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
- 17
- 6
- 54
- 8
- 5
- 3
- 1
- 25
- 22
- 20
- 17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那佳 边林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4年37卷12期 1406-1411页ISTICPKU
【摘要】 精神病伦理学是范瑞平《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中具有独特学术观点的构成部分.范瑞平站在儒家生命伦理立场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第三十条有关精神障碍住院治疗的自愿原则所体现出的医疗个人主义立场,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在比较东西方生命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瑞平 邓蕊 《医学与哲学》 2025年46卷5期 21-25页ISTICPKU
【摘要】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紧密相连,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关切.原则主义理论存在误区,因为只注重调节性原则而忽视构成性原则,缺乏对具体文化所体现出来的调节性原则与构成性原则进行反思平衡,忽视了具体文化之间对于不同构成性原则的相互学习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萌 陈默 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5年42卷6期 716-720页PKU
【摘要】 本文从宏观视野对儒家健康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身心统一,强调"心"对"身"的主导作用和自身道德对健康的重要性;倡导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强调不断自省,促进自身精神健康;重视逆境中的自强奋斗,为健康创造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丽 白燕 等 《护理研究》 2024年38卷5期 921-92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儒家生命伦理融入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以2018级312名(对照组)和2019级266名(试验组)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开展融入儒家生命伦理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课程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4年37卷12期 1395-1401页ISTICPKU
【摘要】 以传统文化系统地回应当前生命科技高速发展而涌现的生命伦理问题是相较于流行的原则主义更具实践性的策略,而其落实(即具体的生命伦理学的建构)则需要具体的建构框架,它至少应该包括在宇宙论、态度和方法、分析视角和规范特征等方面的创建性的原则.范瑞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绪锋 刘东丽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4年37卷12期 1453-1458页ISTICPKU
【摘要】 西方生命伦理学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其实质是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难以回应复杂的道德生活.以恩格尔哈特、麦金太尔为代表的学者从道德多元化视角对普遍主义伦理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但是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争议.把握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的理论脉络,可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 邓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4年37卷12期 1433-1437页ISTICPKU
【摘要】 医疗不仅关乎个人生老病死,也是一种撕裂家庭既有关系的否定性力量.与西方原则主义生命伦理学相比,儒家生命伦理学强调在医疗实践中要以美德为基础,以家庭为本位,以礼仪实践为引导,为患者的医疗保健作出最适当的决策.作为道德实践学说,礼仪实践为儒家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佳宝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34卷12期 1636-1640页ISTICPKU
【摘要】 新冠肺炎不仅以或重或轻、或隐或显的方式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也拷问着伦理学这样一个西方哲学分支学科在今天中国的命运,以及儒学这样一个本土文化传统在今天中国的命运.《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大疫当前》的出版体现了生命伦理学研究者的理论勇气和时代担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燕 宋梅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1期 91-94页ISTICPKU
【摘要】 源于儒家思想的儒家生命伦理符合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特点,遵从社会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儒家文化精髓的"仁爱原则、孝悌思想"是养老服务最重要的道德伦理,也是老龄社会中敬老爱老的体现."推己及人"的朴素职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琬琳 李瑞全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7期 52-56页ISTICPKU
【摘要】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各界对于研究伦理及可能引发之伦理疑虑的广大讨论.首先从优生学到基因优生学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基因干预的道德界线和基因优生学的道德疑虑进行探讨和思考,最后针对基因编辑完美婴儿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从儒家生命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10期 1365-1368页ISTICPKU
【摘要】 2019年5月10—13日,"第十三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就生命伦理的公共政策蕴涵、机器人护理对生命伦理学的挑战、儒家家庭与古希腊家庭的比较、儒家视角下的人类尊严、"进化论、理性、道德与社会发展"、人类基因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燕 宋梅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7期 941-944页ISTICPKU
【摘要】 源于儒家思想的儒家生命伦理符合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特点,遵从社会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儒家文化精髓的“仁爱原则、孝悌思想”是养老服务最重要的道德伦理,也是老龄社会中敬老爱老的体现;“推己及人”的朴素职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槊 邓玉霞 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1年38卷3期 250-252页ISTIC
