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2
- 2
- 10
- 6
- 5
- 3
- 3
- 7
- 6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馥 胡若宁 等 《土壤》 2023年55卷2期 331-339页
【摘要】 以青藏高原3种典型生境(荒漠草地、湿地和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amoA功能基因Qpcr和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研究了其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焱生 魏民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0年5期 196-2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亚硝酸盐和琥珀酸钠作为惟一氮、碳源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一株能够高效氧化亚硝酸盐的硝化菌株,并对其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同源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pH、温度、转速、初始亚硝基氮的浓度以及盐浓度对其氧化亚硝酸盐的影响.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星 林炜铁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8年35卷11期 1806-18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nitrite oxidoreductase,NXR)是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亚硝酸盐氧化菌中.由于它是可溶性的膜内酶,其催化机理与膜内电子传递密切联系,给它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综述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沁雪 施汉昌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4期 541-5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16S rDNA分子检测技术对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等难分离培养微生物进行了分析检测.从实验室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生物流化床硝化系统生物膜中提取细菌总DNA,以其为模板,利用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琚姝 周长林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5年32卷5期 56-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研究了在28℃~30℃、摇床转速为110r/min时,pH、氮源、碳源、NaCl、有机物对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pH 8.0~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培 刘双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年10卷4期 521-5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回顾了硝化作用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硝化作用微生物的种类,包括氨氧化菌、亚硝酸氧化菌、异养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这些微生物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亚硝化菌的系统发育相对简单,而硝化细菌则要复杂许多.还介绍了在硝化作用微生物生态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鑫 乔铁军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年9卷3期 318-3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饮用水生物滤池工艺中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生长状况可以作为反应器挂膜是否成功的标志,其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经历了延迟期和对数期之后进入稳定期,由于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在生态学上存在以后者为受利方的偏利互生关系,延迟期后期与氨氧化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杨正炎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3年30卷6期 904-9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生物氧化结合臭氧消毒的方法对生活饮用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效果.方法:二次供水经生物滤池、活性炭柱及臭氧消毒,处理前后分别取水测定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等指标的含量,观察二次供水经不同阶段技术处理后,水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玲 秦红益 等 《湖泊科学》 2017年29卷6期 1312-1323页
【摘要】 微生物参与下的氮循环是富营养化湖泊十分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采用基于amoA功能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荧光定量PCR、PCR-DGGE与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查秋季太湖不同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智慧 蒋先军 《微生物学报》 2021年61卷7期 1933-19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揭示典型农田旱地紫色土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其对pH的响应规律.[方法]针对同一母质发育但pH差异显著的3种紫色土,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深度测序研究土壤中硝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包括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银银 明红霞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年48卷8期 2895-2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硝酸盐是海洋微生物可利用氮的主要形式,也是限制表层海洋生物生产力的主要营养物质,海洋中的硝酸盐主要由氨和亚硝酸盐的氧化产生.探索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对认识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铭 李振轮 《生物工程学报》 2020年36卷8期 1493-15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亚硝酸盐是氮循环过程的中间产物,其积累超过一定量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也会给人与水生生物带来健康风险.而在高氮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持续维持亚硝酸盐的积累能实现短程硝化过程,降低生物脱氮的能耗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本文综述了在水环境中亚硝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Rosen H ; Crowley JR ; 等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2年277卷34期 30463-30468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Overton TW ; Whitehead R ; 等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6年281卷44期 33115-33126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Bacterial Proteins;DNA-Binding Proteins;Membrane Protein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晓敏 林炜铁 等 《微生物学报》 2025年65卷2期 698-7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针对化能自养细菌培养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电子分配理论分析它们难培养的原因,并基于纯培养探究电子分配策略对提高化能自养细菌生物量的可行性.[方法]从维持细胞内pH平衡和最适能量代谢的角度,计算得出硫氧化细菌盐硫小杆菌(Halot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蕾 导师:张瑶 厦门大学 生物学 海洋生物(硕士) 2015年
【摘要】 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几乎完全依赖于海洋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微生物调节。硝化作用(包括氨氧化过程和亚硝酸盐氧化过程)就是一个由微生物所介导的氧化反应,分别由氨氧化细菌、古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a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华平 导师:林炜铁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化工(硕士) 2008年
