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1
- 7
- 3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玉铭 胡春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1期 1863-18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栾城县为例,分析了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N、P、K三要素养分循环与平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评价了农田养分平衡状况,提出了合理施肥对策.结果表明,1985~2000年栾城县农田养分平衡中,N素经历了由轻微赤字向盈余的转变过程,由198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鸿翔 王德禄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1期 1410-14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计算了1985~1999年试验期间各模拟施肥模型的作物移出养分量和施肥输入养分量.结果表明,施用N肥可加剧土壤P收支赤字,而施用N、P肥则加剧土壤K收支赤字.实验展示了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贫P土壤和80年代大面积缺K土壤出现的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鸿翔 王德禄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1期 43-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一丰P黑土(Osen-P 25.8mg·kg-1)上进行13年中长期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氮肥平均增产率为27.5%,年增产粮食(大豆、玉米、小麦混合)724kg·hm-2,1kg N增产粮食9.4kg;磷肥前期增产不明显,13年平均增产率...
【关键词】 黑土长期施肥养分循环再利用作物产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雪荣 韩兴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11卷5期 785-7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养分利用效率的概念是理解生态系统功能的中心.本文从植物养分利用效率的概念出发,对养分利用效率的表示与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养分再吸收的生物化学基础等进行综述,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日升 康文星 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年25卷9期 1588-1599页
【摘要】 [目的]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林物质生产中养分利用特征,为其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供试林分7年生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芙蓉 顾大形 等 《生态学杂志》 2021年40卷9期 2978-29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根系水力再分配(hydraulic redistribution,HR)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提升数量大小与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有关.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土壤水分法、同位素示踪法、液流法、Ryel模型,每种方法均有缺点,单独使用其中任一方法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包雪梅 导师: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 植物营养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有机肥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度增加,有机肥在农田养分投入中的比重逐年降低.该文利用农户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全国31个省区特别是西北和华北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资源特点、利用状况及养分再循环进行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娟 韩晓增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5期 817-8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中国东北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再循环的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20年间变化趋势如下:不施肥处理黑土总有机碳(TOC)含量下降了7.83%;施用化肥N和NP处理,黑土TOC含量分别下降了4.56%和1.61%,NPK处理上升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玉盛 郭剑芬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2期 201-2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中亚热带格氏栲天然林 (natural forest of Castanopsis kawakamii, 约150a)、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C. Kawakamii and C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林水 宋爱云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5期 183-18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讨绒毛白蜡人工林的养分循环过程,系统分析了不同径级绒毛白蜡雄株N、P、K、Ca、Mg的养分再吸收特征.研究表明,落叶前绒毛白蜡叶片 N、P、K发生了明显的养分回流,而 Ca和 Mg则在叶片中进一步的富集.绒毛白蜡植株个体N元素的养分再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德煌 王金燕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2期 5050-50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干扰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的重要因子,干扰程度直接影响天然林的生长进而影响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过程,为此开展干扰对天然林生态系统影响研究,对于揭示干扰对天然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特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两种人为干扰模式下(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晓敏 唐罗忠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4期 5120-5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13年生杨树人工林林外雨、树干流、林内雨和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中的养分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了解该生态系统的养分输入与输出规律,为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秋蕊 李守中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2期 3510-35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再吸收是植物适应养分贫瘠生境的一种重要策略,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亚热带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先锋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不同恢复水平下马尾松叶片养分含量随叶龄的变化情况及养分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1)叶片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同谦 张凯 等 《生态科学》 2011年30卷2期 207-2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外来植物的引种和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许多外来植物不仅可以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氮输入、输出,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氮素吸收、再利用,凋落物质量,土壤环境,土壤生物等因子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内都氮循环.在概述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基础上,系统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兴鹏 宋丽文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6期 999-10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食根动物是植物的主要危害者,植物与食根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食根动物与异质性土壤、根系的关系,以及食根动物对植物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食根动物与根系生物量的变化、再生能力、存活,植物化学物质与其他有机体之间的作用机理和食根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鑫 宇万太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6期 840-8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下辽河平原潮棕壤稻田土壤速效养分的供应能力及水稻的养分分配.