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
- 23
- 13
- 2
- 2
- 1
- 11
- 6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汤龙海 何红红 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39卷3期 161-165页
【摘要】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去白细胞滤器(apheresis platelet leukoreduction system chambers,LRSCs)和全血去白细胞滤器(whole blood leukoreduction filters,LR...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去白细胞滤器;全血去白细胞滤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井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39卷35期 155-157页
【摘要】 目的:分析全血滤除白细胞不畅的原因并探讨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中心血站采集的153602袋全血为研究对象,采用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分析滤除白细胞不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153602袋全血中,滤除白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少芬 杜明仪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1卷23期 186-18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血过滤白细胞时间长短对血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广东省肇庆市中心血站使用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血袋T-200采集的200袋全血,按照其血袋说明书要求进行当天过滤操作,并对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民才 金玉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2期 222-2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两种国产血站型白细胞滤器和一种进口滤器进行质量比较.方法:分别用3种滤器对采血后2、4、6 h以内的全血进行过滤,观察进行过滤前后的白细胞去除率、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如锋 李云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7年24卷4期 817-81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我们研究了由两种不同方法表面处理的滤材制备的去白细胞滤器(A和B)对全血过滤性能以及对血浆蛋白和部分凝血因子的影响.取当天采集的ACD-B抗凝全血(n=10),置4℃冷藏后,于采集后6 h内过滤.取过滤前、后的血样计数血细胞、分离血浆,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永亮 杨金柱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22卷4期 341-342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在肝移植术中,往往需要输注大量的新鲜全血,而血液中的白细胞成分常常可引起患者相关的免疫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NHFTR)、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TA-GVHD).笔者利用白细胞滤器将血液中的白细胞成分去除后,发现能大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群英 吕先萍 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36卷3期 368-369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目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发生率高达15%~37%[1],主要是由于多次输血或妊娠产生了白细胞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所致。为了防止NHTR,必须去除血液中白细胞。作者应用白细胞滤器对29名需反复输血且有输血反应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加良 雷宇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年1期 71-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开展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研究,为临床提供该血液品种提供质量保证的依据。方法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法由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并将6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成1 U成人治疗量,用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东 张健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年18卷6期 537-538,5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血液温度对白细胞过滤的影响。方法使用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采集抗凝全血,按过滤前血液检测温度的高低分成3组,第1组血液温度8℃±2℃,采集后放置2℃~6℃冰箱3 h以上取出后立即过滤;第2组血液温度14℃±2℃,为血液从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万仲 杨雪斌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4年16卷4期 385-3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使用全血及悬浮红细胞过滤白细胞对血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带有软壳的白细胞滤器、ACD-B方抗凝剂四联采血袋采集全血60袋,随机分为各30袋的甲、乙两组,采血后18~24 h内过滤白细胞,甲组为全血过滤,乙组为悬浮红细胞过滤.白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泓 李建斌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4年16卷1期 25-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滤除白细胞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以400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7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志旭 毕星秀 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年38卷12期 1663-1664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汇集血小板(PAS汇集BC-PCs),并利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结合流式细胞术体内评估输注效果.方法:从400 ml全血中分离出40~45 ml白膜,于(22±2)℃静置过夜,将ABO同型的6袋白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帅 吴晓冬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10卷5期 562-5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时导致滤盘不通的血液因素.方法 选择40份去白细胞滤器滤白失败的血液标本和50份正常的血液标本,分别检验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浓度,三酰甘油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童 赵凤绵 等 《河北医药》 2012年34卷13期 2052-205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我国临床主要应用单采血小板,随着医院用血量的不断增加,单采血小板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血站系统不得不开发思路,寻求利用手工采集全血中血小板资源的方法.传统的手工血小板是将手工采集的单袋全血中的血小板提取出来,制备成单...
