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2
- 24
- 22
- 11
- 1
- 1
- 13
- 7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6期 788-791页ISTICPKU
【摘要】 医患沟通伦理思想是传统医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为对医患沟通基本原则、形体语言要求、沟通过程和内容等的规定上,是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应用于处理医患关系的实践样态.将传统医德规范融入现代医患沟通教育有助于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新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24卷3期 378-379页ISTICPKU
【摘要】 "慎"在中国传统医业道德规范中的地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传统医业道德规范以"慎"为核心;历代医家把"慎"的规范要求落实在行医施治的各个环节;而"慎"的规范观念体现出了传统医家生命至重的思想,在以生命为本方面实施了统一;同时,以"慎"为核心的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正芳 张声生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卷11期 79-81页
【摘要】 中国传统医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和"一切生命平等",现时代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形势,学员不仅要练就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树立正确的医德信念,而中国传统医德对现时代医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在我国目前中医住院...
【关键词】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统医德教育;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4卷4期 210-213页
【摘要】 影响医患关系不协调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患者人的整体意义的忽略,其认识过程表现为医患双方主体的不对等;中国传统医德规范中诚信谦逊、仁爱清廉对于构建协调的医患关系有着一定的启示,揭示出医患关系的本体定位必须具备"为人"的基本指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谷雪峰 导师:佟子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博士) 2015年
【摘要】 翻开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文献、医德思想文献、医家的医案,都能感受到丰富的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医学伦理思想资源.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些资源,构建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的医德规范.本文意在挖掘中国传统医德规范的伦理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辛芳芳 导师:佟子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07年
【摘要】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乃是一种伦理型文化。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中国上古由野蛮进入文明走着一条有别于西欧之路径。中国是在没有彻底破坏氏族血缘关系情况下由野蛮走向文明,从而使宗族组织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 宋宏飞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2卷1期 36-40页
【摘要】 本文从伦理道德的视角溯流及源,辩证地分析"中国现代医学伦理学""中国传统医德""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三者在当代医疗领域中的意义,指出了"医乃仁术"经典格言中所蕴含的"医道""医者""医术""医业"的四位一体,肯定了宋明理学把"道德伦理规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萍 李俊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40卷24期 4302-430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在线演示互动系统与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该科参加规培的148名医师,随机分为试验组(74名)及对照组(74名...
【关键词】 在线演示互动系统;教学模式;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专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婧 陈燕 等 《上海医药》 2022年43卷13期 13-15页CA
【摘要】 中国传统医德文化的核心是"仁爱救人",与现代医学提倡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伦理精神相贯通.但目前的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各培训基地往往着重于药物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临床用药实践技能的培养,医学人文教育和医患沟通技能的教学较少涉及.疼痛学科的宗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1卷10期 151-152页
【摘要】 中医医德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主要包括"十全为上"、"重义轻利"、"博施济众"等,核心是"仁术仁心".在医学院校的思修课中,可通过挖掘课本内容,将中医医德规范融入课本中;创建教育平台,加强载体建设,在期末和平时测试中有意强化中医医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思彤 孔令杉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12期 1599-1602页ISTICPKU
【摘要】 分析了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中国传统医德的内涵和核心内容以及将中国传统医德结合到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教育启示,并探讨了两者相结合的医学伦理学意义.将中国传统医德融合到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雪梅 刘东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9期 1109-1112页ISTICPKU
【摘要】 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检索1978-2018年即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发表的有关民国医德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显示,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以后,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逐步增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国医德的内容和特征、民国医学团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占立 赵群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29卷4期 559-561页ISTICPKU
【摘要】 重规范是清代名医喻昌医德思想的重要特征。喻昌在继承传统医德思想的基础上在其医学著作《医门法律》中援“佛”入“医”借鉴佛教的戒律思想进一步阐述了他的“以律戒医”的医德规范。分析了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提出的“慎”“精”“诚”以及“求真”等具体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业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29卷6期 934-936页ISTICPKU
【摘要】 我国历代重视道德教育,在长期认识和实践中逐渐形成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文化传统,并深深地融入在国人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通过学习借鉴古代传统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贞玉 孔祥金 《医学与哲学》 2015年11期 43-47页ISTICPKU
【摘要】 总结了以“仁”为核心思想的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的内涵,阐述了中国传统医德形成的思想基础及其历史局限性,从个体行医与医学组织共同体、个人“德性”自律与组织规范他律、道德约束与法律规范、德性论与权利论、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传统医学的“仁”“术”不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长林 陈志宏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5期 782-785页ISTICPKU
【摘要】 结合传统医德开展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条既有针对性又有现实性的路径。传统医德的德性伦理特征,有利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传统医德的规范性特征,有利于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生命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育。通过医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艳 黄金珠 《医学与哲学》 2015年36卷23期 19-21页ISTICPKU
