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44
- 838
- 190
- 44
- 20
- 320
- 184
- 146
- 131
- 105
- 1040
- 646
- 541
- 296
- 22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怡珂 李定国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19期 167-16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鱼腥草的不同提取方法对4种人体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方法 用直接研磨法、水提取法、乙醇提取法3种方法制取鱼腥草提取液,通过平板涂布法和药敏纸片法测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环直径并分析差异.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哲慧 潘超 等 《遗传》 2015年37卷5期 473-4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伤寒由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引发,至今在发展中国家仍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文章通过敲除伤寒菌脂多糖合成途径中O-抗原连接酶基因,转入含脑膜炎奈瑟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蛋白糖基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敏 《临床儿科杂志》 2006年24卷10期 789,7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临床资料患儿,男,3个月.因解稀烂便伴反复发热4 d于2004年10月9日晚入院.入院前4 d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由原来2~3次/d增至3~4次/d,为黄色稀烂便或泡沫样便,初有1次带少量血丝,无粘液、脓液,伴反复发热,体温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平 庄菱 《疾病监测》 2001年16卷10期 365-3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掌握伤寒流行规律、为防治提供依据,江苏省设立监测点开展对伤寒Vi-Ⅱ型噬菌体分型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448株菌分型率83.71%,共分出22个噬菌体型,主要流行有D型,占38.67%,该型中D1、D2型,分别占57.79%、40.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底秀娟 马桂芳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1年17卷7期 632-6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伤寒沙门氏菌分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PCR扩增标记的Dig-dUTP-16SrRNA基因探针,分析40株伤寒沙门氏菌染色体经PstⅠ消化后的16SrRNA基因限制性图谱.结果40株伤寒沙门氏菌的分属14个不同的RT,各菌株杂交片段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铁民 徐浩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1年17卷2期 118-1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对伤寒沙门氏菌应答的特性。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和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测定其内在化和杀伤伤寒沙门氏菌的活性,以及以伤寒沙门氏菌诱导的上述两种细胞产生TNFα和IL-12的情况。结果P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琦 高瞻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0年16卷11期 985-9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择江苏省各地 1988~1997年分离到的26株M1型伤寒菌进行AP-PCR分析。结果26株M1型伤寒菌被引物22732、22733和22734共同划分为7种不同的基因型别。将菌株的基因型别与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相结合,发现在江苏省伤寒呈现高...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AP-PCR分子流行病学;S. typhi AP- PCR Molecular epidemiolog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瞻 俞晓进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0年16卷5期 465-4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择3组随机引物,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江苏省1988~1997年分离到的72株分属于M1、D2、E1和D1噬菌体型的伤寒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综合3组引物扩增的结果分析,26株M1型噬菌体型的伤寒菌呈7个基因型,其中1988...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政 梅玲玲 《疾病监测》 1997年12卷5期 165-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报告了浙江省1988~1995年收集的1351株伤寒沙门氏菌的噬菌体分型和耐药性测定结果.共分出24个噬菌体型别,以M1、A、D2、E1等型为主,分型率为83.12%.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伤寒沙门氏菌对氟哌酸和丁胺卡那霉素的敏感率在9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封毅 李志春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4期 822-82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黑老虎果皮及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黑老虎果皮对伤寒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滤纸扩散法观察黑老虎果皮及其乙醇提取液和各相萃取液的抑菌作用;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 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子瑜 郭长升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4年z1期 115-116页ISTICCSCDCA
【摘要】
1病例简介
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间断发热半个月,便血1天”入我院ICU,大便呈暗红色血样便。血培养:伤寒沙门氏菌。给予抗感染、输血、止血等治疗后仍高热,腹胀逐渐加重,肠鸣音消失。
【关键词】 腹内压(IAP);伤寒沙门氏菌;腹腔间室综合征(A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翔 刘东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18年35卷11期 87-91页
【摘要】 为研究从山东省某肉鸭屠宰场分离到的一株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和对小鼠的致病性,从而了解其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该分离株的药敏性;设计22对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保守区的引物,对其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进行检测和分析;利用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娜 王芃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09年20卷2期 173-1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λRed重组系统敲除伤寒沙门氏菌的rfaH基因.方法:以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 Ty2,S.ty2)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的同源臂,与两端带有FRT位点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共同构建同源重组载体;以重组载体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岩松 贾迎杰 等 《口腔医学》 2008年28卷11期 561-5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微核实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实验)检测自制烤瓷合金对小鼠的致畸作用及对染色体的突变作用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微核实验中将小鼠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及阴、阳性对照组,并将自制烤瓷合金与纯钛作比较,通过观察股骨骨髓...