【摘要】 器官移植使许多因器官衰竭而生命垂危病患重获新生.器官移植领域存在多方面伦理问题,如家庭伦理问题制约活体器官捐献、传统伦理观影响尸体捐献、生命和死亡的时间界定伦理冲突等,制约了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全面发展.探究现阶段我国器官移植伦理观所存在问题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瑞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31卷4期 442-446页ISTICPKU
【摘要】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医学伦理学》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 三十年的坚守、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可喜可贺! 记得十几年前杂志主编王明旭教授第一次访问香港时,我们曾就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自觉、文化回归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非常愉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30卷10期 1196-1200,1212页ISTICPKU
【摘要】 先秦儒家认为身体应该给予全面细致的保养,但身体的养护有轻重次序之分.在救治身体时,原则主义更为强调尊重自主原则对其他原则的伦理限制,而儒家则更为注重有利原则的优先性.儒家要求保持身体的整全、发挥身体的繁衍功能,这深刻影响了当代国人对器官捐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征宇 《医学与社会》 2016年29卷10期 66-67,88页ISTICPKU
【摘要】 对于生命问题的关注一直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本文探讨了“天人合一”整体观、“修身至德”养生观的生命伦理内涵,指出舍生取义的道德制约对树立正确人生理想的启示、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对提高抗压能力的启示、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对增强担当意识的启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秋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3期 412-414页ISTICPKU
【摘要】 从发掘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入手,通过探寻、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珍视生命、众生平等、仁爱精神等朴素的生命伦理思想的分析,总结该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命伦理思想是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创新的文化渊源,传统文化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恩格尔哈特 张颖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26卷4期 420-425页ISTICPKU
【摘要】 各种历史背景及美国的文化变迁导致了道德真空,传统的道德信仰以及道德专家都被边缘化,生命伦理学在被当作西方后-基督教、世俗社会的道德指南而普遍受到拥护.而四原则的模糊性大大降低了四原则中的任何一项原则提供规范性伦理内容的可能性.儒家思想既有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硕 孔凡青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25卷5期 599-602页ISTICPKU
【摘要】 为解决自律原则在诠释人类生命尊严方面的理论不足,从其他文化体系,尤其中国儒家思想中寻找佐证是必要的.然而,这需要首先对儒家思想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尤其应避免夸大其理论优点而忽视其理论缺陷.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是要解决中国现实中的伦理问题,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甲乐 罗会宇 《医学与社会》 2012年25卷8期 4-6页ISTICPKU
【摘要】 安乐死的研究者往往强调死得“安乐”,但是安乐死首先面对的问题仍然是“生”与“死”的问题,本文从儒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来探讨安乐死问题,儒家世界观认为“天人一体”,在死亡面前,应该坦然接受死亡,这为安乐死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儒家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步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24卷2期 265-266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可以为生命伦理学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从生命伦理学的视野探讨儒家的生死观、天人整体现、人伦秩序原则和儒家的见利思义原则,吸取儒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其糟粕,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提供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林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11期 79-80,封3页ISTICPKU
【摘要】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一书,是香港学者范瑞平博士多年潜心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全书在"重构主义儒学"思想原则的导引下,重新审视现代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思想基础及其传播的有限性,力求通过探寻儒家思想与当代生命伦理现实问题间的本质关联,努力把中国乃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瑞平 王明旭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6期 13-14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香港中外医学哲学杂志、美国医学与哲学杂志社、美国医疗保健委员会论坛杂志社、陕西省性学会、陕西省自然科学学会研究会、中国医院报协会等多家学术机构协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玮玮 张广森 《医学与哲学》 2009年30卷17期 14-17页ISTICPKU
【摘要】 由儒、佛、道三大支柱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关注生命.尽管儒、佛、道对生命最深层次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其生命伦理精神是一致的.它们都主张以贵生精神看待生命的价值,以平等精神衡量各个生命的价值,以仁爱精神善待一切生命,以和谐精神调节生命之间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霞 王平川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3期 42-44页ISTICPKU