【摘要】 亚硝酸盐过量是水体氮素污染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过量的亚硝酸盐会严重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近年来,高密度水产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积累导致的养殖对象大量死亡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亚硝酸盐氧化菌是自然界中能氧化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琳罗沙 粟桂蓉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4年44卷5期 28-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土家腊肉作为发酵肉制品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但这一特殊生境中的微生物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传统土家腊肉中可培养细菌的类群、物种和遗传多样性,通过酶学分析方法对代表性菌株的产胞外蛋白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浩锋 谢柳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3年4期 453-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好氧活性污泥为菌源,通过富集、分离纯化,筛选出一株自养型氨氧化细菌CM-NRO14,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及氨氧化特性。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亚硝酸单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亚芳 陈惠金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45期 8394-839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已有实验证实,脑白质病变如多发性硬化症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一些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均涉及到局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诱导活性小胶质细胞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毒性作用.方法:取2 d龄SD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亮 李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年22卷1期 22-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3-硝基酪氨酸(3-N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介导作用及抗氧化剂对此的治疗效果.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10);LPS休克组(LPS 15 mg·kg-1 iv,n=10);尿酸(UA)治疗组(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旻 孟晓静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26卷8期 1249-12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采样和实验室模拟南方某水厂水处理过程中硝化细菌群的硝化模式,对净水过程中"三氮"含量进行分析,以探索控制和减少NO2--N的方法.方法 对自然水样施加温度、pH值处理因素,检测"三氮"含量的变化,初步确定半硝化-硝化生物氧化的最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钢 黄旭培 《中国公共卫生》 2003年19卷1期 103-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一氧化氮(NO)具有许多生理学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NO还具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作用[1~5].英国著名的药理学家本杰明教授报告指出,人们所食用蔬菜中的硝酸盐类,经口腔中正常菌群的作用转化成亚硝酸盐进入胃中.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平 雷宇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33卷1期 35-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肠套叠模型上,观察牛磺酸在肠套叠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高糖喂养大鼠后,腹腔注射LPS制作肠套叠模型;Greiss法测定血浆和结肠平滑肌组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x)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组织环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朝丽 陈建荣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12卷2期 196-1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中毒患者急诊抢救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抢救能力.方法 选择自主开发《急诊抢救管理软件》中2005年1月~2015年1月各类急性中毒2272例患者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职业、中毒地点、中毒发生时间、中毒类型、病死率与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7年44卷6期 621页ISTICCA
【摘要】 AOBiome公司宣布完成了其候选药物B244治疗高血压的Ⅱ期临床试验患者的入选工作.Ⅱ期临床试验是随机、双盲、赋形剂对照的研究,评价B244作为一种有益的氨氧化细菌局部使用制剂对116名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主终点是4周治疗后收缩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一鸣 李岳 等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0年16卷4期 373-376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Ⅰ号水丸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MP)大鼠组织内菌落数量、一氧化氮(NO)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九海 《海军医学杂志》 2004年25卷1期 77-7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海军参演部队野战条件下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改善措施,为今后部队野外驻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根据保障的任务和特点,进行严格水源卫生侦察和水质检验,采取简易负压充气曝气法除铁,利用二氧化氯进行饮用水消毒,用氧化还原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菁 景亮 《现代医学》 2004年32卷3期 168-171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5-甲氧色胺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1)对照组(n=10):不予任何干预措施;(2)感染性休克组(n=10):给予细菌脂多糖(LPS)15 mg·kg-1静脉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金来 李君文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3年20卷1期 19-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筛选、分离能够用于治理氮污染的硝化菌.方法通过富集培养从土壤中筛选自养型硝化菌,在进行形态学和生化的检验之后设计引物,扩增硝化菌的特征性基因norB之后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上的序列比较同源性.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到了1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邓辉萍 《职业与健康》 2002年18卷4期 46-4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水中亚硝酸盐氮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不稳定,它既能被氧化成硝酸盐氮,又能被还原成氨氮,水中若检出亚硝酸盐氮,说明细菌活动性很强,污染正在进行,所以GB 17323-1998和GB8537-1995分别对纯净水和矿泉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作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东 胡蓉梅 等 《中国药师》 2002年5卷9期 532-5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验证多效蒸馏水机的制水质量.方法:每隔1h从多效蒸馏水机出水口采集样本,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注射用水项下规定作全项检验.结果:性状、pH值、氨、氯化物、硫酸盐、钙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及细菌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冉 王琛 等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6年29卷1期 40-46页