【关键词】 血小板型去白细胞过滤器;滤白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 许岚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2年14卷3期 223-224,2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制品在保存期不同时间段溶血性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制定该制品溶血性指标在保存期末的内控标准,以保证提供临床合格的血液制品.方法 用3家不同厂家的去白细胞滤器血袋对90例全血进行去白,制备成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制品.分别在...
【关键词】 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制品;溶血;保存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惟 李玲玲 等 《中外医疗》 2018年37卷9期 49-50,53页
【摘要】 目的 通过控制滤除白细胞操作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了解其对滤白血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9-12月份献血屋采集的400 mL全血80袋,按照在滤除白细胞过程中是否对其关键点进行有效控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过滤后的血液损失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村生 任会莹 等 《河北医药》 2009年31卷14期 183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白细胞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同种免疫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及病毒感染等输血反应,用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可有效避免或降低这些输血反应的发生[1],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血液去白后分离的血浆呈不同程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萍 凌冰 等 《微生物与感染》 2009年4卷1期 13-15,2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为了评估目前常用的去白细胞滤器去除血液成分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效果,我们在献血员中筛选获得HCMV-IgG、pp65皆阴性的血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将HCMV感染的人成纤维细胞与PBMC共培养,感染HCMV的PBM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滢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10卷3期 435-435页ISTIC
【摘要】 目的:去除白细胞,减少输血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将采集合格全血中的白细胞去除.结果:过滤后白细胞的清除率为99.99%,红细胞的阐收率为90%以上.结论: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能使输血更加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蕊 金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1期 59-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温度、储存时间对制备去白细胞全血的影响.方法:使用连接去白细胞滤器的多联袋采集CPD-抗凝全血,将其分为0 d冷藏组、0 d常温组、1 d冷藏组,分别过滤.测定过滤时间、白细胞去除率、残留白细胞数和红细胞回收率.结果:0 d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长荣 郑秀娟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7年20卷4期 309-3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 CB-RFQM206CDF(1U)和CB-RFQM406CDF(2U)一次性去白细胞滤血袋,随机抽取采集7h内的新鲜全血60袋(各30袋),观察过滤时间、过滤前后细菌学检测、重量、游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华 马炳杰 等 《河北医药》 2007年29卷3期 245-2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使用滤器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技术,检测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变化,临床观察降低非溶血液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用白细胞过滤器和无菌接口的方法制备出50袋(规格为200ml)去白全血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剂,并对此进行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景 郝建丽 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年16卷8期 997-99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去白细胞后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方法:建立血液去白细胞后血容量变化、细菌培养、红细胞回收率测定、白细胞残留量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结果:①检测20袋200ml全血去除白细胞前后(简称去白,下同)血容量变化,平均减少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 林武存 等 《重庆医学》 2006年35卷12期 1070-107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液经白细胞滤器滤过处理(滤除血液白细胞)后红细胞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选择42例入库合格血液,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过滤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如锋 李云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年7卷3期 196-1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温度、贮存时间对制备去白细胞全血的影响.方法使用连接去白细胞滤器的多联血袋采集ACD-B抗凝全血,将其分为0 d常温组、0 d冷藏组和1 d冷藏组3组,分别过滤.测定过滤时间、白细胞去除率、剩余白细胞数和红细胞回收率.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晓玲 赵树铭 等 《重庆医学》 2003年32卷12期 1657-165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过滤去除白细胞过程中红细胞溶血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方法采用不同处理模式:先过滤后离心/先离心后过滤、用/不用生理盐水预浸润滤器制备红细胞悬液.48u全血,其中30u全血,每单位分为3份(A、B、C袋).按A、B、C袋将30u全血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唯信 唐宗生 等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2年21卷3期 199-20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输注去白细胞的全血或血液成份,可避免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R),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小板输注耐受和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亲细胞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M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长新 夏琳 《陕西医学检验》 2001年16卷4期 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库存全血或红细胞前后血液质量变化,及其防止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全血或红细胞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液标本进行质量检测,过滤后的去白细胞血液,应用于以往有输血反应的28例患者,并观察临床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月萍 卢小莲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0期 38-38,39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滤器其血液储存温度、储存时间、过滤时机对制备去白细胞血液的影响。