮槲寄生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2条IT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宁波 陈磊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7期 1342-13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的方法,以被云杉矮槲寄生侵染的青海云杉枝条为材料,从解剖学水平观察云杉矮槲寄生的内寄生系统.结果表明:云杉矮槲寄生的内寄生系统由分布在寄主皮层内的皮层根和镶嵌在寄主木质部中的吸根组成.皮层根可以沿着寄主枝条,通过挤压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超 申海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4期 820-8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开顶式有机玻璃罩(OTCs)及紫外灯分别模拟气候变暖和紫外辐射B(UV-B)增强,对位于气候变暖和UV-B增强突出的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地云杉(Picea asperata)幼苗的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云杉幼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静品 封晓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12期 2518-25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祁连山北坡海拔2 700 m(分布下限)、3 000 m(中部)和3 300 m(分布上限)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采用长短两种不同步长的样条函数去趋势对1952~1980年和1981~2009年两个时段青海云杉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进行对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陇英 陈拓 《植物学报》 2012年47卷4期 405-4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酶标仪等测定了祁连山区不同海拔高度下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菲 骆有庆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5期 4342-43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阿尔山落叶松主要蛀干害虫的种群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落叶松衰弱立木上,生态位宽度以落叶松八齿小蠹最高,在中龄和老龄树上分别达到0.5782、0.5498,在落叶松中龄和老龄枯死立木上,白带长角天牛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达到0.5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云燕 尹华军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3期 698-7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开展植物根际效应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是深入认识根际微生态系统中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过程及机制的关键.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两种主要树种幼苗--云杉(Picea asperata)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为研究材料,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培玺 严巧娣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4期 1616-16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黑河流域山地、绿洲和荒漠区木本植物叶片或同化枝进行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得出,山地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在-23‰~-29‰之间,平均值为-26.3‰;绿洲植物在-26‰~-30‰之间,平均值为-27.2‰;荒漠植物在-23‰~-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娅丽 李毅 《植物生态学报》 2008年32卷2期 355-3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系统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祁连山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天然分布区的10个群体的8个种实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杰 赵文智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4期 1383-13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祁连山主要森林类型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空间格局进行的研究表明:青海云杉种群格局计盒维数在0.992~1.938之间,平均值为1.716,信息维数在0.996~1.860之间,平...
【关键词】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格局;分形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春章 刘庆 等 《植物学通报》 2008年25卷3期 284-2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单因素盆栽实验,通过叶面喷施5、10、15和20 mg·L-1 4个浓度的ABA溶液,研究了长期外源ABA处理对云杉(Picea asperata)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浓度ABA处理显著影响了云杉幼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雁 梁尔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3期 524-5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东缘山地青海云杉生长上限的树轮样本,在获取树轮宽度数据的同时,获取了细胞特征指标,包括细胞个数和细胞大小,建立了树轮早材、晚材、整轮的细胞个数标准年表和细胞大小的最大值、最小值年表,并通过与附近茶卡气象站过去31年(19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文 高文俊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0期 4149-4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工纯林的长期经营会引发连栽障碍,影响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途径是引进更新树种形成混交林.为了指导四川岷江上游人工纯林更新树种和混交比例的选择,尝试通过针阔叶树种林地腐殖质土壤及其枯落物的客置和混合原位培养试验,探讨不同树种种间关系的协调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娅宁 尉亚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4期 852-8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白藜芦醇是一些植物在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它在植物体内会迅速被代谢而生产紫檀芪、云杉新苷、viniferins等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白藜芦醇一样具有抗菌、消炎、抗血小板凝集、防止细胞癌变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且有些代谢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启武 宋明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10期 2072-20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于2005年9月在祁连山北坡沿海拔梯度测定了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叶片氮、磷含量.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叶氮、磷平均含量分别为9.75和0.97 mg·g-1.在种间水平上,青海云杉叶片氮、磷含量明显低于全球松科其它针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剑峰 勾晓华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8期 3268-32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位于同一坡面的青海云杉树芯样本,建立了4个海拔高度的树轮宽度指数年表.分析结果表明年表序列特征值大都因海拔而不同,各年表序列对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在不同高度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树木生长都与前一年10月份月均温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8月份和当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建勋 顾万春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30卷1期 165-1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等位酶淀粉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国西部亚高山特有树种云杉(Picea asperata)10个天然群体的30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对8个酶系统17个酶位点(27个等位基因)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0个位点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明东 江洪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9期 2810-28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立地指数分析和立地质量的评估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和造林营林的重要理论基础与规划方法,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由于技术的限制,迄今为止,还没有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立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和开展立地条件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瑞 孟丽华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2期 3307-33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迁的敏感区.但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的反复变化对该地区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至今未进行过仔细研究.线粒体DNA在松科植物中是母系遗传,其变异被广泛用于研究该科植物历史上由于气候变迁造成的瓶颈作用以及冰期后扩张中形成的奠基者效应.对青...
