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
- 13
- 4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朴钟泽 韩龙植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5年19卷6期 527-532页
【摘要】 选用不同类型的9个水稻品种,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在施氮和未施氮水平下对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期和孕穗期的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生理效率,在两种氮素水平下亲本的加性效应均对F1起主导作用,而收获期氮素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福德 导师:安树青 南京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生态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叶片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植物的行为和功能,而叶片特征之间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生理过程,并可以将这种认识从叶片尺度扩展到群落尺度、生态系统尺度进而扩展到全球尺度。例如,叶片中氮、磷含量的比例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取食,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博彧 王世雷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939-9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降雨量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荒漠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群落建成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季荒漠植物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差异,以我国半干旱干旱区典型沙生灌木物种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制降雨方法,设置减雨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福 段洪浪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9期 3199-32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将增加未来高温与干旱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然而高温与干旱的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生长、养分含量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还不甚清楚.因此,研究高温与干旱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生理生态的影响将为准确评价农作物对未来极端气候条件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全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小平 姚睿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4期 4923-49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河涌底泥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及其净化能力,选取11种水生挺水植物(包含6种本土植物和5种外来植物)结合河涌底泥进行试验.通过测定试验一年后植物叶片的光饱和光合速率(Psat,μmol m-2 s-1)、比叶面积(S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旻霞 陈世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5期 998-10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物种在不同群落中光合生理特征的变化,以亚高寒草甸围封恢复地为研究对象,对样地内3个不同组成群落进行样方调查,测定了物种高度及各群落垂直方向上光照强度以及群落中3个共有种披碱草(Elymusdahuricus)、刺儿菜(Cirsium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志冰 周勇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9期 6135-61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内蒙古草原常见伴生种、感染内生真菌的天然禾草羽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CO2浓度和不同养分供应条件下,带内生真菌和不带菌植物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带内生真菌的天然禾草对CO2浓度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对带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伟 蔡昆争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8期 2620-26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硅被认为是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它能增强植物对非生物逆境和生物逆境胁迫的抗性.以抗旱性不同的一对水稻近等基因系w-14-和w-20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硅处理对水稻生长性状、光合生理特性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楚 王政权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1期 2034-20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树木受到环境胁迫时发生形态和生理上的改变,以便获取对其生长发育限制最严重的资源.在东北林区凋落物因受温度影响分解速度和有机物矿质化过程缓慢,森林树木常受到氮营养胁迫.通过温室栽培试验,对氮胁迫下水曲柳幼苗生长的生理学和形态学指标进行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伏生 康绍忠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9期 1169-117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论述了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下的植物生长、光合作用、产量以及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未来高CO2浓度下,光合作用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物量和产量增加;气孔导度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一般地上部分和根系尤其是细根生物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清 田霄鸿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0年20卷1期 22-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不同深度渗漏池供水差异所造成的水分胁迫,分期测定冬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阻力、叶肉胞间CO2浓度、蒸腾强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吸光强度,研究养分对小麦水分胁迫的生理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后,气孔阻力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 蒋细旺 《长江蔬菜》 2016年4期 60-65页
【摘要】 研究了养殖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料和化肥配施与单施化肥对云南藜蒿产量、相对干物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藜蒿产量(21 273~29 110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17 765 kg/hm2),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爱姣 徐伟洲 等 《草地学报》 2015年23卷4期 785-792页
【摘要】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在不同土壤水分与养分供应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研究了在3种水分水平(高水HW,80±5%田间持水量FC;中水MW,60±5%FC和低水LW,4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宏福 黄庆华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14年26卷10期 3011-3019页
【摘要】 自1864年Henneberg与Stohmann首倡概略成分分析方法以来,该饲料养分的测试方法已沿用1个半世纪,基本保持原体系未变.由于碳水化合物组分特别是多糖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分析方法和分析层次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大致经历了Ween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彦光 胡钟仁 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年z1期 269-273页
【摘要】 为探索和完善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首先通过测定饲料养分含量、饲料相对值(RFV)和分级指数(GI)的方法,对青贮玉米和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选择6只生长健康的后备萨能奶山羊,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同时测定奶山羊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洲 徐炳成 等 《草地学报》 2010年18卷5期 629-635页
