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6
- 168
- 4
- 20
- 6
- 4
- 3
- 2
- 441
- 260
- 168
- 109
- 8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冠州 袁搏 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0卷3期 5-11页
【摘要】 为研究烯效唑和乙烯利对燕麦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冀张莜15号为研究对象,在燕麦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喷施200 mg/L烯效唑与600 mg/L乙烯利,探寻其对燕麦农艺性状、结构性物质、生理生化指标、抗倒伏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伟 梁国玲 等 《草地学报》 2023年31卷6期 1788-1797页
【摘要】 为探究不同燕麦种质资源抗倒伏能力差异,明确影响燕麦(Avena sativa L.)抗倒伏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以青藏高原地区 9 个燕麦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表型性状、茎部力学特性、显微结构及根系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燕麦各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同鑫 高玉红 等 《中国麻业科学》 2023年45卷1期 1-12页
【摘要】 为探究不同梯度钾肥与氮磷肥配合下胡麻抗倒伏特性与产量的关系,在黄土高原胡麻主产区大田环境下,设置钾肥(0、30、60、90 kg/hm2)与氮磷肥(0 kg/hm2+0 kg/hm2、120 kg/hm2+75 kg/hm2)2因素共8个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娟 冯玉梅 等 《华北农学报》 2023年38卷3期 42-48页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小麦的TaGAMyb-B不同等位变异基因对茎秆伸长的作用,利用水稻的农杆菌转化体系、RT-qPCR、组织切片和细胞组织特异性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TaGAMyb-B基因不同等位变异中84 bp InDel的功能.结果发现:在TaG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钰洁 梁国玲 等 《草业科学》 2022年39卷3期 551-561页
【摘要】 为明确硅肥对高寒区燕麦(Avena sativa)抗倒伏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以'青引2号'和'青永久507'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4个硅肥处理(0、45、90、135?kg·hm?2),研究施硅对燕麦抗倒伏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平 李自超 等 《遗传学报》 2004年31卷7期 717-72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粳型旱稻IRAT10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116个DH株系的群体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包括94个RFLP标记和71个SSR标记),定位了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考查了乳熟期DH系及其亲本的茎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永义 杨国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4期 751-7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以易倒伏品种‘B优827’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硅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茎秆的弯曲力矩、抗折力以及倒伏指数的影响,探索通过肥料调控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方法与技术措施.结果显示:(1)硅钾肥配施能显著增加水稻基部节间茎秆直径和壁厚,缩短节间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亚蕊 孙少光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21年41卷10期 1238-1246页
【摘要】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小麦材料的不同生育时期抗倒性,明确影响小麦倒伏的关键因素,以147份我国育成的主推小麦品种及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开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测定其10个倒伏性相关性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这些小麦材料抗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玄 董宏伟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年29卷5期 821-832页
【摘要】 为了探讨供钾水平对胡麻抗倒伏特性的调节机理,以'陇亚11号(V1)'和'定亚23号(V2)'为材料,设不施钾[K0,0 kg(K2O)·hm-2]、低钾[K1,30 kg(K2O)·hm-2]、中钾[K2,60 kg(K2O)·hm-2]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杰 黄涛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60卷21期 91-93页
【摘要】 为了探究江汉鸡A系鸡冠直立/倒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观察、记录了核心群母鸡鸡冠直立/倒伏、冠齿、冠厚、冠高、开产日龄、开产体重、40周龄产蛋数的个体观测数据,发现江汉鸡鸡冠左右倒伏在群体中分布比例相近,倒伏冠占直立冠的1/4;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威军 张福耀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年14卷1期 58-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一直是影响我国甜高粱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调查了58份甜高粱品系与抗倒伏性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据倒伏系数,制定分级标准,对抗倒伏性进行了鉴定、分级和评价,并对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因子和聚类分析,以期为甜高粱抗倒伏品系的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伟 齐照明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年11卷6期 755-7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性是大豆高产、稳产和优质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是控制大豆产量性状的主要数量性状.本研究共搜集整理了16年来已经报道的与大豆倒伏性有关的59个QTL,以2004年发布的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为参考图谱,通过软件BioMerc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正进 张树林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年40卷5期 561-5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测定的结果表明,穗型通过使茎秆弯曲的力矩-弯矩和重心高度影响抗倒伏性:弯矩增大和重心升高,抗倒伏性降低;反之,则抗倒伏性升高.弯矩随颈穗弯曲度变化的幅度明显大于重心,因此,弯曲穗型弯矩增加的幅度大而重心降低的幅度小,对抗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茂辉 聂金泉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20年47卷2期 61-67页
