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2
- 18
- 15
- 46
- 22
- 19
- 16
- 7
- 37
- 15
- 10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波 卢登华 等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5期 815-8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参卿止痒洗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参卿止瘁洗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参卿止痒洗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同喜 王燕宁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0年21卷4期 303-3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从血液中早期检出伤寒沙门氏菌病原体的方法.方法:选择沙门氏菌属中的invA invE,采用PCR 扩增-反相杂交法及电泳法同时对血培养物中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对比检测.结果:电泳法 6 h检出8份,检出率80%.8 h、1 0 h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娟娥 张彪 等 《微生物学报》 2021年61卷8期 2545-25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感染机理对于控制病原菌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以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研究对象,以其发挥重要致病性的转录调控因子SlyA为靶标,比较胞嘧啶单...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SlyA;胞嘧啶单碱基编辑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瑞 肖金雨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21年48卷5期 916-920,92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沙门氏菌囊泡(Salmonella-containing vacuole,SCV)是沙门氏菌进入宿主细胞后产生的一种类似于吞噬体的结构.SCV结构完整性一旦被破坏,其内包裹的沙门氏菌将进入细胞质并通过MHC-I途径激活宿主CD8+T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金雨 娄莉萍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21年48卷4期 719-7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初探ClpXP蛋白复合物是否会对沙门氏菌囊泡(Salmonella-containing vacuole,SCV)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方法 (1)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GEX-6P-l-sf-GFP)通过电转化方式导人野生型鼠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萍 刘存伟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年48卷1期 156-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细菌在环境中以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形式存在,细菌间的竞争是细菌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可引起胃肠道疾病的重要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其在水源、食物或是宿主肠道等环境中均需与其他细菌进行相互作用以获得生存优势.[目的]通过转座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 2018年19卷10期 785-795,中插4-中插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究甘草酸能否激活体外鸡巨噬细胞并增强其免疫和吞噬杀菌功能.创新点:甘草酸通过核因子 κB(NF-κB)和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提高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产生量,增强了其吞噬和杀菌的功能.方法:以不同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林 董震 等 《微生物学报》 2020年60卷8期 1683-16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Ⅵ型分泌系统(T6SS)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中都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分泌系统,能介导细菌与细菌之间以及细菌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cp)和缬氨酸甘氨酸重复蛋白G(VgrG)是组成T6SS穿刺装置的重要组分.但鼠伤寒沙门氏...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Ⅵ型分泌系统(T6SS);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c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香云 杜旭东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0年47卷12期 4155-41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肠道病原菌,主要依靠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s,T3SSs)来产生与致病性相关的效应蛋白.其中沙门氏菌致病岛(Sal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豆豆 罗素亚 等 《微生物学报》 2020年60卷11期 2475-24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通过易错PCR技术提高鼠伤寒沙门氏菌中丙氨酸消旋酶的催化活性.[方法]利用易错PCR技术构建丙氨酸消旋酶基因alrst的突变体文库,采用缺陷菌株UT5028筛选突变体基因,以D-氨基酸氧化酶偶联法检测各突变蛋白的活性,通过凝胶过滤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梓雯 杨虹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10期 2673-26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的肠道病原菌之一,利用益生菌治疗肠道病原菌感染已成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微生态疗法.[目的]研究筛选出的短双歧杆菌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matant,CF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及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宁宁 胡鲲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4期 798-8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在山东聊城市一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养殖场暴发了结节病(Sarcoidosis),典型症状为内脏、四肢肌肉等部位出现结节;感染后期引起多重感染,所有内脏发臭腐烂.调查发现2017年该病传染率、死亡率较2016年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孟珠 袁林 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28卷6期 537-5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药敏结果,探讨厦门地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至2019年厦门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56例经粪培养确诊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分离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平 柯屾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3年35卷3期 266-270页SCISCIE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为提高抗原表达质粒在重组伤寒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以增强重组伤寒沙门氏菌诱导的免疫应答, 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pagC基因启动子, 以其为转录调控元件构建HCV核心抗原表达质粒, 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中.体外培养时, Mg2+能够剂量依赖性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英男 潘珏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年27卷12期 2718-27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 收集医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疾病诊治以及临床结局等信息.结果 16例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中,男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气志 宁毅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6年36卷6期 453-4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索建立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检测含SSeC基因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羧基荧光素( FAM)修饰的核酸探针( FAM-P)与氧化石墨烯( GO)非共价偶联成功构建了FAM-P/GO碳纳米生物传感器。考察该体系对不同浓度靶序列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梦蝶 毛普加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5年31卷7期 214-2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细菌双杂交系统中的诱饵载体pKT25-gp22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基因文库以便后续的筛选实验.PCR扩增获得gp22基因,插入pKT25构成诱饵质粒pKT25-gp22.提取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DNA,经Sau3A Ⅰ部分酶切后连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鹃 吴清平 等 《微生物学报》 2014年54卷11期 1248-12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10年来,一种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相似抗原的非典型沙门氏菌血清型(_1),4,[5],12:i:-在全球多个国家检出率大幅度增加,目前已被列为引起人类沙门氏菌病的主要血清型之一.沙门氏菌(_1),4,[5],12:i:-菌株具多重耐药特性...