【关键词】 青海云杉;线粒体DNA nad1;序列变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燕 刘庆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9期 2152-21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茂县生态站,参照云杉分布区的年降水量,设置4种水分处理梯度(分别模拟年降水量为350 mm、700 mm、1 000 mm和1 350 mm),研究云杉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差异.经过4a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水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彦 刘庆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2期 2229-22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在气候箱内模拟迹地环境条件,探讨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对亚高山针叶林采伐迹地关键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杉和红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发芽率分别为88.8±8.4%和30.8±10.4%,多重比较显示红桦对温度的响应比云杉更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春静 盛晓峰 等 《生态学杂志》 2003年22卷6期 63-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同工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的所有组织中,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阐明了同工酶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植物系统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并着重阐述了同工酶分析技术在云杉研究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鑫 杨珍 等 《昆虫知识》 2000年37卷3期 152-1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云杉顶芽瘿蚊是近几年甘肃定西地区发现的一种危害云杉顶芽生长点的新害虫.幼虫蛀入云杉顶芽取食生长点.分布面积4000hm2,成灾面积667hm\+2,受害株率97.4%,枝条顶芽受害率83.7%,100 cm长枝虫口密度9.24头,虫害指数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德 郎瑾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09年34卷1期 170-172页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采自辽宁省沈阳市北陵公园云杉球蚧Physokermes sp.上的跳小蜂1新种:云杉球蚧跳小蜂Aphycoides marginalis sp.nov.,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茂领 《动物分类学报》 2008年33卷3期 508-513页ISTICCSCDBP
【摘要】 报道寄生天牛的瘦角姬蜂属Ischniceros Gravenhorst,1829 2新种:天牛瘦角姬蜂Ⅰ.eutetraphhae sp.nov.,寄生梣直脊天牛Eutetrapha sedecimpunctata(Motschulsk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茂领 李永成 《动物分类学报》 2006年31卷1期 211-214页ISTICCSCDBP
【摘要】 报道采自青海省祁连县寄生云杉球果卷蛾Laspeyresia strobilella Linnaeus的3种姬蜂,其中1新种:祁连缺沟姬蜂Lissonota qilianica Sheng,sp.nov.,中国1新纪录:欧松梢小卷蛾曲姬蜂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华 荆海英 《生物数学学报》 2006年21卷4期 537-542页ISTIC
【摘要】 使用微分方程理论研究了有投放率时一类云杉蚜虫与其天敌模型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呈现的动态性质,通过对反馈增益值的选取,得到了系统达到稳定平衡状态的条件,同时保证了实际中蚜虫的密度相对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华 荆海英 等 《生物数学学报》 2006年21卷3期 377-383页ISTIC
【摘要】 使用微分方程与控制理论研究了使用杀虫剂对一类云杉蚜虫与其天敌相互作用模型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其中包括云杉蚜虫-天敌-杀虫剂相互作用控制模型正平衡点存在个数及正平衡点的稳定性与杀虫剂使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地使用杀虫剂可以在天敌数量不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小娟 朱惠英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11期 173-174页
【摘要】 介绍了苗圃地云杉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危害情况,并从预测预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云杉苗木病虫害防控措施,以期为云杉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芳 张山林 等 《植物保护》 2016年42卷2期 104-108页
【摘要】 在室内研究了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 HollingⅡ型反应,拟合的圆盘方程为 Na=1.0289Nt/(1+0.0098Nt )。根据 Hol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芳 张山林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期 168-169页
【摘要】 应用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对云杉树叶象存在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杉树叶象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对云杉苗木构成严重威胁,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危害和扩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芳 张山林 等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40卷1期 47-49页
【摘要】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云杉苗圃主要病虫害在临夏地区发生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阳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6期 133页
【摘要】 云杉是甘肃省主要的造林树种,因为其木材珍贵,商品价值高,在家具制造业、木材产业被广泛的使用.最近几年,甘肃地区广泛的采用云杉树种进行植树造林,并获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区林农的经济收入.但是云杉在生长过程中会面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方琳 徐先英 等 《草原与草坪》 2015年3期 62-66页
【摘要】 以粘土为基质,采用全光照人工间歇式喷雾装置,用 IBA,ABT和 GGR 3种不同浓度浸泡时间组合的植物激素,对不同株龄的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插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插穗成活率最大值均出现在植物激素 ABT 200 m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芳 张山林 等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40卷1期 50-53页
【摘要】 对临夏州云杉苗圃病虫害种类、分布、危害及天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查清了临夏州云杉苗圃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和天敌种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云杉产业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英杰 李静 《吉林林业科技》 2014年2期 5-6,62页
【摘要】 以青杄云杉为材料,观测种子发芽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植株种子发芽率变动在86%~94%之间,均值为90%;发芽势变动在57%~73%之间,均值为65%,发芽率的差异由株间遗传性不同所致。种子具有发芽启动快、整齐的特点,发芽观测时间以14 d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隽 《青海农林科技》 2014年1期 13-14,73页
【摘要】 青海云杉小卷蛾为云杉小卷蛾属新种,在青海西宁地区主要危害青海云杉,在我国青海西宁发生较为严重.由于小卷蛾虫体过小不易观察,危害隐蔽,监测、防治难度较大,蛹羽化期集中,一旦成虫出现,很快进入盛期,预报有效防治期很难把握,防治效果较差.经过三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小萍 赵林 《吉林林业科技》 2014年1期 22-25,62页
【摘要】 以云杉不同光照强度的树冠枝条针叶和老针叶为试样,研究灰分中矿质元素的种类与分布特点和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结果表明,阳面针叶中的矿质元素含量高于阴面,且K和Ca元素的含量高于Mg和Fe元素;老叶的矿质元素含量高于新叶,同样K和Ca元素的含量高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刚 马艳芳 等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9期 23-23,24页
【摘要】 对临夏地区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定点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临夏1 a发生3代,若虫共4龄,6月下旬以受精卵在云杉侧梢一年生枝针叶上越冬。4月下旬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0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铮 赵传燕 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6期 747-751页
【摘要】 以祁连山区排露沟流域和天老池流域的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采集的树轮数据通过ForStat软件计算了青海云杉的5年连年材积生长量。首先分析了两个流域内的青海云杉材积生长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然后对比分析了两个流域相同海拔高度上材积生长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