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5
- 16
- 4
- 39
- 34
- 24
- 13
- 12
- 16
- 11
- 10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代根奇 王晓鹏 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35卷3期 288-29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促愈熏洗方治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 120 例肛瘘术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促愈熏洗方治疗;比较 2 组患者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霆 孙东旭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4期 483-48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三七/白及胶海绵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再以钕铁硼磁铁压轧大鼠背部制作溃疡创面造成DFU模型.将60只DFU模型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刁翰林 徐丽 《西部中医药》 2020年33卷5期 155-157页ISTIC
【摘要】 通过中药促进创面愈合及中药止痛机制的研究探讨肛瘘术后中医的促愈机制,指出肛瘘疾病的特殊生理及发病位置使术后疼痛难愈成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方式方法调节创面组织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如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金伟豪 导师:葛飞 安徽工程大学 药学 生物与医药(硕士) 2023年
【摘要】 耐药性细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乏氧、微酸和高谷胱甘肽的微环境特点。耐药菌感染的伤口难以愈合,抗生素等传统治疗手段收效甚微,基于纳米材料的光热疗法(PTT)、光动力疗法(PDT)、声动力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雯靖 导师:唐世杰 汕头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糖尿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几十年来发病率迅速上升,对个人、家庭和卫生保健系统造成重大的负担。糖尿病创面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常伴发感染、创面不愈,并增加糖尿病患者致残及死亡风险。目前治疗糖尿病创面的常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宏 导师:靳小雷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外科学(整形)(博士) 2022年
【摘要】
研究背景:
创面愈合是世界性难题,给全球卫生系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老龄化的加重,糖尿病已经超越创伤成为慢性创面的主要原因。创面愈合是一个需要多种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生长因子共同参与协调的动态有序的过程,而在糖尿病创面中生长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卓君 导师:崔凤梅 陈秋 苏州大学 基础医学 放射医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
研制一种可降解复合水凝胶PCECA plus,观察其对核沾染创面促愈的效果,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
方法:
1、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引发聚己内酯(P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龙孟宏 导师:王茂华 西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
探讨冷休克蛋白RBM3在糖尿病皮肤及其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及机制,为难愈性糖尿病皮肤创口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同时拓宽对RBM3功能的认识。
方法:
1.在体实验:50mg/kg的STZ连续5天腹腔注射诱导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敦勇 郭嘉炜 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5年22卷1期 70-75,81页ISTICCA
【摘要】 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天然屏障.当皮肤破损时,敷料可以覆盖创面,促进愈合.壳聚糖广泛用于伤口敷料的制备,具备止血、抗菌、生物相容性好、生物降解性佳的特点,是理想的创面修复材料.笔者综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止血、抗菌、促进愈合、减少瘢痕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婷如 顾秦五风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39卷1期 74-7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止痒促愈乳膏对 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D)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 32 只,随机分为止痒促愈乳膏组、乳膏基质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背...
【关键词】 止痒促愈乳膏;特应性皮炎;JAK1/STAT3通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碧平 唐嘉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34卷9期 185-189页ISTICCA
【摘要】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受损部位的再上皮化、肉芽组织增生、炎症反应、血管增生和创面的重塑等过程.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于创面的愈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推测可能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的细胞因子有关,近年来,已有诸多学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伶俐 沈娟 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3期 145-153页ISTICCA
【摘要】 创面愈合过程缓慢且有效药物匮乏一直是临床治疗创伤修复中的重要挑战.罗仙子作为传统中草药之一,具有抗菌、抗生物膜、抗炎和促伤口愈合等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创伤清创、促愈合等方面,但其具体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综述近年来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罗琴 方豫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31卷1期 156-159页ISTICCA
【摘要】 急性或慢性创面是外科常见疾病,中药促进创面愈合有着独特的优势.黄芪作为治疗疮疡的常用中药材,含多糖类、黄酮类及皂苷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托毒排脓、消肿生肌等作用.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可通过抗炎、抑菌、抗生物膜、抗氧化应激、促血管生成、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峰 赵雨晨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34卷2期 180-184页ISTICCA
【摘要】 烧伤是目前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缺损性疾病,如何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增生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血管新生存在于烧伤愈合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深度烧伤,其可以极大地促进创面愈合.本文主要阐述血管新生形成在非浅表烧伤愈合过程中的发生机制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旭 方勇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31卷2期 277-2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观察芪柏愈疡油对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治疗效果,并研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6)和糖尿病组(n=64),将后者制备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芪柏愈疡油组、复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书俊 魏泽泽 等 《中南药学》 2025年23卷6期 1780-1785页ISTICCA
【摘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难愈合创面(CRW)患者日益增多.此类创面病变机制复杂,治疗费用高、周期长,患者常常面临截肢甚至死亡的风险.病原微生物的定植是造成CRW难以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耐药菌感染导致的CRW,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成 谷万里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7期 1159-1162页ISTICCSCDCA