【关键词】 沙门氏菌(_1),4,[5],12;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晔 张西轩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4年9期 171-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λRed重组系统敲除鼠伤寒沙门氏菌LT2的(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LT2,S.typhimurium LT2)sopB基因.以pKD4质粒为模板,扩增得到中间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LT2 λRed;重组系统;sop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俊芳 刘芳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4年41卷7期 1382-13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E.coli 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可视化抗体阵列技术. [方法]将免疫学技术与蛋白芯片技术相结合,基于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原理利...
【关键词】 可视化抗体阵列;大肠杆菌O157∶H7;鼠伤寒沙门氏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沁 李娜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2年32卷1期 6-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利用λRed重组系统敲除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ompW基因构建突变株,并且制备相应的回复株,进而初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方法 PCR扩增得到上、下游同源臂,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共同构建打靶片段,将其浓缩后转化含λRed重组系统的甲型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庆 黄文方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2年28卷6期 576-5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建立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蛋白指纹图谱.方法:收集临床中分离获得的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36株,同时采集对照菌96株,对所收集的细菌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验证鉴定.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ELDI-TOF-MS;蛋白指纹图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明 何金生 等 《微生物学报》 2011年51卷7期 965-9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aroA strain SL7207,SL7207)为载体携带可表达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rius,RSV)密码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娜 王艳春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年30卷3期 85-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温敏型质粒而不用线性DNA的方法用于快速敲除沙门氏菌染色体上的目的基因.以伤寒沙门氏茵S.ty2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的ssaV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与两端带有FRT位点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连接到温敏型质粒pHY304,共同构建同源重组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鹏成 叶小兰 等 《微生物学报》 2010年50卷9期 1226-12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对嗜酸乳杆菌的S-层蛋白(S-layer protein)进行提纯,研究嗜酸乳酸杆菌和S-层蛋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和入侵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阴离子交换柱(DE52)对嗜酸乳酸杆菌的S-层蛋白进行提纯,然后分别研究了嗜酸乳酸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美伶 范家林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年26卷2期 166-169,1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含氟茶浸泡液的细胞毒性和致突变性,探讨高氟茶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的遗传毒作用.[方法]选取绿茶A、绿茶B、对照茶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其茶浸泡液.将上述3种茶浸泡液分别设立0.63、1.25、2.50、5.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铁民 江崎孝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年16卷5期 12-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探讨伤寒沙门氏菌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方法根据已知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肠毒素基因序列,设计 PCR 引物,扩增并克隆了伤寒沙门氏菌的肠毒素结构基因.双酶切造成部分序列缺失,亚克隆于自杀质粒后,通过电穿孔转化,同源重组替换野生型肠毒素基因.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建生 王昌才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5年11卷4期 2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们利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基因.活菌分别经口服(po)、腹腔注射(ip)及静脉注射(iv)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分别检测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结果发现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东宇 沈赟 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9年30卷4期 29-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2014—2018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监测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单相变体阳性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方法 通过双重PCR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fljB基因,获得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单相变体菌(1,4,[5],12:i:-沙门氏菌)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1,4,[5],12;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彦莉 郭勇峰 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5年26卷3期 110-112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参加CNCA食品微生物学能力验证计划,提高本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并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确认.方法 依据国标,对标识为13-W737菌落总数、13-X557沙门氏菌、13-Y189副溶血性弧菌定性、13-Z001副溶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营 王丽丽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年15卷29期 5773-5775,5789页ISTICCA
【摘要】 小鼠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肠道和全身性的疾病,这是一种类似于人感染伤寒沙门氏菌的疾病.在感染的早期,天然免疫系统能迅速对入侵的细菌做出反应,吞噬细胞的活化以及炎症因子的产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增殖,而在感染的后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营 李晓宇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年14卷28期 5401-54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昆明小鼠肠道感染模型.方法:先用5 mg/mL链霉素预处理2d,提高小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敏感性,然后正常饲养1d,攻毒前禁水禁食4h,再分别以不同剂量灌胃攻毒2次,间隔24 h.观察小鼠临床症状,并通过组织病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鸿儒 左增妍 等 《现代免疫学》 2014年34卷6期 445-451页ISTIC
