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6
- 1
- 93
- 31
- 16
- 13
- 10
- 37
- 26
- 21
- 15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慧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19期 3604-360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热熨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术肢疼痛的延续性护理疗效.方法 将在宿迁市中医院心内科行PCI治疗且出院时术肢疼痛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16例,2组患者复诊时均指导患者进行术肢功能锻炼,对精神紧张、焦虑等患者进行心理...
【关键词】 中药热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疼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翔 侯宪庚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10期 1197-12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卉丽 王硕仁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3卷4期 599-60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初步观察软坚通脉汤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Ⅲ期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东直门医院门诊治疗的PCI术后Ⅲ期康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有充分循证证据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
【关键词】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软坚通脉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绍从 李艳蓉 《现代中医药》 2015年35卷5期 14-16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通栓丹颗粒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临床表现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老年病科2008年9月~2013年3月门诊8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硝酸异山梨酯...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通栓丹颗粒;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刚 《黑龙江医学》 2022年46卷8期 930-931,934页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8月于新郑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且完成随访的ACS患者临床资料,并从中筛选符合条件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丽君 余同珍 等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5期 49-5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水果补钾预防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低钾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低钾血症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口服药物补钾治...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低钾血症;水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滨 曹茂荣 等 《山东医药》 2011年51卷28期 91-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用短时程心电频谱观察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心肌缺血的变化.方法 64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心电频谱、血压、心率、心电图及心功能的观察.结果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电频谱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婷 崔连群 等 《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24卷5期 370-37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完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CTO)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共计353例CTO并接受PCI术后患者,存在抑郁症状的140例患者为研究组,而无抑郁症状的213例为对照组.问卷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抑郁人格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 李珑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0年19卷4期 255-2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脉支架植入术疗效的评价.方法 选择2007~2008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前1周、术后1周、6~12个月内均行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86例,评价冠脉支架植入术的疗效.结果 86例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术前平板运动试验阳...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红 周如海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年9卷5期 369-37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应用Sono Vue经静脉实时心肌超声造影(IMCE)分析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心肌微血管灌注状况,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肌微血管灌注的改善情况.方法 11例拟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1~6天及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莉 《世界临床医学》 2016年10卷1期 128-128页
【摘要】 目的:通过探讨冠心病中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方法:查阅近六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资料,从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方面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
【关键词】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范雪丽 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22期 122-12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6例成功进行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延续护理;健康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从菊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年4期 11-13页
【摘要】 总结了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护理方法.对120例PCI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发生心绞痛3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1例术中发生室颤,术后拔出动脉鞘管时出血3例,迷走反射4例,肾功能衰竭1例,局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莉 李金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30卷20期 165-165页
【摘要】 <篇首>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首位死亡原因.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是近年来AMI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我科近半年AMI患者行急诊PCI手...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A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延茹 顾海霞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7卷3期 82-82页
【摘要】 目的 利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PCI的疗效.方法 35例患者PCI术前一周及术后1-6个月均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比较PCI前后血流灌注、室壁运动变化、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大部分患者的左室功能及血流灌注情况有明显的改...
【关键词】 PCI(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茜 宁忠平 等 《中国药业》 2015年22期 29-30,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合并高血压病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合并有高血压病的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患者分为治疗组283例和对照组317例,采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庆军 刘峰 等 《疑难病杂志》 2012年11卷3期 221-22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的主要方式,它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缺血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成功率,改善冠心病预后,已广泛应用...
【关键词】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爱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20卷6期 1081-108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PCI术治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改善并不明显,术后再狭窄一直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医药干预对防治再狭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医药界广大学者围绕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爱玲 李兴德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年33卷1期 43-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3种水化方案预防不同肾功能水平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造影剂相关肾损害的效果.方法 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20例入选,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90 mL/min者60例,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秀华 员凤英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26卷22期 2052-205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在高危PCI术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26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PCI术前或术中均应用了IABP,应用Datascope System 98或Datascope System 100型反搏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英 汪志青 《海军医学杂志》 2010年31卷1期 78-79页ISTIC
【摘要】 <篇首>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穿刺动脉和围手术期应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等,出血是PCI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和护理术后出血尤为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学军 刘玥 《检验医学》 2010年25卷7期 553-5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黏附分子及纤溶分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58例ACS患者,入院后即接受常规治疗,同时随机分为2组:A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9例,B为负...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托伐他汀;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世博 《中外医疗》 2013年32卷11期 45-4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来该院住院并进行治疗54例冠心病患者,对全部已经确诊或者疑诊冠心病患者实行选择性地冠状动脉造影.运用定量计算机分析系统,具体测量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如果其狭窄程度≥...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黎明 畅辉 《当代医学》 2011年17卷24期 95-96页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PCI术后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在预防消化道出血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行PCI治疗术后6~12个月内持续服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的110名患者,根据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拜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伟 郭巍娜 等 《上海医药》 2023年44卷24期 31-32,46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全科-专科"分级诊疗协作管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7 月收治的 79 例冠心病PCI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39 例.观察组...
