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2
- 6
- 3
- 3
- 2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梓晗 王忠武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8期 3420-34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载畜率是衡量草原生产能力的指标之一,研究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植物种群在不同载畜率下的耐牧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对退化草原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优势种冷蒿为研究对象,在4个不同载畜率放牧试验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相涛 王燕 等 《四川动物》 2017年36卷3期 300-305页ISTICPKU
【摘要】 环境条件会对动物的生理和遗传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蜥蜴低温耐受的研究较少.为探究不同海拔沙蜥的低温耐受性,选取了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的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和甘肃省民勤县的荒漠沙蜥P.prze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本强 吴沛沛 等 《生态科学》 2011年30卷2期 128-1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低温是影响荒漠藻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了低温驯化和外源糖对爪哇伪枝藻冷胁迫的作用.实验测定了低温和外源糖处理下伪枝藻某些生理活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伪枝藻生物量和光合活性的显著降低,低温驯化和外源糖在一定程度上对藻细胞叶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卓 刘左军 等 《中国食品工业》 2013年5期 64-67页
【摘要】 用包埋法、恒温干燥法、冷冻干燥法来保存土壤藻类具鞘微鞘藻(Microcolus vaginatus),探讨了在常温光照、常温黑暗、4℃黑暗、-20℃黑暗的条件下进行保藏对藻类存活率的影响,以及保藏完毕后的恢复实验.结果表明,4℃黑暗条件下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明 张霞 等 《种子》 2009年28卷5期 8-10,14页
【摘要】 研究了羽毛针禾在冷冻(-18℃)和冷藏(4℃)环境下在湿沙、干沙、水中分别处理3、20、60d后破除休眠的情况,以及破除休眠的种子在不同的光温条件和两种荒漠环境中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冻和冷藏处理中,在湿沙和(4℃)水中处理20 d的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阿依帕夏·居麦 赵晓英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7期 1952-19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种子在原生境休眠状态的变化,有助于了解种子萌发时机和休眠解除在自然条件下是如何被控制的.泡果沙拐枣(Calligonum junceum)是蓼科沙拐枣属的超旱生灌木,是达坂城荒漠的优势种,是荒漠地区植被恢复重要的候选植物种.于2015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洁琼 陆雪莹 等 《昆虫学报》 2013年56卷12期 1381-13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昆虫在低温冷驯化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转录组层面上开展广泛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昆虫对冷响应的分子机制.为了对荒漠昆虫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的4℃低温转录组数据中一个上调表达的Attacin基因(M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桔红 马瑞君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8期 791-8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不同贮藏和处理条件对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该文以河西走廊干旱半干旱区8种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种子经历不同冷层积(4℃、-5℃、-26 - 10℃)和室温干燥贮藏后的萌发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冷层积可使种子萌发率提高、保持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东祺 王同智 等 《中成药》 2024年46卷4期 1089-10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不同生境土壤元素对冷蒿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土壤农化法测定大量元素(N、P、K)、中量元素(Ca、Mg、Si)、微量元素(Fe、Mn、Zn、Cu、B)的含量,分光光度法、酸性染料比色法分别测定总黄酮、总生物碱的含量,再进行简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 王学峰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2年42卷7期 1083-109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脱水应答蛋白22(RD22)属于植物特有的BURP蛋白家族中的一个亚族,与耐逆性关系密切.该研究从中国西北荒漠区特有的强耐逆植物蒙古沙冬青克隆到一个RD22基因(AmRD22)的全长cDNA,并对其编码蛋白、表达模式和耐逆功能进行了研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天旭 秦丽萍 等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42卷3期 47-49页
【摘要】 以不同类型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禁牧封育、冷季放牧和常年放牧三种利用方式对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年放牧显著降低了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地上生物量(P<0.05),且禁牧和冷季放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冷季放牧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利霞 红梅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6期 2139-2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荒漠草原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自然降雨(CK)、增雨30%(W)和减雨30%(R)3种水分处理和0(N0)、30(N30)、50 (N50)和100 kg hm-2 a-1(N100)4种氮素(NH4NO3)水平处理,用分解袋法,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玉梅 温超 等 《生态科学》 2017年36卷6期 125-1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着力于探索内蒙古荒漠草原3种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在不同生长季节随放牧强度变化而呈现出季节性的波动规律.研究对象主要是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无芒隐子草(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相涛 导师:陈强 兰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低温、低氧、强紫外线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物种面临的三大挑战.经过长期的进化,世居青藏高原的动物具备了一系列适应高原环境的生理和行为特征.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分布在西藏北部的羌塘高原地区,是世界上垂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红娟 何兴东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9期 2998-30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比较进展演替和正在演替中建群植物体内RNA/DNA比、RNA/蛋白质比的变化,选择阿拉善荒漠基于流沙基质演替系列建群植物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la)、油蒿(A.ordosica)、冷蒿(Afrigida)与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米热拉依·努尔 导师:谭敦炎 新疆农业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i Turcz.)、顶毛鼠毛菊(Epilasia acrolasia(Bunge)C.B.Clarke.)和蝎尾菊(Koelpinia linearis Pall.)是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冷荒漠中的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延龙 候凤 等 《昆虫学报》 2009年52卷4期 372-3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生活于温差大的新疆荒漠环境,为探讨其耐寒性及耐寒机制,本研究测定了其3-9月份成虫在-10℃的耐寒性、过冷却点(SCP)、含水量、甘油含量和血淋巴热滞活性(thermal hyst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霞云 蒋庆丰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6年23卷1期 77-86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根据新疆乌伦古湖钻孔剖面高分辨率的孢粉研究,得出全新世以来研究区的气候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约9.99-7.72 cal.kaBP期间,气候温暖干旱;7.72-3.62 cal.kaBP,气候由温和偏湿逐渐转向温暖偏干;3.62-1.24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领余 沈才明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0年17卷2期 113-124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青藏高原东南部众多封闭小湖的湖相沉积记录着重要的地理信息,是恢复当地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的理想材料。西藏海登湖和仁错高分辨率的花粉组合,AMS14C测年及磁化率和有机质含量测定,揭示了研究区与印度季风密切相关的古植被,古气候和古水文变化历...