【摘要】 从临证表现、发生机制、辨识调护及激发应用 4 个方面探讨瞑眩反应,提出瞑眩可表现为原有症状一时性加剧,如烦躁、呕吐、腹痛、下血、泄泻等;或出现新发症状,如出血、震颤、头目昏蒙、肢体麻木、皮肤瘙痒、腹胀、咳痰、水肿、斑疹、身痛、发热等.其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来梦婕 导师:张英 浙江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以人工增殖放流的墨西哥黄唇鱼(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肉为原料,经复合酶解得到墨西哥黄唇鱼胶原肽(Totoaba macdonaldi-meat collagen peptides,TMCP),围绕其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性能及可能的生物学机制,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慧青 导师:常柏 天津医科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Sprague Dawley(SD)大鼠溃疡创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军 导师:王寿宇 大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近十几年研究表明,脂肪酸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癌和促进皮肤愈合等多种生物活性,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药物开发价值的天然产物。然而对于促进皮肤愈合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的还不够透彻。
目的:
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杰 赵玮 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41卷12期 62-66页
【摘要】 糖尿病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皮肤创面愈合受阻为常见并发症,具有难愈合的特点.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会严重破坏巨噬细胞的功能,此外,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的持续存在、抗炎细胞因子的减少,也阻碍了糖尿病相关的伤口愈合.因创面恢复周期时间长、易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锦钰 梁心越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63卷8期 91-93页
【摘要】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perianal necrotizing fasciitis,PNF)临床易误诊、误治而导致死亡率较高,目前主要是手术治疗和控制感染,但术后易出现创面难愈、疼痛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PNF可协同增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钰琪 张熙 《右江医学》 2025年53卷4期 289-295页
【摘要】 糖尿病皮肤溃疡(DSU)作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治疗存在愈合周期长、复发率高等挑战,主要归因于传统敷料难以构建利于创面修复的微环境.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通过创新的创面管理机制,在改善DSU治疗效果方面展现出显著临床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汪志军 导师:王愉思 湖南师范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采用建立SD大鼠胫骨骨折模型,以影像学、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应用不同剂量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干预的大鼠胫骨骨折愈合情况和骨痂组织中FGF-2表达,探讨TP影响骨折愈合的可能机制,为临床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一种可能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一恺 导师:文爱东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背景:中药药效物质的探索与其机制的探讨是近年来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传统中药乳香功效为活血、行气、生肌、解毒、消肿、止痛,具有优秀的抗炎效果,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相比较NSAIDs,安全性更好,且有文献报道其除了有良好的抗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允海 导师:许斌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愈胆汤在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PCS)的有效性,并探讨愈胆汤防治PCS的理论依据。为减少胆囊切除患者痛苦,在临床上进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佳君 导师:张雄 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五官科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本实验拟在通过制作大鼠慢性鼓膜穿孔动物模型,观察用药后鼓膜愈合过程中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变化,从而探讨血竭蜈蚣油促进慢性鼓膜穿孔愈合的组织细胞学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疗法、拓展新技术、开发新药物做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炳洋 导师:沈国良 苏州大学 临床医学 烧伤整形外科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皮能快愈敷料)对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促愈机制的研究。
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接受治疗的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24例,其中骨、肌腱外露创面10例,深度烧伤后创面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颖 导师:吴欣怡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眼科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第一部分:IGF-1在高糖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高糖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Humantelomerase-immortalizedcornealepithelialcells,TH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梅杰 导师:马拴全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创愈膏对Ⅱ°烧伤患者的治疗,验证其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大鼠模型烧伤创面不同时间点愈合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揭示其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陕西中医学院附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俊 导师:蔡贤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骨折愈合的过程,了解脑外伤对骨折愈合速度的动态影响以及不同部位脑外伤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试图从神经系统定位角度来探讨脑外伤加速骨折愈合的机制。
方法:
第一部分:本研究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闫国和 第七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目的: 观测中药膏剂“CYG"对大面积全厚皮肤缺损创面的促愈效果并探讨其促愈机制。 方法: 贵州小型猪7只,每只背部脊柱两侧近脊柱均有全厚皮肤缺损创面(创面大小10.5 cm×8.5 cm)各2个,共28个创面。右侧的14个创面用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冉新泽 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放创复合伤(即放射损伤复合创伤)主要见于核爆炸和核事故伤害,也可见于临床放疗等病例。我国核试验资料表明,发生放射复合伤的地域面积占杀伤区的比例于万吨以下核武器爆炸时占50~90%;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伤员中65~85%为复合伤;而放创复合伤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程天民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颁标准2002年医学科学前沿"炎症与修复"高级学术研讨会 2002年
【摘要】 本文将难愈创伤按其发生主要因素分为四类,并以实验动物为主要模型,对损伤的难愈机制进行了本文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合并放射损伤的创伤促愈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玻璃酸钠散剂是治疗烫伤的生物制剂.本实验通过测定大鼠深Ⅱ度烫伤皮肤组织含水量、烫伤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尿中羟脯氨酸排出量,观察烫伤后皮肤组织胶原的病理变化,研究探讨了玻璃酸钠散剂促进烫伤愈合的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毅娟 孙兴红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0期 1532-1536页ISTICPKUCA