【摘要】 [目的]硅肥属于一种中量元素肥料,能明显提高作物的干物质积累,缓解作物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对作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通过不同硅肥施用量探究不同硅肥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个常规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硅肥不同用量处理,通过测定主要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国玲 张永超 等 《草业学报》 2019年28卷4期 58-69页
【摘要】 为明确不同燕麦品种(系)间抗倒伏能力差异及其原因,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对选育的I-D品系及父本(青海甜燕麦)、母本(青海444),以抗倒伏较强的林纳和抗倒伏较弱的青引1号燕麦为对照,在开花期和乳熟期开展了表型性状、器官鲜重和茎秆力学特征等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接楼 欧阳佰玲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6年28卷12期 1970-1978页
【摘要】 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关系,为水稻抗倒伏高产栽培调控提供依据.以3种不同抗倒伏水平的籼型杂交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氮水平、3种栽插密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氮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基部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俊林 刘卫国 等 《作物学报》 2015年7期 1098-1104页
【摘要】 为从茎秆强度的角度探索套作大豆苗期耐阴抗倒机制,对套作大豆苗期茎秆木质素合成与抗倒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耐阴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系),在大豆-玉米套作和大豆单作两种种植模式下,测定茎秆的木质素含量及其合成过程中的苯丙氨酸转氨酶(P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晋贤 阮冠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23期 11664-11667,1172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水稻茎秆的性状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方法]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10个水稻品种茎秆(包括3个节间)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运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技术测出各品种的抗压强度;对特征数据与茎秆抗压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魏魏 赵会杰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1年40卷8期 75-78页
【摘要】 为了提高玉米抗倒特性,在豫北高产灌区生产条件下,以郑单958和浚单20为试验材料,采用了等行距、宽窄行种植方式,设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 4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密度、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喜 姚利娇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09年29卷6期 1060-1064页
【摘要】 为给化学调控剂麦巨金微乳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采用喷施和拌种两种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小麦形态、茎秆结构、光合作用及产量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麦巨金微乳剂显著提高了小麦茎秆抗倒能力.施用麦巨金微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华华 李俊 等 《作物学报》 2008年34卷8期 1381-1385页
【摘要】 以实心小麦86-741、新疆稻麦及其杂种F1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和SSR标记方法对86-741的实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心小麦86-741茎内仅有极小髓腔,髓腔中有髓,机械组织中有维管束的分布;杂种F1偏向实心亲本86-741,有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启伦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0卷2期 48-51页
【摘要】 选取10个具有抗倒差异的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式组配的45个组合为供试材料,利用Griffing方法4,估算一般配合力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所有抗倒伏性状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抗倒伏性状基因型变异中,其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同一抗倒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启伦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3年19卷4期 110-113页
【摘要】 选10个具有抗根倒伏差异的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式组配的45个组合为供试材料,经遗传参数估算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抗根倒伏性状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抗根倒伏性状基因型变异中其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同一抗根倒伏性状不同自交系,同一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传人 王伯初 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6卷11期 38-40页
【摘要】 水稻茎秆是典型的生物复合材料,有着优良的力学性能,起到支撑和抗倒伏的作用.通过比较高、中、矮秆和杂交稻典型水稻品种茎秆的细观结构,测定水稻茎秆的拉伸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分析其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秆类型水稻茎秆的结构更为合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 杜建林 《作物学报》 2001年27卷6期 941-945页