【摘要】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检索1982年~2013年6月发表的有关中国传统医德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显示,2005年以后发表的文献数量逐渐增多,其中对中国传统医德内涵和精髓的阐述与理解、中国传统医德的现代意义以及中国传统医德教育是作者们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黎 《医学与社会》 2015年28卷7期 74-76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以“医乃仁术”为核心,强调个人美德,其强烈的美德伦理属性受到了现代伦理观念的挑战.社区“朋友式”医患关系模式与传统的医患关系相似,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应将传统医德思想融入现代医学伦理规范体系,开展社区医疗机构医德文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亚杰 张艳清 《医学与社会》 2014年27卷1期 1-3页ISTICPKU
【摘要】 受儒家文化影响传统医德把医学定位为医道,赋予了医学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也形成了传统医德强调德性和义务的特点.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及医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医德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现代医学职业精神,将权利与义务、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之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26卷5期 631-632页ISTICPKU
【摘要】 中医传统职业精神的"仁心"、"业精"等要求被社会和医者行业所认同,因此要把中医传统职业精神贯穿到医院精神的建设和行为规范建设中,从培育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敬畏生命的职业责任、高超精湛的职业技能、令行禁止的职业纪律、悲悯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萍 杨威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24卷6期 771-773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传统医学职业规范,西方医学道德标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三者构成了我国当代医学职业道德的来源,《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则是对医学职业道德的现代要求.当前公立医院的医德医风总体情况乐观,但由于原有政策设计偏移、医患利益冲突,职业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长林 张艳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24卷2期 267-268页ISTICPKU
【摘要】 儒家哲学是传统医德形成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伦理学基础.把握医德内涵、培养医德智慧固然需要学习与遵循医德规范,而医德形成的深层哲学与文化底蕴更是具有根本和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从德性与境界的层次上涵养医德,是对生命的感悟与帮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炜 裴传永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23卷6期 140-142页ISTICPKU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良医"已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概念.考察多种典籍的有关记载可知,当时良医纯粹是基于医术的精良而作出的判断.传统医学名著中最早论及医德的,是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自序"则是一篇具有很高价值的医德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凡 王丽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23卷2期 39-40页ISTICPKU
【摘要】 "五常"思想是中国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对中国的传统医德原则、医生职业责任、行为规范、专业要求、医患关系调整原则的确立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对理解<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所提出的现代医生的职业精神原则与责任,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4期 56-57页ISTICPKU
【摘要】 医德教育是一个充分发挥医学精神资源,挖掘中西方传统医德思想的精华,传授医德基本原则、医德规范,发挥医德楷模的榜样示范作用,培养高尚的医德情感,从而提高医德修养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精神激励在医德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针对当前医德教育中存在的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靖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3期 118-119,138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传统医德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救助实践中摸索和逐步积累、概括出来的医者医疗过程的行为规范.现对其中的德性内容作一番品读,为正在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医者们提供一个感受传统医德唯美气息、追求传统医德德性意蕴的渠道,让传统医德的优美因子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健 严金海 等 《医学与社会》 2009年22卷3期 32-34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植根于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文化观念和行医模式之中,具有鲜明的德性论与义务论特点.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医疗关系越来越复杂化,医学伦理所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广泛;传统医德的单一性与狭窄性受到现代医学伦理观念的挑战.解决传统医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建兵 李恩昌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21卷6期 17-19页ISTICPKU
【摘要】 医学伦理思想的萌芽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5世纪或者更早.本学科发展至今先后呈现出三种理论形态并各具特点.第一个阶段是前医学伦理学时期,可称为古典医德学,德性论和义务论的特征非常明显.第二个阶段是传统医学伦理学发展阶段,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理论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伍林 陆爱勇 《中国卫生经济》 2007年26卷10期 79-80页ISTICPKU
【摘要】 目前,我国面临的医德危机是非常严重的.如何解决这一危机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不少学者提出要用传统医德来规范医务人员,并以此作为解决该危机的良方.然而,这种以人格伦理为特质的传统医德尽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却受到了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 兰迎春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18卷1期 11-13页ISTICPKU
【摘要】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医疗卫生领域目前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倡导诚信服务,建设诚信文化,是当前医德医风建设的新课题.为此,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强化诚信服务意识;完善医德规范;增强法律制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宜静 张福利 等 《医学与哲学》 2002年23卷8期 34-36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医务道德,即医德,作为调整医务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必然表现为一定的规范.医德的多方面性,决定了医德规范的多层次性.中国传统医德规范,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形成、发展并逐渐完善的.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25卷4期 267-268页PKU
【摘要】 宗教的律法特性决定了西方医学道德规范的核心内涵,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价值,两种医学道德具有不同的文化起源与理论基础.但关爱患者是两种医学道德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当代医学道德教育实践不可偏废的必然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毅 孙景海 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21卷6期 375-376页PKU
【摘要】 简要概括了我国当前医务人员存在的主要劳动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并对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开展医务人员道德重建工作的主要举措:①传承中国传统医德与借鉴西方医德规范并举;②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毅 孙景海 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21卷7期 424-425页PKU