【关键词】 烤瓷合金;微核;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禾 徐琦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07年18卷3期 441-4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运用多重PCR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和鉴定伤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的方法.方法:分别选取伤寒沙门氏菌染色体ViaB区域中编码调控Vi抗原表达的基因(vipR)、痢疾杆菌编码侵袭质粒抗原H基因(ipaH)和单核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智 叶临湘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18卷1期 9-11,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伤寒沙门氏菌AFLP-银染体系.方法 对EcoRⅠ和Mse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用量、酶切时间、连接产物及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等进行研究.结果 建立了伤寒沙门氏菌AFLP-银染体系:在20μl的酶切体系中,含基因组DNA 250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胜利 陈虹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6年27卷2期 14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由于临床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导致某些细菌变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现将一株在患者体内已发生S-R变异的伤寒沙门氏菌并引起了败血症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燕 主劲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4年1卷3期 1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2003年9月29日,从本院1例患者腹膜后脓肿的脓液中检出伤寒沙门氏菌,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农民.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上腹部胀痛不适.无发热、畏寒、黄疸,无恶心、呕吐,食欲及大小便亦无异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扎西央宗 《西藏科技》 2016年10期 57页
【摘要】 目的 分析病原菌.方法 标本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一发热待查病人血液中检出伤寒沙门氏菌.结论 不明原因引起发热病人应尽早进行血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冬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年15卷35期 251-252页
【摘要】 2014年8月,我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源学检验,证实这起食物中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1流行病学调查8月2日晚李某,因结婚在某餐馆宴请亲朋好友,用餐后多人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发热等症状而到医院就诊.从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舟 杨样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5年37卷8期 595-599页
【摘要】 为研发以禽伤寒沙门氏菌(SG) SG9R弱毒疫苗株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活菌疫苗,本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对SG9R株基因组中编码天冬氨酸β-半醛脱氢酶的asd基因进行敲除,构建SG9R△asd缺失突变株.该突变株在缺乏外源DAP培养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冬梅 袁慕云 等 《检验检疫学刊》 2014年3期 32-36,10页
【摘要】 建立实时荧光PCR快速鉴定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的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伤寒沙门氏菌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采用实时荧光PCR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及模拟样品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特异性引物和探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0期 236-238页
【摘要】 目的:了解此次食物中毒的基本情况和引起食物中毒原因。方法对聚集性食物中毒患者和就餐酒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本病原学检测及分析。结果在一份卤制品和3个粪便标本中检出了共同血清型为O6,7:Hc的猪沙门氏菌。结论确定了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云红 林海霞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32卷10期 179-180页
【摘要】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通常为非特异性,包括长期发热、消化道症状等[1].该病的唯一宿主是人类,消化道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伤寒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蚊虫等传播.伤寒高发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继华 杨继先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02卷11期 92-93页
【摘要】 目的 对两起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聚集性爆发流行中所分离到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和基因分型,探讨恩施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传统方法对11 株伤寒沙门氏菌菌株进行生化、血清学复核鉴定.对确认的伤寒沙门氏菌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今谊 《广西畜牧兽医》 2012年28卷4期 223-225页
【摘要】 猪副伤寒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荚膜和芽孢,抗原式相似,生化特性复杂,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并且血清型达2500种以上,此菌为条件性致病菌,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杨 鞠玉琳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09年48卷4期 793-795页
【摘要】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和实用性强、灵敏度高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参考GeneBank中登录号为U25631的沙门氏菌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组成半套式RT-PCR,扩增片段为581bp.应用该半套式RT-PCR对标准菌株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雨修 李春梅 等 《四川畜牧兽医》 2008年35卷7期 29-30页
【摘要】 运用针对不同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广东某地区发病猪群采集的痛料进行PCR和RT-PCR检测,结果发现CSFV和PCV2为阳性.无菌条件下分离的细菌可于普通琼脂、伊红美兰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经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鉴定为沙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兵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31卷6期 656-657页
【摘要】 目的:了解泸县某镇一村民为病故父亲操办丧宴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按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微生物部份>的检测方法.结果:本起丧宴进餐98人,食物中毒86人,罹患率为87.7%,无死亡.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 郭定宗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07年34卷8期 114-116页
【摘要】 湖北省某规模化猪场断奶腹泻仔猪180头,尸体解剖观察到部分组织有干酪样病变,全身浆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肠壁厚薄不均,弹力下降.随机选取腹泻严重的猪10头、正常猪3头,对肠道内容物进行分离培养,并生化鉴定得7类菌属.它们依次为伤寒沙门氏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生 刘思国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6年28卷4期 436-440,445页
【摘要】 本研究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耐热核酸酶(nuc)基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ST)鞭毛抗原(H1-d)基因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浩 吴永生 等 《食品科技》 2006年31卷9期 216-220页
【摘要】 为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食品中的伤寒沙门氏菌(ST)、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单增李斯特氏菌(LM)的快速检测方法,分别针对伤寒沙门氏菌的鞭毛抗原基因H1-d、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单增李斯特氏菌溶血素O上的hlvA基因设计引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耀相 张晓英 等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年9期 34-35页
