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20
- 691
- 688
- 669
- 36
- 4934
- 589
- 280
- 280
- 156
- 3065
- 1230
- 587
- 512
- 47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曦 宋跃明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8年28卷7期 586-5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新发侧凸畸形(emerging scoliosis,ES)的临床特征以及处理策略.方法:2008年1月~2017年1月,168例单发半椎体畸形的患者在我科接受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磊 曾岩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8年28卷12期 1107-1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腰椎退变性侧凸(DLS)患者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01例行长节段(≥4节段)固定融合截骨矫形的DLS患者,术中使用氨甲环酸(TXA)的患者纳入氨甲环酸组(TXA组),术中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宇 张凤山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年26卷9期 769-7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半椎体切除、环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1 1月应用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半椎骨切除、环形截骨矫形术治疗13例颈椎半椎体畸形导致的先天性颈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磊 赵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17期 2740-274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腰椎功能性侧凸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体征之一,其发生原因除外神经根性刺激,还与病变节段结构生物力学紊乱密切相关。
目的:分析脊柱手法等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脊柱功能性侧凸畸形的力学影响。
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帆帆 武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年6期 50-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脊柱胸段侧凸患儿 H alo牵引结合呼吸锻炼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治疗的34例严重脊柱胸段侧后凸儿童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前均行自主研发的实用专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邦平 郑欣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年23卷2期 151-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幼猪脊柱侧凸模型中椎体和椎间盘楔形变随拴系固定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对7只后路不对称性拴系造模成功的侧凸幼猪在术后即刻、4周、8周分别进行全脊柱后前位X线片检查,应用Cobb法测量侧凸范围内每个椎体和椎间盘的楔变角,分析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江 李超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年21卷9期 725-7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评价经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并探讨其融合固定节段的选择.方法:2007年4月~2010年3月收治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迎松 李世和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9期 1588-159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不论是传统的单纯前路凹侧支撑、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还是近年来较多学者提倡的经后路脊柱闭合楔形截骨等方法,均不能有效治疗临床严重僵硬脊柱侧后凸畸形.目的:总结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应用于严重角状侧凸或/和后凸畸形的临床经验,观察该方案以及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泽章 邱勇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年21卷9期 740-7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单一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初次手术失败的原因及翻修方法选择.方法:对2000年5月~2008年3月收治的因初次手术失败而行翻修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1例单一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6例.入院时年龄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勍 阮狄克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年20卷1期 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及融合术治疗伴退行性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侧凸患者,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减压节段及选择融合节段,对引起临床症状的节段进行减压,针对术前即有不稳或减压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锋 邱勇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年20卷7期 549-5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在治疗儿童严重脊柱侧后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5月,对在我科术前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7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俊 邱勇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9年19卷3期 177-1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胸椎右侧凸畸形患者行经胸前路手术时不缝合胸膜对主动脉偏移的影响.方法:20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右侧凸畸形行经胸前路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13例,均为女性患者,平均14.0岁,胸弯Cobb角平均45.1°,术中均缝合胸膜.B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庆华 田纪伟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年17卷15期 1121-11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可靠性、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2008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其病程6~120个月,平均45.2个月.对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德威 吴继功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年18卷3期 191-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有半椎体畸形的脊柱侧后凸患者的手术矫正策略和方法,并对手术矫正效果进行评估.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合并半椎体畸形的脊柱侧后凸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12.2岁.侧凸Cobb角平均84.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华松 邹德威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年13卷7期 494-4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前后路二次手术治疗重度脊柱双侧凸,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12月至今,16例重度双侧凸患者,采用前后路两次手术矫形,矫正其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畸形.结果:16例病例通过手术矫形,胸段侧凸矫正率79%,腰段83%,腰椎后凸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伟林 路建新 《现代康复》 2001年5卷6期 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成年人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4例成人腰椎退行侧凸,采用短节段中华长城、CD或AF撑开凹侧一般3~4个椎体,使脊柱基本达到生理行纵向直立位。选择合适直径的椎间植骨融合器(BAK Cage)从后路45°角置入椎体间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卫周 尹思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25卷2期 150-1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初次手术失败后的翻修原因及翻修方法选择.方法 收集了2004-2016年因初次手术失败而行翻修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6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11例;初次手术时年龄4~30岁,平均年龄13.4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贤良 黄建军 《山东医药》 2019年59卷24期 72-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侧前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DLS)的临床效果.方法 DLS患者38例,均接受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