【摘要】 先秦儒家的生命伦理思想涵盖了"贵生爱物"的生命观、"乐生衷死"的生死观和"修身进取"的养生观等几个方面,构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纵贯天人、横通群己,既向我们昭示了生命的本质所在和境界追求,亦在实践层面为我们确立了伦理抉择的准则和追寻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瑞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6期 7-10,74页ISTICPKU
【摘要】 在中国传统中,儒释道三家都对生命有不同的体认和重要的观点.而儒家从仁心或不忍人之心建立道德之根源,正视人之存在实况,重视伦常中的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以致天下都能有和谐平衡的考虑,在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取向上,儒家是以人作为一道德行动者,人间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21卷5期 14-21页
【摘要】 儒家生命伦理思想之传统始于先秦时期对人性的探讨,这一时期人本主义光辉是"人是目的"这一生命伦理原则的第一次集中展现.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社会治理的重心从秩序追求转向效用追求,人类伦理精神之光整体黯淡下去,呈现出一种"弥散性"的价值生态.儒家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倩 佟晓露 等 《中外交流》 2019年26卷52期 58-59页
【摘要】 中国传统的先秦儒家生命伦理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关怀,其中对生命本质的关怀,对生命价值的关怀,对死亡的关怀依然散发出现代生命教育意义.对构建生命共同体意识、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服务、提升文化自信方面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化 《广东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94-99页
【摘要】 原则主义作为当下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研究路径,在我国生命伦理实践中遭遇现实困境.生命伦理学是理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产生与对于生命伦理问题的解读决定了生命伦理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要回答我国生命伦理学产生的问题,必须依赖于我国的文化语境.儒家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英梅 岩磊 《健康研究》 2011年31卷4期 278-280页CA
【摘要】 儒家学说以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为价值体系而深得人心,其“尊重生命”、“天人合一”等人生理想正符合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规范.文章从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09卷3期 7-9,13页
【摘要】 进入科技时代,人们在激烈的科技竞争、狂热追逐利润过程中,经常忽视人类共同的利益。这些归根到底都是生命伦理问题,关乎每个个体的切身利益。只有对科技做出正确的伦理引导,科技才不会滑向人类的反面。用人伦道德来限制科技经济发展的盲目性的同时,更须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永福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18卷6期 1283-1284页
【摘要】 中国人对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关注往往是西方化的思维.范瑞平博士在<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中运用儒学最基本的义理、价值和思想,面对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保健实践,综合地领会和把握儒学的核心主张,通过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找到适宜的当代语言来把这些核心主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巫灵爱 钱国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5年38卷2期 187-194页ISTICPKU
【摘要】 AI机器人作为风靡世界充满朝气的力量,自诞生以来即在医学教育领域展现出不俗的影响力,并通过医学理论在线辅助教学、影像资料解读、临床技能实践等形式持续参与到医学教育,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AI技术在变革教育领域的同时,也因受制于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瑞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4年37卷12期 1445-1452页ISTICPKU
【摘要】 为《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作出的 11 篇精彩评论予以回应,这些评论均认识到以问题为导向的当代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同儒家伦理传统的思想和价值的密切相关性,同时指出当代儒家医学伦理学与现代西方伦理观点和价值难以若合符节.分析如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员相伟 导师:莫尊理 西北师范大学 其他 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生育后代既是儒家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家社会秩序的基石。儒家社会中的不孕不育患者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新兴的辅助生殖技术为他们带去希望的冋时,也向儒家生命伦理发起了挑战。本文是对儒家生命伦理观如何回应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挑战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琬琳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2019年
【摘要】 生命伦理学主要概念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展,从反省二战期间诸多不人道的人体实验,并于1947年建立纽伦堡法典、1964年制定赫尔辛基宣言及1979年发表贝尔蒙报告,同时,随着战后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医学与医疗科技有突破性的进展,衍生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珏 第十二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 2018年
【摘要】 全球都面临着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问题,并且供体数量与医学需求之前的差距持续加深.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高捐赠成功率也就成了各国学者共同面对的难题,而如何理解家庭决策在提高捐赠率中的作用则成为难中之难.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指出家庭决策是影响捐献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蔡昱 第十二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 2018年
【摘要】 本文首先探讨了儒家的"诚"与作为人之本性的"仁"之间的关系,即"诚"是"仁"的前提与基础.其后,探讨了"诚"赋予了"仁"三个特征,即"真挚性"、"无外在目的性"和"客观性".同时,这三个特征都与儒家家庭和家庭成员间的"亲亲之爱"紧密联系.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瑞全 第十二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 2018年