方法根据血液成分制备需要和采血点的远近,采用不同滤器采血袋采集抗凝全血,分别将其分为:①常温组、②2~6 h冷藏组、③8~48 h冷藏组,分别滤除白细胞。测定红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月平 丁亚玲 等 《医学信息》 2014年19期 412-41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品的质量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月~5月50例血液进行滤前、滤后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检测,评估白细胞去除率和红细胞是否受影响。结果白细胞去除率达99.99%,血红蛋白滤前、滤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一次性白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伟岳 叶春艳 等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25卷6期 695-697页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白细胞滤器的实用性.方法 带白细胞滤器的400ml四联采血袋分别为A组(Pall滤器血袋)、B组(Macopharma滤器血袋)、C组(ComposeLect Lead滤器)、D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血袋)及E组(高利特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澜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年23卷4期 1095-109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对全血或SAGM(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悬浮红细胞进行白细胞去除,比较白细胞去除前后血液的质量及临床应用现状,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 将全血或悬浮红细胞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比较去除白细胞组与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润年 庞静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年6卷1期 21-2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对全血或SAGM(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悬浮红细胞进行白细胞去除,比较白细胞去除前后血液的质量及临床应用现状,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 将全血或悬浮红细胞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来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保民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15卷26期 3544-3545页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一次性使用白细胞滤器去除率的试验方法.方法:采用成分制备的白膜,经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分浆器与滤器连接,利用静压差进行过滤,测定滤前和滤后白细胞,计算白细胞去除率和残留量.结果:白膜法测定结果与过滤全血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关键词】 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率;白细胞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明旭 王谦 等 《齐鲁医学检验》 2003年14卷5期 69页
【摘要】 <篇首> 随着输血器材和输血技术的不断改进,细菌性致热原污染所致的发热反应已明显减少.相对而言血液中的白细胞所致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全血在ACD和CPD保存液中,4℃保存一天后,粒细胞即已丧失功能.输入人体内的库存全血或红细胞中的白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古彦铮 汤龙海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6年36卷8期 607-6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去白细胞( leukoreduction system, LRS)滤器收集的白细胞替代常规全血人外周血白细胞的可行性,并对两个来源的T细胞进行了体外生物学和表型比较分析。方法本实验用同一志愿者LRS滤器中富集的白细胞和血...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去白细胞滤器;外周血;CD3+ T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石芳 李强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0年23卷1期 53-5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同种异体输血造成受血者免疫功能抑制,导致肿瘤复发率和术后感染率增高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的研究表明供血者的白细胞在其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输注时用滤网去除白细胞,可以显著降低受血者的死亡率,减少输血后发热和抗生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彩兰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7年11卷6期 29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制备去白细胞血液中不同血液滤白时机对结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采血点的距离以及血液成分制备具体需要,选择不同滤器采血袋完成抗凝全血的采集,分为三组:常温组、2~6 h冷藏组、8~48 h冷藏组,对白细胞进行滤除,完成血红蛋白、白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民才 刘景汉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3年5卷7期 886-8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在犬失血性休克条件下白细胞对机体重要脏器的损伤以及白细胞滤器减轻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将12只雄性犬分为空白组、输注全血组、输注去白组,在失血后2h分别回输等量生理盐水、全血、去白细胞全血,观察输血(液)后血生化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丽剑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年09卷10期 89-90页
【摘要】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在输血总反应中所占的比例高,相当一部分是由血液制品中存在高浓度的细胞因子所引起的.研究全血在保存过程中存在的细胞因子积累,细胞因子参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保存前白细胞过滤对了解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制将有重要意...
【关键词】 细胞因子;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去白细胞过滤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忠臣 李凤霞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23卷11期 284-285页
【摘要】 <篇首> 随着血液及血液制品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在临床的使用,对安全输血,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反应提供了保障.目前,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的种类有:去白细胞血液(全血);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