【摘要】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乡土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 L. Keng.)在不同水肥供应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征,本研究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研究了白羊草在2个水分水平(HW-80%FC和LW-40FC%)和3个养分(C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勇军 孙刚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23期 12496-1249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底栖鱼类泥鳅对水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生理群)的扰动效应.[方法]通过田间定位定量试验,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进行分析.[结果]试验水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养鱼水田的细菌、放线菌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刚 房岩 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7卷6期 53-56页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对稻-鱼(泥鳅)复合体系的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理群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底栖鱼类对水田土壤特殊微生物生理群具有重要影响,促进了土壤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生长,抑制了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刘强 《今日畜牧兽医》 2007年7期 57-59页
【摘要】 <篇首> 磷是动物营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矿物质元素之一,既是机体的重要结构成分,又参与体内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发挥着其他任何元素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磷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由饮水和饲料供给.单胃动物常用植物性饲料中60%80%的磷是以植酸及其盐类形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朴钟泽 韩龙植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3年17卷3期 233-238页
【摘要】 在施氮和未施氮两种条件下,探讨了9个不同生态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水稻品种各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的差异.研究表明,在施氮和未施氮两种处理下,水稻品种间氮素吸收总量、收获期氮素生理利用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玉莲 李建强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24年60卷6期 919-9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肥施加量和氮源形态显著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氮素调控植物养分吸收利用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包括不同氮源形态和不同氮施加量调控植物对氮、磷、钾、钙、铁等大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比如氮通过调控植物根系形态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伟伟 魏淑红 《植物生理学报》 2024年60卷5期 784-7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小麦(Triticum aestivum)供给人类基本的营养物质.人口不断增长需要更高的粮食产量,施加氮肥可实现小麦增产,但大部分氮肥未被作物吸收利用,而是流失到环境中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丹丹 马红媛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6期 501-5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水分和养分添加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对于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至关重要.该文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进行不同水平水分处理(增水50%,减水50%,以498 mm降水量作为对照)和养分添加(无养分添加,单施氮肥,单施磷肥,氮磷共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瑞 胡朝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12期 1154-11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植物养分状况和元素限制性提供依据.为了解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该研究测定、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8个泥炭地常见的3种草本植物——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苏男 刘一晨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3期 811-8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连接和断开的分株进行不同养分处理,研究养分异质条件下结缕草克隆分株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养分异质条件下,处于中、高养分水平的母株可以提高与其相连子株的叶长、叶宽、根质量、叶质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伟伟 张元明 《植物科学学报》 2017年35卷3期 387-3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人工去除生物结皮实验,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根据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影响,综合分析生物结皮对3种草本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对3种荒漠草本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基本一致,在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英霞 王建永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1期 3805-38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旱地小麦在进化过程中经受了自然和人工的双重选择,其中人工选择在品种驯化和改良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本文综述了人工选择下旱地小麦进化特征、生理可塑性、形态可塑性和种群属性演变等几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问题,探讨了旱地小麦适应逆境胁迫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建民 邓东周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12期 2672-26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环流及水文循环的改变,可导致区域降雨格局变化,作用于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群落对降水量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文全 郭超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11期 2785-27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改善作物根系生长微环境,探索根际土壤通透性对作物水分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在3个灌溉水平下(灌水量分别为每次600、400和200 m1),采用盆栽玉米不通气、每隔2 d通1次气、每隔4 d通1次气等处理方法,研究了根际土壤通透性对盆栽玉米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娟玉 刘裕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0年16卷4期 483-4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控制试验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设置3个土壤水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FC)的80%、50%和30%处理,研究土壤水分状况对麻疯树幼苗光合作用、超微结构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80%FC时,麻疯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合色素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阴黎明 王力华 等 《植物研究》 2009年29卷6期 685-6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文冠果叶片为试材,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叶片养分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和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N、P、K均呈下降趋势,是"稀释效应"和养分再吸收导致;Mg呈"单峰"曲线走势,与Mg的生理功能有关;Fe、Mn呈"V"字型走势,Cu呈"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