结果表明:各处理0~20 cm速效养分供应能力均高于20~40 cm,其变异也大于20~40 cm(速效氮除外);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的供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子绍 宇万太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12期 2337-23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1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K的收支及K在作物体内的分配.结果表明,施K肥处理的大豆籽实和秸秆中K浓度高于不施K肥处理;而施K肥处理的玉米籽实K浓度在各个处理间几乎没有变化.在不施K肥条件下,单一施用N肥或NP配施均可造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子绍 宇万太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3期 545-5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论述了农田生态系统中K的收入和支出,以及K的循环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K循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控方法.从全国来看,我国施用K的数量比作物收获时从土壤中带走的K的数量少得多,K一直处于负平衡状况.我国土壤K肥力不断下降、钾肥有效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宇万太 关焱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8期 1563-15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1引言近年来,以大量投入"石化产品"为主的石化农业的弊端越来越凸现,不仅增产效果明显降低,还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受到更多重视[9,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园球 吴大付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9期 1547-15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长期定位资料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种植方式下水分、养分循环和平衡以及能量流动特点.研究表明,红壤地区3~6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0%,导致季节性干旱经常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红壤旱地N、P、K配比不合理,肥料施用量大,化肥投入过多,不同种植方式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璐 沈善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2期 2205-22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比较平水年(1996年,作物生长期降水456 mm)和丰水年(1998年,作物生长期降水598mm)作物对施肥的增产反应,初步估算了辽西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水肥交互作用对作物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施氮肥并增加水分供给(降水增加),作物增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宇万太 张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2期 1571-15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试验是在潮棕壤上进行了10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在养分循环再利用的基础上采取不同施肥制度下作物养分移出量,并结合施肥量计算出土壤中N、P、K养分收支.结果表明,在保持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的基础上,根据养分供给力设计化肥施用量,不仅可实现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璐 沈善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1期 1413-14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经12年田间试验,各施肥处理耕层土壤的肥力变化表明,在保持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基础上,施用适量化肥以平衡土壤养分收支,不仅可实现作物高产,减少过剩养分进入环境,并可改善土壤肥力,表现为明显提高了耕层土壤的有机C、N浓度.不过,在本例中欲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江明 方运霆 等 《广西植物》 2002年22卷6期 529-533,5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鼎湖山马尾松林中,降水到达森林重新分配后,pH值的大小变化顺序为:茎流>径流>穿透雨>降水,且它们均呈酸性.与pH值变化基本上相类似,养分元素浓度在各过程中均以茎流最高,降水最低.不同元素比较,其大小次序为:Ca>N>Mg>P.Ca、P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宇万太 张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1期 1407-14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9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农产品中N、P经堆腐后损失率平均为30%.在丰产条件下,60%的收获产品直接堆腐回田,可循环回田的养分量为N 55~70 kg*hm-2、P 9~11kg*hm-2,相当于这一系统中每年化肥N用量的37%~47%和P肥用...
【关键词】 堆腐系统 循环率 有机肥N、P利用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禄 刘鸿翔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6期 845-8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黑土长期肥料试验1985~1995年期间的作物分析资料,研究了施肥和作物生长状况对大豆、玉米、小麦3种作物体内养分浓度、养分在籽实和秸秆中分配比以及形成1000kg籽实产量的收获养分量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正常施肥条件下,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新伟 沈明星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期 130-132,133页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与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等氮量条件下不同比例再生水氮替代化肥氮,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chinensis)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100%化肥相比,采用44%~77%氮素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L.D.Satter 胡伶 等 《国外畜牧科技》 2001年28卷2期 5-8页
【摘要】 <篇首>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养殖业、饲料工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饲料养分的再循环,特别是氮和磷.动物排出的粪肥中磷氮比值大约是作物生长所需磷氮比值的2倍,因此使用粪肥满足作物对氮的需要,将会使土壤中磷的水平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芳芳 李燕燕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9期 926-9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森林养分内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基于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龄级(一年生、二年生和衰老)叶和枝的氮(N)、磷(P)养分分配及其再吸收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曾全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6期 1793-18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3个植被区的4种典型草本植物达乌里胡枝子、长芒草、铁杆蒿、茭蒿的叶片和枯落物为对象,测定叶片和枯落物中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其比值,分析草本植物在该区域的养分限制及再吸收规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瑞龙 高星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2期 7384-73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质循环规律与养分元素的分配格局,将华北落叶松针叶和土壤结合起来,以秦岭地区7年(7a)、12年(12a)、22年(22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综合探究中幼林龄华北落叶松针叶和土壤的C、N、P含量及C∶N∶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徐冰 韩士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9期 2272-22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长白山原始针阔叶混交林优势树种蒙古栎为对象,研究了6-10月生长季不同冠层叶片单位叶面积质量(LMA)、单位质量和单位叶面积的C、N、P含量变化,以及N、P的再吸收效率与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蒙古栎冠层上、下部叶片的LMA和单位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