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1
- 17
- 4
- 1
- 1
- 1
- 5
- 5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静 王冬梅 等 《中草药》 2005年36卷8期 1254-12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近年来经皮给药制剂的迅猛发展,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从体外经皮渗透研究、在体经皮吸收研究、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等3个方面对近年来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行概述,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全忠 史小月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8期 1331-1332,13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公元前二世纪的<内经*素问>中就有许多章节记载有关中药外治的内容.[1]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对黑膏药的制法、条件、用具都有详细的记载.此外,我国还有两部论述外治法的历史专著<集救广生集>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婷婷 庾莉菊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22年42卷5期 748-7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外用半固体制剂用途广泛,但处方、制剂特性复杂,工艺参数控制难度高,微小的处方工艺变化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的显著差异,其与吸入制剂、透皮贴剂等都属于研发难度大,在审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品种个性化考虑的复杂制剂.能区分不同处方和工艺,且具有体内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涛 朱华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卷52期 223-225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常见的外用止痛药的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以及药物进入靶向部位皮肤、骨骼肌、关节腔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本研究选取常见六种外用NSAIDs药物,分为洛索洛芬钠凝胶膏A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B组、吲哚美辛凝胶膏C组、洛索洛芬钠贴D组、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祖强 导师:黄耀洲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 药学 药剂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选择两种中药透皮贴剂穴贴定喘膏与川芎贴膏为模型药物,选取其有效成分(一个为亲脂性成分、一个为亲水性成分)为指标,进行制剂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的方法学研究并对穴贴定喘膏中的有效成分木兰脂素进行了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以这两种中药透皮贴剂为对象、手...
【关键词】 中药透皮贴剂 ;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学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俊侨 张俏菊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49卷14期 3706-37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穴位给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将药物贴敷于穴位皮肤上,通过刺激经穴与经络传导,发挥穴位与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穴位给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与传统口服与注射给药不同,其通过皮肤途径吸收药物,有效规避药物经肝脏首过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娜 汤湛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5年56卷1期 73-79页ISTICCSCDCA
【摘要】 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阿魏酸(1)乳膏处方,随后采用离体大鼠皮肤研究了1乳膏的体外渗透行为,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所得优化处方中,1、月桂氮酮、薄荷油、1,2-丙二醇、PEG400的质量分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紫涵 马迅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4年33卷21期 2246-2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透析技术作为一项活体取样技术,最初被广泛应用于脑部神经学科研究,后来在外周组织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研究药物的组织渗透、目标组织内药物分布以及体内代谢动力学等方面,微透析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磊 张丽娟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9年28卷1期 87-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含屈螺酮(drospirenone,DRSP)与炔雌醇(ethinylestradiol,EE)的长效控释避孕贴剂,并对其体外释放度和经皮渗透性进行考察,为体内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建立屈螺酮和炔雌醇的体外含量HPL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洋洋 高艳丽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35-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制备含孕二烯酮与炔雌醇的周效避孕贴剂,并对其体内外质量进行考察.分别建立孕二烯酮和炔雌醇体外含量测定的HPLC法,进行鼠皮渗透试验,并按照中国药典测定释放度;分别建立孕二烯酮和炔雌醇体内分析的LC-MS/MS和GC-MS法,研究贴剂家兔经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 魏玉辉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0年19卷13期 1175-11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并测定其体外释放百分率;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测定盐酸阿莫罗芬在接受液内的累积渗透百分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罗丹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艳丽 肖琰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9年40卷5期 416-4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孕二烯酮与炔雌醇复方的双层避孕贴剂,并考察其体外的特性和体内的避孕效果.方法:采用迭层浇注技术实现药物7日内的恒速释放,利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药物的分布,并进行含量均匀度、黏性、刺激性、释放以及经皮渗透实验评价制剂的体外特性,通过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璇 许东航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8年25卷1期 37-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以醇质体为载体的纳洛酮经皮给药的可行性以及醇浓度、药物含量对药物渗透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注入法制醇质体,以SD雄性大鼠皮肤为媒介,Franz单室扩散池为体外模型,用HPLC法测定透过皮肤的纳洛酮含量.