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6
- 66
- 41
- 1
- 335
- 37
- 30
- 26
- 8
- 337
- 89
- 37
- 35
- 2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樊博雅 李晓凤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4年51卷6期 32-35页ISTICPKUCA
【摘要】 通过总结、梳理杜武勋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从中医心肾相交理论辨析心律失常的核心病机为"心肾不交",治疗以"交通心肾,枢转中焦"为基本准则,以脾胃为枢纽,重视调畅中焦气机,并提出以交泰丸为底方,创立了治疗本病的基础方——连桂宁心汤.意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雯慧 郭斯一 《中医药通报》 2024年23卷5期 57-58页ISTIC
【摘要】 "泻南补北"法临床应用广泛,以本法治疗情志病具有独到的优势.文中以临床诊治"笑不休"验案一则为例,观察发现该病具有心火偏亢、肾水不涵的病机特点,而通过"泻南补北"之法,泻其心火,补其肾水,既可使水能制火,又能调整肝木之疏泄,从而达到良好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浩 董慧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3年15卷3期 186-190页
【摘要】 睡眠是动物的共有特征,且为生存所必需,严重的睡眠缺失是可以致命的[1].随着社会的发展,睡眠缺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1/3的成年人每日睡眠时长<6h[2],6%~10%的成年人长期受失眠的困扰[3].长期失眠与代谢性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虹宇 李红品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20卷3期 460-4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交泰丸对糖尿病、抑郁和失眠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通过数据库检索,以交泰丸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治疗疾病种类为网络节点,使用Cytoscape构建相互作用网络,M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释岑 刘志强 等 《中国药房》 2018年29卷19期 2656-266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化合物的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为标准,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等数据库、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云龙 庞博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8卷18期 4519-45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交泰丸对小鼠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方法 以2.0、4.0、8.0 g·kg-1·d-1的生药剂量交泰丸给小鼠灌胃,进行自主活动、镇静催眠、学习记忆的药理学实验.结果 交泰丸可明显降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延长阈上戊巴比妥钠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萍 张皓月 等 《中成药》 2018年40卷12期 2613-26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4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5% CMC-Na)、二甲双胍组(150 mg/kg)、小檗碱组(200 mg/kg)、小檗碱+cinnamtannin ...
【关键词】 交泰丸;小檗碱;cinnamtannin D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立静 宗阳 等 《中成药》 2017年39卷11期 2308-23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交泰丸(黄连和肉桂)中6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3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KH2PO4,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永 张滨 等 《世界中医药》 2016年11卷3期 554-557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增多,与交泰丸善治的“水火未济”证候相一致,为其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归纳总结了交泰丸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的视网膜病变的基础药理研究,包括降糖作用、配比及机制;综述了交泰丸在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玉英 胡跃强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20期 5028-50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交泰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对VD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VD大鼠模型;MG-2Y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ELISA法测定脑组织MAO活性、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妮 李江英 等 《中成药》 2012年34卷3期 442-4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肉桂挥发油和水提液对黄连小檗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服黄连提取物、黄连提取物加肉桂总提物、黄连提取物加肉桂挥发油、黄连提取物加肉桂水提液,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小檗碱的质量浓度.结果 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春泉 王怡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6期 225-2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交泰丸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盐酸氟西汀7.5 mg·kg-1)及5种不同配比交泰丸高、低剂量组(黄连-肉桂=10∶1,1∶10,10∶0,0∶10,1∶1),共计12组.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艳琳 陆付耳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30卷12期 1297-13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交泰丸及其单味药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异位脂肪沉积的影响. 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高热卡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T2DM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交泰丸组、黄连组、肉桂组、二甲双胍组,各治疗组分别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娟 杨洁 等 《中成药》 2010年32卷8期 1312-13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交泰丸(黄连、肉桂)有效部位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乳化剂的选择、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处方比例的优化,以所形成自乳剂外观、乳化后乳剂的外观、自乳化时间为指标筛选最佳处方;通过药物在不同温度的溶解情况确定载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霞 邹志暖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8期 157-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交泰丸(JTW)浸膏粉溶液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使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离体灌流心脏,急性酶解法分离获得单个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电流钳模式记录膜电位.结果:0.2%交泰丸浸膏粉使静息电位(Re)从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俊萍 吴彦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年23卷5期 15-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生品黄连或酒制黄连组成的交泰丸镇静催眠活性的强弱.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阈上刺量、阈下剂量诱导小鼠睡眠和小鼠自发活动实验,比较生黄连或酒制黄连组成的交泰丸镇静催眠作用,并初步探讨后者时效特点.