【摘要】 本研究对倒伏性不同的20个大麦材料进行力学分析和根量、茎秆机械强度等8项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综合考察了植物高度、单茎鲜重、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通径分析结果显示: 根量和株高与大麦倒伏系数的关系最密切. 相关分析表明 : 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嘉豪 刘昊东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年22卷1期 50-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抗倒伏性强的品种是育种研究的重点目标.本研究以528份我国主推的小麦品种和育成品系为材料,对影响小麦倒伏的主要性状进行测定,利用无偏线性估计值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聚类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小红 白羿雄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21年57卷2期 257-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是作物生产中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倒伏会使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作物倒伏主要分为根倒伏和茎倒伏,禾谷类作物中茎倒伏研究报道居多.茎秆纵向生长调控株高,其与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生物合成及其信号转导途经相关;横向生长同茎粗和壁厚等性状密切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云霄 刘文斯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6期 1588-15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是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以181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22个与抗倒伏性紧密相关的性状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岭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的抗倒伏性.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安然 武丽芬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年18卷4期 653-6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290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茎秆抗推力和纤维品质性状与茎秆抗倒性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杂种优势群的抗推力和纤维素含量进行多重比较,并筛选茎秆抗推力和纤维品质性状优良的自交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自交系间的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丁位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27卷5期 1496-15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黄淮麦区优良品种矮抗58、周麦18、豫麦49、百农418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抗倒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秆机械强度在开花期至花后20 d处于较高水平,在花后30 d明显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国涛 彭友林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年17卷5期 824-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直立穗突变体R1338和R334在抗倒伏特性方面的遗传力与配合力,选用弯曲穗型不育系川农1A、ABG15s和2个含有DEP1直立穗基因的直立穗不育系E69A、E102A,与蜀恢498及其直立穗突变体R1338、R334进行不完全双列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小平 董普辉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年16卷6期 1188-1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是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株高、穗长、穗粗、穗粒重等性状与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弄清抗倒伏性与这些性状的关系,对开展抗倒伏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调查了41份谷子材料倒伏指数、株高、穗长、穗粗、穗码数、码粒数、穗粒重7个性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硕 郭勇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年15卷1期 137-1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性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发掘与大豆倒伏相关的基因对于培育抗倒伏优良高产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不同群体所构建的遗传图谱已经定位了大量与大豆倒伏性相关的QTLs.本研究在对已报道的QTLs进行物理整合的基础上,选择元分析方法将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华 朱镇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11年47卷12期 1181-11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水稻不同生育期茎秆硅、钾、钙、镁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结合氮钾肥配比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茎秆硅、钾、钙、镁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茎秆抗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根才 段永红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5年26卷4期 646-6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第三次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简称"湖南省三普")收集的225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三普收集的水稻种质资源分为籼亚种与粳亚种,以籼亚种为主,占94.2%;粘稻与糯稻占比接近,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倩 杨旭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年25卷3期 431-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是严重降低油菜产量、品质和影响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培育和应用抗倒伏性强的油菜品种是实现油菜机械化生产和高产的重要措施,而提高抗倒伏能力的重点是提高茎秆强度.