【摘要】 简要概括了我国当前医务人员存在的主要劳动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并对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开展医务人员道德重建工作的主要举措:①传承中国传统医德与借鉴西方医德规范并举;②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来勇 曾鑫 等 《中医教育》 2019年38卷1期 83-85页
【摘要】 旴江发源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血木岭,流经江西广昌、黎川、南丰、南城、宜黄、崇江、临川、新建、进贤等县区. 旴江流域人才辈出,杰出代表如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曾巩,"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等等. 同时此流域哺育了众多"旴江医家",如杰出的妇产科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臣攀 张亚军 《西部学刊》 2019年1期 60-63页
【摘要】 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特色,充分发挥孙思邈医德思想的德育功能,是陕西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主张对孙思邈济世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精诚合一德术并重的医德观、仁爱为准的医德规范进行全面挖掘和梳理,并发挥其教育和启迪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彦敬 李亚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63期 260-261页
【摘要】 孙思邈的医德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唐以前医家经典的基础上集其大成的医德思想,通过诊疗实践的检验、调整和总结,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与可操作的行为规范.本文从尊重生命、“医”“文”通修、德艺双修、仁慈为本、清正为风、谦敬为法以及独重妇儿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昀 张宏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7期 1011-1012页ISTIC
【摘要】 医德是传统中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意识形态和医疗行为规范对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继承优良传统医德对于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患者的道德观念、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镇江 刘彩风 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0卷12期 35-40页
【摘要】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高度重视的体现.健康中国战略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构建,体现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健康中国战略引领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助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加强医德医风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6卷6期 988-992页
【摘要】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选修课程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医德养成,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泰山医学院选修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学校存在人文选修课程比重不高;课程结构不均衡;课程内容重复率较高,随意性较强;思想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国岗 吴冬群 《河北医学》 2008年14卷2期 239-2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医德,<内经>中已有丰富的论述.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以古代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规范的中医人格和医德修养,培养中医人才.值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学术之际,本文拟归纳<内经>有关医德论述为借鉴,谬误之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晓春 《环球中医药》 2008年1期 9-1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作为中医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医德,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传统医德闪耀着人性与理性的光芒,崇尚"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信念;倡导"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医贵乎精,仁术济世"的精神;恪守"贵义贱利,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 赵晓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7年21卷4期 25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为配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北京市卫生局于2005年5月在北京市卫生系统启动了"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的活动,并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医院考核评价标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景海 黄毅 等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年13卷1期 28-29页ISTIC
【摘要】 本文剖析了医务人员所面对的劳动风险,指出解决劳动风险道德问题从传承中国传统医德与借鉴西方医德规范并举、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并举、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和建立保险机制并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加强服务补救并举四个方面入手,方能取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江浦 《武警医学》 2002年13卷12期 750-75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一门科学,也是管理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规范和实践学科。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医学发展赋予了医学伦理更丰富、更新的内涵。作为武警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应不断加强对医学伦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淑琴 刘卫滨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8卷11期 1740-174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中医学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伦理学伴随其中,至臻至善,流芳千古.传统中医伦理学立医者规范,树医德楷模,为克服市场经济大潮对医德医风的猛烈冲击,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凌琦 李素敏 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24卷6期 824-826页
【摘要】 医患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立足于我国的医患关系现状和医疗特色,通过对中西方医德传统进行比较分析,求同存异,积极思考怎样继承和发扬中西医德传统,做好医德教育,在强调医者内省自觉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外在的规范与导向,注重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茂森 赵敏 《西北医学教育》 2015年3期 461-464页
【摘要】 儒家伦理思想及价值观念一直主导着中国古代传统医德的发展,从儒家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儒家的“仁爱思想”、“重义轻利”观念、人本理念、“自我修养论”等引入当代医德教育,对培养和规范从医者医德行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医德体系,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竹 田蓉 等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2卷26期 154-156页
【摘要】 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 同时与中国传统医学相互渗透,彼此影响.其中的仁爱和中庸思想更是影响着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建立.仁爱思想影响着中医医德的规范化,同时中庸思想体现在中医的防治思想和养生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