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
- 13
- 9
- 2
- 1
- 1
- 12
- 9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龚静 曹薇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2年30卷4期 915-920,9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考察中文版儿童期情绪量表(the Emotions as a Child Scale,EAC)在中国内陆小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自评方式的中文版EAC和Alabama教养问卷(儿童版)对我国内陆地区15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燕 王灵 等 《海军医学杂志》 2025年46卷9期 966-9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干预方案在治疗儿童期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科大学附属海南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 120 例儿童期哮喘患儿展开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
【关键词】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儿童期;哮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延娇 曲海英 《校园心理》 2025年23卷4期 319-32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线上发放问卷对6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量表(CTQ-SF)、黑暗人格三联征量表(DD)、生命意义感量表(MLQ)和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量表(BD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淑贤 《校园心理》 2025年23卷3期 257-26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以及自我接纳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以儿童心理虐待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抑郁情绪呈正相关(r=0.5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新龙 江洋 等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37卷6期 526-531页ISTIC
【摘要】 背景 抑郁是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同伴依恋、情绪弹性、儿童期虐待与抑郁症状四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推测同伴依恋和情绪弹性可能是儿童期虐待与初中生抑郁症状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目的 探究儿童期虐待与初中生抑郁症状的关系,分析同伴依恋和情绪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中杰 彭英 等 《中国性科学》 2024年33卷8期 156-16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童年期性虐待与大学生自我攻击的关系,以及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为大学生自我攻击的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简式问卷(CTQ-SF)、心理痛苦量表(PAS)、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淑桂 韩文雯 等 《广州医药》 2024年55卷7期 735-74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对儿童功能性腹泻的影响.方法 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200例功能性腹泻患儿,依照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将3~9岁患儿纳入儿童期观察组(n=116)、将10~14岁纳入青少年期观察组(n=8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涵 叶严丽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40卷22期 3875-3879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自闭症患儿父母社会疏离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该院就诊的自闭症患儿父母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调查问卷、一般疏离感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包含表达抑制策略、认知重评策略2个维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欣欣 李雨婷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3年25卷1期 80-8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家庭结构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4—5月对上海市7所中学的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期创伤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文婷 宋美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3年37卷2期 172-1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调查早年创伤与家庭教养方式对医学生的抑郁情绪影响.方法:使用互联网自评问卷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本科生大一至大三年级9902名学生,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收集年龄、性别、家庭教养方式、运动习惯及兴趣爱好等社会人口学资料,用患者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秋 尹可丽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3年37卷11期 970-97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及其与儿童期不良经历、问题聚焦应对、情绪聚焦应对的关系.方法:在重庆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强制戒毒人员349人.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量表(ACE-R)、复吸倾向量表(RTQ)、应对方式量表(CSS)进行自评式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雅莲 蒙培培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2年48卷7期 426-4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经历与功能失调性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73例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根据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评分将患者分为受虐待组(102例)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倩 王磊 等 《中国医刊》 2022年57卷5期 571-5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情绪调节困难在双相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369例14~66岁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和自杀行为问卷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佳俐 王小泉 等 《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35卷4期 375-37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和积极应对方式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创伤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并行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7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完成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自杀意念自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娇 周勤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2年22卷12期 842-84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格、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儿童期受虐待与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徐州市3所高校的2420名大学生,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依赛男 张珊珊 《中国健康教育》 2018年34卷10期 920-923,95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儿童期虐待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简版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对1510名大学生(有留守经历者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慧 刘爱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年4期 305-3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虐待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从哈尔滨市4所高校选取475名大学生,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的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CT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晶 郭万军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年10期 590-5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少年期缺乏父母陪伴及被忽视和躯体虐待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影响。方法对某综合性大学9736名新生进行调查,以6条目Kessler心理痛苦量表(the 6-item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雯 曹枫林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9期 95-9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医学生儿童期创伤、执行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关系模型及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的抑郁焦虑分量表对49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性虐待与躯体虐待、情感忽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霞 钱胜 《医学与社会》 2008年21卷3期 47-4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对35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自我和谐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除了积极应对对抑...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应对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晶琦 王兴文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年17卷5期 345-3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高中男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某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的239名高中男生就有关儿童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39名男生中,有55人(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英 张永珍 等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31卷6期 419-4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儿童期心理虐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施测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CPMS)、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IUS-12),研究组另施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颖 查浩民 等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9年25卷4期 223-228页CA