因此,本研究以包含197个芥菜型油菜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s,re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庆庭 李桃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4年43卷7期 1163-1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物的茎秆由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尺度结构构成,维管束是茎秆的主要机械支持组织,细胞是最基本的力学承载单元,细胞的力学性能取决于细胞壁的力学性能和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壁的结构特征(微纤丝角、晶体尺寸等)逐级影响到细胞、维管束和茎秆的力学性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卫国 塔娜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12期 1890-18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解析油菜矮秆性状调控遗传位点及关键基因,为油菜株高性状改良和抗倒伏油菜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矮秆油菜DW1分别与高秆油菜WH14和WH20进行正反交,探究F1代和F2代矮秆性状遗传规律.同时,利用BSA-seq技术对油菜D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茂生 赵彩明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8-10页
【摘要】 对腾冲市当地主栽的青贮玉米专用品种曲晨九号进行 6 万株/hm2、7.5 万株/hm2、9 万株/hm2、10.5 万株/hm2、12 万株/hm2 的5 种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株高、穗位高、茎粗、单株重、倒伏率和总产量影响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巴子敬 马海轮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2期 6-11页
【摘要】 通过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和栽培利用模式的研究,筛选出适合巍山县种植的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并确立优质青贮玉米最佳栽培利用模式.2023 年巍山县引入布谷鸟33、大天 397 号、海天9 号、科玉181、足玉7 号、迪卡159 共6 个青贮玉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小春 甘伟 等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51卷9期 31-33,37页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在达州秋播种植利用的小黑麦品种和适宜的播种密度,设置3个播种密度(300万粒/hm2,450万粒/hm2,600万粒/hm2)和3个小黑麦品种(优能、雷神、速捷)开展种植试验,对3个品种3个播种密度的株高、草产量、茎叶比、倒伏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雷锋 周燃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2期 65-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高产品种扬稻6号和抗倒伏品种绿旱1号构建的192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8个抗倒伏性状(株高、鲜重、抗折力、基部横切面积、基部髓腔面积、基部茎壁面积、壁厚和倒伏指数)和3个产量相关性状(穗长、单穗重、有效穗数)进行相关分析和QTL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桂林 张超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5期 761-7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采用茎秆抗折力指标评价了 20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抗茎倒伏能力,据此筛选出极端抗茎倒材料和不抗茎倒材料各1份,随后测定了 2份材料成熟期茎秆的理化组分含量,并对2份极端抗茎倒差异材料蕾苔期、盛花期茎秆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为甘蓝型油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敬也 马琳 等 《草地学报》 2023年31卷5期 1501-1510页
【摘要】 本研究以国内外180份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其表型遗传变异水平,结果表明180份饲用燕麦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以粒型(1.2)最大,粒色(0.67)最小;数量性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通 王云琦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23年39卷5期 110-119页
【摘要】 植被对边坡稳定影响机制是全世界性的课题,研究多集中于根系固土能力和边坡稳定性增益方面,针对植被边坡土体变形和稳定性对风荷载作用的响应机制并不清晰.为探讨风荷载作用下土体应力发展和稳定性影响规律,该研究基于前期调查选取缙云山3种典型乔木(杉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维维 张荟荟 等 《草业科学》 2022年39卷10期 2180-2190页
【摘要】 以国内收集的23份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测定,并利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合新疆昌吉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结果表明:'曲辰9号'、'先饲玉1号'、'大京九23'和'屯玉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继秀 马祥 等 《草业科学》 2022年39卷10期 2160-2170页
【摘要】 为选育适宜青海省东部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Avena sativa)种质,对国内外引进的21份燕麦种质资源产量性状进行研究,并应用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燕麦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种质间干草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怀恩 谭旭良 等 《草学》 2022年3期 24-30页
【摘要】 研究并明确不同施氮量对燕麦倒伏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调节剂对燕麦抗倒伏性能、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旨在为燕麦生产中合理施氮和抗倒伏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优质燕麦品种(青引2号)为材料,设置4个(80、100、120、140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丁一 高少凡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50卷12期 69-74页
【摘要】 倒伏严重影响甘蓝型油菜产量,赤霉素及其抑制剂对油菜株高、抗倒伏性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研究赤霉素及其抑制剂影响甘蓝型油菜倒伏的较少,因此系统研究赤霉素及其抑制剂对油菜抗倒伏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7份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为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亦菲 张述伟 等 《中国草地学报》 2022年44卷11期 39-46页
【摘要】 为了创制饲草大麦专用品种的优异中间材料,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构建大麦品种花22和育种中间材料QS3的DH群体,以花22的株高(约80 cm)为参考,在田间筛选高秆、生长旺盛的后代DH株系,并对其农艺性状、抗倒伏性以及饲草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