【摘要】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所不能免的历程,而医药治疗正是回应这一历程中的痛苦和各种疾病的挑战而来.医药可说是治病扶伤救人的人道事业,是不忍人受伤害,救苦救命的菩萨事业.也由于医药的免除病痛的巨大力量,自有医药治病即有医药的使用和相关的伦理.不同的社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涛 第十二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 2018年
【摘要】 儒家认为头部比其他身体部位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经过头部移植而合成的人应该被认定为是头部被移植的那个人,其所生育的后代也应被视为原头部所有者的后代.头部移植中提供自己身体的一方,必须是自愿的且经过其家庭成员同意的.头部移植中提供自己头部的一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范瑞平 第十二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 2018年
【摘要】 本文探讨了国际生命伦理学与儒家生命伦理学,包括个人主义与家庭主义(特点)、原则主义与实践主义(形式)、协调主义与修身主义(方法)以及教条主义与消极主义(滥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范瑞平 2015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中国第二届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 2015年
【摘要】 让人们从宪政建设说起.不少学者都在探讨中国应当构建什么样的宪政.从现代西方的观点看,宪政是要首先确立个人的基本权利(例如机会平等,言论自由等等),并把它们作为根本的宪政原则,指导立法,规范行政.相比较而言,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儒家伦理的话,我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震 2015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中国第二届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 2015年
【摘要】 儒家本有的生命伦理关怀经过各个时代儒者的形上化构建,逐渐形成生命伦理与崇高人格相同一的"生态人格论",进而其作为修道之教的正心、诚意都是儒家构建其生态人格的重要环节.这一生态人格的构建是非对象化的人格塑造,是对生命自我觉解的人格培养,是让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艳婉 第七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对人的关怀是生命伦理学所关注的是价值核心,这种价值核心既是内在的、也是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的东西。儒家身心观核心价值于自我得救、转化的反省,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儒家身心观研究可为中国生命伦理学提供源头活水,同时丰富其精神资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LU XUEFEI 导师:李本现 西安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文从介绍生命伦理学这一概念着手,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阐述了生命伦理学范畴下的医学问题所体现的中国与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意在解释中西方不同社会成员对安乐死、器官捐赠、医疗讲真话以及知情同意等生命伦理学问题做出相反的决策或反应的深刻原因.本文从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璐颖 2012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当代生命伦理的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困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传统文化为视角进行剖析显得十分必要。儒家伦理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内在蕴藏的思想资源对当代生命伦理构建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试图挖掘儒家伦理的优势资源,探讨儒家生命伦理对当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化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原则主义作为当下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研究路径,在我国医学实践中遭遇现实困境.生命伦理学是理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产生与对于生命伦理问题的解读决定了生命伦理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要回答我国生命伦理学产生的问题,寻找出路有赖于我国的文化语境.儒家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化 中华医学会伦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医学文化与医学伦理”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原则主义作为当下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研究路径,在我国医学实践中遭遇现实困境。生命伦理学是理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产生与对于生命伦理问题的解读决定了生命伦理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要回答我国生命伦理学产生的问题,寻找出路有赖于我国的文化语境。儒家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璐颖 中华医学会伦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医学文化与医学伦理”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当代生命伦理的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困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传统文化为视角进行剖析显得十分必要。儒家伦理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内在蕴藏的思想资源对当代生命伦理构建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试图挖掘儒家伦理的优势资源,探讨儒家生命伦理对当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化 2012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原则主义作为当下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研究路径,在我国医学实践中遭遇现实困境。生命伦理学是理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产生与对于生命伦理问题的解读决定了生命伦理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要回答我国生命伦理学产生的问题,寻找出路有赖于我国的文化语境。儒家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