【摘要】 蛋黄油的应用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而发展.中医在应用蛋黄油治疗一些疾病,尤其是皮肤病、烧烫伤、及其创面难愈方面的疾病,药效更显著,作用更为突出.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蛋黄油具有抗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由于蛋黄油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对多种疾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志学 刘广星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24期 49-52,73页ISTICCA
【摘要】 慢性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内分泌、创伤、缺血和压力损伤等多种因素作用,使创面难以愈合,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难点.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作为一种血小板浓缩物,由于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因子,在创面修复领域展现巨大应用价值.特别是在与传统治疗方法、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琳莹 施捷 等 《浙江医学》 2024年46卷21期 2332-2336,2347页ISTICCA
【摘要】 手术是治疗肛瘘最有效的方式,术后创面治疗主要采取中医外治、内服并佐以西药来加速创面愈合.由于发病部位特殊,术后创面的愈合与疾病预后、病程、复发率及肛门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及时避免创面愈合危险因素,明确创面愈合机制,运用中西医手段对症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玮 周海东 等 《河北医药》 2024年46卷16期 2527-2531,2537页ISTICCA
【摘要】 总结国内外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发展革新以及该技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骨横搬治疗提供参考.查阅关于横向骨搬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文献,总结该技术的发展、应用、疗效以及优缺点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利用牵引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源源 张春玲 等 《陕西中医》 2024年45卷5期 579-582,5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小鼠溃疡创面愈合过程中自噬相关蛋白管连接蛋白轻链 3(LC3)及苄氯素 1(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18 只自发 2 型糖尿病 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空白组为 6只 db/m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朝琼 曹恒浩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63卷3期 479-491页
【摘要】 [背景]创伤、烧伤、糖尿病及手术等引起的伤口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伤口治疗已经成为严重的临床挑战和经济负担.多肽类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功能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使其在伤口愈合不同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多肽类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泽龙 吉旭彬 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47卷3期 217-22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对玉屏风散药物成分、作用靶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以探究玉屏风散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TCMSP检索玉屏风散有效成分、相关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彦武 魏峰明 等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年44卷11期 1-6页
【摘要】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促进肛缘局部皮肤及肌层缺损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和生肌玉红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用灭菌手术剪刀建立大鼠肛缘局部皮肤及肌层缺损(直径1 c...
【关键词】 生肌玉红膏;肛缘局部皮肤及肌层全层缺损模型;愈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晴 赵文斌 等 《山西中医》 2024年40卷2期 65-67,70页
【摘要】 通过总结和分析近些年中药抑制病理性瘢痕主要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认为中药防治病理性瘢痕的作用机制可概括为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和血管生成,减弱炎症反应等;其中主要涉及TGF-β/Smads信号通路、PI3K/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贤坤 范露 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3年36卷10期 1095-1099页ISTICPKU
【摘要】 由糖尿病、血管功能不全、放射治疗及压力损伤等因素引起的创面,通常因局部血供不足、炎性因子浸润而无法在短期内完成愈合,从而演变成慢性创面.慢性创面是临床中的疑难问题,迫切需要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来促进愈合.富血小板血浆是创面修复领域的研究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婷 韦柳叶 等 《重庆医学》 2023年52卷18期 2854-2858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不能通过正常、有序的程序及时恢复局部组织解剖和功能完整状态的创面,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难题之一.细胞凋亡作为创面愈合过程的关键环节,可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细胞及受损细胞,调节机体正常发育和生命活动,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B淋巴细胞瘤-2家族蛋白;细胞凋亡;慢性难愈合创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宏宇 张海林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年27卷7期 747-7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2-氨基乙基二苯基硼酸酯(2-APB)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5组:Control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低(50 mg/L)、中(100 mg/L)和高(200 mg/L)浓度2-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妍 杜娟娇 等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15期 3077-3080页
【摘要】 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s,VLU)是慢性静脉疾病发展晚期的阶段,具有病程长、难愈合、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下肢静脉性溃疡属于中医学"臁疮"范畴,中医学在治疗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文对下肢静脉性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丽 刘明 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9卷8期 964-968,1006页
【摘要】 下肢静脉性溃疡(VLU)是最常见的下肢慢性溃疡,发生率高达80%.VLU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降低了生活质量,因此,正确认识VLU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促进溃疡愈合和预防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VLU的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高效且经济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航 卢爱俊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55卷8期 970-973页
【摘要】 糖尿病足是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因为创面缺氧导致其创面愈合时间长,截肢率、病死率高,使得创面治疗难度大.目前临床上有较多辅助治疗手段,其中局部氧疗在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上疗效突出,本文就局部氧疗对创面的疗效及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