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2
- 3
- 2
- 2
- 1
- 1
- 9
- 8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夏诗琦 陈诗静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23期 240-247页
【摘要】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种类繁多,全细胞生物传感技术检测是现场检测食品中污染物的一种新途径,已受到广泛关注.全细胞传感技术是利用细胞内的转录因子或核糖开关作为感应元件捕获目标物,并将目标物浓度信号转换为特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璐 吴楠 等 《合成生物学》 2022年3卷6期 1061-1080页
【摘要】 基于合成生物学理念构建的基因回路型全细胞微生物传感器作为生物传感器的一大重要分支,能够感知环境中特定的待测物质,并按照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特定的信号输出,在生物制造过程监控、环境监测与食品安全、医疗诊断与监护等领域的检测应用中显现出巨大的潜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含蕾 周俊俊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16期 411-421页
【摘要】 食品安全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关注的问题,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细胞作为信号收集器并产生相应的可识别信号的传感设备,具有微型化、自动化、微生物细胞反应快、易于获得、成本低以及可将刺激直接转化为可读信号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和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宇柯 朱怡铃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5年41卷1期 79-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或人工合成的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以及畜牧业和水产养殖行业中,使得土壤、水体和食品等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问题非常突出;与此同时,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新型抗生素的开发迫在眉睫.全细胞生物传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紫垣 苏云霞 等 《药学学报》 2025年60卷5期 1272-12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现有物理和化学剂量计不能直接反映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无法直接在体内检测辐射.以工程益生菌为核心的生物传感器安全、稳定,可用于电离辐射体内检测.本文构建了用于电离辐射检测的口服工程化微生物传感器,选用益生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伟彤 田健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18年8卷5期 369-375页
【摘要】 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微生物全细胞为敏感元件,可以快速感应环境中的毒性物质及污染物的装置.因其具有响应快、体积小、成本低、可实现原位监测等优势,在环境监测、药品研发、食品工业等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综述了全细胞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及其在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锋 齐显尼 等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4期 205-209页
【摘要】 汞(Hg)是环境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暴露于环境中的汞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汞的精确检测对控制环境污染和减少对健康的危害有着重要意义。该实验是基于MerR蛋白调节的启动子对应答汞毒性基因的调控机理,首先通过试验确定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莉 武会娟 等 《现代仪器》 2010年16卷2期 27-28,19页
【摘要】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等领域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本文依据分子识别元件将生物传感器分为7类,简要介绍各种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对于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基础分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钊 李猛 《生物工程学报》 2023年39卷7期 2706-27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评估对于准确评价环境污染风险至关重要,而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是此类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本研究旨在使用新型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建立土壤中甲基对硫磷(methyl parathion,MP)的检测方法.首先,使用筛选出的甲基对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娟 导师:杨书满 惠长野 吉林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
本课题旨在利用全细胞生物传感技术,建立一种基于镉选择性全细胞生物传感器的尿镉检测的方法。该方法的建立,有望成为传统检测技术的有效补充,对于提高公共卫生监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将中国生工生物工程(...
【关键词】 尿镉检测 ; 镉选择性全细胞生物传感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子莹 宋晓东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4年40卷12期 20-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侧重于体内构建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夏 胡潇予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3年39卷1期 86-1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cell-free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TXTL),简称无细胞系统,即基于细胞提取物在体外快速表达蛋白质的系统.该系统绕过了细菌转化、克隆筛选和细胞裂解等过程,更精准便捷地控制反应...