【摘要】 为了探讨肠道固有层NK细胞在抵抗肠道胞内菌感染中作用,我们建立了鼠伤寒沙门氏菌肠道感染模型,发现在用抗体清除NK1.1+ NK细胞后,小鼠体重明显下降,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脾等部位的载菌量显著增多;继而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到感染后小肠固有层中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治 侯征 等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4年37卷3期 234-2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鼠伤寒沙门氏菌不同生长时相鞭毛的表达规律,并研究鞭毛蛋白表达水平与巨噬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RT-PCR检测沙门菌在对数期和稳定期鞭毛蛋白基因表达,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实验检测沙门菌鞭毛动力水平,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和荧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福春 《医学动物防制》 2014年30卷10期 1148-114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广西省靖西县新靖镇某村一起家庭聚餐食物中毒进行调查,了解中毒原因,为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实验室检测,结合中毒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采集聚餐剩余食物样品6份和中毒患者血液样品16人份,按照GB/T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灿 何金生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08年31卷3期 176-179页ISTICCA
【摘要】 DNA疫苗的本质是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重组蛋白抗原的质粒DNA,DNA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及细胞免疫,有效的DNA疫苗载体可向细胞内高效传送质粒DNA.伤寒沙门菌是细胞内寄生菌,可通过黏膜途径感染,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屏障侵入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敏 杨国友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5年33卷1期 27-31页ISTICCA
【摘要】 提取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LPS)和纯化特异多糖(O-SP),为制备副伤寒结合疫苗奠定基础.采用大罐培养,菌体热酚法提纯去蛋白,乙醇分级沉淀冷冻离心去核酸,乙酸水解脱毒,高速离心,柱层析等方法纯化.纯化O-SP核酸含量低于1%,蛋白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木塔力甫·托呼提 夏依旦·吾甫尔 等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4年29卷5期 49-51页
【摘要】 目的 了解2006-2013年新疆伤寒沙门氏菌对2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方法 对2006-2013年新疆各肠道传染病监测点现场分离的576株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系统分型鉴定,并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伤寒沙门氏菌菌株对24种抗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建林 袁萍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4年11卷6期 457-459页
【摘要】 目的:为了解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可能防止滥用、乱用.方法:从大量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160株,福氏志贺菌11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伤寒杆菌及痢疾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复方磺胺、红霉素、新生霉素多数产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小涛 邓家刚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10年25卷2期 161-1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甘蔗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甘蔗叶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甘蔗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链球菌作用较差.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恒 刘佳文 等 《微生物学报》 2009年49卷1期 72-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讨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进行TGEV DNA疫苗口服免疫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扩增TGEV四川株(SC-H)S基因5′端约2.1 kh的主要抗原位点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重组质粒pVAX-S,体外转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燕萍 肖勇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9年36卷22期 4337-433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提高实验室微生物检验能力,参加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GB/T4789.4.5.6.7.9.31-2003 ;GB16001-1995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及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贞 关冰 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年22卷5期 103-104页ISTIC
【摘要】 疾控机构承担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查体,目前国家规定除一般检查及胸透外,还有肝功检查和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检查.对于沙门氏和志贺氏菌检验一般采用大便培养的办法检查其是否带菌,但从采便到培养筛选鉴定需要很长的时间,且由于大肠杆菌的干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国连 何艳 等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年10卷4期 344-3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为准确和快速诊断伤寒,以便尽快获得病原菌和控制伤寒流行.方法通过 BACT/Alert120进行血培养和肠道拭子培养,同时用Sysmex-K-45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并利用伤寒沙门菌某些固有特点项目进行快速诊断.结果儿童伤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建凤 刘华钢 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99-99页
【摘要】 目的:探索两面针药材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观察两面针药材提取物对临床常见感染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两面针提取物对9种临床常见感染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年2期 18-18页
【摘要】 目的:分析了解六枝特区伤寒副伤寒杆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病人血液或大便培养并经鉴定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试验。结果:菌株普遍对氨苄青类敏感,应早期规律用药。结论:临床治疗伤寒感染时,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Tran Trung Kien(陈忠坚) 导师:郭林 武汉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PhoP/PhoQ系统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毒力调控中最关键的二元调控系统之一.已知的可以激活PhoP/PhoQ系统的信号包括低浓度的镁离子,酸性pH,以及阳离子抗菌多肽(cAMP) (1,2).PhoP/PhoQ系统被激活后,可以调节100多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渊 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 2015年
【摘要】 背景/目的 :γδT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之一,根据其γ或δ链的使用不同,将其分为多个亚群.在小鼠中,按照γδT细胞γ链使用的不同,分为7个亚群,分别为Vγ1~+、Vγ2~+、Vγ3~+、Vγ4~+、Vγ5~+、Vγ6~+与Vγ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勇军 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 :探讨RCAN1在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的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H&E染色方法观察小鼠盲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盲肠部位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结果 :本实验以野生型小鼠和RCAN1基因缺失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鼠伤寒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