【关键词】 花粉记录古植被与古气候西藏东南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涛 《兽类学报》 1999年19卷1期 10-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普氏野马目前已无野生的种群.对现代普氏野马生态特征的分析显示它是一种严格适应干燥寒冷气候并分布于冬季风盛行区的荒漠动物.根据地质历史记录,夏季风盛行期中国中、东部没有普氏野马分布,而冬季风盛行期普氏野马却广泛存在于中国中、东部的动物群中.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开赛尔·买买提明·特肯 《生物学通报》 2012年47卷1期 55-57页ISTICCA
【摘要】 沙枣是分布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的野生树种,由于生长快,用途广泛,受到西北人民的欢迎,被称为“宝树”.根据已经查明的沙枣中有效化学成分,对新疆尖果沙枣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防腐性能.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新疆尖果沙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
【关键词】 新疆尖果沙枣;化学成分;天然防腐性(抑菌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伯荣 《生物学通报》 2003年38卷11期 23-25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其特点是:海拔最低,海拔高度为-95~-76 m;环境条件极端严酷,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大风频;以引种收集和研究荒漠植物为主要方向,与干旱区沙漠治理、荒漠化防治等生态恢复与建设的工作紧密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金城 车爱霞 《甘肃畜牧兽医》 2015年45卷4期 9页
【摘要】 土地准备苜蓿忌酸、强碱、重盐、黏重和积水的土壤. 苜蓿种子小,对整地要求比较严格. 宜深耕、细耙、耱平和压实,翻深为30~35 cm.水肥管理1.灌溉(1)灌水定额.即全年灌溉量,苜蓿的最大灌水定额通常为40立方米/亩~60立方米/亩.(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强 刘左 等 《中国食品工业》 2015年3期 43-47页
【摘要】 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是形成荒漠藻结皮的优势藻种之一,在防风固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工接种具鞘微鞘藻将有助于荒漠藻结皮的快速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藻种大量保藏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寻找高效、经济、方便的藻种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2012年49卷6期 1080-1085页
【摘要】 [目的]了解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幼虫耐寒性的发育阶段性变化.[方法]对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各龄期幼虫的过冷却点进行测定.[结果]同一虫期个体间的过冷却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不同虫期的过冷却点差异显著,其中1龄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福良 李青基 等 《中国水利》 2012年18期 43-44页
【摘要】 一、基本情况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周为阿尔金山、祁连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所环绕,总人口48.93万人,总面积25.78万km2,占青海省面积的35.7%.盆地内降水稀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90~200mm,而蒸发量偏大,年蒸发量高达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奎 胡红莲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1年42卷5期 665-670页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饱和烷烃技术在放牧绵羊食性测定中的应用,本研究在4.4 hm2放牧试验区内,放牧8只蒙古羊,分别于6、9和11月利用饱和烷烃技术对放牧绵羊的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季节,不同牧草的烷烃模式存在差异,其中以C27和C31差异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2010年47卷9期 1697-1702页
【摘要】 [目的]光滑鳖甲是广泛分布于新疆荒漠地区的一种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昆虫,它能够通过抗冻蛋白的表达从而在长时间低温和剧烈的温度变化等环境条件下生存.研究光滑鳖甲抗冻蛋白基因(Apafp)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差异和冷胁迫对其表达...
【关键词】 光滑鳖甲;抗冻蛋白(AFPs);Real-Time 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铁军 刘兰华 等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9年36卷3期 133-137页
【摘要】 以新建铁路包头至满都拉线(白巴段)沿线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方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研究区植被资源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景观基质为草地,温性荒漠草原是研究区的主要草地类型,植物群落主要由针茅、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和文 唐领余 等 《第四纪研究》 2008年28卷1期 112-121页
【摘要】 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贝壳堤剖面的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这个地区植被与气候在晚更新世中晚期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36.2~31.2kaB.P.(未校正 14C年代,下同)期间,以禾本科、藜科、蒿属、莎草科为主,发育草原-草甸植被,气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窦兴 《家畜生态》 2004年25卷4期 263-264页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高寒地区草坪绿地建制时坪床的处理-施肥、土壤消毒与杀虫技术要点;提供了冷季型草坪在高寒地区播种的具体方法、播量;对建坪后的除草、浇水、追肥、修剪、病虫防治;尤其对干旱-寒冷的荒漠、半荒漠地带,草坪草的越冬问题进行了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库尔班·吐松 陈真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年36卷3期 865-8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位于蛋白质编码区及非编码区(可转录区)的微卫星是常用的一种功能分子标记.本研究以荒漠拟步甲科昆虫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为材料,从其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由1~6个碱基单元组成的简单序列重复进行分析,并对其微卫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芳 赵文智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2期 1245-12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降水是荒漠生态系统主要的水分来源,是植被结构和功能变化的根本驱动力。该研究以黑河中游砾质荒漠(砾漠)和沙质荒漠(沙漠)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2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及日降水数据,运...
【关键词】 累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INT);冷季降水;暖季降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