【关键词】 侧前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腰椎退变性侧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远 《河北医学》 2018年24卷9期 1489-14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在脊柱退行性侧弯治疗上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10月之间在脊柱外科进行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使用长节段和短节段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强 武文杰 等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16卷6期 321-32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设计新型组合可调式Halo-骨盆固定支具并观察该装置联合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6月采用Halo-骨盆固定支具术前牵引联合截骨术治疗的8侧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特发性侧凸7例,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文彬 杨操 等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16卷6期 331-3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顶椎楔形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10月,采用经后路顶椎楔形截骨术治疗的23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其中9例为特发性,14例为先天性,侧凸及后凸顶椎均位于同一节段.术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娜 白朝晖 等 《护理学报》 2018年25卷6期 58-59页ISTICCSCD
【摘要】 总结1例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并颅底脊膜膨出患儿术后的护理经验.由于本例患儿手术时间长、风险大、切口多、部位特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高.患儿术中修补硬脊膜膨出过程中硬脊膜破裂,发生脑脊液漏,术后做好脑脊液漏的护理;患儿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庆伟 王叶新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卷22期 3365-33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手术区域冠状面侧凸Cobb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采用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年3期 167-171页ISTICCA
【摘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成人退变性侧凸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特别是在中国。人均寿命的增加以及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使此类患者的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非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微创操作,如硬膜外阻滞、关节突阻滞以及神经切除术。与手术治疗相比,这类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翔宇 苏晓静 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年7期 564-5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有限长节段融合固定治疗无严重胸腰段后凸的退变性下腰段侧凸的可行性。方法回顾研究2003年6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脊柱手术的退变性下腰段侧凸患者36例,男1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7(55~73)岁。侧凸顶点 L3~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宗梅 陈正香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9期 814-81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颈胸段侧凸患儿使用Halo-Vest架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先天性颈胸段侧凸患儿术前重点做好 Halo-轮椅重力牵引护理,术中、术后使用 Halo-Vest架固定,重点进行专科体位舒适护理,皮肤护理,颅钉针眼护理,协助生活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狄鑫 孙鸿涛 等 《重庆医学》 2014年36期 4920-492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合并半椎体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半椎体、无结构性弯曲患者12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浩 赵晨阳 等 《四川医学》 2014年5期 564-565,5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成年人腰椎退变侧凸的手术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18例成年人症状性腰椎退变侧凸患者,采用后路选择性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本组行腰1~5椎弓根内固定2例,腰2~5椎弓根内固定6例,腰2~骶1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少辉 谢章家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9期 7-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 DL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患者5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后路正中切口并进行椎管的减压,长节段进行固定加去旋转和凸侧的加压、椎体间融合术以及后外侧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飞 单建林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年12期 5279-52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长节段固定融合与短节段固定融合的选择。方法37例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行后路减压矫形融合内固定术,长节段固定融合21例,短节段固定融合16例,应用VAS及ODI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及功能,Cobb法测量侧凸角度及腰椎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春光 刘立岷 等 《脊柱外科杂志》 2013年11卷6期 327-33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不平衡型多发半椎体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半椎体切除术治疗不平衡型多发半椎体畸形8例,男4例,女4例;年龄2~15岁,平均9.0岁;5例接受了前后路手术,3例接受了单纯后路手术.全部病例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乐乐 马华松 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2年01卷4期 365-3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阶梯治疗方案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方法 对24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应用阶梯手术治疗方案进行矫形.其中男性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18岁.术前主侧凸Cobb角128.8°±19.4° (93°~165°),后凸Cobb角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怡果 王文军 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2年40卷6期 581-5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后路半椎体切除并360°松解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并360°松解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24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的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江平 唐国柱 等 《新疆医学》 2018年48卷6期 596-60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继发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后路截骨矫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方法2006年1月-2016年10月,采用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结核继发重度角状后凸畸形患者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15~62岁,平均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烨佳 《医药前沿》 2018年8卷14期 98页