结果:生品黄连与酒制黄连组成的交泰丸5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雄 袁琳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9期 1327-13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交泰丸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5周,腹腔注射低剂量的STZ(40mg/kg)制作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给予交泰丸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慰华 杨冰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年23卷4期 559-5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世建 林杏娥 等 《中药材》 2006年29卷2期 164-16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交泰丸中黄连与肉桂不同配伍比例的药效的差异性.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交泰丸1组(黄连∶肉桂=10∶ 1)、交泰丸2组(黄连∶肉桂=1∶ 1)、交泰丸3组(1∶ 10)及甜梦胶囊组,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明军 李同平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9期 1168-1169页ISTICPKUCA
【摘要】 简要分析了交泰丸的方、药、证及其临床应用治疗心悸及复方、拆方的现代药理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旭昇 高健生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3期 486-487,4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交泰丸乃指黄连伍肉桂之交泰丸(因为至少有八首交泰丸方,药物组成、主治、功效皆有出入[1]).该方出自明·韩懋<韩氏医通>,谓"黄连……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惜未载方名.清·王士雄<四科简效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明侠 王淑美 等 《中成药》 2005年27卷9期 附3-附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交泰丸由黄连、肉桂2味中药组成,具有交心肾、安神志之功效,主要用于由胃有积热引起的心肾不交、怔仲惊悸、夜寐不安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连中主要含小檗碱、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等生物碱,其中小檗碱占7%~9%[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殷建 《中医杂志》 2005年46卷6期 421-42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交泰丸最早记载于明代<韩氏医通>,由黄连、肉桂组成.其意在"交通心肾",主治心肾不交之失眠.后世将交泰丸运用于多种慢性疾病.但用于眼科,以往鲜有报道.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高健生研究员在治疗眼病中运用交泰丸,匠心独运,屡获奇效.现将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兰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9期 1647-1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交泰丸为滋养安神名方,由黄连(A)、肉桂(B)组成,具有交通心肾的功能.目的:选择交泰丸方药(黄连、肉桂)(A、B)提取时药材的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将方药组合成2组(AB和A+B),用水提取法提取,提取液作小檗碱、肉桂酸、总生物碱、挥发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兰 李正杰 《中草药》 2003年34卷10期 895-8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优选交泰丸方药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小檗碱、肉桂酸、总生物碱、挥发油、干浸膏为指标,在药材粒度、溶剂量、煎提温度、滤过、浓缩等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对半仿生提取法(SBE法)、水提取法(WE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法(SBAE法)、水提取醇沉法(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兰 张兆旺 《中成药》 2003年25卷7期 526-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选择交泰丸方药提取时药材的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将方药组合成2组(AB和A+B),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提取液作小檗碱、肉桂酸、总生物碱、挥发油、干浸膏量的测定及甲醇精制液的薄层色谱、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比较.结果: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为: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秋 《中医药学刊》 2002年20卷1期 85-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观察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发现黄连倍肉桂组成的交泰丸,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纳的催眠作用,作用强于黄连肉桂等量及肉桂倍黄连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兰 张兆旺 等 《中成药》 2002年24卷8期 575-5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交泰丸剂型改革研究优选提取工艺.方法:以小檗碱、肉桂酸、总生物碱、挥发油、干浸膏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的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其工艺条件为:第1煎用水以HCl调至pH 2.20,第2、3煎用水依次以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雯 张会峰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5卷3期 610-612页ISTIC
【摘要】 交泰丸是传统经方,具有交通心肾的功效,主治心肾不交、夜寐不安之症.现代药理对其作用机制深入研究,从单药、复方层面进行探讨,发现其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作用,并且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交泰丸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常用于不寐症,也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雯 范尧夫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6卷33期 63-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交泰丸联合降糖康复操对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血脂联素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小芬 林思思 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9卷9期 639-643,6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交泰丸和黄连、肉桂对小鼠的镇静作用.方法:交泰丸配置成高、中、低浓度组,浓度分别为0.220 g/mL,0.110 g/mL和0.055 g/mL;黄连配置成高、中、低浓度组,浓度分别为0.200、0.100、0.05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作英 王永霞 等 《天津中医药》 2019年36卷1期 71-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交泰丸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ICa-L)的影响.