【摘要】 从陕西关中某猪场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学鉴定为猪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型待鉴定),对小白鼠有强烈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头孢三嗪、丁胺卡那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羧苄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不敏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宏伟 罗公平 等 《旅行医学科学》 2002年8卷1期 35-37页
【摘要】 目的 快速准确地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和伤寒沙门氏菌(ST).方法:根据VP的tdh基因和ST的H1-d基因顺序设计二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品或其它待检样品中的VP和ST,将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分别出现与已知阳性对照细菌条带大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生 张少华 等 《旅行医学科学》 2002年8卷1期 40-4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PCR技术通过两对引物扩增伤寒沙门氏菌鞭毛抗原基因Ⅵ区一段特异性DNA片段及inv A和inv E DNA版段,并用其它致病菌作为对照.结果 仅伤寒沙门氏菌各出现一条特异性扩增带,与已知阳性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宏伟 邹清杰 等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1年24卷3期 176-179页CA
【摘要】 [目的]快速准确地检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伤寒沙门氏菌.[方法]根据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ail基因和ST的H1-d基因顺序设计二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品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伤寒沙门氏菌,扩增产物经电泳,分别出现与已知阳性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华 《华夏医学》 2000年13卷1期 62-63页CA
【摘要】 <篇首> 近几年的春夏季,桂林市部分地区流行伤寒病,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伤寒流行的主要菌型.为了解桂林市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状况,对1995年8月至1998年7月分离出的209株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13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分析,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瞻 俞晓进 等 《疾病监测》 1999年14卷9期 325-3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择3组随机引物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了江苏省不同年代(1988~1997年)、不同地区分离到的26株M1型伤寒沙门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综合3组引物的扩增结果分析,26株菌株呈7个基因图谱型.其中从1988~1991年分离到...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M1噬菌体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桂芳 底秀娟 等 《疾病监测》 1998年13卷5期 169-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使用96型伤寒Vi-Ⅱ噬菌体对我国14省、市多年来收集的3228株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分型研究,分得36个型,分型率为87.11%.其中以M1为主要流行型,占38.88%,曾分别在贵州、江苏、河南、湖北和浙江等地引起水型暴发流行;A、B1和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波 卢登华 等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5期 815-8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参卿止痒洗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参卿止瘁洗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参卿止痒洗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同喜 王燕宁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0年21卷4期 303-3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从血液中早期检出伤寒沙门氏菌病原体的方法.方法:选择沙门氏菌属中的invA invE,采用PCR 扩增-反相杂交法及电泳法同时对血培养物中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对比检测.结果:电泳法 6 h检出8份,检出率80%.8 h、1 0 h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干鸿翔 许安宁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6期 116-123页
【摘要】 基于前期获得的32 株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菌株的毒力因子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一步分析菌株的酸抗性、生物被膜及细胞黏附与侵袭能力,明确不同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的毒力特征.结果显示,...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毒力因子;酸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运福 唐作顺 等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5期 56-61页
【摘要】 研究旨在鉴定引起广西某肉鸽场内种鸽死亡的病原菌,为当地鸽源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从病死种鸽肝脏中经分离纯化获得分离株,通过常规细菌鉴定方法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进行耐药性分析,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秋颖 赵峥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5年25卷6期 66-75页
【摘要】 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Caco-2,建立细胞损伤模型,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Caco-2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为RES在功能性食品研发方面的应用奠定一定基础.测定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彦 王敬依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1期 200-209页
【摘要】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在13 min内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绍碧 令狐远凤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5年46卷6期 36-41页
【摘要】 孔蛋白在免疫原和毒力决定因素方面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沙门氏菌中孔蛋白ompD、ompS、ompW基因突变是否对沙门氏菌的致病性产生影响,在构建鼠伤寒沙门氏菌孔蛋白突变株STM LT2ΔompD、STM LT2 ΔompS、STM LT2 Δ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金娇 贾凯凯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5年46卷2期 30-34页
【摘要】 旨在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rpoE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预测软件对rpoE基因编码的RpoE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rpoE基因,成功测序后通过DNAStar软件对RpoE蛋白进行B细胞抗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树坤 刘浪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4年40卷1期 82-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武汉市某区1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原因,探讨分离菌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食源性疾病暴发溯源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食物中毒相关样本20份,提取样本总DNA进行18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同时按时GB4789.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强 张在奎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4卷5期 595-603,61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究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调控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4(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4,NL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凡 王鹏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4年45卷1期 36-43页
【摘要】 旨在鉴定广西某鸽场分两批送检的疑似鸽副伤寒病例的病原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对从病鸽肝脏组织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及16S rRNA测序分析,并通过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