【关键词】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分级诊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猛 甘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19期 3696-36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常规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PCI)组及缺血预适应处理组术前、术后患者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术中心肌缺血耐受程度及术后cTnI、CRP的影响.方法:首先设定缺血预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法强 焦瑞霞 《广西中医药》 2025年48卷3期 6-9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术后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两组均予PCI术后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常规康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艺钊 李浪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35期 3984-398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2003-2009年我院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经造影复查证实支架内再狭窄者(再狭窄组)41例,再选取经造影复查无支架内再狭窄者(非再狭窄组)5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富 程小军 等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8年32卷3期 229-231页
【摘要】 中国目前每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人数超70万,PCI术后需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6~12个月,大咯血是其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有效诊治,患者常因窒息或失血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健勇 刘寅 《天津医药》 2011年39卷3期 285-28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自1977年Andreas Grüntzig首次应用单纯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以来[1],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为代表的介入性心脏病学迅速崛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由单纯球囊成形术(PTCA)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再狭窄;可吸收性植入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国 陈开红 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19卷10期 1717-171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3月进行PCI治疗的4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0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60例,不稳...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佳妮 樊光辉 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1年25卷6期 509-5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对5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关键词】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光辉 邹佳妮 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1年25卷6期 506-50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安伟 罗素新 等 《重庆医学》 2010年39卷12期 1582-158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进行PCI治疗的26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华云 王文会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7卷4期 382-38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参七汤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参七汤治疗组(治疗组,35例)和常规处理组(对照组,33例),随访6个月,观察再狭窄发生率、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炎症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琦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30卷3期 73-74页
【摘要】 目的:跟踪回顾中医药长期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再狭窄病例临床疗效.方法:给予PCI术后再堵塞患者长达5年中医药治疗,并每3~4周跟踪随访其生命体征.结果:患者由完全卧床的四级心衰状态逐渐好转至可以进行正常活动.结论:社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红花 张新茹 《吉林医学》 2013年34卷1期 190-191页CA
【摘要】 <篇首>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3年,加重3天以"缺血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I级;慢性浅表性胃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胆囊炎"于2012年6月3日收入心内科.患者入院第2天于局部麻醉下行冠脉造影及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吉霞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22卷18期 2309,2430页
【摘要】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HR)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支架植入术的11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PCI术后第3天的静息心率(RHR)数值将其分为4组,RHR<70次/min为A组,2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俊虹 石磊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20卷5期 280-282页
【摘要】 <篇首> 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重建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从最初的血管成形术到随后的支架植入术,已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推广,因其操作简便、痛苦小、风险小、术后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蕊 张阴凤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0年1期 103-10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PCI术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影响因素,以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的健康宣教工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8年10月~2008年12月在阜外医院四病房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振香 李晔 《当代医学》 2010年16卷17期 266-26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梗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PCI)术前及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巴米尔对凝血功能和术后1年再狭窄发生的影响.方法 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143例,术前均服用氯比格雷300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凤屏 陈丽萍 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年31卷5期 789-79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春晖 杨向军 等 《心脏杂志》 2010年22卷3期 386-3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317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分为再狭窄和无再狭窄组,分别在PCI术前、出院前和复查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艳艳 陈国藩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20卷4期 758-75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心血管介入后造影剂肾病(CIN)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心血管内科病房年龄≥65岁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符合纳入标准的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伟 《中国急救医学》 2016年36卷8期 716-71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PROCAM积分表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效果,并进行危险分层分析以了解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危险因素;心脏不良事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继梨 崔晓迎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年18卷12期 1446-14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后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于急诊行PCI治疗的AMI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系统随机化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P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旭光 马业新 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20卷2期 137-139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78岁.因“活动后胸闷胸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2年,再发6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12年前PCI在左前降支中段和回旋支中段各植入支架1枚.有高血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艳燕 傅慎文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2期 154-155页ISTIC
【摘要】 支架内再狭窄(ISR )是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的植入支架的冠状动脉阶段内在冠状动脉造影上显示其血管管腔内径再次出现狭窄(或管腔丢失)≥50%,可伴或不伴有相关临床症状、不良心血管事件(指死亡,心肌梗死,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小芳 《医学综述》 2011年17卷4期 548-551页ISTICCA
【摘要】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常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可能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临床常通过合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近年来,关于质子泵抑制剂对抗血小板治疗的拮抗作用,以及这种拮抗作用能否明显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