[方法]急性分离心室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黄连组、肉桂组、黄连加肉桂组和交泰丸组,各组加入含药血清浓度为10%和15%,后放于37℃、5%CO2的孵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俊云 杨晓敏 等 《中医药学报》 2018年46卷4期 19-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交泰丸对PCPA致失眠大鼠血清HPA轴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PCPA复制大鼠失眠模型,灌胃交泰丸干预3 d,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HPA轴激素ACTH、CORT、CRF水平及表观遗传修饰主要酶DNMT1、HD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雒明池 梁如 等 《天津中医药》 2018年35卷5期 365-3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基于cAMP-CREB-BDNF信号通路探讨交泰丸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洵 王东生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8卷6期 624-6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葛根交泰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和小剂量链脲脲佐菌素(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另设健康大鼠10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运龙 全世建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11期 2803-280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为了探明交泰丸镇静催眠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PCPA失眠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选择中枢神经递质5 -HT、NE作为药效学指标,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 交泰丸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NE、5- HT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运龙 全世建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6期 1417-141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交泰丸镇静催眠的作用机理,为交泰丸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安定组,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模型,以高效液相检测大脑r-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丽 徐江堤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7期 1791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与内分泌、遗传、免疫感染、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世建 林杏娥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16卷5期 419-420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交泰丸一方,出自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一书,名见清代<四科简效方>,本方由黄连、肉桂两味药组成,两药用药比例为1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建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1期 117-118页ISTICCSCDCA
【摘要】 综观历代医论,对于“心肾相交”仁智互现,各显其长.其中以水火升降观点来阐述心肾之生理、病理者为解释心肾关系的主流.“心肾相交”是心肾阴阳水火升降功能正常的概括,其病理改变“心肾不交”主要有上热下寒、阴虚阳亢、心肾两虚和火热伤阴4种证型,并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琳 胡娜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7年24卷6期 694-698,7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白虎加人参汤(BHJRST)、黄连解毒汤(HLJDT)、六味地黄丸(LWDHW)和交泰丸(JTW)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致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4周龄SD大鼠高耱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腹腔注射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姣 袁琳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7年24卷2期 153-155,1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配伍比例交泰丸对db/db 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探讨交泰丸降糖作用的较佳配伍比例.方法:将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交泰丸10∶1组、交泰丸10∶3组和交泰丸10∶6组,另取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娜 袁琳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7年24卷5期 567-5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交泰丸对2型糖尿病(T2DM)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脂肪组织中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交泰丸组和罗格列酮组,另取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给药处理4周,观察小鼠的饮食摄入量、...
【关键词】 交泰丸;罗格列酮;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伟娟 《江苏中医药》 2017年49卷8期 14-15,18页ISTICCA
【摘要】 杨世勇教授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以阴虚燥热为基础,但脾肾不足、心火炽盛仍占主导地位.杨老临床擅长以苍术、玄参,黄芪、山药等对药为主,配伍交泰丸及葛根、丹参、虎杖等单味药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硕 白永生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7年24卷3期 275-2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尿液代谢组学的检测,探讨交泰丸对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影响.方法: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 37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树明 李沛纯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5卷2期 73-76页ISTICCA
【摘要】 交泰丸一方出自明代韩懋所著《韩氏医通》,由黄连、肉桂两味药物构成,后经历代医家运用及现代药理研究佐证,被广泛应用于不寐、消渴、心悸、怔忡及郁证等疾患的治疗.交泰丸主治“心肾不交”,药味简单而功效卓越,临床应用广泛,但究其病因病机却不尽相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娟 朱垚 等 《江苏中医药》 2016年48卷5期 14-16,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本体特色,引入文本挖掘法并改进研究模式,结合原始医案数据挖掘分析,形成医案解构,从中分析周仲瑛教授临床运用交泰丸的经验.方法:对周仲瑛教授临证运用交泰丸的医案进行解构分析,并结合数据挖掘分析运用规律.结果:本次研究涉及病例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瞿彬 张蓉 等 《陕西中医》 2016年37卷12期 1632-16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不良反应及戒断症状的测定,评价交泰丸加减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交泰丸加减方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每晚睡前1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用药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86...
【关键词】 失眠症/中医药疗法;@交泰丸;Insomni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泽胜 潘晔 等 《天津中医药》 2016年33卷12期 740-7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交泰丸对利血平诱导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FST)、小鼠悬尾实验(TST)和小鼠利血平拮抗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小鼠海马和皮质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月茹 胡娜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6年23卷1期 22-24,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交泰丸对db/db小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1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交泰丸组、罗格列酮组,另取db/db鼠同窝的db/m小鼠设为正常组.各组灌胃给药4W,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小鼠的进食量、饮水量、体质量、空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