【关键词】 无细胞系统(TXTL);CRISPR/Cas系统;即时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恒 导师:唐双焱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随着代谢工程的发展,各种微生物经过改造用以生产医药领域、精细化工领域和生物能源领域的各类产品。然而,传统的代谢工程改造方法由于通量较低,无法从微生物基因组水平上全面发掘关键基因。而且,很多关键代谢途径的中间代谢物缺少高通量的分析方法,使得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食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受到关注.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来自微生物的污染,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至关重要.从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代谢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流式细胞术五方面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康 王景峰 等 《军事医学》 2022年46卷3期 231-235页ISTICCSCDCA
【摘要】 合成生物学通过将标准化的生物元件整合到细胞中,对细胞重新编程以执行新的复杂功能.随着合成生物学各项技术的完善和生物元件的丰富,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异源合成的生物传感器具有响应快、体积小、成本低、可实现原位监测等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志丰 周鹤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年13卷3期 859-865页
【摘要】 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污染一直是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检测方法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需培养及生化实验,耗费时间长且操作较复杂,开发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一些新方法、新技术逐渐被运用,比...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朝庭 傅衍 等 《微生物学报》 2005年45卷5期 812-8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酿酒酵母表面展示工程是一个新兴的蛋白表达系统,由于它能进行蛋白翻译后修饰,能方便地对表达的蛋白产物进行检测和筛选,近年来应用研究发展迅猛.它在构建全细胞催化剂、抗原/抗体库、生物吸附剂、生物传感器、组合蛋白文库、免疫检测及亲和纯化中取得了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小玲 哈小琴 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年13卷3期 265-267页ISTIC
【摘要】 1 生物合成新技术概述合成生物学将工程设计原则合理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新的基因装置设计,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领域发挥作用[1],如,创建全细胞生物传感器[2],基因修饰益生菌[3]以及细胞生物分子加工厂.源自基因工程的生产细胞系基础上,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年34卷15期 1993-199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生物传感器,即生物来源的一切传感器识别物或者分析物[1].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细胞活性观察、特异性地检测体液中、生产过程中、环境样本中的分析物是生命科学、药物研究,医学诊断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目前,检测技术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小虎 李林 《生物技术通讯》 2008年19卷6期 911-915页ISTICCA
【摘要】 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项新的蛋白质应用技术,其体系由运载蛋白、靶蛋白和宿主菌三者构成,一般可将其分为革兰阴性菌展示体系和革兰阳性菌展示体系两大类.目前已证实多种具有锚定活性的运载蛋白,并用于不同靶蛋白的细胞表面展示体系.该技术现已被应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宗义 邵强 等 《生物技术》 2005年15卷4期 95-97,封四页ISTICCA
【摘要】 生物传感器是一项综合了多门学科的高新技术,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能在复杂体系中在线连续监测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医学检验、食品安全及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其中,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尤为令人瞩目.该文概括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磊 王哲理 等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8-12页
【摘要】 细胞传感器是以细胞作为主要功能性元件,识别和感知被测物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识别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因其具有体积小、响应快、可实现原位在线监测等特点,在环境评估、食品安全、药物筛选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设计发展的动物细胞、微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雪松 许林云 等 《食品科学》 2013年34卷23期 357-362页
【摘要】 食品中的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食品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及技术需要更高的要求.生物传感器是利用酶、免疫制剂、组织、细胞器或全细胞等生物识别元件的特异性生化反应,借助电、热、光等各种信号对生化物质进行检测的一类装置.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召 刘伟 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0卷4期 488-492页
【摘要】 根据已发表的人类TβRI (Type Ⅰ TGFβ receptor)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利用PCR扩增得到了1个长度为1512bp的TβRI基因全长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数据库公布的人类序列(Genebank登录号:NM_0046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永红 王耀玲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11年24卷1期 1-4页
【摘要】 采用自组装膜技术,在传感芯片表面修饰抗CD33单克隆抗体,利用自行构建的SPR生物传感器检测人骨髓血液中急性白血病髓系抗原CD33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SPR生物传感器对AML患者骨髓血液的响应值远远大于对健康人骨髓血液的响应值.与传统的流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柯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1卷z6期 209-209页
【摘要】 <篇首>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单细胞、单分子甚至核酸的单个碱基这样的层次,许多传统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面临极大的挑战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在更微观的尺度上原位、活体、实时、快速地获取、分析相关的生物化学信息?我们以生物纳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建明 刘慰东 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33卷2期 160-165页
【摘要】 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目前国际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迄今实验室细胞模型(in vitro)研究和临床前动物模型(in vivo)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纳米生物技术将成为继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后治疗基因疾病的更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 徐微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4年51卷6期 1854-18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其将外源靶标蛋白、多肽或其他生物大分子表达于细菌表面,以更好地实现其功能.该技术在生物催化、生物修复、生物传感器和疫苗设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表面展示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赛月 吕凤娇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4年40卷9期 2899-29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芳香族化合物含有的苯环结构稳定性高、难以降解,因此环境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不仅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开发一种便捷有效的芳香族化合物检测方法至关重要.随着对芳香族化合物特性的深入理解,基于微生物细胞开发的生物传感器在芳香族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树军 焦红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年23卷4期 373-3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生物毒素结构多样、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使用动物模型检测贝类组织中的海洋毒素是许多国家监控计划推荐的方法.近年来,新的基于毒性作用机制和明确化学结构的检测方法不断被开发,如细胞检测法、免疫学方法、化学分析法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凤林 巫振洪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3年23卷10期 764-7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我们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采用B细胞优势表位预测并结合实测的方法,设计合成人C5a的B细胞表位多肽,以此为抗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制作表位多肽单克隆抗体,在传统ELISA鉴定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传感器分析方法,分别研究单克隆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