【摘要】 目的:探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侧凸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探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侧凸的临床相关性.结果:按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财 沈洪兴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17卷4期 304-30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治疗Simmon Ⅱ型腰椎退变性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对28 例Simmon Ⅱ型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和/或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峰 谢跃 等 《重庆医学》 2011年40卷34期 3500-350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症(DLS)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DLS的41例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为26.9°.术式为后路正中切口,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去旋转、凸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伟 严晓云 等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22卷7期 553-554,插1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价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经后路I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内固定矫形的初期手术效果.方法:9例胸腰椎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患者行经后路I期半椎体切除及节段性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矫形.随访7个月~2年(平均1年4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京明 王迎松 等 《脊柱外科杂志》 2008年6卷1期 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后路全椎体切除技术治疗僵硬性脊柱后凸或侧后凸畸形的手术技术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6年7月,采用单纯后路全椎体切除技术治疗的12例僵硬的脊柱后凸或侧后凸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68.;合并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波 张铭华 等 《四川医学》 2008年29卷5期 562-5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由单个半椎体引起青少年侧后凸畸形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矫形内固定的初期手术效果.方法 对11例由单个半椎体引起侧后凸畸形的青少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性矫形内固定.结果 侧凸畸形由术前平均67.6°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嘉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17卷4期 231-2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特征及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症状性腰椎退变性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4例行单纯后路减压,14例行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全章 许建中 等 《重庆医学》 2007年36卷11期 1033-103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凹侧双棒法手术矫治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对比研究,实验组行后路凹侧双棒法共18例,对照组行常规后路钉棒法共19例.对手术前、后和术后18个月随访的站立位主侧凸冠状面Cobb角、主侧凸顶椎偏距、身高、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锋 邱勇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1卷4期 237-239页ISTIC
【摘要】 <篇首>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以下简称AIS)是以脊柱在冠状面上的侧凸、矢状面上的胸椎后凸减少甚至前凸和脊椎在水平面上的旋转为特征的三维畸形,它是最常见的青少年脊柱畸形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池永龙 徐华梓 等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1卷4期 193-197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矫正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长期随访矫正角度丢失的程度与原因.方法 150例经椎弓根螺钉固定,85例随访3~11.4年(平均8.6年),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片对比,分析矫正角度丢失与融合节段选择、侧凸类型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冰 王建儒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年27卷15期 2881-2882页CA
【摘要】 我院6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采用半椎体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 Cobb角及矫形率变化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在手术后即刻、手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冠状面局部侧凸Cobb角、冠状面整体侧弯Cobb角、头侧代偿弯Cobb角、尾侧代偿弯Co...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起畸形;半椎体切除;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鹏(综述) 李明(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7期 2618-2620页
【摘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青少年时期发生的不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的脊柱结构性侧凸,是儿童最常见的脊柱侧弯畸形[1]。AIS患者在冠状面上侧弯角度大于10°,随着自然病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茂 《中外医疗》 2015年14期 53-54页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X线片中测量的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分析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梅祥 吴景明 等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4年1期 21-2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短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LDS)的早期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小切口短节段TLIF治疗26例LDS患者。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标准评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凯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29卷12期 1843-1845页
【摘要】 半椎体是引起先天性脊柱侧弯常见原因之一,属于椎体形成缺陷.根据两端软骨板及椎间盘发育情况,McMaster等[1]将半椎体分为:完全分节的半椎体、部分分节的半椎体和未分节的半椎体3类.特别是胸腰段、腰段的单侧完全分节的半椎体,由于脊柱力线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祥 张世华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年11期 195-195页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腰椎退变性侧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评价患者的恢复功能和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68例患者术后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