求算累积渗透量稳态透皮速率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伟伟 翟光喜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46卷3期 320-323,3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喷昔洛韦微乳体内外的透皮能力.方法 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经皮渗透试验,自制微乳给药装置进行体内经皮渗透试验,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皮肤接收液、表皮及真皮中的药物浓度,并与市售夫坦乳膏比较,考察微乳的透皮促进作用.结果 体外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凯 王昆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6卷6期 513-5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钾(DP)脂质体制剂体内经皮吸收和药物分布特点.方法用SPE-HPLC方法,研究在体条件下局部外用脂质体制剂和传统凝胶制剂后,DP在深层和浅层肌肉、血清、肝、胃等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脂质体外用制剂于浅层肌肉、深层肌肉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援 许东晖 等 《药学学报》 2004年39卷8期 640-6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格列美脲凝胶骨架控释贴剂的药剂学性质及其经大鼠皮肤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于口服水溶液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格列美脲体外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考察贴剂的体外透皮吸收速率和经皮渗透机制,并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价;建立高灵敏度的HPLC柱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 张晓红 等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5年8期 16-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磷脂含量对其包封率的影响;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测定接受液中尼古丁的累计渗透百分比。结果当处方中含3%磷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伟伟 翟光喜 等 《食品与药品A》 2007年9卷1期 46-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介绍醇质体的制备方法、质量评价手段以及体内外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 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醇质体是一种稳定的透皮载体,流动性及变形性强,有较高的包封率,能显著增强药物对皮肤的渗透性,使药物能够传递到皮肤深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光喜 赵焰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2年33卷2期 74-76页ISTICCSCDCA
【摘要】 制备了低分子肝素的外用喷雾剂,考察不同浓度的透皮吸收促进剂N-甲基-2-吡咯烷酮对低分子肝素经皮渗透的影响,并对制剂的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8%浓度的促透剂效果明显,低分子肝素能够从喷雾剂形成的胶膜中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其生...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N-甲基-2-吡咯烷酮;卡波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静 傅超美 等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7卷3期 183-186,218页
【摘要】 中药经皮给药制荆因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毒副作用小、疗效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从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新剂型、促渗透药剂学方法以及体内外评价3个方面综述了中药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中药透皮吸收中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云华 《中医外治杂志》 2005年14卷3期 3-7页
【摘要】 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使大部分药物无法以透皮给药方式达到治疗效果.最近几年一种用于提高药物经皮渗透性的微针透皮给药技术被开发出来,此技术结合皮下注射与透皮贴片的双重释药优点,透皮贴片上有数十至数百枚微针,贴于皮肤可增加药物的渗透性,特别是对于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朴 方任华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24年59卷12期 1135-11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药物酮洛芬为模型药物,研究并评价实心微针辅助透皮贴剂给药在体内、外的药物促透效果.方法 采用大鼠皮肤渗透实验,考察微针的长度、预处理压力、预处理时间以及针型对酮洛芬的体外促透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大鼠在体皮肤经不同微针预处理后,酮洛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莹莹 周珊珊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12期 3966-39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筛选多种常用的微针基质辅料,制备具有合适机械强度和柔韧性的载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neurotoxin,NT)可溶性微针(dissolvable microneedles,DMN)(DMN-NT),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 采用两步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花花 杨畅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2年47卷7期 1857-18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建立透皮接收液以及体内透析液中丹皮酚(paeonol,Pae)、丁香酚(eugenol,Eug)及胡椒碱(piperine,Pip)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活血止痛凝胶贴膏与微乳凝胶剂的体外渗透性和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璐琪 李国锋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11年46卷6期 439-4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脂溶性醋酸地塞米松和水溶性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体外经皮渗透速率及体内皮下透过药物总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了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在不同pH环境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并采用改良型Franz扩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