【摘要】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在铺有泥沙质底池塘底泥的水槽中养殖刺参,通过检测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及底泥硫化物的降低率,最终确定菌藻联合处理系统中各成分的最优初始添加量分别为:小球藻1.0×10 7细胞/L,微拟球藻1.5×107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德琴 徐学君 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年20卷5期 726-727页CA
【摘要】 目的:验证某院多效蒸馏水机的制水质量.方法:每隔1h从多效蒸馏水机出口采集样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进行全项检验.结果:性状、pH值、氨、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细菌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炳焕 武巧争 等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年7卷6期 717-718页
【摘要】 <篇首> 食物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及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硝酸盐本身对人体危害性较小,但硝酸盐在细菌或其它还原性物质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一种致癌物质).蔬菜是人们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燕永亮 杨剑 等 《中国科学C辑》 2005年35卷3期 246-253页
【摘要】 在A1501株的基因组上鉴定了4个反硝化相关的基因簇: nar, nir, nor和nos, 共40个基因, 基因的转录产物与其他种群中物质运输、基因调控以及还原酶类蛋白高度同源. nir, nor和nos基因簇在染色体上位置靠近, 与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霜 沈珈琦 等 《土壤学报》 2005年42卷6期 1050-1052页
【摘要】 <篇首>化能自养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能将氨氧化成为亚硝酸盐,这一反应是硝化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在污水氨氮脱除中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amoA;16 S rDNA序列;Nitrosomon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保江 邵宗泽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44卷z1期 175-179页
【摘要】 从西太平洋5 060 m深的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一组低温菌,对其中一株细菌WP02-2-25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鉴定.结果表明:该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温度生长范围在28℃以下,最适生长温度15℃,pH耐受范围为4.5~9.5;最适pH值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晶 顾俊骏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5年12卷7期 54-54页
【摘要】 <篇首> 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源性紫绀.是由于食人含亚硝酸盐类植物或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其特征性表现为缺氧引起的紫绀,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清义 刘锦友 等 《中兽医学杂志》 2004年1期 10-11页
【摘要】 <篇首> 新鲜白菜是人们生活中的绿色食品,也是饲喂牲畜的青饲料.白菜含有大量的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铜等硝酸盐类,若调制不当或放置过久,容易腐败变质,特别是夏秋季节堆放后又被雨水淋过,最易发黄腐败变质.由于消化细菌和转化酶的作用,可将硝酸盐转化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 李大平 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40卷1期 181-183页
【摘要】 <篇首> 亚硝化单胞菌属是自然界氮循环链中的重要细菌,它们能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为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提供作用底物,并从该氧化过程中获得了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合成细胞物质,属于硝化细菌科两个生理亚群之一--亚硝化细菌(又称氨氧化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03年15卷11期 683-684页
【摘要】 <篇首> 一、概述在过去的20年,发展最快的生物学领域之一,就是一氧化氮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的研究.其实人们早就发现哺乳动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排出量超过摄入量,但直到1980年代初才由Green等证实哺乳动物本身能合成这类化合物,并与巨噬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立忠 《科学养鱼》 2001年12期 43页
【摘要】 <篇首> 鲤鱼生活在水中,周围环境存在着不少导致肝病的因素,如病毒、细菌及亚硝酸盐、氨氮等,尤其在集约化养殖情况下,这种感染机会更多;其次,人工配合饲料由于保管不当,如脂肪氧化、饲料发霉变质以及饲料中矿物质与维生素配比、动植物蛋白配比不合理,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梦娟 黄志群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1期 18-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5、8、21、27 和40 年生)土壤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及功能微生物丰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净硝化速率随林龄的增加波动变化,8、27 年生杉木人工林土壤净硝化速率显著低于 5、21 和40 年生.27 年生杉木人工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裕然 李辉妙 等 《微生物学报》 2023年63卷9期 3321-33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对全球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微生物N2O排放占主要来源.其中,好氧氨氧化过程是氨在有氧的条件下氧化为亚硝酸盐,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产生N2O与释放量.氨氧化古菌(amm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建宇 毛艳萍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4期 879-8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硝化过程在全球氮循环中起关键性作用,被认为由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两个步骤组成,分别由氨氧化微生物(Ammonia oxidizing microorganisms,AOM)和硝化细菌(Nitrite oxidiz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琪慧 王书玲 等 《微生物学报》 2019年59卷2期 291-3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系统评估全程氨氧化细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Comammox bacteria)、半程氨氧化细菌(AOB)和古菌(AOA)在典型水稻土剖面的垂直分异规律.2015年发现的“全程”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卫国 丁德文 等 《微生物学报》 2019年59卷11期 2117-21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文以三亚湾泰来草根际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室内培养条件下泰来草根际沉积物微生物对于高温处理和海草定殖的响应.[方法]通过对培养过程中水体物理化学参数(如pH、溶解氧、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的监测以分析环境因子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兴水 王智慧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期 345-3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硝化作用是氨被微生物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分别由氨氧化微生物(AOB和AOA)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主导完成.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把这个分步硝化过程当成唯一的硝化途径来学习和研究.虽然根据动力学理论推测,环境中应该存在单步硝化作用,即由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