【摘要】 目的:了解贵阳市女性新型毒品滥用人群的基本特征、探讨新型毒品滥用与儿童期虐待和抑郁情绪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儿童期虐待量表及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对贵阳市某强制戒毒所71名女性新型毒品滥用者和80名女性正常人群现场调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萍 张敏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12期 24,2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童年受虐经历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述情障碍及抑郁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有童年期受虐经历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儿童期受虐经历调查问卷、多伦多述情评分量表及认知情绪调节调查问卷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杰 朱相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17卷8期 1002-10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人格的情绪性维度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1女生的敏感分高于男生(16.2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自斌 朱相华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15卷3期 197-1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受虐待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FS)测试.结果 受虐待组小学生SIFS各因子分均低于无虐待组,9~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小萍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9卷1期 39-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性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情绪反应以及观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用自我评定量表(MMPI.SDS.SAS.SCL-90)对患者进行测量.结果量表一致提示患者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情绪障碍和人格缺陷,以抑郁、强迫、焦虑、偏执、癔病、精神衰弱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瑶 钱胜 等 《心理研究》 2008年01卷1期 85-88页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与高中生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凋查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对35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为32.28±16.97,自我和谐总分为...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抑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辉 周玉霞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4年32卷2期 475-4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究闪动疗法对早期创伤经历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单被试实验设计对一名个案的早期创伤记忆进行闪动疗法干预,结合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方式评估干预效果.使用中文版儿童期创伤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筛选个案,在干预前后及追踪期对个案的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程 陈方方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2年30卷3期 674-6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情绪失调、共情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人格障碍诊断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14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虐待、情绪失调、共情以及边缘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韵梓 吴继霞 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年38卷3期 407-417页
【摘要】 为探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控制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控制感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对重庆市两所高校共8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儿童期情感忽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以辉 王东方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年27卷3期 476-48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和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的关系.方法:采用社区精神病性体验评估问卷(CAPE)、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和儿童版创伤史问卷(THQ)对湖南省602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和青少年精神病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浩澜 谌霞灿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50卷3期 401-4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成都市青年男性精神病性体验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精神病筛查问卷(PSQ)、焦虑抑郁量表(HAD)、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儿童期不良经历(ACE)等对成都市4 137例18~34岁男性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菲 宋长海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年40卷19期 1735-17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留守经历新兵状态-特质抑郁与情绪调节方式、儿童期创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抑郁问卷(state-trait depression scale,STDEP)、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靖波 何玉琼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7年38卷8期 1183-11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期创伤和抑郁情绪对分裂人格特质与执行功能关系的影响,为有效改善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和衡阳师范学院方便抽取2 469名学生,使用儿童创伤问卷(CTQ)筛选有儿童期创伤史的学生.随机抽取63名有儿童期创伤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世昌 姚桂英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1年32卷8期 961-962,9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儿童期遭受躯体虐待与非受虐组大学生抑郁情绪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虐待史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流调用抑郁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河南省某高校73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世昌 姚桂英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年19卷9期 835-8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儿童虐待史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河南省某高校的73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除儿童期母亲憎恶与成年期人格中内外倾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儿童期精神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晶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年25卷10期 873-8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9月对一所普通高校565名大学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565名大学生中,有20.0%(32/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晶琦 韩萍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04年42卷1期 39-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卫校女生儿童时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卫生、教育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预防儿童性虐待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一所卫校892名女生就有关儿童时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慧 刘爱书 《心理科学》 2014年37卷4期 888-893页
【摘要】 探讨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E)的关系.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472名大学生,筛选未受虐待者为对照组,并设定情感虐待伴情感忽视(EAEN)、情感忽视伴躯体忽视(ENPN)和情感虐待伴躯体忽视(E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